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三代共修活動報導-週六共修活動止靜法語

雨的面面觀

 心超

對境轉念看功夫

最怕進入死胡同

即使山窮水盡時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共修時聽到窗外的雨聲,那是我們耳識所對的境界,這個境界是由我們所造的業感應來的,或問這場雨是善業的感應還是惡業的感應?須由這場雨所造成的效果來論。如果這場雨將旱災解除,那麼這場雨就是觀待我們善業的顯現;若這雨下成水災,或引發瘟疫,或引發各類疾病,那麼這場雨就是我們惡業的召感。下雨時我們在屋內沒被雨水淋到而感冒,這就不是我們的惡業召感;若是被雨水淋到而感冒發燒,這就是惡業的感應。所以下了一場雨,到底是惡業召感還是善業召感,這是不一定的。

對動物而言,或許有的動物覺得下場雨消消暑氣很好,例如天鵝、水鴨等等,可是在樹上結巢的鳥以及弱小而無遮蔽的昆蟲,它們要怎麼去躲過這場風雨?要怎麼熬過這幾天風雨的晚上?要怎麼出去覓食呢?雨天躲在巢裡面的母鳥,要怎麼去餵飽那些嗷嗷待哺的小鳥呢?如是則這場雨水就變成它們惡業的召感。

雖然雨水會把旱象解除,像是善業召感,可是又造成山坡土石流等災害,又是惡業的顯現。為什麼一個境界生起,會讓我們同時受樂又同時受苦呢?

因為我們過去在造作善業的時候,有時是善心,有時候又起煩惱,所以會感應同時在一個境界上受用快樂與痛苦,知乎此,即知「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唯心論,更不是唯物論,是業力論,乃唯業所感召。

通常我們形容權勢很大的人,他能呼風喚雨,其實在八部鬼神當中的龍就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佛經裡有說,天乾旱時除了向佛菩薩祈禱以外,祭拜龍神也能感應大雨滂沱。在現今的科學來說,雨不過是天氣的變化,那裡有龍呢?可是此與龍神興雨的說法其實是不衝突。就好比我們水庫的水是從天而降,可是這個水庫是人所建造的,能儲水於無水之用。如同過去做了善業,所以眼前遇到一個很欣賞我們的老闆,雖然我們做善業時並不是跟他結善緣,可是能感應他對我們照顧有加,回應我們過去的善業,顯現他來攝受我們,酬償我們的善業。所以在人事興衰苦樂當中就是天命的顯現,藉著眼前的遭遇,好好的反省過去的造作,懂得懺悔過去的惡業,對治眼前煩惱,並且引發廣大的善心,與有情結廣大的善緣,在不離對三寶的皈依下,未來所結成的福報是不可思議的增長廣大,其他有情眾生所做的善業是難以與你較量。

詩人有云,雨打芭蕉,聽之心情煩悶。亦即煩悶的心被雨打芭蕉滴答的聲所引,善心、惡心、樂心、悶心都是隨境而生,然隨境而生的心不被三毒所攝,此須登地菩薩的證量方可,我們既不是登地菩薩,也不是有證量的大德,隨境不起三毒的心是怎樣修出來的呢?須在因地裡勉勵自己以心轉境,怎麼勉勵?例如整天整夜的下雨,我們就配合雨滴答的聲音來念佛,這就是以心轉境;或者藉雨天來想想那些可憐的有情,如螞蟻、昆蟲及小鳥們,巢穴被雨水淋溼而無法安住,或被水流沖走,甚而喪失生命;或者對下雨作「業」的觀修,想想下雨是沒有自性的,在觀待有情的善惡業中,此雨水方能顯現為利益有情或傷害有情的境界,這就是以心轉境的修學法。

佛法當中也藉著這個雨,做很多的形容,比如印光祖師閉關處即普陀山的法雨寺,所謂法雨是大菩薩所說的法如下雨般滋潤有情的心田,如同大地的旱田下了雨以後,就能夠種植,並且開花結果。佛說法度眾生,就能使有情枯寂的心、乾燥的心、刻薄寡恩的心,轉成回春向陽的心,亦即轉成善心、悲心,及對正法有所體悟的心。

雨也可以當成動詞,如極樂世界每日各段時間有天雨曼陀羅花的勝境,有情眾生能以各種的曼陀羅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與十方諸佛結善緣,能迅速累積成佛的資糧。因為曾做過對十方諸佛的供養,所以在成佛時又得到十方諸佛的護持,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

這些雨,也像有福德的天王,灑下非常多的寶物來供養佛菩薩的法會,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宮,為母說地藏菩薩本願經,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前最後一次的結夏安居,來帝釋天為母說法。講到地藏菩薩的本誓、本願、本行,要觀音菩薩、虛空藏菩薩,堅牢地神好好的擁護地藏菩薩,流通地藏本願利益無量有情。帝釋天的天主非常讚歎法會的殊勝,而用種種七寶來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所以我們在供養三寶時,雖供的是有限的香花水果,但可觀想如下滂沱大雨般,有種種的飲食、衣服、醫藥、臥具等,飲食是人間美味甚而天廚妙供,以及種種曼陀羅的花園,花海一片的供養,放出的香味遍三千大千世界;若以這樣的觀修來供養,心就像花園一樣的美麗。

其次第十地的菩薩稱為法雲地菩薩,亦即此菩薩有非常大的能量,如烏雲密佈能下非常大、非常久的傾盆大雨,能使得沙漠變成綠洲。此第十地法雲地的菩薩,能以等流的心識成佛,彼有能力在無佛的地方(文化的沙漠)、或正法貧脊(衰頹)的地方,以他的證量成為說法的勢力及不疲不厭的說法,再加上辯才無礙,廣大的說法、饒益的說法、長久的說法,建立了種種的法幢事業,使得佛法的沙漠,顯現為綠洲,利益無邊無量的有情。依法雲地的功德說法降法雨,能將有情乾旱的心田萌芽開花結果,使得大地回春,此菩薩能以此功德,令彼等流之心識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在窗外的雨聲可以做這麼多的觀修,心境是不是變得很美呢?我們的心再也不會鎖在衣服又不乾了,出門還要帶傘等等惱人的境界上,人心不會再那麼狹隘、那麼可憐、那麼樣的被境界所轉。即使無法以非常寬闊的心、灑脫的心、懂得觀修教法的心,來攝受每一個境界,轉成佛道的資糧;也要像大德說的淺處轉念,例如有一個老太婆,下雨的時候很傷心,因為在下雨時,她賣鞋子的女兒生意就不好,在晴天時也很傷心,因為她賣傘的女兒生意就不好了,所以老太婆整天都在傷心。後來有一位大德告訴她,你應該換一個角度來想,下雨時很高興,因為賣傘的女兒有生意了,晴天時也應該高興,因為賣鞋子的女兒有生意了,後來老太婆一想很高興,不論雨天晴天都有利於她。原來都只是一個轉念而已,心念不轉當然煩惱不能對治,業也不能夠解除,痛苦就不能離開,所以請不要對自己殘忍,請不要傷害自己,要好好的使自己離苦得樂,你若有這個經驗與覺受,才能令有情眾生離苦得樂,使得人生過得有意義,將人生變成佛道上殊勝的資糧、殊勝的增上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