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研學報導-高山仰止〜雪廬老人往生二十週年之緬懷-研學法語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心超

儒佛一家具慧眼

在家學佛別古德

表彰淨土秘密藏

艱辛萬難有誰知

 

老恩師從小即有偉大的理想和抱負,生在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裡,除了為公發心,在公家的本位上盡忠職守,在佛學上充實自己的德學,並且興辦教育事業,利益有情。

老恩師在兵荒馬亂中,吃素念佛;在逃難的過程中,不忘弘法,尤其在三十八年春浮海於台灣,時值六十歲,一般人安土重遷,何況年紀已經六十歲了,大都不願離開家鄉,可是  老恩師知道台灣是中國文化最後的根據地,是佛教命脈延續之處,所以不辭辛勞浮海來台,即展開弘法的事業。

老人家先以行醫來與眾生結善緣,以此作為引導有情入佛門的橋樑。在當時一般人認為學佛是老人家的事情,甚至把佛法當成世俗神道宗教,或認為是迷信且障礙社會的進步,可是  老恩師知道,想讓佛法的觀念住世,必須要培養學法人才,然必須從根本上來教育人才,所以從民國四十四年始,由兒童德育班、蓮友子弟輔導團到國學啟蒙班乃至大專講座、內典班、論語班、社教科等等。一般年紀老時,會比較缺乏雄心壯志,容易變得保守、膽小而不願意多事,尤其本身是孤家寡人之時,或許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擔憂,這些老人的行相在  老恩師身上是看不見的。

老恩師常為弟子們講解中國文化的重要,開示佛法的綱領,引導學子們一條世出世的道路。設想這一生若沒有碰到  老恩師,會生起諸多修學的障礙:第一、不知道儒家和佛家是修學成就的階梯,是成佛的次第,能夠將儒家和佛家合為成佛的大道,這是  雪公老師最殊勝的引導。

第二、在家學佛只能於佛法種種善根,結結善緣,雖入佛門但沒有正知正見,是佛法的門外漢,不得其門而入,更不可能組成修學團體護持正法。今日之下有很多人還認為在家人組成團體來共修,是不如法的,如果沒有老恩師示現做榜樣,今天的我們不可能以在家的身份來組成一個正法的團體,因為有許多人的看法是認為在家人組成修行團體就是走入邪道,不信三寶、不皈依三寶,若沒有 老恩師為標竿,我們無從以在家人共修的方式,充實自己的德學。

第三、對淨土法門無法產生殊勝的勝解,因為佛法傳來台灣,大半是通途法門,而國內一些鼎鼎有名的大德,也都是修學通途法門,雖或弘揚淨土,但並非對淨土作一勝解,而真正以淨土法門為修學的旨趣,為學佛的依歸,是從 雪公老師開始。不只如此,  老恩師也帶動台灣佛教的風氣,老人家曾說:「他是開風氣之先。」如各種教育、慈善、醫療事業,都是從 老恩師先開始。但大家搶著做時,  老恩師就另外做利益眾生的方便,不與大家相互競爭,總是默默的推行佛教事業。

老人家曾說:捧出心來給佛看!在晚年授課時,皆是抱病上場,在老人家寫的一首殘燭的詩說到:「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這是老人家真正的寫照,最後在燈油燒盡之時,就是弘法事業到了終點。即使晚年諸多病苦都不忘叮嚀我們要好好的幹,在往生前的新春,請大家喝春酒,雖然 老恩師當時已經是老苦纏身且諸多病苦,站起來時卻非常的筆直,承許自己這一生沒有給大家丟臉,這些做學生的出去,不會覺得丟臉!

唉!佛菩薩從來不辜負眾生,但眾生卻常常辜負佛菩薩,佛菩薩拼命想讓佛法住世,可惜眾生卻讓佛法成為正法、象法、末法,乃至於滅法,可讚的是佛菩薩,可悲的是眾生,可仰望的是佛菩薩,可嘆的是有情的惡業。在 老恩師往生二十週年時,緬懷這樣的大德來到了台灣,對台灣有諸多的貢獻,在現今高唱愛台灣者,其實有些人才是真正的愛台灣, 老恩師曾說:我來台灣,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當然不是愛台灣的阿里山也不是愛台灣的日月潭,而是愛台灣這裡的人心,那就是以辦教育事業宣揚儒學佛法、改造人心,令居住在這裡的人具足人心和佛心,而不是把人心變成畜生心,這才是真正的愛台灣。

哲人已遠,典型猶在,如何繼續老人的遺風呢?將 老恩師的內涵發揚光大,讓這塊土地成為學佛的淨土,變成往生的踏板,變成中國文化的發揚光大之地。唯願 老恩師乘願再來,再造弘揚儒佛的勝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