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期::三代共修活動報導-週四共修止靜法語

母親節重要的法行(對佛的所知而浴佛)

心超

一樣的母親

照例的法行

正見的增上

殊勝的莊嚴

每年的母親節,是發起對母親的感恩並辦浴佛法會,表徵真孝唯佛,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釋尊是度父母成就,是孝子們中最殊勝的典範。

其次就浴佛的部分,所浴是佛的誕生相,乃八相成道之一,如何在成長過程中,透過修學以成就,並且發揮廣大的能力利樂有情,影響當時與後代,更是我們在八相成道中,更要了解的重點。

一般佛教徒到緬甸、泰國這種小乘國家,在寺院牆上有釋迦牟尼佛故事的浮雕,也只能欣賞表面藝術的創作,無法透視內在的涵義,亦即無法在藝術品當中得到法的受用,極其可惜!釋迦牟尼佛一生精彩的示現散落在藏經各處,有法師收集成〈釋迦如來應化史集〉,從佛因地、降生、求道、成道、弘化到滅度,種種不為人知的事實收錄成冊,讀之足以發人深省,不但有利佛法的弘揚,也收見賢思齊之效。

其中有段敘述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教化各方,並準備回國與父王見面,這也是淨飯王極其盼望的事情,他們相會的事情,被集結成《父子相會經》。當釋尊快要回家鄉時,派遣優陀夷長者以神通力騰空返國,告知淨飯王佛回宮的時間,父王也問了佛在外遊方的事情,顯示父親愛子的情深。在父子相會面的當天,淨飯王看到自己兒子修成的法相莊嚴,而且得到這麼多人的擁戴與恭敬,內心驚喜萬分,並以不捨之心以及愛護之情,提出十問,經由世尊回答,能知佛內心的想法,以及外在的能力,以此可作為我們修學知見之所依。

第一問是,昔在宮中,出入多人保護,放棄了這樣的尊崇,獨自一個人在山野中,面對恐怖無人護佑,深山裡面有毒蟲、魑魅、虎狼的侵害,身體不知道如何躲到安全的地方?佛回答的是:聖者已安住在十種殊勝的法義上,已在所有的繫縛與恐怖中得到解脫,根本不需要被保護在王宮,安住在正法當中是最好的保護。

第二問是,過去宮中所睡的床是以象牙及黃金裝飾,極為華麗,在山野中只有草木成為寢俱,一下子失去這種豪華的享受,如何在山林中睡得安穩?佛回答的是:臥具表徵著解脫,自身有菩提的莊嚴,菩提成為能莊嚴,解脫成為所莊嚴,就好像人睡在高貴的寢俱上面,這比宮中豪貴的裝飾還要享受。

第三問是,過去在宮中,出入是以象、馬車乘代步,如今卻行腳於荊棘的路上,如何走得了?佛回答的是:神足通就是車子,精勤走到需要行道的地方,不管走到哪裡,都不會被煩惱刺所刺,所以身體也不會受到任何外在荊棘的傷害。這告訴我們世間的荊棘、乾旱、殺戾都是我們自己的煩惱所感,為業所顯現,如果沒有這些煩惱業,外在也不會受到荊棘等傷害。

第四問是,過去穿的是美好材質的衣服,穿在身體上極為舒適,表徵富貴,現在卻穿著質地粗糙的袈裟,豈非令人輕賤,何以能忍受的披著?佛回答的是:這樣材質粗糙的僧伽衣,卻如如意寶般的珍貴,披起這樣的法服,可以生起各種的善法,諸如慚愧與不放逸等,乃至表徵修行及解脫的功德,見到反令人生起恭敬以及隨喜之心,披此解脫服豈非更尊貴乎?

第五問是,過去是金所打造的餐具,裝的是上等美味的食物,今則持陶缽、瓦缽乞食,所盛的食物必然是粗食,這樣的日子怎麼過得了呢?佛回答的是:在禪悅當中,吃的食物都成為美食,此禪悅的法喜,能斷除世間的貪愛,度化眾生托缽行腳是因為慈憫眾生的緣故。

第六問是,過去所喝的如乳汁、果汁等,是非常甘美且能滋養身體的飲料,現今卻喝的是冷、是熱,是清、是濁,對身體是否有益等,這樣的日子好過嗎?佛回答的是:如此美好的飲料,是世間人所爭飲,為了爭取世間的享樂,要有種種的付出,且享樂中增加對世間的貪愛,若我則不會去貪愛無益有害之物,內心反而更為安樂。

第七問是,過去住的是寶殿和樓閣,所住的範圍極大,且有人伺候著,住得舒服與自在,現今在山林中卻孤獨的自處,如何不生起恐怖的感覺?佛回答的是:我已經斷了煩惱的根本(無明我執),所以不會生起任何與三界相應的恐怖,自然到哪裡都隨遇而安。

第八問是,過去以清涼、芳香的清水沐浴身體,又有專人服務,今獨處在山野裡,誰會這樣服務你呢?佛回答的是:我沐浴在戒香的法水裡,既清涼又有香氣,沐浴之後又能到達涅槃的彼岸,這比在宮中洗SPA還快樂。

第九問:昔日洗完澡有妙香塗身,並披上質軟高貴之衣,碰不到世間的痛苦,離開了這些的享受,在山林裡,哪有可以相比的快樂?佛回答的是:我以最殊勝的戒香來塗抹身體,戒衣也是最好莊嚴自身的衣服,我已經不是過去的愚蒙,我不需要宮中這些名利衣來裝飾我。

第十問是:如何才能得到自信心?何者才是最該怖畏的?佛回答的是:老病死這三個法是可怖的,不要輕慢它,應該要尋求涅槃這種舒適愉悅的境界,沒有世間一切的騷擾,應享受這樣的無事。

由上述十條問答,佛令父親心開意解,並讚歎兒子是善生於釋迦族,對世間的八法都不染著(八風吹不到),並頂禮佛,內心這樣想著,我是一個具足善根的人,我的兒子才能得此殊勝功德,並請與佛前來的諸位弟子聖眾至所建的釋迦精舍中,此精舍是以一月零十天建成,成為世尊弘法之寶處。

由這段經文當中可知佛法是在世間中覺悟,成就之後家人成為所度,回饋家人,造福鄉梓,本質都是正法。一方面表現對家鄉父老的回報,一方面也展現自己的無私,家鄉與他處,皆是正法的弘揚。若能對佛有如此之體會,則所浴的佛顯現為最殊勝的福田,能浴的功德成為不可思議,由此帶來母親節最殊勝的莊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