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期::大德法語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五十一)

所證無出入   能證方出入
無出也無入   名言朗然覺

戊二、四問答別明觀行中根修證

己二、二問答兩重除障
庚一、除我入覺(淨業啟請)
辛一、淨業啟請
經文: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是淨諸業障菩薩為當機者,這些菩薩的名字都是名以召德,表彰一切業障都淨除。也表彰想成一位菩薩得淨除業障。你要懂得這一句話也就夠了,夠你修行,夠你成個菩薩,亦即天天造新業,舊業又沒消,怎麼當菩薩?必得新業不造,並將無始劫帶來的業淨除,必能成佛。
 
辛二、正陳請詞
壬一、慶前
經文: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覩見調御,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大悲世尊為我等之類,廣說如是不思議,即上述三個觀門,輾轉交絡成二十五輪,此即一切如來,在因地中所修的行門相貌。一切如來最初也是位凡夫,在本因地中(最初發心),所修的行門是個什麼樣子?令諸大眾聽的很明白,且歎從來沒有聽到過,今天才聽到。
今天聽到了,也等於看到了(覩見),調御(是如來十種通號之ㄧ),佛能調順駕御一切眾生,故名調御師。然如何成就此能耐,是苦修出來的呀!且是長時劫的苦修,歷經恆河沙數這麼長的劫數,今天到此世界才聽明白,且猶如一念。我等菩薩,今天都很慶幸自己,得了大安慰,乃因出家以來,未曾聽聞《圓覺經》,不知道圓頓大法是什麼樣子?是故深自慶幸,不但讚歎世尊所說的法,菩薩們也都得到大法的利益,現在替眾生請問,為開眾生正法眼。
 
壬二、問後
經文: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惟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問了兩個問題,首問,一切眾生本具清淨圓覺妙行,這圓覺妙性本來清淨,怎麼到了眾生身上即染污了呢?是什麼因緣被染污的呢?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學佛法的初發心菩薩及末法眾生,想悟入圓覺,卻悟不到,迷悶不悟,是怎麼樣的教都無法悟入圓覺的境界嗎?問這二個問題,惟願如來之開示,能開發我們的智慧眼,令現在初發心的菩薩,不會走錯路,令末法時代去佛遙遠的眾生修行、開智慧眼。修行像走路,從凡夫此地走到佛地(無住涅槃),然走路得先張開眼睛,沒眼睛怎麼走路?盲修瞎練必墮火坑,外道不是不用功,他還真不怕苦,結果都沒有得真智慧,不但不會成佛,沒有開智慧眼,修行是盲修瞎練,如盲行路,易墮險坑。此句不是淨諸業障菩薩不知道如何開慧眼,而是明知故問,是替我們問,且五體投地的行禮,以如是三請表示恭敬,終而復始的請三遍。
 
辛三、如來讚許
經文: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先讚歎淨諸業障菩薩,叫一聲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就是現前初發心的菩薩們,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請方便開示,清淨圓覺是什麼因緣被染污,眾生想開悟,怎麼迷悶不悟呢?
 
辛四、承教靜聽
經文: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辛五、正答所問
壬一、長行
癸一、開示障道四相
子一、開示迷識四相
丑一、迷識執相
經文: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上述即《金剛經》上說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科文是迷識執相(四相),迷識是第六識妄想心,執四相為實。然眾生清淨圓覺是如何被染污?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前生還有前生,前世還有前世,沒有個開始,從無始以來就是個凡夫,從無始以來就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壽者,此四相之真實都是妄想出來的,本沒有四相之真實,卻妄想執有,此即顛倒執著,謂之迷識四相。
首先執著身心,以為有個我,如前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體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合成的,卻認為有一個真實的身體;心是六塵緣影,卻認為有一個真實的心,身心組合起來執著有一個我。心不過是受想行識四種作用,身心是五蘊合集,《心經》上觀音菩薩是照見五蘊皆空,本無自相可得,凡夫卻執著實有,並執著五蘊和合的假相為我(我相)。
其次人相,在人上有各別自體的我,有的升官發財(盛),有的貧窮下賤(衰),富貴生樂,貧賤則生苦,眾生相則是人道以外各道眾生都執有自體的我,受用這些執我的相相續不斷。
你知道這無始劫來的執著厲害,其實這四相之自相都是妄認出來的,本來沒有卻執為有,此即四個顛倒相,此四顛倒相皆是我執。
 
丑二、別成凡小
經文: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前文是憎愛二心,此處是憎愛二境,實則境界都是由心所生的,有云:三界唯心,萬法為識。依《起信論》之三種心相:業相、轉相、現相,此三細相都在心裡,有了現相,即是變現外境,外境都是我們唯識變現的。然眾生不知,內裏執著一個我,外邊執著一個我所(我所有),順著外邊五欲境界,順他的妄想心(執我之心),讓我樂就愛,不讓我樂就憎,若眼睛看見好色,順著妄想心,就起愛心,不順妄想心的惡色就起憎心,耳朵聽聲音,順他的妄想心就愛,不順他的妄想心就憎,如此類推,五欲六塵的境界都是這個樣子,合起來就是憎愛二境,都是由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我,及執著外邊實在的順境、不順境(可愛境與可憎境),於本來虛妄不實的境界,更執實妄心與妄境二妄相依,生起妄業道,欲得所愛的境界,欲除憎惡的境界,而造種種業,虛妄不實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造的業本來虛妄不實的,由這虛妄不實的業,而生出虛妄不實的流轉生死,此妄是釋迦佛要我們警覺,實際眾生根本不知道是虛妄的,若他知道是虛妄的,如何會造業呢?不造業還受什麼流轉之報呢?
圓覺自性清淨心,如何會染污,就是執著一個實實在在的「我」,再執著心外實實在在的境界,則染污了清淨圓覺。二乘人他看見生死流轉太苦了,厭惡生死流轉,要了生脫死而取證涅槃,實則涅槃與生死是對待的假名言相,前云:生死涅槃猶如作夢。生死是假的,證得涅槃(自相不可得)還是個假的。
 
丑三、總斥迷悶
經文: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眾生如何會迷悶呢?乃因起了虛妄的知見,本來是虛妄不實的境界,卻把它當成是真實的。凡夫執有生死,二乘人執有涅槃,這麼一起執著,想入清淨圓覺,不能入了。非覺違拒諸能入者,這是反過來說,何以圓覺妙性雖人人本具,卻迷悶不入,不是圓覺違拒諸能入者,並非凡夫二乘人要入圓覺,而圓覺不令他入,清淨圓覺無相,既沒有生死之相,也沒有涅槃之相,既無出相,也無入相,不是圓覺違拒你入。
有諸能入,非覺入故。這二句消文你可注意,我看了好多種的注解,如圓瑛法師的〈講義〉,憨山大師的〈直解〉,圭峰大師的〈疏鈔〉,諦閑法師的〈講義〉,找出了根據。有諸能入是能入的那個人才能入圓覺,就是你有這個本事,有能入圓覺的本事,才能入圓覺的境界。非覺入故是既不是覺性拒絕你不入,也不是圓覺牽引你入,圓覺是一個理體,沒有出入之相,是什麼樣的人能入圓覺呢?有諸能入者,是有這本事,什麼本事呢?在圭峰大師〈疏鈔〉上,是指有信解行證這個人,能依著前邊開示的義理,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決定能證入圓覺。亦即對三觀(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或單修一觀或圓修三觀,此人是能入者,所入是圓覺清淨境界。是這能修行的人是能入,而不是圓覺境界把他牽引入的,若你著了凡夫相、二乘相,凡夫著生死的相,二乘人著涅槃相,都不能入,大乘權教菩薩也不能入,亦即修三觀著了三觀的相,也不能入。
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為什麼會迷悶不入呢?凡夫天天在那兒打妄想,動念頭,他不能入;二乘人要息滅他的念頭,要修滅盡定,且灰身泯智,在證得四果時,將身體的繫縛,以三昧火燒掉,入了偏空涅槃,謂之息念,然動念也迷悶、息念也迷悶,不是圓覺令你迷悶,是你自己迷悶。(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