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期::社論

青年應有的人生觀〜吳賽牟先生來訪省思

編輯部

吳賽牟先生出生於緬甸政要家庭中,十六歲時至英國唸書,在英國取得法學碩士,於新加坡與泰國都是執業的律師,而且也是臨床的心理學醫師,事業上極為成功與忙碌,對於佛教事業的推展更是不遺餘力的護持,只要有需要他幫助的地方,他必定毫不猶豫放下手邊的工作,來興辦善法。

年初的緬北之行受到吳賽牟先生的全程熱情招待,不但是在供佛、齋僧及放生等等善法上,非常盡心地幫助我們,連生活料理照顧也不例外,同行的團員即使身體有微恙或者有煩惱,都逃不出他的眼光,受到他的關愛或者迎請醫生來治病,讓我們非常感激。吳賽牟先生此行陪同禪修中心的住持和尚,於台灣弘法三個星期,並且和我們一起度過正當離開台灣前,最後一個安靜的下午。

來到台灣,吳賽牟先生和他的同事每天早上兩點起床,為大眾準備所有的一切雜項。準備兩百人的早餐及午餐,大眾於清晨四點開始禪修,五點鐘用餐,到了晚上九點半之後,還要充當翻譯將三藏法師的緬甸文翻成英文,再請他人翻成中文,雖然很累但是內心卻充滿法喜,覺得此行能夠來到台灣實在是極有意義,非常值得也很成功。

他立定決心在他這期生命結束之前,要儘可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因為以後因緣不知道會如何變化,也許會因為生病而無法幫助他人,也許今日就會死……,人生有太多的變化,所以趁著現在有力氣的時候,只要有機會就應當好好把握去幫助他人。只要對別人好,別人也同樣會對自己好,因為這樣的信念支持,他不斷的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因為幫助別人所產生的歡喜心,讓他就算每天清晨兩點起床做許多雜務服務大眾,使大眾安心修法,也是他非常樂意的一件事。

一般人做好事,內心會希望能夠得到或名或利,而他因為替別人做事看到大家因此而歡喜,故內心得到了快樂與滿足,從以前作善法累積到現在,內心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滿足,慢慢地內心就能夠真實肯定做這些善法的好處,雖然從早到晚都在做事,但是內心卻非常快樂。他舉例說就像在浦甘的村落中請村民吃飯,這對我們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小錢,這些錢可以用在任何享受上,但是當我們將這些錢拿來請村民吃一頓午餐,對他們而言卻是這一整年最豐盛的一餐,看到他們內心的滿足就是我們內心最大的富足,所以若是無法利益他人,那怕是出生於富貴的家庭中,內心必定無法獲得滿足。

吳賽牟先生出生於尊貴的家族中,卻放下身段,拉下面子,去服務他人,尤其是對於窮苦的人民,對於他人異樣的眼光,卻毫不在乎,他所在乎不是地位與錢財,而是自己內心的善行,他以自己的言行來保存家族的顏面,例如不在公開場合唱歌(即便他擁有一副極佳的歌喉),也不說粗魯的言詞,更不做任何壞事,而且不論身在何處必定早晚向父母請安,報告每日所作所為,並向父母頂禮,故他的父母也非常隨喜他這樣的善行,服務眾生就算是全身弄得髒兮兮也覺得是一項榮譽,這樣做來保存家族的尊嚴,更保持了自己內心良善的本性。

在利益他人當中,必得要了解他人的需求,有一次要到一個村落中修塔,剛剛開始他會將自己的車子停在很遠的地方,坐計程車到村落中,這些村民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長時接觸之後,慢慢地就可以觀察出窮人的需求,譬如有時他會和村民一起搭巴士,發現有些人連搭巴士的錢都沒有等等。雖然因為所賺的錢是有限的,沒辦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是他願意儘可能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內心當中常常有許多想要做的善法,但是不是每件事登能夠完成,受到了障礙內心會覺得非常的孤獨與痛苦,有時會獨自的哭泣,可是慢慢地給自己打氣,瞭解到自己其實只是普通人,不是一個具有極大能量的人,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所以遇到障礙時請教有經驗的長者,在累積經驗之後,慢慢就有抉擇事情的能力,可以先做重要且急需要的事情,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受了許多苦,內心感到非常孤寂,可是這些挫折讓他獲得了更多內心的心靈成長。

又因為作為一位在家人,前提要賺錢養活自己並且訓練自己的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名聲,來成就一些善法,當然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必須要經年累月的努力與學習,不論是從書本上、有經驗的老人、或者是老師的教化上,不斷的學習,方有足夠的知識、經驗與錢財做善法,故其父母對於他的支持是必須具備這些基本條件,再去做種種社會服務的工作,建議年輕人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上自己的能力,服務他人,不管是財物或是名聲的累積,都是做善法的資糧。

由於父親的影響力,所以他已經有極佳的條件可以利益他人,但是他卻不會利用既有的名聲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是儘可能的幫助他人,不過好名聲是非常難以建立卻極容易失去,可能在一天或是一小時之內,就失去了好的名聲,失去了好名聲,失去了別人的信任,善法的推展上就有困難。

且彼云在年輕的時候,做善法時總是遭遇種種嘲弄與不信任,那時心情極為煎熬,但是一次又一次不斷的做下去時,漸漸地不論是他人的讚揚或者是批評,內心不會起很大的漣漪,心中不會有驕傲或者沮喪,因為「想要成就的善法一定要不斷的做下去」的信念支持他,雖然做善法難免還是會犯錯,但是漸漸地累積經驗之後,不但錯誤越來越少,而且自然而然就會有包容與無謂他人批評的心量。

在他年輕時,他曾夢想在窮苦的地區中當一位老師,但是他發現到這樣的夢想難以實現,因為如果僅是到一個村落當老師,所幫助的是一個村落的人,但若是總統就可以利益一個國家的人,一位出家人與一位高僧所能利益的眾生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在自我實現中儘可能的多賺一些錢,幫助更多更多的人,也成就更多的善法,就如同我們至浦甘與曼得列放生,在這之前他從來沒有做過類似「放生」的法行,覺得內心十分歡喜,之後他每個月自動拿一筆在緬甸不算少的錢來養活這些牛群,內心從不期望有所回報,因為他以為內心若期待有所回報,未得到現前的利益時,內心會難過沮喪,如果不報任何期望的善法,當得到回報時內心會更加的喜悅,因果報應是不需要期待,而必定是自動自發會產生的(不論是任何的職位都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可將吳賽牟先生此段當成另一類的理想)。

他以流利的英文用作為佛法的傳播,讓許多人由語言無障礙中得到內心的淨化,他也描述當接觸到國外的文化及傳統,此時反而會更加尊敬自己的文化與傳統,並且更加愛護它,故吾等有心學習他國語言者,當熱愛自己的國家與文化,認同自己的國家文化以及佛法的尊貴,以流利的英文傳播佛法與文化。

由以上吳賽牟先生來訪的對談中,相信大眾於此寧靜的午後,對於這位年輕人所擁有的豐富人生經驗,與做善法的覺受,必定在內心中引起極大的震撼與衝擊。瞭解別人的需求,放下自己的顏面,樂意做善法並從中獲得內心的法喜,瞭解人生的無常,能夠做一天即是累積一天的功德,並且於身口意三業中常行斷惡修善,這些即是維持人格、顏面以及家庭尊嚴的方法。內心有面對障礙的心理準備,乃至於障礙現起時有調伏煩惱的能力,並且於事後懂得檢討與重新出發,給自己打氣,於做善法中培養自己斷煩惱的能力,回過頭來定能資助研讀經教與念佛的功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