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期::專題研學

小止觀導覽(六十三)

心隨境轉凡夫邊    受用五塵心生惑

道心退失無定功    能壞佛法鬼神魔
 
第八章  覺知魔事
論文:或作種種好惡之音聲,作種種香臭之氣,作種種好惡之味,作種種苦樂境界來觸人身,皆是魔事。
好音聲讓人生貪,惡音聲生瞋,奏出美好的音樂,對你歌功頌德,這樣音聲會引起你的愛好,或作出很恐怖的聲音,讓人討厭,或作很多辱罵,讓你感覺不舒服,外魔有這種神變的力量,而且只會在自己的五根上顯現。比如有人說:常常聽到有人跟我講話,我們不要一概認為他是精神錯亂,有時候是外魔成立,但是別人的耳根聽不到,只有你的耳根聽到,這時要知道不要被這個聲音干擾。
有ㄧ個人說:「我的修行有成功,有感應護法在旁邊,只要有人來了,耳朵馬上有聲音說: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好靈驗喔!」這時候不能只相信那個聲音,對人的判斷要以聖人知見為標準,怎麼可以以外境的聲音為標準呢?所以讀聖賢書很重要,有時候伴隨你的修行,也會有異香,但這只是一個證明而已,沒什麼好得意的。
現出天廚妙供的味道,或惡臭的味道,讓人失去禪定力。有說去為人助念,助念的時候覺得有人放臭屁,可是旁邊沒有別人,這是心魔還是外魔?這些以色、身、香、味、觸來擾亂修行人的魔事,都有可能是外魔的干擾。
 
論文:其相眾多,今不具說。舉要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令起貪欲、憂愁、瞋恚、睡眠等諸障道法。
鬼神魔惱很可怕,能變化各種五塵境界擾亂修行人,當我們耳朵聽到的音聲,鼻子聞到的氣味,舌頭嚐到的味道,身體接觸的苦樂境界時,以五根生五識來納受五塵,此時第六識已被擾動到無法在善所緣境上專注,甚至產生貪欲、恐怖、憂愁、憤怒的情緒,在善所緣上的禪定功夫退失,修學佛法能令心平等不起煩惱,謂之平等佛法,此時煩惱生起,破壞了平等佛法。
修學佛法的作用就是能對治煩惱,或對治粗相的煩惱,或對治細相的煩惱(人我執、法我執),使內心得到平等相。所以破壞了平等的佛法,會令人生起貪欲、憂愁、瞋恚、睡眠等障礙。論文中特別提出睡眠,睡眠這一個障道法,ㄧ般人是難以察覺的,有二個原因會造成常常想睡覺、提不起勁:ㄧ、身體不好。二、煩惱過重。煩惱過重可以說是外魔擾亂,也可以說是內魔擾亂。因為有內魔、外魔的擾亂,所以容易起煩惱,容易起煩惱的特徵之ㄧ就是想睡覺。修行人有ㄧ個特徵,就是常常是清醒的,不修行或是修行不得力的,每天迷迷糊糊,眼睛睜開,心眼卻沒開,做事情轉頭即忘,每天不清醒的感覺,像是睡得不夠,這種障礙ㄧ般人比較難以察覺,所以智者大師特別提出。
 
論文:如經偈中說: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飢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睡眠第五軍,怖畏為第六,疑悔第七軍,瞋恚為第八,利養虛稱九,自高慢人十。
《佛說四十二章經》裡有云:修道人要觀想自己一個人和萬人作戰。修行路上,ㄧ人與萬人為敵,一定要有這種氣勢,在上班的時候全公司只有你ㄧ人學佛,家庭聚會也是你一個人學佛。不只如此,修行的時候所面臨的心理障礙、外境上的障礙,要經過許多的考驗,所以祖師特別告訴我們有這十個魔軍需要抵抗。
貪欲是魔王的第一個軍團,魔王有十個軍團,貪欲是中軍元帥,帶領軍團把修行人擊垮。
第二軍、憂愁:指的是無法在境界上安住,無法在教法上證悟,心情不舒坦,常常感覺鬱卒。
第三軍、飢渴:飢渴是生理現象,怎麼能算是魔軍呢?修學環境不好,令人無法安住修行,需要修學安受苦忍。
第四軍、渴愛:飢渴是生理現象,渴愛是心理現象,飢渴是生理的不滿足,渴愛則是心理的不滿足,升官了還想再升!發財了還想再發!雖然有修行,但是修行的快樂還是取代不了對世俗的愛戀。
事實上如果在修行當中得到快樂,那種殊勝的感覺,是可以取代愛戀世俗的心,渴愛就是追求滿足的感覺,結果愈追求愈不滿足,一生被貪婪所攝持,成為最大的輸家。
第五軍、睡眠:指的是喜歡睡的那一分。睡眠本身不是過患,若喜好之,則會增長癡心,令心於坐上修時,呈現昏沉與沉沒的現象。內心在緣念善所緣時,呈現闇闇的,整個人沒勁,這是以睡眠為因,增上的現象。所以有的人修行到最後保有的習氣就是睡午覺,ㄧ定要睡午覺,不然會發脾氣罵人。這麼說來要小心!往生也有可能發生在中午!此時豈非受眠心所障礙乎?故修行人當隨遇而安。
第六軍、怖畏:若行者怖畏沒有修行的道糧,則會隨順於功德主,失去修行的風骨,乃至怖畏別人看輕,甚而冤家仇害,都會是修行的障礙。
第七軍、疑悔:若對所修有疑,繼續修下去是完全不會得利。悔也是一樣,常常對自己所作的惡事後悔,我這樣作業障能懺除嗎?或者是明明學佛了,還會再犯錯事,我這樣修行得力嗎?這些悔箭都讓自己沒辦法繼續修下去,當抱著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第八軍、瞋恚:修行人若抱著憤世嫉俗的心,事事看不順眼,心裡悶悶的,乃至認為大家都不瞭解我,會成為修行嚴重的障礙。修行往上走時,會把微細的煩惱逼出來。在《小止觀》裡的覺知魔事,即是修上來以後會有魔事來障礙,這些煩惱(內魔)有的很微細,微細到若不察覺,則增長廣大。有云:老修行架子大、脾氣大。此即憤世嫉俗以及架勢伴隨著修學的勢力增長廣大。如此則比不修還麻煩。
第九軍、利養虛稱:這些供養乃至虛榮都很在意,這些都很微細,利養有時不在乎,虛名則難躲,隨著名氣愈來愈大,就愈拿不掉對它(虛榮、體面)的在意。因此面對別人的稱讚雖很感謝,感謝他對我的肯定和期許,但要小心防範自己愛著這樣的境界,變成這個煩惱軍的俘虜,成為修行的障礙。
第十軍、自高慢人:經云:我慢山高,法水不入。雪公在七十四年的佛七開示也說:持名容易難除慢,無價寶珠從此拋。念阿彌陀佛很容易,然除慢心則難,何以故?除去內心貪瞋毒之後,卻生起自認我能除貪瞋的慢心。所以最後結歸到第十軍,謂之:修行容易難除慢,無價寶珠從此拋。無價寶珠就是修行的功德法財,好不容易得到的功德法財,就被我們生起的慢心輕易地捨棄了。
 
論文:如是等眾軍,壓沒出家人,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
此處何以特別指壓沒出家人?因為出家人已經專志要修行,有志於修行的都被壓倒,更何況沒有志於修行的在家人,那些把修行當作副業的在家人。
上述十軍特別指是由外魔引起來的障礙,因為前面的正修止觀,止跟觀就是對治這些煩惱,後面再說這十軍指的是外魔引起來的,因為有這些外魔的障礙,讓我們生起煩惱、恐怖、貪求睡眠、飢渴、渴愛、瞋恚等。所以我們修學佛法,除了要對治內魔以外,還要對治外魔對我們引發煩惱的那一分,比如自高慢人,因為常常被魔加被,在修行當中有很多的瑞相,產生自高慢人的心,變成修行的障礙。
以唯識宗來說,因為每個人都有第八識,每個人的第八識都產生重疊,鬼道有鬼道的第八識,鬼道的第八識會顯現為鬼道的境界,如果是人道的第八識,就顯現為人道的境界,可是有時候因緣際會,可以把鬼道的境界變成我第八識的相分去顯現,所以我的第八識跟他的第八識重疊,但是他(魔)猶是我第八識的相分去顯現,不是有個外境在那裡,是我心裡生起的,這是唯識宗的講法。
中觀的說法是外境就成立在那裡,雖然外境自相空,可是觀待條件顯現的外境是有的,修行有時候是內心的障礙,好比內心的煩惱過重,變成修學的障礙,有時候是外境成立,好比五四運動時,全國鬧得如火如荼,那個外境就成為修行的障礙。如此可知,如果大家不努力共造善業,把社會淨化,我們就會創造修行的外魔。
修行要度化眾生,要從三方面來講:ㄧ、他很痛苦,所以佛要度他。二、他恩德很重,所以佛要度他。三、你不度他,他會變成你修行的障礙,外魔成立。不組成佛化家庭,往生的時候他就成為外魔,亡者在臨終時被搬動身體、哭泣,家人叫葬儀社把遺體搬到冰庫,叫道士來做法,呼天搶地的哭鬧,左鄰右舍都說他孝順,這時他就是往生者的魔境,本來可以往生的,結果被弄到地獄去,從這個面向講,度不度他,跟我有絕對的利害關係。
所以佛積極的度化眾生,何嘗不是在除掉他修行的外魔。當然眾生很可憐,眾生很苦,眾生恩德很重,所以要度他。不度他,他就會成為我們修行的外魔。(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