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期::參訪觀摩-心靈的交流

弘明學園創辦人的話(一)

 編輯部整理

一生幸福有師友

建立人格辦好事

維持社會公安相

清白留得在人間

九十五年七月二日

前言

日前曾於台中弘明學園參訪,蒙創辦人連志道老師予以開示辦校因緣、教育理念及處世修學之道。整理於後,以供有心人士隨喜參考,並從中得益。(編者)

一、辦教育甘苦談

學園的成立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現今約當四十來歲,是 雪公老師晚年時所攝受的年青學生,都是出自於大學的佛學社,並參加過明倫講座。因彼此都有共識,感佩 雪公老師的人格與正見,願效法與延續老人家的精神。當時政府正好開放多元教育,而且設立學校的條件容易成辦,能用補習班的規格設立,只要有房子就可以申請,所以有些人就在那時候申請設校;我們這些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看著社會的混亂,下一代不知何去何從,於是決定辦學,除了與正式教育接軌,且更以正知見引導,令孩子們有文化的素養,而依我們的志願與能力,不但能辦國小乃至國中、高中,然因名氣不足,受的障礙比其他申請辦學的單位要困難許多,大家是用力多而成效少,欲辦國中時已困難重重,何況高中?但為了國小的孩子們不受大環境的污染,必須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在辦高中時,竟在瀕臨絕望之際,有貴人提攜,代租台糖的地,且對於教育部申請學校流程熟悉,經過了一步步的申請,才有目前的成就。

辦學至今已經進入第六年了,且發現還好有辦學,否則是很可惜的事,話又說回來,早知道這麼難辦,大概就不會辦了,所謂事非經過不知難。其中最大的障礙在於我們與政府機關少有交集,不了解官場文化,故接洽事情困難重重,還好有人幫忙才能申請通過。

二、肯定 雪公恩師的教化

雪公老師一生教我們無非「敦倫盡分、老實念佛」,大宗旨是這兩句話而已。何謂敦倫盡分?就是人格建立!人之所以為人,就是要敦厚倫常,敦厚倫常就是一個人最好的品德,例如教小孩子要從孝順父母開始,並友愛同輩等的教育。然家庭雖如此用心的教孩子,但環境並不如人願,將孩子們放到學校,小學五、六年級以後慢慢的重視同儕,到了國中以上,將朋友看得比父母更重要。所以當這樣的孩子到學校去,發現他與四周同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完全不一樣,且同學們之間的價值觀都一樣,只有他與同學們不一樣時,就會很恐慌,因為他需要朋友,而朋友須是彼此認同,此時往往會發生二個問題:一是孩子會反抗父母,平時父母要他怎麼做,他都樂意順從,此時他卻不聽話,我們同學都不這樣,為什麼你(父母)要我這樣,這是明的反抗父母;另一種方式是在家雖配合父母,到了學校又跟同學完全一樣,變成了雙重人格,雖然不是全部這樣,因為有些家長非常用心去引導孩子,會有例外,可是普遍如此。

幾年的辦學,發現如果不將家庭與學校作一致的引導,孩子的價值觀會錯亂掉,若將學校與家庭的教育整合一致,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孩子到了高中以後,已經定型了,上了大學再變化的可能性就不會那麼大,所以這是我們辦學到高中的理念。

可是現在有很多家長很矛盾,認為孩子學習誠信雖好,可是接下來會問:孩子這麼老實,將來入社會如何適應?其實,你的孩子若具誠信的品格,是不用害怕的,因為這個社會是物以類聚,他自然就會感召同類,例如大家都一樣在社會生存,品性都很好,也是一群人聚會呀!所以不是說你品性很好,將來卻無法在社會生存,說真的,到緊要關頭時在大家的內心深處,還是很希望有這樣的人。

希望能在 雪公老師往生二十週年,將 雪公老師的精神發揚光大是吾人所願,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體會 雪公老師的精神,走到那裡都能發揚老人家的風範,如同你們人在台北,一樣可以表彰老師的內涵。

今天看到各位非常高興,因為在這個時代裡面,你們的整體的氣象,與其他團體不一樣,此即是 雪公老師精神之所在,我個人非常盼望,這樣的精神能夠發揚光大,不但能樹立人格,最終必成佛道,此乃人成即佛成,試想人格尚且不能確立,如何成就佛格?老人家在世時常說,從未聽說過有王莽佛、曹操佛,他們都是博學多才的人,若沒有站住人格,那裏談得上學佛?所以我們要將學佛的基礎建立在人格之上。

三、確立人生的價值

現今受教育重在學知識,然知識是無窮無盡,莊子說:「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尤其現在更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但是教育真正的目標是什麼?我個人認為所謂教育,是能把一個人培養成理路非常清楚,亦即在社會上那些事情不應該做,即使再怎麼引誘,我就是不做,如果這件事情是應該做的,只要我有能力,既使這件事很難做好,別人不做,我也會做。

是故真正的教育,是讓一個人在社會上,該做的事情(利益他人的善法),他會盡力去做,若是不該做的事情(損人利己),怎麼引導他,他都不做,一生能俯仰無愧於這個社會,而且能將一生的精力用出來,以期對社會人心有所幫助。雖然這個社會非常亂,還好有些人能維持品格,要不然這個社會早就完了。就是因為有人格很好的人,才能維持住安定的社會。(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