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七)
蓮心整理
經文
「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大意
引經說明止觀雙運之重要性。
導覽
一、「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指聲聞之人,可安住於空性,但無法運用空性,雖定中有慧,可出離三界,斷見思煩惱,然其慧力不足以見佛性,離成佛尚有距離;此等與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的「愚」不同。
二、「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係指別教十住菩薩,慧多定少,其智慧雖可見到空性,運用空性,但未完全運用徹底,此為定力(即專注力)不足,故雖可遊戲人間,利益眾生,助眾生出離三界,但對佛的願力以及佛所展現的殊勝內涵,和成佛所凝聚的善知識的力量仍嫌不足,故須就教於諸佛,向諸佛學習,故曰:「不明了」,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即此之謂也。
三、初住至七住,斷見思惑,八住至十住,分破塵沙惑,能從空出假,得道種智(重緣世俗的世俗慧);聲聞乘定多慧少,雖具有出三界之現證空性的智慧,在大乘慧上(重緣世俗的道種智)不足;十住菩薩慧多定少,雖已回小向大、從空出假,廣學大乘法,惟大乘法無量無邊,故尚須遍學大乘法,方可利益無盡眾生,雖有智慧力,但在教法的安住上力量不足,如此在上順佛法及下化眾生上均未究竟,未足圓滿菩提心。
四、對於修學成佛的人,除了發起菩提心以外,並應積聚菩薩的資糧,菩薩的資糧有福有慧,即定與慧,而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故止觀門為定慧雙修,止觀雙運,其成就可破除二種我執,二種我執可破,三界則可出離,佛果即可圓成。
五、學止觀門得以成就,所依的理由即為三佛性,所要成就的亦為三佛性,所以止觀門行者,若不知三佛性,則不知止觀之目標何在?就中觀宗之講法,所有法均依他起,所有的法均在彰顯自性空,故三佛性乃了不可得,不可自己生、獨立生,必藉止觀修學而後開顯;而止觀亦了不可得,必藉緣佛性而後現起,藉境現起止,藉境現起觀,故止觀不可以不依境界自己生、獨立生,乃互相觀待,互相依靠。
六、止觀修學應定慧均等,止觀雙運,方可將佛性彰顯究竟;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或流於愚,或流於狂,均屬邪見輪轉。止觀法門有淺有深,有綱領有細目,小止觀為綱領,乃通往止觀門之要津,可由此而入六妙門、入禪波羅密、入摩訶止觀。小止觀通淺通深,通小通大,可謂三世諸佛之心要,若運用於淨土法門,乃上品往生的資糧,必可圓成佛果、廣度眾生。
經文
若如是知者,止觀法門,實非淺故。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
大意
說明止觀法門非淺,並以實修為要。
(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