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專題報導-教師節特輯
禮記禮運「大同與小康」〜孔子的政治哲學
心晴
一歎問原由
大同與小康
差別在公私
入門為禮義
前言
世界大同是中國人千古的創見,是千百年來讀書人志在成聖成賢的努力目標,是前有古人、後待來者的道脈傳承,因有前例可循,所以絕非空中蓋閣樓的烏托邦思想,或夢裡桃花源般的遠不可及,更非徒呼口號似的自欺欺人,而是有目標、有方法、有典範,可循序而達的理想境界,其思想內涵即記載在《禮記》的《禮運》篇章之中。
禮記為中國十三經之一,為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作,記載了從先秦至漢初儒家對禮的相關言論,或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物,或主述生活儀節……,作為對周禮、儀禮的解釋與補充,而其中禮運一文中的大同、小康二章節,又特別說明了禮的興起及因應時代變化所產生的演變及其發展的趨勢,理出一條人人所應遵循的方針,從禮的實踐運行中或可重建小康之世,乃至重回到上古時代的大同盛世,而此亦是儒家理想的政治藍圖。
緣起
禮運一文緣起於孔子參與魯國歲末蜡祭為助祭之賓相,祭畢閒遊於宮門的樓觀之上,因有感於當時祭禮不完備,舊有的制度廢棄,禮義衰敗,諸侯之國或僭用王者之禮等,故忍不住喟然長嘆,蓋嘆魯國祭禮之失也。
弟子子游隨侍在側,因聞夫子之嘆而問之,故而引發孔子暢談大同與小康之治的內涵,並演述禮之產生、因革與演進等過程,孔子說道:至大至公至正之道得以推行的上古時代,以及夏商周三代傑出人士輩出的時代,他都未及能見,但在古籍上皆有詳細的記載,雖來不及趕上,但心嚮往之。
是謂大同
所謂「大同世界」,一言以蔽之乃公天下之世界,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公者,反私是也,即拿掉自私自利之心全為他想。在上古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皇帝、顓頊、帝嚳、堯、舜)之時大道得以推行,整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帝王所私有,人人莫不以公心為先,凡事皆以大局為考量,無非為眾著想,一切大公無私。
而其政治制度著重在選拔人才與講究信用和睦,所謂「選賢與能」即為國家拔擢賢能的人才,因為賢能者在位國家可百事興舉、天下得安、民生得遂,《易經繫辭傳》云:「聖人之大寶曰位」,因為在上位者能以其權責來培育教化人才,能以其位來推行正道,足遂人民之生存,如四岳舉舜,舜舉禹、稷、契、皋陶;且擇能而授之大任,如堯禪舜、舜禪禹,不傳子而讓於賢,成就了公天下的禪讓政治。而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際講究信用、追求和睦,故能推誠相與,不必立定盟約,而彼此能互尊互愛互信互惠,互為對方著想,造就了安和樂利的社會。
其社會制度本著自己親愛自己親人、慈愛自己孩子的天性,進而能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率「性」(本有自然的天性)而為,故能「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且不獨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在推己及人的大同社會裏天下一家親,能使老者得其終養安享天年,壯者能各安其位、服務人群得其所用,年幼者能得到蒙養有所成長,凡舉矜(老而無妻)、寡(老而無夫)、孤(幼而無父)、獨(老而無子)、廢(身有殘疾)、疾(患有痼疾)等窮苦無依無告者,皆能得到撫恤照料,衣食無缺,而所有的男眾皆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女眾也能找到美好的歸宿。以上是理想的大同社會所呈現的景象。
而其經濟制度重在惜用貨力,約世間的資財而言:「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即未開發的資源能加以開發以利眾人,而已開發的資源應珍惜利用,絕勿委棄於地,所有的資財為人類所共享,不必據為己有;約力而言:「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即惟恐自己不能為人類社會盡上一分力量,而所有的努力也不必為一己而設,希望自己能以增進全體幸福為志業,以服務為目的,凡事盡其在我。
如是人心大公,無虞無詐,無爭無害,所有損人利己、陰謀詭譎之事都能杜絕不興;而人人皆行大公各遂其生,故不須私藏,更不會有盜竊之事產生;而上位者賢能,人人心服擁戴,亂徒賊黨不會興風滋事,就不會有違亂法紀之事發生。正因大同政治公而無私、簡而不繁、理而無亂、合而無爭、信而無詐、忠而無偽,人人能修人道以合天道,故能得公安,人人無機心,如鷗鳥之相與還,門雖設而常開,故能「外戶而不閉」,達到人人同心,皆合天理的理想大同世界。
是謂小康
而隨著時代的改變,大道漸漸隱沒不彰,從夏朝開始家天下的制度形成,天子以天下為一家之私已成為歷朝歷代所遵循的制度,影響所及,人人為己,形成「各親其親,各子其子」的社會制度,大我之愛不復存在,各求自己的利益安樂成為一時的風氣,所有的資源勞力也為私人所享有,故整體是「貨力為己」的經濟體制。雖然亦足以使社會安定、生活改善,但由於私念起,種種弊端也跟著產生,故需要設立各種制度以維持公安,此即「禮」產生的理由。
在政治方面,因家天下的風氣既行,更相爭奪之事則層出不窮,故須襲爵位、設防禦、立綱紀來建立制度。
當時的天子諸侯公卿以「世及」為制度,即在位者以父傳子(世)或兄終弟及(及)為襲爵位的標準。且為了抵禦外侮、鞏固強化政權而建築城郭溝池以為要塞。為了維持社會秩序,建立以禮義為中心的綱紀:以禮義來確定君臣的名分,使得君仁臣敬(以正君臣);以禮義來敦厚父子的親情,使得父慈子孝(以篤父子);以禮義來和睦兄弟,使得兄友弟恭(以睦兄弟);以禮義調和夫婦的感情,使得夫義婦順(以和夫婦);並以禮義建立各種禮制與法規,成為眾人遵循之標準(以設制度);開墾田地、建設城市(以立田里);推崇有勇氣有智能的謀士來輔弼干城(尊勇知);努力地建立自己的功業(公為己)。以上即是以禮制治國的各項設施,雖稱完善,但仍有其禍害,關鍵就在於為己之私心已生,因有私心則有爭奪,有爭奪則有謀略,謀略四起時各種戰爭流血的慘劇因之產生,而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唯一維持公安的方法就是謹守禮義為治天下的原則了。
其中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及周公可謂以禮義教化眾人的優秀人才,可作為後世的典範。此六位君子治國未有不謹守於禮者,他們以禮來闡明當行之事(以著其義),以禮來考察成效使人民建立信心(以考其信),並明示未依禮的過失(著有過),標榜仁德之士,希以仁德為典型(刑仁),講求謙讓以排爭奪(講讓),並明示人民應有的行為規範(示民有常)。此即三代以下以仁義禮智信治國的內涵,若有國君不循此常軌、不以禮來推動國政者,眾人必以其為國之禍害加以罷黜之,使政治恢復修明,維持一個小安的局面。此以禮治國的社會即名之為「小康」。
結語
縱觀小康社會不論政治、社會、經濟各層面皆遠遜於大同治世時代,唯有靠禮法尚能維繫安穩一方的局面,是大道穩沒後歷朝歷代為政者所遵循的方向與致力教化的所在,若不如此,一旦忽於禮法則國家必危必亂矣。孔子於話語中詳細論述了大同與小康之別,亦充分流露出對大同世界的嚮往之情,實則孔子最終的理想是希望再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之治,而大同之治並非一蹴可及,其實踐有賴於循序漸進的導民化民,首先必須恢復禮法治世的小康社會,方有可能晉升於世界大同。
孔子作春秋以張三世之法,其三分天下局勢為:太平世、昇平世與據亂世,據亂世須用禮治(所謂法治亦出於禮治),使人人皆能克己復禮,對內能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對外能以禮約束身口,非禮則勿視聽言動;昇平世須用德治,以德化民,使民皆能恢弘其光明的德性;太平世應用道治,大道無所作為,一片化機,人民各得其所,甚至不知有上位者。所以歷來據亂世要回歸到太平盛世者,必須先從禮治,先推行禮教來解決森羅萬象的問題,使人民能克己復禮歸於仁,再據於德使至昇平世,再志於道,讓全人類晉升到大公無私的大同境界。所以整個儒家的政治哲學即是「修人道以合天道」,而禮治亦從大道來,所以只要秉持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循序漸進,將可邁入公天下的大同世界。
雪公言:「禮之所在,即是道之所在。」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所以禮之運行也必須生生不息。今正處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危邦亂世之中,如何推行禮樂教化、如何重整以道德仁義為基礎的禮儀之邦已成當務之急,祈願禮運大同的思想能再次普及於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