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三十二)
心爾整理
修學要先懂方法
盲修瞎練枉用功
奈何世人重皮相
內裏全非那回事
緣起:
小止觀導覽,是依高登海居士所著《佛家靜坐方法論》於蓮心念佛會及中壢研學會為講座講解小止觀的內容,有蓮友發心整理資料,故從民國九十年至九十四年六月於本刊刊登,已刊登至第四章調和五事(眠、食、身、息、心)之調身,之後因故暫停此研學專欄。今有心爾老師發心整理歷年來於中壢研學會舉辦之《佛家靜坐方法論》講座授課內容,蒙師應許繼續整理刊登如下。
捧著心爾老師多年來累積達三十多本的筆記細細閱讀,工整的字跡與反覆複習所加之或黃或紅的標記,如捧珍寶。期大眾得聞此法,皆蒙殊勝法益,不負師長所教與資料整理者的不吝提供。(編者)
前言:
《佛家靜坐方法論》是所有止觀門的綱要,想要通達止觀門必須要從這一本書入門,這本書也是智者大師為其兄陳鍼所寫的一本改變命運的書,他的哥哥不但根據這本書延壽二十四年,且臨終坐化生天。我們研究止觀門,當然並非求生天堂,而是在斷惑證果。雖然這一生或許無法斷惑證果,然可以作為往生的方便,在世間上也能趨吉避凶,逢凶化吉。
止觀門是非常重要的修學法,不但世間的福要依止觀修學而得,出世間的慧也要依止觀來修,總而言之,沒有止觀就等於沒有斷惡修善的方法,沒有破迷啟悟的方法,沒有解脫的方法,沒有成佛的方法,沒有離苦得樂的方法。
一個有志於解脫與成佛的人,必須要有解脫的心(出離心)以及成佛的心(菩提心),不只要有解脫與成佛的心,還要有解脫與成佛的方法,此即是止觀法。若不瞭解止觀的意趣來修學佛法,連下等的利益都得不到,如果對止觀法有所瞭解,好好的修學教法,或可得到中等的利益。若能懂得在衣食具足、環境良好、摒除外緣、持戒懺悔,在教授善知識、同行善知識、外護善知識的提攜之下,懂得遠離五欲境,內心也因為知道五欲境的過患,而離開五欲境影像的緣念,並且能調和五事,懂得調睡、調食、調身、調息、調心。即如琴弦調到恰到好處時,彈起音來聲音特別悅耳,琴弦不能調得太緊,也不能調得太鬆,這樣彈起來都不成曲。同理要將身心調到最好的狀態下來修行。接著是進行五法,知道世間的過患以及出世間的功德,有心於修學止觀,並且在止觀修學上精進的修行,不但瞭解修行的方法,並且能專注的修學,以上為進行五法。上述乃修學止觀的資糧,其次是如何修止與修觀,眼前的進度是調和五事。
第四章調和
調和五事要調睡眠、調食、調身、調息、調心,雖然到此還沒有正式進入止觀門,若依此章能將身心調到最好的狀態,依之而修學止觀法門,就能得世間出世間的成就。
論文:「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先調身,次調息,後調心,然這三者互相觀待,若能調好其中之一,其他二者易調。前述調食,令修學者不會太餓,也不會太飽,也不吃惰性食品,也不吃太油炸的食物令心神不寧,也不會吃讓自己起煩惱、起淫心等想入非非的食物(如蔥蒜);其次調眠,也知道睡眠的修學法,睡的時間恰好,也能熟睡,將身體做一個適當的調和,不會引發以及增長昏沉的勢力。並知在坐上修調身、調息、調心,將身、息、心都調到最好的狀態,如同琴弦調到不寬不緊(得所),就能奏出美妙的曲子。身息心調到最好的狀態,是修學止觀最好的時機。
有心識,身體和呼吸才能起作用;身體有作用,心和呼吸才能起現形,三者相互觀待,三者同時。然調身、調息、調心,每一相都有入住出,又因三者互相影響,調身的同時就是調息、調心,所謂身正則氣順。雖然調和的時候是先調身再調息、調心,可是三者是相互觀待,調身時幫助調息,亦同時幫助調心,同理,調息時同時又能調身、調心。雖然有初中後的不同,但是一調三調。例如入禪定時,心已非常安定,是自然的持身法,身體自然挺起來,四大中之風大殊勝,所謂風大充身,如體內灌滿風一樣,感覺非常舒服與輕快,或是心平氣和的人(善於調心)呼吸此時也較常人均勻,身體不易躁動,至於有慾望的人(不善調心),呼吸急促,身體也躁動不安。
依摩訶止觀說,藉著煖(溫度)、氣息(呼吸)以及心識而有一期生命現象,身(煖)、息(呼吸)、心相互觀待而起現形,身、息、心三事本無今有謂之生,衰敗曰老,三事壞滅即名為死,而未衰敗的那一段假名為停住,雖然剎那變化,但在衰敗相尚未現起,假名為停住。其實每一個人從出生的第二剎那開始,就應該稱做老,只是因為明顯的老相還沒生起,假名青年、壯年,最後朝向於衰敗(老)、滅壞(死),一期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以上是凡夫三法,若善用則變聖人三法,可嘆的是凡夫三法,得力的也是凡夫三法,修行就是善於藉假修真,凡夫雖是可憐處,也是可愛處,雖是繫縛處,也是解脫處。以上簡介如何由凡夫三法,成就為聖人三法。
煖(色)是發戒之由:例如戒法之執持,是從外往內調,先將威嚴講究,《弟子規》、《常禮舉要》都是令人由外相做起,下手去做,成習慣了,這些美好的觀念才會入心。是故善於調整身體的人(中規中矩),就是入戒的前方便。從四威儀(行住坐臥)之講究能入戒之義涵,沒有威儀就入不了戒。一個人的自信心固然須他人肯定,也須自己給自己的肯定,能調身、調息、調心的人,就是肯定自己。
息為入定之門:將心靜下來的前方便是將呼吸調均勻,並不是調息就是入定。當調整呼吸,使之心平氣和,心才能在善所緣上好好專注,但要注意此處的調息並非數息,是將氣息調整好(前行),將心調到和諧的狀態,再修止觀(正行)。
心為生慧之因:此時心在寧靜的狀態下,能依止觀門修學世俗及勝義,生起世俗慧或勝義慧,是故說生慧心為生慧之因。而心不調也會影響息與身,心若不調易放逸,則呼吸也變得急促,身體也躁動,三者相互影響。若善學止觀,能將凡夫三法調整成聖人三法。
總之調身、令不寬不急,調息、令不澀不滑,調心、令不沉不浮。論語:「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些都是孔子調身、調息、調心的殊勝行相。澀,不通暢;滑,不深沉;浮,跑出去,沉,沉沒、昏沉。所以入定之前,要把身體調得非常恭敬又安詳,呼吸也能有規矩、進出均勻,心也不會放逸,慢慢調、慢慢練、三者調到恰到好處。
一般人忙碌了一天,在精神體力最差的情形去坐上修,然還沒開始修心就往下沉,或者想東想西煩惱很多,交差了事的情況下做半個小時晚課,結果晚課變成不愉快的經驗,久了以後修行變成了無生趣的例行公事。
欲令心不浮,平常要講究不要有太多的外緣,坐上修時內心還在外緣當中,或者心之一分欲緣外境,此即浮的行相。其次如何令心不沉,平常要不斷地提振自己,不要太在意世間的得失,對正法的修學保持高度的好樂,若能令心不浮不沉,修行容易得力。
總之初須調身,調眼睛、調舌頭、調肩膀、調手勢、調脊椎骨、調手等毗盧七法,就是最殊勝調身,此即調身之「入」,其次「住」在此狀態,坐上修結束之後開始吐口氣、搓搓手、擦擦臉、搖搖身,慢慢放腿,此即是「出」。
其次調息,將呼吸調到很均勻、很規律,不澀不滑,此即「入」,安「住」此狀態,此時呼吸綿綿密密,不絕如縷,坐上修結束後吐氣,呼吸慢慢回到出定的狀態,此即「出」。
三者調心,心情平穩中,入所聞思的法義,或入佛號,此即「入」,安住此狀態為「住」,坐上修結束時,心由此法義之安住中出來,此即「出」。
入定是由粗到細,從粗相的要求慢慢到細相的要求,如果坐上修修到一半,發覺坐姿有一點歪了,重新以身為所緣去修正坐姿。入定時心本來緣在佛號上,但是仍然緣念到五欲六塵,以正知見揀除,慢慢的從粗到細,例如念佛到上乘時,佛號與心融成一片,只要起心就是佛號,佛號與心打成一片,佛號就是心,心就是佛號,此謂之細,是入定的行相。
若欲出定,不是馬上離開定境,身體慢慢地離開原來的行相,呼吸慢慢地由細到粗,心也慢慢離開安住的法義(境界)。總之入、住時要講究從粗到細,出是從細到粗,調身、調息、調心各有入住出。
或有人問一次要念多久或者多少的佛號才好?不要心急,也不要貪多,那怕只是十分鐘的專注,每天有一段時間安靜,那怕只是十分鐘的法喜,都會對修行產生美好的回憶。
或有人問念佛時,心為何很容易跑掉?或是未在調心時,將浮相對治,所以坐上修易生掉舉而無法入定,所以坐上修之前須先調心。若能在坐上修之前,先調三法如調琴弦,修行亦然,先調三法,能在坐上修產生美好的法喜。(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