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期::蓮池海會
周老師聖遊往生有感
心超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
古道照顏色
最近天候的變化,有一些大德,就在這天候的變化中相繼往生,其中有兩位仁者令我們特別緬懷,一位對國家貢獻極大的是孫運璿先生,一位是台中蓮社導師周聖遊老師。老師籍安徽阜陽,民國九年八月九日生,於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六日下午兩點於彌陀聖號中安詳示寂,享年八十七歲。老師是黃埔軍校西南分校第十六期畢業,歷經八年抗戰,於民國三十五年來台轉任公務員,直至民國七十四年屆齡退休。師於民國三十八、九年間,親近了 雪公老恩師,在老恩師座下聽經聞法,一直到七十五年三月五日 雪公老恩師往生,在這段快四十年的時間中,從沒離開過 雪公老師,向道殷切,雖蒙長官賞識,屢推薦榮調外地,升任主管。然老師皆婉謝,唯願一心追隨 雪公習儒習佛。曾習講「占察善惡業報經」,講稿先呈 雪公鑑定,講後再次修訂,彙集成冊與付梓流通,此書為老師重要述作。
老師是一個非常認真上課的學生,聞法時必詳為記錄,尚有法句譬喻經筆記、佛說演道俗業經筆記及論語筆記等,均為完整之法寶。其後無 雪公指導,則謹遵師說,述而不作,其敬慎精神有如是者。
老師曾任公家機關(台中酒場)總務課長,然一芥不取,以廉養身。在蓮社的教育事業中,盡心盡力護持 雪公弘法事業,曾任論語班教務主任,在 雪公往生後,接任班主任並授課。而且在社教課及大專佛學講座擔任講習的老師。雖然鄉音非常濃厚,有時學生聽不懂老師的口音而無法了解老師講經的內涵,然不改變老師講法的熱誠。老師修學佛法能表現出軍人勇悍的行相,是菩薩精進行的榜樣。
老師寫得一手好書法,尤喜顏體,工整挺拔,一如其人。老師書法與國學皆為家學淵源,觀昔日前輩何以能溫文儒雅,其實皆和家風有關。現今家庭都是小家庭,雖然孩子們學了很多的才藝,但都未能落實於家庭生活,沒有大家庭的歷練,所以培養不出如昔日老先生一般的氣質。中華文化之美其實要由他們來表現,文化除了留下這些典籍(四庫全書、三藏十二部等),還要有哲人代代相傳,二者互相觀待,才能顯現文化的全貌,可惜哲人逐漸老成凋謝,新一代的學子未能好好學習他們長者的風範,不但在教法上不如他們好學,在人格的特質上也未能以他們這些長者為取材來效法,所以無法成就那高尚的氣質、豐富的人生內涵。
老師曾於課堂上嘉勉學生,特錄大要,以資分享:
一、要慎獨:老師說他一生就是學慎獨,謹慎於獨處之時,能夠慎獨的人處世必有智慧,獨處時肯反省,面對群眾時就能如法,曾子獨處時亦三省吾身。
第二、要有操守:曾送學生對聯「晉典齊型百史簡,風清月白一山房。」就是希望能效法這些人,懂得以正氣來充實自己的生命,安於貧賤、樂於修道。
第三、要發心:發心為公,是改變命運非常好的方法,希望大家學著發心。
第四、要認真:老師在 雪公座下聽講時,筆記做得非常好,老師以認真來勉勵我們,是當之無愧。
第五、要有恆心:老師的學習數十年未中斷,弘法事業亦持續至往生前病苦乃止。
第六、要樂觀進取:老師與 雪公一樣,是大時代動亂的逃難者,即使生活上有很多的障礙,然皆成為向道的增上緣。
第七、剛正:這很合乎老師的軍人性格,從來做事一絲不苟。
第八、要老實念佛:老師曾在華嚴經上說老實是他努力的目標,實實在在、誠心誠意的,特別是念這句佛號更要老老實實,必蒙加被。
第九、要好學:好好努力深入聖賢傳下來的教法,方能有個成就。
第十、要繼承 雪公的志業:要將 雪公所傳儒佛的教法延續,要好好的自我期許。
果然看得重自己, 雪公嘗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創造前途的還是我們自己,要力爭上游的還得要我們自己,想要尋得解脫的還是要我們自己,凡事都要在自己上好好的講究,成功了也是自己想要成功,墮落了也是自己去墮落的,老師只是從旁輔助,如果有向上的心,還有外在的幫助,才有一番的作為,內心無向上之志,外緣再好也徒然。遙想昔日論語班上課,除了三位老師講解教法非常精采以外,重要的是人格特質的影響,讓我們這些做弟子的難以忘懷,是這一輩子的精神偶像,是留給我們最殊勝的遺產,內心有了這樣的典範,心靈的財富非世間的財富所可比擬的。有的人內心沒有典範,即使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依然落入學術死胡同,無法為生民立命。
感謝老師留給我們的是一個正知見的確立,是一個典範,是一個傳承,是一個使命感,是一個理想,是一個抱負,是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