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期::專題報導-中美教育差別

學生的角色—稱職學生的形象

吳美伶

學生身分占了我目前人生的大半,而成為大學助教一職不過是這四、五個月的光景,卻在心態上有極大的轉變,姑且以這陣子在學校教育服務的簡短心得與大家分享。


記得有位教授在開學的第一堂課說了一段這樣的話:「大學教育講求自發性的學習,所以我的課不點名。本科目的期中、期末考占學期成績百分百,凡自認已具備足夠知識與能力的同學,自然可以不用來上課。」第一次的期中考過後,上課出席率由開始的大約六成提升至九成,並持續至今。在批閱試卷的過程中已不難想像會有這樣的改變,也明白教授當初的自信有其道理。來自全國各地優秀的學生終於進入理想的學府,卻在第一次的考試就慘遭滑鐵盧,但「高要求造就高標準」,此後,學生果然在教授創造的引導式環境下開始了積極而自發的學習。


以上正是臺灣學生的一般通病,總是需要在適當的壓力跟刺激下才有更積極的學習,而校內占絕對少數的歐美國家外籍生,雖然課業成就並非名列前茅,但學習的態度卻很一致的較為積極,也較為開放。一個不陌生的場景,不論是課堂上、學術演講及座談會上,除非是與自己切身相關或新潮特別的議題以外,多數的台灣學生總是很沉寂,原因極可能為傳統教育一向注重接受老師的教導,而缺少互動及討論。


座談會當天的Dennis雖然有點害羞,但不難看出他是個很有想法且落落大方的人,清楚自己追尋的目標,並藉由計畫性且確實的執行去達成他的目標,這不正是一種自主訂立高要求臻致高標準的良好詮釋,呼應教授所言,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更應追求自主性且自發的學習,期許還在學的同學們今後盡力做個稱職的學生吧!把握自己學生的身分盡力也盡情的學習。
(作者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