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期::活動報導-天涯若比鄰 —二0一三年三月馬來西亞丹江 「認識中華文化‧論語與儒學講座」 暨「論語國際交流會」系列報導

認識中華文化 論語與儒學講座餐前觀修

餐學問大   觀念須開通

善用心吃飯   成聖妙資糧

 

 知人的用餐   汪月雲

知是眾妙之門,知由學而得,所以《論語》開宗明義即要人學而時習之,不斷的求知進德修業。孔夫子終身學習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是學習的最佳典範,這幾天大家在此一起研學,是否也有孔夫子的法喜呢?法喜是文化傳承的源頭。

雖然知由學而得,學而知之的大道卻寬廣無邊,如何揀擇而學,進而學以致用,又是一門大學問,此非由勤奮即可,不由親近善知識,給予指點迷津,同儕善友互相切磋琢磨,無法得知「知」之妙。但「學海無涯」,所知是無量無邊,而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人,所以知人不可獲缺,自古以來即有「知人善任」、「知人知己百戰百勝」,甚且知人不徹底而有「知人知面不知心」,《論語》中教導知人的條目亦不可勝數,可見知人的重要。善於知人,無往不利,知人而用餐,令人無比愉悅。

聚餐時如何知人呢?古時趙州禪師很有修行,還自嘆二時粥飯猶雜亂用心,自個兒用餐,要用的如法尚且不簡單,何況與人同桌用餐,所以用餐時謹守禮節心存五觀是必須的;而與人用餐雖食不語,但禮節可權巧變通,可不必拘泥形式而覺束縛,有時為了聯絡彼此的感情,與人融洽相處結善緣,難免閒話交談,此時當輕聲細語,以對方聽得到為原則,但需善聽他人之言,仔細觀察其舉止及心所安之處,再謹言應對,而且不隨大家的喜惡,當以自己的觀察理智做抉擇,以利他、增進彼此的進德修業,令人愉快,不破壞彼此歡樂的氣氛,不令人起煩惱為原則。

雪公太老師在見到美味佳餚時,即知主人的辛苦、主人的用心、誠心、主人料理的刀法、手工,此又是另一層的知人功夫,你我是否也有這種體會,這種知人的功夫呢?

每個人各有自己的思想理念、生活習慣,用餐時,大家齊聚ㄧ堂,雖各有所好,有時會覺得格格不入,但彼此能不存己見以至誠心對待,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以禮往來必能相知相惜,必能和樂融融,甚至成為知音。唐詩「過故人莊」,孟浩然與故人交的相知相惜,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今天的文化盛宴,也因著張老師和我們唐老師的相知相惜,才得以展開,大家是否也有同感呢?

希望往後餐餐都是知人的用餐,也是知己的用餐,在相知相惜下,讓我們盡量享用豐盛的佳餚。也期待我們彼此能在誠心的用餐中再一次次的蹦出一場場的善法盛會。謝謝大家。

 

 

知禮的用餐—知禮用餐三步曲     李月娥

 

我們常說「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可見知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多麼的重要。

壹、常禮舉要(四)「聚餐」篇二十一則重點提示

一、「聚餐」篇內容說明

1.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

2.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

3.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

4.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

5.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

6.舉箸匙,必請大家同舉。

7.用箸夾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8.箸匙不向碗盤頂心取菜取湯。

9.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攪。

10.匙有餘瀝必傾盡,方再入公食器中。

11.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12.箸匙所取餚菜,不倍於他人。

13.食勿響舌,咽勿鳴喉。

14.公食以不言為原則,須言亦應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15.咳嗽必轉身向後。

16.勿叱狗,不投骨於狗。

17.碗中不留飯粒。

18.不對人剔牙齒。

19.客食未畢,主人不先起。

20.起席,主遜言慢待,客稱謝。

21.宴畢,主人進巾進茶。

二、用箸夾菜之優雅動作示範—「龍口含珠,鳳頭飲水」

什麼叫「龍口含珠,鳳頭飲水〕?現場示範:雙肩擺正挺直,左手端碗時拇指輕輕按住碗邊,四指展平拖著碗底,拇指和食指之間形成一個「龍口」,圓圓的白瓷碗像一個大珍珠,盛在碗裏的米飯粒粒皆辛苦,粒粒貴如珍珠呢!這便是「龍口含珠」了。「鳳頭」指的是筷子頭,用筷子夾菜的動作應該像鳳頭飲水一般妙曼優雅。要輕巧含蓄,一點就起,多點幾次沒有關係,不能叉開筷子一次夾很多菜,更不能在菜碟裏挑來撿去反覆翻攪。端碗猶如龍口含珠,用筷猶如鳳頭點水,你想這該有多麼優雅!

 

貳、以歌相應,禮謝丹江

常禮舉要聚餐篇之第四條「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這幾天我們來自各地的所有學員,每天在丹江享受由張老師所帶領的,丹江弟子規中心的志工們親自下廚,為全體學員準備豐盛的美味佳餚,及彷如人間美味的丹江點心,我們沒有時間一一的親自向張會長致謝,所以就由末學獻唱一首謝謝歌,表達大家對張會長及丹江辛苦的志工們致上最高的謝意。

歌詞如下:(需用閩南語唱)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阿娘尬老爸,感謝你,感謝他感謝你所賜ㄟ一切,感謝萬物,沒論大尬細,感謝天地ㄟ一切。

 

參、知禮用餐之最高意涵

以下是個人體會:「養身先養心,養心必先養德,養德就從茹素開始」,末學認為知禮用餐養德的最高意涵就是:發心茹素,仁愛萬物,既環保也是愛自己、愛家人、愛萬物,何樂而不為。

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詩(鳥):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白居易此詩充滿著尊重萬物生命的思想,如張載所言:「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就事實而言,組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元素,都是取自宇宙萬物,有朝一日,我們離開人世,身體的每一個元素,還是要回歸於宇宙萬物之中,以便循環使用,生生不息。所以,我們的身體裡有萬物;萬物裡也有我們,由此觀之,尊重萬物即尊重自己。再者動物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茹素也可以不必和動物結下惡緣。

相關資訊提供:關心您的健康,也關心地球的暖化,誠摯的向您推薦一部超棒的影片。您只要在GOOGLE搜尋引擎輸入:YOUTUBE新世紀飲食。就可以出現:新世紀飲食六則DVD影片,介紹約翰‧羅賓斯一生,他如何追求健康並獲得健康,與如何珍愛地球、珍愛動物的珍貴影片,您看完也可以與您的朋友及家人分享,本片將帶給您全家健康幸福的人生!

【還有一部臺灣版的影片也推薦給您:YOUTUBE養豬戶的覺悟】,祝福您!

 

 

知命的用餐               應雨橋

 

《論語》中的最後一章說「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這是說,一個知命的君子,能了解前因而知宿命,便能修德以立命。不但立己之命,更為生民立命,知道透過辦政治、辦教化來改變眾生的命運。那如此知命的君子,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用餐呢?

首先,藉着眼前的食物來保養自己的身體,增加自己的體力,目的在於能夠更好的來充實自己,包括充實自己的內涵,充實自己的能力,在心意上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人才,而讓自己成為人才的目的,在於能夠好好地利益他人。而在所有利人的事業當中,最能夠利益到他人的莫過於幫他充實自己的內涵與能力,幫他也成為人才。

若是能夠帶著這樣的心態,便能夠將眼前的用餐作一個體性的轉變,成為與內聖外王相應的用餐,成為知命的用餐。

 

 

知樂的用餐             欲仁

 

《禮記》經解有云:「廣博易良,樂教也。」人的豁達、平易而善良,是得益於樂的教化。而唐詩吟誦更是重回禮樂和諧境界的捷徑,詩禮樂本來便是不可分離,尤其動之以情的詩和樂,較之訴之於理的「禮教」,更能誘導人性,啟發向上向善之心,對於當前功利盛行,物欲橫流的時代,更當雙管齊下,以救風氣之偏頗,導習俗之清流,為社會提供一劑心靈清淨良方。

世間聖人莫不禮樂並用,教化有情。舜接受堯王的禪讓,負起治理天下的責任,他隨才任用,派夔擔任樂官,以和諧的八音樂曲,調教公卿長子,培養而成領袖人才,這些優秀人才造就了堯天舜日的太平盛世。

孔子祖述堯舜,師承古聖,體認音樂的功用不可忽視,特別將﹁音樂﹂列入教材,使﹁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並用,成就人才。所以,孔門的弟子人人都要歌詠詩章,鼓瑟彈琴,以便日後的弦歌教化。

孔子以音樂教化弟子,他必然精通於音樂之道,謹就﹁習琴、擊磬、彈瑟、和歌、聞樂、知樂﹂六方面,一窺孔子的音樂素養。

一、孔子習琴:孔子學琴師襄,得知孔子學一首樂曲,必﹁得其曲、得其數、得其志、得其人﹂,孔子一遍又一遍的彈奏演練,一次又一次的深思體會,所謂:﹁曲演萬遍神理現﹂,孔子最終得以掌握樂曲的旋律技巧,進而深層領略形而上的神韻哲理。

二、孔子和歌:《論語》述而篇云:﹁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從唱和的習慣,顯示孔子的仁厚謙虛,善於歌唱。

三、孔子聞樂:孔子對古樂喜好之深,用功之切,在《論語》述而篇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四、孔子知樂:孔子對於樂曲的深入體會,在《論語》八佾篇記載:「子語魯太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這樣,一曲樂章就圓滿完成了。

接著,再講個關於馬鳴菩薩的故事,北印度的小月氏國王起兵伐中印度,最後從中印度國王那裡得到釋迦佛留下的佛缽、會下金蛋的雞和具有辯才的馬鳴比丘,雖然舉國臣民焚香恭迎三樣寶物,但是仍有些大臣議論馬鳴比丘怎稱得上是抵了一億金的寶物?國王為了改變大臣們的疑慮,就挑選了幾匹好馬,讓牠們餓五日,第六日早上召集國內所有沙門、外道,來聽馬鳴比丘說法;同時又命令把餓馬繫在道場的柱子上,看看餓馬是吃草,還是聽法。

馬鳴比丘登壇講《佛遺教經》,講時語詞懇切,深入淺出,感人肺腑,場上肅靜;連那餓馬似也聽得出神,儘管飼以草料,它們都不思進食,豎耳諦聽。比丘講經畢,只聞那幾匹餓馬一聲長鳴,潸然淚下。國王見此情景,深為感動!由於餓馬能解佛經的緣故,因此就稱這位比丘為「馬鳴菩薩」。

由此而聯想夫子「在陳絕糧」所展現的「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

眼前我們所要享用的午餐,是丹江弟子規學會全體義工辛苦為我們準備的,我們不要輕易吃過去了,我們應懷著感恩、感謝之心,

來享用這一餐,這樣才不會辜負了張會長暨全體老師、義工們的用心。祝大家用餐愉快。

 

 

知仁的用餐              晏家文

 

仁就是有公心,做事都是以他人得到利益著想。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一個有仁心的人,為了公,為了他人,自己的勞苦是不會在意的,遇到了困難也是找方法找出路,絕不會半途而廢。就如范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仁心的表現。

可是仁是最難做到最難知的,孔夫子的眾多弟子中只有顏回被夫子讚說有做到仁。《論語》中是這麼說的:「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可見要達到仁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從這一餐開始,我們來訓練自己的心向仁前進吧!要如何做呢?例如,在飽餐當中,懂得為他人著想,體恤下情,想到他人是不是也有好的受用,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呢?還是我獨享不管他人吃飯或是飢餓,看到自己喜歡吃的就吃很多很多,不喜歡的就一口不吃,其實那都是自己的貪瞋煩惱作祟。若講究營養均衡,則不該挑食,若講究烹煮飯菜者的誠意,義工菩薩們的辛勞,那更不應該挑食。懂得身心一起照顧的才是真的會吃飯的人。

那如何在吃飯中生起仁心,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過著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生活,而我們可以在這裡吃著丹江弟子規教學中心素食館用心準備的佳餚,還可以聆聽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程,有如此受用,真是天壤之別。為了能令有情免於飢餓,為了能度化有情,眼前的這一口飯,就不是只是為了自己而吃的,是要有好的體力來做好的學習,把自己培養成能利人的人才,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樣才可以算是知仁的用餐。

 

 

知足的用餐           魏甄儀

 

所謂「知足常樂」,知是知道,足是指一種狀態,不會太過也不會不及,恰到好處地在那個點上,就是「足」。所以一個知足用餐的形象,就是對於自己喜愛的菜餚不會過度索取,超出自己吃得完的量或造成別人都吃不到這道菜;另外對於自己討厭吃的食物,也不會拿太少,懂得用惜福感恩的心來享用。

但為什麼我們總說「知足常樂」呢?那是因為一個知足的人,相對慾望少;他不是沒有慾望,但沒那麼多,或相較起來比較容易實現,所以慾望容易被滿足,煩惱自然少,而能時常保有快樂的身心。試想如果不知足,慾望總是很多,即使當下的慾望被滿足了,下一刻又會有新的慾望生起,如此周而復始,哪一天才都能被滿足?何時才能達到常樂的境地呢?

我們且看世間人追求名車、豪宅、華服、美食,無論食衣住行皆有各種欲望的追求,卻都沒有在慾望實現時享有常樂,那是因為他們追求的快樂,本質其實是痛苦的,即使眼前能給他帶來各種歡欣愉悅的感受,終不長久。好似一個人走錯道路,殊不知再繼續往前走就是懸崖,噗通一聲就掉下去了,因此我們現在應及時懸崖勒馬,尤其透過學習《論語》,懂得去辨別什麼是好的慾望,什麼是壞的慾望。

孔子之樂乃修己與安人,夫子是樂得其道,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如我們在這幾天研學中能生起對《論語》正知、正見好樂的善法欲,並以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那這種「不知足」的學習欲望,就是好的,值得擁有的了。

祝大家在往後的日子,都能知足的用餐,不知足的學習。謝謝大家!

 

 

誡無知的用餐           王洋逵

 

誡無知的用餐,意思是「不可不知道的用餐」。可分為外在的形象與內心的知見。

在外在的形象部分,常禮舉要第四篇聚餐篇中,有二十一條明確原則性的規範;在內心知見的部分從自知的用餐、知人的用餐、知禮的用餐、知命的用餐都一再提及,如何用一貫之道來貫穿所有的用餐呢?就是「知」的用餐,把自己的心眼打開,使自己成為一位明白人。

這幾天吃素,大家知道素食的益處嗎?吃素要有二種益處:一是養身,二是養心。在養身方面,依動物的身體結構中,我們人類是比較屬於草食性動物,所以吃素對人體是較有益的。在養心方面,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大家這幾天一直在接受美好正確的觀念,從講座中大家也知道入世君子是以仁心來攝持,「仁」在造字上是有兩個人,有親密、加厚的意思,我們與眾生親密加厚最好的方法就是吃素,吃素積極來說是不傷害眾生,消極來說是不與眾生結惡緣,是百利無害的。

綜合以上所說,吃飯是長養我們的身體,當身體有力氣之後,在《論語》的學習上才是我們的目標,謝謝大家!

 

 

無常的用餐              劉千瑜

 

什麼是無常呢?無,就是沒有,常,是固定不變,無常即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意思。也就是說,一件事情或一個物體,是不會永遠保持同樣的狀態而不起變化的。

無常的現象恆常在這世界中,草木的萌芽、成長茁壯、開花結果,以致枯萎凋零;人的一生從小娃兒開始到孩童牙牙學語,現在卻已長大成人,然後中年、老年至老死。生命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又有哪一件事情是能夠被你、我所永久的掌握而不會改變,不會消逝在這時空中呢?

這世間就像是一道巨大的的洪流,所有的人、事,都只是水面的一些泡沫,洪流不斷地波濤洶湧、沖上沖下,它水面上的泡沫冒起來又破滅,冒起來又再破滅,沒有任何一顆水泡是可以永遠浮在水面上而能免於破滅的。佛經上說:「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是」亦是此道理。

無常更是我們都擁有過的生活經驗,無形的存在我們的周圍,像是南亞大海嘯,本來一家人開心的去度假,沒想到來了個大海嘯,頃刻間,與家人便天人永隔了,這是誰也沒辦法預料到的。這次講座,大家排除萬難,從四面八方而來,只為學習論語的正知見,真的是很難得的聚會,而漸漸地講座也接近尾聲,許多團體也因有事在身,先行離開了,這樣難能可貴的聚會一處,何時還能再有呢?而下次一起共學的人,還會是現在坐在你身旁的人嗎?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的把握當下,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吃飯的時候,珍惜食物!用這樣的覺受,以感恩的心、知足的心,好好來享用!謝謝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