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期::活動報導-第三屆兩岸國學文化交流講座—談人師如何正己化他
講座問答整理
編輯部整理
多問表達求知慾
扣鳴皆為正法興
可貴文化斷層後
學子欣欣向聖道
二0一0年
前 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論語》章句的講解分析後,每日安排一堂腦力激盪的問難時間,透過團隊接力的問答方式,將大眾心中疑惑釐清,將所學概念作一番整合,是此次辦學另一精彩處,以下節錄部分問答整理。(編者)
問:向人學習是學道德,還是技能或學問?
答:此人技藝雖高超,若不在品德上講究,技藝提升到某種層次時,會碰到瓶頸,而且沒辦法突破。所以真正有道德的人,在技藝學習上也能超群。以前老師傅在教新徒弟時,一定不會先教技藝,先從人格上訓練,先教做人的道理,弟子們從侍奉師長開始做起,並在日用平常學習應對進退,當他在這個地方被培養出來時,已具備學技藝的基本,若不講究基本,能很快學到技藝,然到某種火候時,無法突破瓶頸。當今有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在講感言時會非常感謝他的父母早年對他的培養,尤其在國學上扎下人格的根,當自己在工作時,他的敬業是毋庸置疑的,他在道德上有這樣的根基,在專業裡就會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所以他的技藝也必然是高超的。針對上述問題,應該從道德上扎基,所以要問有德者來學,技藝不會有所欠缺。
問:請問「仁」字何解?
答: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者從人二,從竺(竹之厚者),乃人與人相處親密加厚,替對方著想,所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問:如何發心而
答:君子儒就是認真實踐忠恕,並且由忠恕的基礎下學習發心,這就是君子儒!就明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那一部份,認真去學習,是成就內聖,並就親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分去發揮,是外王。
問:要有所成就,必須要有好老師、好朋友,那麼如何找一位好老師、好朋友、好環境。特別是老師,所謂經師易求,人師難得。
答:目前在文化的傳承上,人師確實難求,在諸多障礙上,可行方式為大家組成讀書會,依著經典與正確註解,藉著研討相互增上,自己若無道德與學問且不斷地進步,別人不會有向你學的心,孔子為何能令弟子不斷向他學呢?就是因為孔子不斷在進步,且循循善誘學生,顏回對孔子的讚歎就是欲罷不能,要放下對道統的學習是不可能的!
問:孔子將學生培養成為人才,那我們應當如何把自己培養成為人才,然後才知道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人才。
答:這個問題要先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因為文化如果在我們這一代產生斷層,下一代別想讓他傳下去。下一代如果沒有從我們身上看到文化的希望,別想讓他們學習文化,也無法生出對國家堅定的信心。如果沒有對中華文化的信心,就算電視天天播出日本在抗戰時如何殘害中國人的影片,可是去日本玩一趟,反而會深深喜歡日本人有秩序、有禮貌,任何場合都能井然有序,愛國主義不斷的強調也生不出對中華文化堅定的信心。
人才從學而來,欲見孩子們的氣象,先從我們自身做起,當他們看到我們的出路,才會帶給他們希望。其次帶著他們深入經典內涵,重新呈現生命的氣象。
深入經義先從讀經開始,帶讀經的老師自己沒有瞭解經義,無法讀出活口氣,甚而老師們尚且對文化都不太認同,讀經的孩子如何讀出法喜,一旦不讀之後,終身再也不會拾起經典,反而加速文化的滅亡。
懂了義理之後,自然就知道要怎麼讀經,這是很奇妙的。老師自己因為認識義理,所以能讀出活口氣,因為對文化認同,所以也能帶給學生對文化的信心。所以讀經的老師不能隨便找義工來擔任,也不能會認字的都來教讀經,效果或適得其反。
問:中國傳統文化斷層將近一百年,有幾代沒有接受儒家文化,現在如何補上這門重要的文化課,作為文化底蘊(基礎)。
答:難回答此之問題,由學習論語入門最好,而論語講要是最好的注解,乃自
問:由於儒家底蘊薄弱,學習《論語》比較難,看註解也不容易明白意思,〈弟子規〉比較容易懂,請問要學那部經典?
答:還是學論語講要,論語講要能助深入弟子規,若依論語講要學習論語,能將弟子規導向有氣質、有見地處。幾天論語講要的學習,或可瞭解孔子的見識、氣度,相信你對事情的看法都具體化了。
問:世間學問眾多,該如何正確作抉擇?每天要抉擇的事情也很多,該如何做出正確的抉擇?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答:將論語講要好好學習,世間的學問與事情就能正確抉擇。要學好論語講要,必須要多賢友,沒有多賢友一起共學,效果差!
至於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其恕乎!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也可以,若云「學」亦可,論語四百九十八條,以學字貫穿,學論語講要、集釋,從論語當中學說話、學辦事,此人一生前途無量。
問:如今人與人之間越來越漠然,其實並非人之本意,只是怕有意想不到的麻煩惹上身,對此老師有何看法?
答:汎愛眾而親仁,不但充實自己,交到真心與知音朋友,並與其他人結到善緣,如此則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處,時時是好時!
問:敬請對內聖外王做解釋。
答:內聖乃透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修學,成為德性達到極致的狀態,具有聖人之德,謂之內聖。外王為透過修身、齊家、治國的修學,令天下人近悅遠來,完成了外王的成就。
問:可否再述何謂格物、致知?
答:格物者來了境界,致知者,能了知如何降伏其心,能使意念歸於誠。
問:何謂忠信之本?
答:忠信是禮之質,恕是忠信之源,由將心比心之恕,推導出人與人交往須以忠信為主,用禮方能使人情敦厚。
問:「與時俱進」一詞,如何從傳統文化角度來看?
答:人與人交往親密加厚,生活層次提昇,發揮生命的意義,完成了聖賢的修學!
問:攻乎異端與取「百家之長」、求「學貫中西」等相矛盾嗎?該如何解?所謂的行行出狀元,是不是異端?
答:若這樣的狀元不以利益他人為目的,則是異端。若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利益別人,在個人道德與文化傳承上學習,這樣學習成就的狀元,對社會、國家能有所貢獻,則非異端。
有的人一生只專心在技藝上發揮,其實對他個人是最大的浪費。常看一些資質聰明的人花很多心思在寫程式,如果他將這些邏輯推理的能力推敲內聖外王的道理,此人一生不知有多大的成就!雖是社會的菁英卻以謀求生活的享受為目的,真是攻乎異端斯害也矣!
行行出狀元美其名是大家對他的肯定,但如果沒有配以文化的涵養及利人的動機,實在非常可惜,技藝的成就固然不易,但對於導正社會風氣一點幫助也沒有。大批的人才從事科技研究,學習論語卻有氣無力,學校老師也以為無關緊要,校長也以為非當務之急,這些都是攻乎異端,斯害也矣。
問: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是像孔子一樣的聖人只有一位。
答:這一句話不單指孔子一人,而是每個人都有他的用處,我們不是讓自己只有小用,立定志向,努力的求學,讓自己能力增上,將所學發揮利人之大用。
例如同樣是掃地,當充實自己的內涵,能使掃地成為風氣,如果不把自己看成大才來充實自己,此非天生我才必有用。
問:「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否為相互包庇?若兒子犯了小錯,但父親幫他隱瞞並且勸說,但兒子之後卻犯了更大的錯誤,最後入獄了,如此如何能說是直在其中?該如何引導學生?
答:此句是隱惡揚善,隱微勸諫,保留父之慈、子之孝,維持親切的倫常關係,這裡面是敦倫盡份與規過勸善,但都是著重在親情下行之耳,絕非包庇隱瞞鑄成更大的錯誤。
問:君子不器與術業有專攻,與攻乎異端有違背乎?
答:每一器物都有其特定的用途,然君子的學習是不會限制自己只有一個用途,君子是博學多聞者,努力在各方面充實自己,所以君子非如某一種器物只限定某種用途,只要能福國利民,有利於大眾的,君子都願意去學,辦事情不管是大事或者是小事,都能辦得很好。
其次在學某一門專業時,會更用心的學習,了知學習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讓自己有更大的能力來為大眾做出貢獻。
當一個人有格局、有氣度,他可以接受各種的磨練,這叫做君子不器,各種訓練都是在加
問:學歷與能力時常矛盾,尤其大學生求職,應如何調控其中矛盾?
答:透過學習拿到學位以外,其實學習的態度反而更重要,大學生在求職當中學歷只是被參考之一,在主管不認識你時,履歷表上的學歷是求職參考的項目之一。
當面試時之應對進退,所展現的態度(氣度與格局),主考官會看在眼裡,即使是第一次謀職,學歷也不是唯一的參考,更何況已經有了工作經驗,自己在工作時的態度,以及所表現出來的績效,都是下一個工作重要的參考,而且隨著工作年數越久,學歷的參考價值也就越來越少。
如何讓學生們在求學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認知,而不是把所有的時間、精力用在考試,且完全漠視個人品格的培養。
人生中會遇到貴人提拔而轉變命運,跟此人的態度有絕大的關係,記得曾經在某個場合遇到一位年輕人,他的品行很好,為人很端莊,卻在腐敗貪污的官場中深得長官重用,年輕人回答,再怎麼腐敗的地方,長官心裡面很清楚,他必須要有幾個肯辦事又有德的人,才能穩固他的官位與勢力,就像季孫大夫雖然跋扈,但他心裡也很清楚必須重用閔子騫這種有德的人,他才能繼續掌握政權。
有德的人必定有出路,無德的人跟著長官吃香喝辣,雖然跟長官很投緣,但是長官心裡面很清楚這樣的人是沒法用的人。
問:學無常師、三人行必有我師與終生跟隨一位老師得其師承學習,這兩種觀點當如何理解?
答:跟隨一個老師學習,有中心思想之後,接下來在實踐的時候會需要藉助他人的榜樣,從別人身上回過頭來對照師承上面所學習的,哪些是自己要再增上的?哪些是自己要去除的缺點?
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指懂得取他人之長,把別人的短處拿來做警惕,重點是自己本身要有中心思想,懂得善學,但是一般人難以如此,一上來先到處亂學,毫無中心思想,行事也不知真正標準為何,充其量不過是糊成一鍋粥。
天命在孔子,他不但有宿世深厚善根,又有強烈使命感,善於學習各家,掌握重點,融會之後變成大家學習的對象,後面的人必得要按照他的思想觀念去學,方能於三人行中有必有我師焉之受益,不然三人行,不但沒師或而有魔!
論語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生經驗談,這個經驗談是孔子的為人處事,他經過這麼多的考驗,在古書上、人情上的通達,所以我們如何瞭解論語?須有傳承,而非透過聽聞百家論壇之大放厥詞,許多是學者自己的發想。
如果我們自己國家沒有文化,跟世界接軌時,垃圾全部進入中國!國外好的風氣沒有進來,卻進來了酒色財氣,必須要自己學有所成,才會看到別人的長處,並警惕於彼之缺失。
問:教導單親或留守兒童的主要方法為何?
答:要有人生的志向,並走出與正法團體共學,開拓心量,靠著為公發心,替人服務,能得善友垂憐與提攜,反而因禍得福。
問:「過則勿憚改」,請問改過當從何處下手最為有效?
答:由基本德行上,如孝弟忠信上下手,使自己能將心比心,作一個內無損煩惱之意樂,外無引發人煩惱之身業與語業。
問:論語註解有六百多家,該如何抉擇?
答:要遇到正確的注解是非常難的,大家手邊所拿到的論語講要就是一本很好的注解,此乃自
問:老師與學生的因緣或只有短短的幾年,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有所收穫?如何讓學生記住老師呢?
答:自己在求學時,有
在這次的論語篇章選講中,在修己安人、正己化他的大科判底下,在化他的部分,總明即是愛人,若我們能以愛人為出發點,作為化他的基礎,並給予正知見,相信會產生影響。
總之老師要能影響學生,除了老師的人格特質外,還觀待老師如何培養自己,若跟著你學習他會越來越快樂,越來越有出路,他是不會離開的。
論語裡面有很多篇章,都是在講反求諸己,當把自己培養起來的時候,學生自然就會來學。
問:既然思與學皆
答:慧命從學思而來,一般是說
內心盼望在講座結束之後,大家可以好好開辦讀書會,一起讀論語講要,一起集思廣益尋求對講要之正解。
論語每一條目都含藏著人生的出處,若能生起勝解,對個人的進德修業,居家生活情趣的經營,乃至外來的發展,都有莫大發展!若能由論語學習中找到孔子,則中國人的靈魂會變成十分珍貴。
問: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內涵為何?
答:簡單來說,孔子兩、三歲就開始求學,十五歲立志要
問:樂包含哪些?什麼音樂才算是樂?坊間的善歌,如孝順父母、感恩一切等是否算是樂?韶樂那樣的音樂如何尋得?
答:音樂的歌詞如詩,講究五倫的關係,表彰對人情世故的體會,當然就是很好的歌詞。其次曲,好的音樂,聽了不擾心,有些音樂雖易入耳、入心,然整天在這樣的音聲中,卻覺得擾心。藉著音樂吟誦歌詞,對於內涵有更深的理解,這樣的音樂具殊勝的價值。
流行音樂雖很快能讓大眾普遍接受,然無法令心安定,所以一個好的音樂以不擾心做為選擇,音樂除了覺得好聽以外,也要讓我們身心覺得平靜。這或許可以作為聽音樂的入門標準。
其次中國古聖先王的音樂亡失多矣,後人再怎麼揣摩,也沒有辦法達到那樣的意境,即使國樂也並非都可以聽,亦須善選,若是合成的音樂儘量不去選取,儘量選擇正統樂器彈奏的,效果遠遠超過合成音樂,這或許是剛開始選擇聽音樂入門的標準。
如讀書要讀正確的注解,雖其他注解不會叫我們做壞事,然亦無法解決我們人生的問題。例如「不學禮無以立」,若不慎選注解,每天就像被綁在樹上不得動彈,禮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在知見上的相合,不是硬梆梆的沒有快樂,生活充滿僵硬和規矩,互不相容的氣氛。
問:禮在生活上當如何應用?如何與常禮舉要、弟子規結合教導子弟。
答:若將論語中孔子對禮的闡釋選出來,對禮作多面相的觀察,作為常禮舉要與弟子規的入門,方能真正認識這些經典的內涵。
其次不能讓孩子誤解這些校規、家規,乃至啟蒙班的班規為束縛,有一天他長大了,以為自我可以解放,以後不會再回到弟子規和常禮舉要的框架裡面。
實則孔子所要維護的禮儀制度,乃建立人格,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禮有其精神與作法,精神必須保留,作法可以依時代變革。比如到其他國家,他們都實行鞠躬禮,那你就行鞠躬禮,此即禮從俗,但是精神上不可荒廢。孔子周遊列國,魯國當時國力很弱,孔子是魯國退位的司寇,沒勢沒財,然因遵禮使各
《論語》中:「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學校校長不念論語,卻要大家學習論語,不可能成為風氣!若上位者不以身作則,下位者不從上位者的令,但會從上位者的風格,這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問:多大的孩子適合教導論語?如
答:只要孩子聽懂話,可以開口說話就可以開始讀論語,當老師的要帶出活口氣,讓小朋友覺得讀誦論語很有樂趣。可以用很好的故事,讓孩子進入到學習的領域,可以用任何學習的故事來叩合學習的行相。
問:如何體會約束的快樂?
答:能夠控制自己是最快樂的,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是最痛苦了,以前去見一個台灣的大老板,他形容他的心像是自閉一般,外層有一道一道的門,且都加上鎖,而且都是別人打不開的鎖,雖然錢很多但買不到一夜的安寧,在外相是不會讓人看到他深層的痛苦。我們薪水低、工作辛苦,不像有僕人、管家、司機,生活應該很享受,人生應該快樂,其實不然!真正快樂原來是約束自己的慾望,能掌握自己,內心享受著法喜,是人生最快樂,如孔子困於陳蔡,不憂不懼,且能弦歌明志,乃為明證!
問:好學跟善學的關係。
答:先有好學後又肯善學,透過如此學必能成就。好學是孔子的行相,但善學是助成。若
尤其透過善學與好學具有讀古書的能力,活用古書,很容易在現在社會找到出路,現代人讀不懂古書,遇到人生出路的抉擇思而不學則殆,想來想去很危險而且很疲怠,也充滿了疑惑。
問:藝與道如何結合?
答:此可依論語述而一章,「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章是孔子學說命脈所在。道是形而上的解脫,德是智慧力,有了德就能通達道,然須依仁心來發展,所有的能力都是為了利益有情,所以孔子的學說是以仁為中心,
然仁心要如何通達呢,須以忠恕證得仁心,並依忠恕推動仁事,有了仁心會想辦法充實自己,才能真正幫忙別人,此時會上求智慧,有了智慧能通達一以貫之的道。推動仁心的事業要有才藝(才能技藝)才行,而道的體會更是技藝的深度,以及技藝的學問。世間有些技藝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調劑或改善生活的品質,如論語學而君子不重則不威章,提及君子修學法有四重;言、行、貌、好。是指上述四項都須莊重,此人才有成就的氣象。其中嗜好也可以是藝術的培養,或其他一般愛好,有好的嗜好,也有不好的嗜好,好的嗜好通常會變為藝術,有忠恕的本質,藝術本身能夠服務人群,發揮仁心,有了仁心才能與道貫串,所以藝與道如何結合,在游於藝裡頭,以仁心深入藝的領域。
藝術雖美若成名利的工具,則藝中無道。
藝配合道時,非常可觀,如孔子彈〈文王操〉之氣象與神韻,體會文王的格局與氣度。簡單說道就是聖人的心境,加入茶變成茶道,加入花變成花道,加入書法變成書道,令藝術更為可觀,具有神韻味與品味。
問:論語有云:仁者壽。何以顏回卻四十一歲就過世了呢?
答:顏子為何短命,可以從幾個面相來說,第一、顏子是孔子座下學習能力最強的弟子卻早夭,代表著天下蒼生無福。若透過顏回將孔子的道統傳下來,想必我們對儒學的瞭解是更加深入又精彩。
第二、道統由曾子傳承,形成了一個很強烈的對比,亦即由最駑鈍的曾子將孔子的道統傳承。此亦策勵吾人,即使駑鈍,透過努力亦能成為傳承者。所謂:「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十分貼切,原來資質再魯鈍亦可以傳承大道。
第三、誰說顏回無福?孔子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之境界,顏子在四十歲以前全部證得。反觀社會上有的人窮到只剩錢,顏回反而是同門師兄弟當中的偶像,最羨慕顏子的卻是當時富商同學-子貢。顏回最大的福報就是聽得懂老師所講的,須知聽不懂正法是最痛苦的,顏回沒有這種痛苦,即使吃飯無湯只喝水,粗食淡飯卻過得很快樂,孔子想到顏子就覺得欣慰,這就是顏回的福報。
不但如此,顏子還是宰輔之才,事見子西大夫問楚昭王,楚國宰輔之才有像顏回這樣的人才?昭王答沒有。
他的早逝是蒼生無福,不是他沒有福報!孔子是為天下蒼生培養人才,他過世,孔子哭之慟!為天下蒼生來哭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