第53期::共修研學-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佛說八大人覺經(十二)安貧守道
編輯部整理
無明無始俱生貪
聞思修生破執慧
觀待加被善士法
無求知足品自高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丙一、定度(智重)
第三覺知是禪定度,在科判中是乙二、齊修六度,智悲雙運之丙一、定度(智重)。何以是智悲雙運呢?因為後六覺是六度的修學法,是智悲雙運的修學法,然六度裡有偏向智慧的,也有偏向慈悲的,而第三覺知是偏向智慧,在第三覺知中,知發菩提心的菩薩首要的目標是追求智慧,所以是智重,但也含攝悲心,為什麼呢?因為有「菩薩」二字,雖是智重但為悲心所攝,所以是智悲雙運。第三覺知的菩薩並沒有在度眾生,可是他依然是菩薩,為什麼?因為現在的重點是追求智慧,沒有智慧怎麼度眾生。所以這個人到底是不是菩薩,不能從他有沒有在利益眾生上看,而是如果他有利益眾生的心,但是眼前的重點在追求智慧,也是菩薩。
雪公老師表解上面有一半黑一半白的圓圈,若我們追求白的,就從右半邊講,若追求黑的,就從左半邊講,左半邊是病,右半邊是藥。現在從左半邊黑的地方開始走,第一個為妄,妄是無明起惑。什麼是無明啊?中觀派說無明就是執著,其行相是執人我與法我的真實,有了執著以後,就會起惑(俱生貪愛)。起惑有三種現象,第一、妄念不停:執有我,所以所有的心念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每一個念頭都有這種走向,雖然表現的是利益有情,本質都是想利益自己。第二、塵欲薰染:對著五欲境起惑造業,亦即想辦法在五欲境中追求自己的快樂,一次一次的在欲塵中薰染,甚而不惜損人利己,貪愛心愈來愈強盛,所薰習的執著習氣越來越大。所以有些人,只要對境生起的煩惱很厲害,造的業也很猛厲。有一好賭者,到了病苦纏身時他依然能在夢境中呼朋引伴與牌友賭三天,此為塵欲薰染所生習氣,伺機而生起種種妄想。第三、迷惑增上:對正法的覺受愈來愈薄弱,甚而毀謗正法,成為撥無因果、邪見中人。
以上是心無厭足的行相,由此而自害,亦即未生害他之業前是煩惱的相續,成為修行的障礙,或為輕安的障礙,成為不堪能的狀態,什麼是不堪能呢?造作利益有情的善法不堪能,比如晚上通知助念,唉!像洩了氣的皮球,晚上開同學會要狂歡,啊!聽了很高興。也容易生起害他的業(心思),當與人有利益的衝突時,也容易生起損人利己的心思。
「唯得多求」,是心思中有損人利己的心思,並由此心思而有各種身口的造作,傷害他人起的種種煩惱,例如選舉時講究輸贏,用了許多的權謀令對方垮台,因為他人若不失去利益我怎麼會得利呢?所以害他而令他起煩惱,自害就是報應,常見許多害人者受了許多令人慘不忍睹的報應。
從心無厭足,惟得多求上「增長罪惡」,如何增長呢?除了增加未來感苦的力量(罪惡)外,在身口的反應上,會一次比一次妨害別人,令他人起煩惱。
「菩薩不爾」是不走世間人的路,經文是:「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在表解上知足(安貧)是戒與離塵欲,或是防非止惡,而少欲知足最能防非止惡,戒的精神就是離塵欲,或說持戒的成就即是離塵欲。其次守道即是定乃止妄念,守道是以明心見性為目標,守住這樣的目標,對自己有這樣的期許叫做定。至於止妄念是怎麼止法呢?他心無旁騖、專心致一的朝向成佛的目標。這種定是所有定裡面最殊勝的,儒家真正的定是志於道,此人以成聖賢為目標之定才是真正的定,此為守道。以道為目標時,就會撥出許多時間修道,以前說很忙無暇修道,現在是有暇修道而無暇世俗。至於「唯慧是業」就是想辦法令自己開智慧,當然唯一的方法是聞思修,聞思修是開智慧的三部曲:第一、聽聞,例如聽完八大人覺經以後,並瞭解所聞的內容,可以複講給大眾聽,自利復利他。第二、思維,思維是作各種邏輯推理確立隱密的義理、聽聞的覺受,因明學即是透過立宗答辯生起對經義的比量智,此時候不斷串習比量的決定見,分為止住修與觀察修而得到現量的通達,即是對法義的現證,有分為世俗法與勝義法的現證。
而這種確定以發菩提心修學六度,並透過止觀雙運得到空性的現證為目標,自然能好好防非止惡以作成佛利眾的資糧,謂之定共戒;並以成就無上菩提(佛智)為心心念念的所緣,下手在聞思修,必得開發智慧得到佛果菩提,此即定共慧。(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