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三十六)

 心爾整理

修學最怕盲修練

知見引導多聞思

坐上短時修止觀

功夫增上時漸長

 

第四章、調和

論文:二、住坐中調三事者: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十二時、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念用心,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

三事指身息心,行者修觀坐禪,於一坐之時,從入定終至出定,無論時間長短,都要攝念用心,收攝妄想雜念。

要以正知來攝持身息心,此處特別約身來說,初學者宜時間短、次數多,一定要在自己堪能的情況下,慢慢訓練自己的能耐。千萬不可以硬逼自己一上坐即久坐,會有極大的過患,以後看到拜墊就想要逃。

論文: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穩;中無寬急,平直正住。

此處是坐中調,坐前調是在還沒修止時,要將身息心好好地調,調到身體非常端直,息也調得非常均勻,心也調適到恬靜的狀態,用這樣的狀態來修止修觀,或者念佛用功。

坐上修或長或短,在過程當中以正知力攝持,有了警覺力,身或心若產生不如法的現象,能夠立刻察覺調整,正知力在察覺坐前該如何調整,坐上修時也立刻察覺不如法之情事。

想要修學止觀的人,必須要有種種的前方便,就是在衣食具足,而且安靜沒有外緣干擾的地方,有教授善知識、同行善知識及外護善知識的提攜,在外相上遠離五欲的境界,在內心上也不會去想五欲的境界。並且在外相上懂得調食、調睡,不要吃增加煩惱的食物,變成障道,也將恰到好處地滋養身心,不過份睡眠也不熬夜。進一步往內調整身息心三者,身息心三者相互觀待,身體調正息就順,心也容易安定,而調身、調息、調心都有入住出,入的時候身體是毗盧八法,眼觀鼻、鼻觀心,將身調整好,接著調呼吸,將息由風、喘、氣調至綿綿密密、若有若無,息調好之後心就定下來,這叫做入。住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安住,只要感覺有點不順,再以身為所緣調整姿勢、以呼吸為所緣調整氣息。例如念佛之前,要將警覺力提起,每一句佛號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當感覺有昏沉、沉沒、掉舉的現象時,立刻察覺,此有三種方式:

一、強力的安住在所緣境上。

二、發覺根本無法安住時,如果是昏沉就要上仰,想肚臍、想眉間、想頭頂。

三、當沉沒的時候,要觀想佛菩薩的功德,掉舉時要想輪迴的過患,把想五欲境的心收回來,安放在所緣上。

察覺力的勢力要很強盛,讓心在佛號上一直往前走,若表面仍在念佛,但心裡有一個角落已經暗下來,也要察覺並且加以對治。一般人不知道正知力的重要性,很多修行一輩子的人,大部分都是已經在昏沉時才有警覺,殊不知警覺力是在剛開始就要被訓練,每一句佛號都在掌控之中,一直覺察到昏沉、掉舉、散亂、沉沒的勢力再也不會發動之後,此時才可以放緩覺察力。

有的人在坐上修的時候會覺得煩躁,放緩之後覺得很好修,放輕鬆之後覺得很舒服,以為這就是在修行,其實是和散心相應,不是在修行。此處所謂的放緩、放輕鬆是指緣所緣境時,不要緣得很急促,讓心極為緊繃,但是要將所緣境緣得清清楚楚,緣得很有力量,而不是緣得很鬆叫做放輕鬆,緣得很鬆是沉沒、散亂、掉舉的前兆。放緩是指當正知力已經將沉沒、掉舉通通對治之後,正知力放緩,緣所緣境的力量要很強,所緣境的行相要很明顯,不是將所緣境念得很無力,暗暗的,念一念再睡一睡,睡一睡再念一念,這樣子修行越久,習氣越多,麻煩更多。所以一定要弄懂名相的意義,避免修行得不到妙用。

論文: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坐前調好之後,坐中也要時時調整,前文已將調息說明了,此處何以又講調息?前文是坐前修,此處是坐中修,在靜坐當中姿勢不好,糾察師要出面糾正,可見坐上也必須要調整,止靜時身體也保持端莊,呼吸均勻,鴉雀無聲。

身體雖然坐得很好,但是氣沒有調好,呼吸氣息或者產生如風、如喘的聲音,或者雖沒發出聲音,但是氣息不通順,太過於急促,急就容易感覺身中漲滿,心就不安定,這時要以息為所緣,讓自己呼吸綿綿密密,所謂的前法,即是前述:一、下著安心,二、寬放身體,三、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觀想氣息向下,此時呼吸會慢下來,自然心就會靜下來,身體也不要繃得太緊。

論文: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

接著講坐上修的調心,心有浮沉寬急。心浮的行相為: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身息心三者是相互觀待,心好飄動的人身也不安寧,尤其在坐上修如果沒有產生法喜,身體也坐不住了。

而心沉的行相為: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沒有記錄就是昏沉,有記錄但是不明顯就是沉沒。沉沒是欲界的善法,但是昏沉是八大隨煩惱之一。有的行者一輩子在沉沒之中,以為是在修定,殊不知雖是善法,卻是會障礙禪定的善法,其念所緣境的力量不夠明顯,念得很輕鬆但是沒有警覺力,這樣的沉沒相是禪定的障礙。

寬的行相為:心志散漫,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闇晦。心因為太寬了,念一念五欲境,又回來念阿彌陀佛,想一想今天要買什麼菜,再回來念阿彌陀佛,想一想中午跟誰約會,才回來念阿彌陀佛…,心太寬大廣納四方,於是開始坐姿不端正,睡一睡再念一念,所以口水自然流出來。例如是否專心念佛不太在意。

心急的行相:用心太急,向上胸臆急痛。心很躁動不安,例如修念佛定的人雖然念佛念得很有力量,但不是急切,雖然有快板的追頂念佛,那是為了訓練專注力,並不是急促的念佛令心非常急躁,是很專注、很有力量的一字一句念下去,這樣才不會有胸口痛的症狀出現。將所緣境念得很清楚、很有力量、很明顯。

要對治浮沉寬急,才能成就禪定的功德。若浮就緣念肚臍,若沉就繫念鼻端,若寬就將身體坐正,將心好好的緣在所緣境上,將境界緊緊抓住,若急則將心放下來,氣息往下走進入丹田。不過比較好的方法,還是觀無常與輪迴的可怕,或者觀想佛菩薩的功德、淨土的殊勝,分別來對治浮沉寬急。

或有人以為經教無用,殊不知當透過彌陀經瞭解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莊嚴,產生對淨土的好樂,能提振念佛的精神,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被賦予殊勝的意義,此時念佛,心力則強盛。並以觀修無常及輪迴的可畏來對治掉舉,因為對五欲境多一分的貪戀,就消耗一分的福報,多一分進入三途的機會,此時才會願意在佛號上用功,願意在所緣境上用力。所以研究經典是非常重要的,有經文的想法,就會把心安住,往生淨土也是為了得到一切種智。人生就是要有這樣的走向,眼前念阿彌陀佛,給自己一番鼓勵,自己提醒自己,自己向自己打氣,這就是經教的好處。

論文: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尅。

在坐上修時,先將身調好,其次調息,之後調心。配著正知進入所緣的境界,不是正念之後才使用正知,而是同時以正知正念來進入所緣境,正知的角色就如衛兵防衛正念,不被邪念摻雜,凡生起可欲境立刻察覺並且除去,發覺到可欲境已經不生,心已經不會去攀緣五欲境,此時可放緩正知進入禪定。坐上修時的調身、調息、調心沒有前後,以正知力察覺,心不調就調心,身不調就調身,息不調就調息。

令身息心三者不會互相障礙,身幫助心和息,息幫助身心,心又幫助身息,謂之互相調適及融合。

如此修學可以除去宿患,宿患有二:一者、我們一直以來的毛病,或者喜歡打妄想,或者昏沉、或者掉舉,或者散亂等,二者、身體的毛病,或者常常腰酸、鼻子不通、頭痛等等,這時可以用後文的治病來除去宿患。這些妨礙禪定的障礙不生,調得好就可以入到初禪的未到地定,謂之定道可尅。(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