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期::大德法語-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三十七)
道源老和尚
恩愛貪欲輪迴因
源自無明執我心
相續生命償宿業
不了之局自導演
乙二、正宗分
丙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
丁二、廣明行相
戊一、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
己三、深究輪迴根本
庚三、如來讚許
經文: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先讚歎菩薩問得好,叫一聲善男子,汝等是指當會的大眾,都是當機者,不是只有彌勒菩薩一個人,乃能為諸菩薩(初發心的菩薩),及末世學大乘的眾生,請問如來深奧(就是菩薩不知),微妙是很精緻、很玄妙,玄妙到不可思議的這種義理,令初發心的菩薩智慧眼潔淨,眼睛裡一個微塵都不能容納,有了微塵等於眼睛就生病了,此時要清潔(肅清)之,令一塵不染,此乃助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之能力。何以能令一切眾生斷輪迴的根本?由助彼心悟實相(無相之相),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證得無相之相,即是無生忍。「無生忍」是專門名詞,是忍可於法之無生,雖見一切法皆有生有滅,然是幻化不真實,生如空中開華,滅如虛空華滅,有生有滅,有生有死,然不過如此的幻化。若悟此無生無滅之圓覺實相,並忍可於此義境上,此之定力謂之無生法忍。忍是忍可於無生法。聽佛說一切法本來不生,本來不滅,不能完全了解,此時完全了解,且忍可於義境,依菩薩的階位,是入了初住以上,就分證無生(此論圓教),若云:證了初地分證無生,到了第八地菩薩才究竟證得無生法忍(此論別教)。此無生(空性)是不是佛給我們呢?佛只是引導我們認識而已,這時候開悟了!悟到諸法實相,此無生之智慧,彌勒菩薩替眾生請問,能令初發心菩薩以及求大乘的末法眾生能悟諸法實相,為得如此殊勝利益,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庚四、承教靜聽
經文: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靜靜的聽佛開示。
庚五、正答所問
辛一、長行
壬一、云何當斷輪迴根本
癸一、略明
經文: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今生當眾生,前世當眾生,再前生還當眾生,沒有開始所以叫無始,從無始的邊際,說有個邊際叫無始之際,實際沒有個開頭的邊,叫無始之際。從無始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然何謂輪迴根本?圓覺經前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其次普賢章說了四個次第,由知次第而能頓超,所謂「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於普賢菩薩這一章,告知從持戒、修定、修觀,修觀時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金剛藏菩薩這一章,要我們不起妄想分別,此乃輪迴的根本,然下手的方法還沒有說出來,此章乃彌勒菩薩替我們請問,不高談理論,由於有種種恩愛貪欲,才有輪迴,凡夫打哪裡流轉生死?先起愛心,你愛我、我愛你,這一愛就要你給我點好處,我給你點好處,得了對方的好處,就受了對方的恩,就要報對方的恩,因為要報恩,更要愛對方,這種恩恩愛愛打哪裡開始?就從貪愛心出來,貪愛五欲六塵,特別是婬欲,有此恩愛、貪欲,才有輪迴生死,你若不起恩愛、貪愛之心,就不起惑,不起惑則不造業,如何會受輪迴?
癸二、詳示
經文: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種性就是種類,一切種類的眾生受生的方法不出這四種:胎、卵、溼、化,雞、鴨、群鳥之類都是先生蛋,然後才生出個小雞子、小鴨子,謂之卵生;人與畜生之類都是胎生;溼生則因溼氣而生,沒有溼氣就生不出來;三界中上兩界(色、無色)都是化生,依禪定而化生。
輪迴根本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如何成就眾生的生命,都是由婬欲而來,要是沒有婬欲心,根本不會有胎、卵、溼、化四種眾生。當知輪迴之中愛為根本,這對於我們凡夫是一針見血的話,輪迴的根本是什麼?由於婬欲的愛心,故有生死輪迴的根本。
癸三、結成
經文: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愛心是根本無明,欲為發業的無明,能發動婬欲之業,有了婬欲之愛能令有情生死相續,不但今生,還有來生,從無始劫來到現在。由於外邊有諸種的欲境(六塵的境界),尤其是男女欲境,最能助發愛性,男的要女的,女的愛男的,女人見了男人,男人見了女人,見了欲境將愛性助發起來,就造婬欲之業,能潤下一生的五蘊,謂之能令生死相續不斷。
壬二、於諸輪迴有幾種性
癸一、顯愛相續
經文: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而正性命。我們眾生執著有一個我,以身心為我所,此之身心延續假名為命,然命由婬欲而來,沒有婬欲不會成就你的生命。婬欲由何而生呢?由欲而生,欲由愛生。
眾生沒有不愛他的生命,欲本是愛,命是由婬欲生的。由愛生婬欲,由婬欲結生命,所以生死相續不斷,由愛而生欲,由欲而正生命,正者成也,眾生所愛乃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此乃廣泛的愛,其中麤重的愛是財、色、名、食、睡,然這五欲之愛最厲害的莫過於色,由於貪男女之色,結果成就一個生命,且由於有了命而愛命愛得最厲害,雖說愛名、愛利等,若生命受到威脅了,要逃命,此時所愛的家親眷屬,上至父母,中間的兄弟姊妹,乃至於夫婦,兒女都是他平常所愛的,此時大難臨頭要逃命,家親眷屬可以不顧,平常是顧這個、顧那個,命難時什麼都不顧,逃命要緊,愛命之愛最厲害。
癸二、依輪分性
子一、惡種性
經文: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由於欲境起了違順,違背他的愛心謂之逆境,順他的愛心謂之順境,境背了愛心則生憎惡嫉妒之心,此時即知斷煩惱先將愛心斷掉,此乃輪迴根本,若無愛如何會起嫉妒心呢?無愛不生憎,沒有愛心根本不會起憎心,所以愛得厲害,恨也恨得厲害,這個恨就是憎、就是嫉妒。再說粗一點,愛的要命,恨的要死,無愛不起憎,這個地方說得很清楚,上述謂之起惑,於是就造種種業。造什麼業呢?造惡業,惡業詳細分十種,由身口意分成十種惡業,造了惡業生出了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惡道生出來了,這就是輪迴有幾種性?就是凡夫一共有幾種的種類。
子二、善種性
經文: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知婬欲可以厭離,尤依婬欲心而造下惡業,要墮落三惡道,於是將婬欲之愛,換成愛「厭離惡業的道」(就是十善道),此愛高明了,雖還是個愛,然能捨離惡業,而好樂善業,此時復現天人,哪裡來的天人呢?由修十善道而現出天人。
子三、上善性
經文: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此時又知諸愛,都是令人厭惡的法,不但惡業應該厭惡,連造善業也應該厭惡,把欲界之愛捨棄了。欲界有人道、三惡道,及欲界六層天,這婬欲之愛不好,連愛十善業道的善也不好,厭惡諸道而好樂捨,以及好樂捨棄欲界之愛的捨,此乃好樂修學上二界的四禪八定。
此捨乃禪定之修學,還是滋養你的愛本,愛心依然沒有去掉,雖不愛婬欲,但愛禪定還是個愛嘛!將來還是墮落,沒有超出三界六道輪迴。由於修捨依然滋養他的愛本,此時顯現上二界的善果,就是增上善果,增加向上的善果,亦即比欲界高上,還是有作為,謂之有為增上善果,佛教術語謂之有漏善果,沒有超出三界,但是他四禪八定,就現色界、無色界。(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