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三)

蓮心整理

經文:

若夫泥洹(注一)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注釋:

(ㄧ)泥洹涅槃、滅度、寂滅、解脫也;即不生不滅。

大意:

旨在說明止觀二法乃入涅槃的急要之法。

導覽:

一、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證泥洹,惟無論直接緣空性,或就緣起門修習,均要藉止觀二法,故止觀二法乃成就一切法門中唯一方便。

二、就止觀的修行言:止觀可緣有門(此之謂方便止觀);亦可緣空門(此之謂真實止觀);在未證空性前以緣起有為法為所緣而修止修觀都是方便止觀,以空性為所緣而修止修觀為真實止觀,從空出假,重緣有為修止修觀才是真實止觀的運用,以上均名之為「止觀」,故一切法之成就均以止觀為方便。

三、修習止觀的目的就是為了斷惑證真,而所謂斷惑證真,即是先觀察空性(空觀),俟空性成就以後,回過頭來再來緣有門,這是空性的運用(從空出假),而後把空性運用到出神入化、發展到究竟(中觀),這就是一心三觀。故止觀門之用,以空性為緣可以破見思惑、從空出假破塵沙惑、空假相即破無明惑,所成乃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若一切種智之成即是成佛,開顯本性之三德秘藏,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四、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遠離沈掉二相,使內心安住在佛號上,在佛號當中全然忘我、一心不亂,此為「止」門成就相,即是念佛三昧。緣著「止」門成就相,如實觀察佛號的功德(如四十八願所莊嚴乃一句佛號,具足西方依正二報殊勝能令六方諸佛加被,且能結合佛力降服魔怨,解決眾生的痛苦、除去一切的障礙),以上種種觀察,名之為「觀」。若念佛降服其心,蒙佛加被以入空性為目的,是為涅槃的前方便;進而以空性為所緣修止修觀,證得空性以後,回過頭來對念佛做殊勝的發揮,這叫做涅槃的運用。在「止」上才可建立「觀」,如蓮池大師念佛可使乾旱下雨、虛雲老和尚誦咒可以除魔,但這些都是真實止觀的運用;真實止觀須就空性上講,空性成就以後,回過頭以念佛為殊勝緣起此即真實止觀的運用,於是大大的念佛,故念佛法門亦為止觀。

五、又如放生活動也是止觀,當行者被交付放生工作時,內心深處專注於放生的前行、正行、完結等義趣,並決定帶著蓮友,把活動做好,使大家法喜充滿,這叫做「止」,若再考量放生如何結合六度、三十七道品等等即為「觀」。

六、止門成就以後才能建立觀,因為止門成就以後,你想要安住在此境界上你就可以安住,要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想要離開就可以離開,任何人都莫可奈何,心安住在境界上想怎麼跑都不會跑掉;如梁山伯想祝英台,任何女人他都不喜歡,內心只有祝英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此即止門成就相。止門成就以後可以分出一部份心力來觀,例如梁山伯回過頭來觀祝英台有多少美德、優點、內涵,此時止觀門叫做止觀雙運。然上者不過一比喻,若論止觀須以善法、空性為所緣,不可以五欲境為所緣,除非觀修其過患與不淨,產生出離心,此另當別論。此時念佛的勢力非可比擬〜萬牛莫挽、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如徹悟祖師在空性的體悟下念佛的功力使其臨命終時異香滿室、西方三聖親自接引,上善陪同,天樂鳴空。

七、無常無我是諸法的根本;修無我時,需藉無常修無我,無常是無我的初門,無我是無常的成就,涅槃寂靜是破執我的成就,證入無我的人內心最安靜,任何境界都擾動不了他,因為境界的現起等同水月空花,例如世尊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時,內心是寂靜的,這是成佛兩大快樂之一〜涅槃寂靜樂,此亦為止觀的成就。(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