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三代共修活動報導

陽明山踏青心得分享之一

心爾

四月十八日老師率領我們到陽明山踏青,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並參訪中山樓及先總統 蔣公的行館〜陽明書屋,讓大家增廣見聞,舒暢身心,增進彼此間的交流。

中山樓是三十多年前先總統 蔣公為了紀念國父百年晉一誕辰所興建,矗立於陽明山青山翠谷之中,四周山勢雄偉峻拔、枕山抱環、氣氛莊嚴而肅穆。樓內鋪設鑲嵌大理石、高級地毯,特製座椅、茶几等傢具。並懸掛各式大小宮燈及名家巨幅圖畫,與彩畫、浮雕相互輝映,集中華文化傳統建築藝術之精華,為老先生伉儷精心設計之傑作,其巧奪天工、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尤其在沒有現代化機械運作之下,卻能夠在短短一年又一個月之間完成,真屬難能可貴。

當時他老人家,一心一意,想為國家興建一座代表中華文化之建築物,作為政府重要集會、盛典、接待國賓之場所,讓國際人士能從這些景物,略窺中華文化之堂奧,生起無限仰慕之心。他的心安住在這意趣上,這就是佛法說的「止」。有了這個目標,才會去請專家、蒐集古代各式宮殿設計,精心選擇,是為了「觀」,方能完成一座具有中華文化傳統之建築,這就是方便止觀,是完成世間福報的秘訣,完全展現在中山樓一瓦一石之中。

止觀門的應用,不只工程建設如此,上班工作如此,學生讀書也是如此。把心安住在書本上,止息妄想雜念(止),才能了解各種名詞、原理、數學公式。然後演算各種問題(觀),這樣學習才會有所成就。而以緣起為所緣的止,以緣起為所緣的觀,成就世間福,是為世俗諦。緣起就是因果,但是其範疇比因果還要大,因果可以是緣起,但是緣起有時可以超越因果。比如空性必觀待心識的認知才能生起,這是緣起,但不是因果。而以空性為所緣的止,以空性為所緣的觀,成就出世間的慧,是為聖義諦。

陽明書屋是 蔣公的行館,館內有客廳、書房、臥室等,壁上懸掛著他們的生活照,其中有一幅四代同堂,約二十人左右的全家福。每個人都流露幸福美滿的笑容,多麼令人羨慕憧憬的畫面。如今照片裡的人物,除了兩位老夫人,幾個女人以及默默無聞的第四代之外,其他的人大多不在了,幾十年之間,變化竟然這麼大,不禁令人感嘆。 蔣公曾經追隨國父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領軍東征北伐、八年抗戰、建設台灣,他一生的豐功偉業,在他晚年身體衰弱時,只能藉心念起這些輝煌的影像而已,猶如回憶夢,事後的回憶又很快的過去,如電光火石那麼短暫,多麼虛妄而無實。

接著我們去觀賞海芋花園,一片片萬紫千紅的花卉,爭豔奪麗、美不勝收。猶如極樂世界朵朵蓮花,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與中山樓、陽明書屋的寂靜,綠樹、樓閣、小橋、池水、蟲鳴鳥叫相結合,如同身處人間仙境,令人心曠神怡。讓人想起世間任何美景所不能比擬的西方極樂世界,亭台、樓閣、寶池、八功德水、金沙布地、寶樹出微妙音、眾鳥出和雅音的依報莊嚴。內心無比的嚮往,生起更懇切的願力〜當生務必往生淨土。

那麼要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並且修學教法,特別是天台小止觀,因為止觀門是解脫的方法,也使成佛之法。而修行功夫要紮實,必須先持戒、懺悔,其次就是外訶五欲(財、色、名、食、睡)內棄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五欲惱人,得之轉劇。五欲心是藉著五欲境長養出來的,會讓人貪得無厭,作奸犯科者多,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五欲本質不會帶給人快樂,只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又燒掉自己的善業,讓煩惱起現行。美好的親情關係、道義之交也可能因此破裂。五欲又如回憶夢,只是未來藉著心念起的影像而已。若引發五欲心,就像踩到毒蛇一樣,會被毒蛇咬到(傷到自己)。所以要深知五欲的過患,遠離它、喝斥它,不要去追尋,心不去緣塵,作欲望的奴隸,就像「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心不隨著根去緣塵。而且還要破除對自身的愛戀、執著。了知境界無自性、就能夠降服對五欲境的追逐。

再者,要內棄五蓋,就是除去對法塵的愛執,從訶五欲的不取形像,達到棄五蓋的不取隨好(心裡面不留下影像),因為內心留下影像容易蓋覆心性,使善法不生。所以要除去貪、瞋、痴等一切不善之法,讓心安穩無患、清涼快樂,使得「照見五蘊皆空」,內心才靜得下來,念佛才念得出味道,觀修教法也能觀修出味道,修行才能夠有所成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