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研學報導-高山仰止〜雪廬老人往生二十週年之緬懷-研學心得分享

幸福的行相〜雪公太老師年譜有感

 心盈

走完一生影響大 

頑夫廉懦夫立志

原來天地有完人 

期願登堂入雪廬

 

今年四月二日(農曆三月五日)時值 雪公太老師往生二十週年紀念,老師為了緬懷一代大德對台灣佛教的貢獻,除了帶領我們研究地藏經,也在老人家往生二十週年紀念日當天拜地藏懺,再從相片及錄影帶中,帶領我們緬懷一代大德的風範,後來又因老人家年譜的出刊,更用了二個小時的時間,詳細的介紹 太老師從出生到九十七歲往生間的種種大事記要。

他老人家和多數現在看到的外省老先生一樣,有著顛沛流離的前半生,但那些老先生從大陸逃到台灣的時候,都只是二、三十歲而已,然 太老師則是以六十歲的高齡隻身浮海來到台灣,況且一直到他老人家往生共三十八個年頭中,以他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的高齡,還開創各種佛法事業,不論講經、傳戒、佛七、月刊、念佛班、助念團、合唱團、醫院、安老所、佛學院、育幼院、論語班、放生會、出版社…等等所有正法事業的開頭者都是他老人家。真難以想像,年紀這麼大了,又在困難重重的蠻荒之地,推展正法事業,面對的又是程度很差的大眾,他是怎麼做到的?太不可思議了!一般來說六十歲的人,要他換工作或離家到一個陌生地已經很難了(像我今年五十三歲已經想退休了),更不要說重新創業,況且所創的又是吃力不討好的佛法與文化事業,語言又不通,那要多大的能耐、毅力,要吃多少苦頭,為的只是大眾能離苦得樂,拋家棄子全是為了有情眾生,現在這個時代有誰能做到?他老人家實在太偉大了!

老師說:雪公太老師白天要上班,晚上還要挑燈夜戰講經,所有的事業都是捧出心來給佛看,不要錢、不要名、不要利,不避利害、不避嫌疑,是我們學佛很好的榜樣。正面來說,讓我們體會地藏菩薩的精神;反面來說,我們在修學正法的過程中所受到的障礙、困頓,乃至種種挫折、毀謗,要知道都是佛菩薩的考驗,大德的加被,過去惡業的現起,我們要好好的懺悔業障,但對比這些大德所經歷的種種辛苦,我們是連皮毛都算不上,所以,既然大德們都不會怨天尤人、哀聲嘆氣,我們那有資格去怨天尤人、哀聲嘆氣呢?台灣何其有幸,感得一代大德從大陸山東來到台灣,教導我們正法事業,又在物質缺乏、人根愚鈍、人才欠缺的情況下,將他三十八年的老人生涯培養弘揚佛法的人才,真的不容易!遺憾的是未逢其時,還好我們遇到了老師,得以延續佛法的命脈,繼續帶領我們向正法事業上前進。

常聽老師說他們以前學佛很辛苦,要什麼沒什麼,幾百人擠滿了講堂一起上課,夏天沒有冷氣,下課後還要複講研討所學到三更半夜,清晨再趕回台北上班,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對比我們現在那就太舒服了,要冷氣有冷氣,要講義有講義,且打字排版非常整齊,看了舒服,一切都是現成的,所參考的教材亦充足,還有各式各樣熱騰騰的餐飲,我們何其有幸,在 太老師往生後,還有老師帶領我們繼續向正法大道上前進,雖然我的年紀不小,修學不成才,記性又差,但對比太老師年紀還算輕,又處在豐衣足食及安定的年代,況且老師又隨時在身邊指導,我們實在很有褔報。老人家一生都為正法打拼,他的精神、他的毅力、他的能力、他的智慧…在在都令我們仰之彌高。

老師說 太老師有幾個特色:一、決不向困頓的命運低頭,成就一切利人的事業;二、有正面向上的精神,表現的是佛菩薩的風範及精進力;三、弘揚純粹的儒學及佛法,是弟子們解脫與成佛的方便;四、護持孔家的命脈,及文化的延續。老人家為了佛法事業,千辛萬苦的走完一生,我們能不全力以赴護持老人家佛法的事業嗎?眼前除了隨喜我們的褔報(有機會學得佛法),但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惟有跟緊老師不放過任何做善法的機會,以祈業障消除,智慧開發,廣度一切有情,才不辜負 太老師一生的奉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