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期::共修研學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八)
十王敬護成佛兆
迅速累積勝資糧
觀待願力空性慧
能攝菩薩廣大行
甲一、智首問舉德徵因
乙二、陳所疑之問
丙二、別問行所成德
丁九、能為饒益
經文: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
云何得與一切眾生為依,是說該如何成為眾生的善知識?這是第一步。想利益有情,一定要先成為眾生的善知識,否則如何去利益眾生?所以善知識是所有功德的生起處,想成佛的第一件事是自己有沒有辦法成為他人的善知識?而要成為善知識時,必須先要好好的跟善知識學,自己才會變成別人的善知識。一般人只看到政府蓋房子,修馬路,卻看不到大儒、大德教化學生對國家的貢獻。為依就是成為眾生的善知識,成為眾生的依靠,讓眾生能破迷啟悟、斷惡修善,離苦得樂。
為救:當眾生的善知識就是要幫眾生解脫煩惱。解脫煩惱也是根本的救脫之道,能將煩惱對治,就是真正的救護,當然也不離開在事相中的幫忙。
為歸:令眾生有歸投依靠處,能除種種無助無依的恐怖。
為趣:引眾生趣向佛的智慧,這是總說。以下的為炬、為明、為照、為導、為勝導、為普導都是趣向的別說。
為炬:如火炬般照耀眾生通往菩提的大道。為明:不但照耀一眾生,還普遍照耀眾生。為照:上述是火炬照,此處是以燈照明,意義同前。
為明:知道路該怎麼走了,就是為明。就像親近善知識,慢慢的從黑暗中被引導到光明。在善知識所攝持的環境中,可以學教法,念佛共修也很有道氣,這就是為明。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善知識的引導,也有善友互相依靠,不會感覺恐怖,不會擔心未來的出路,這就是為明的感覺。
為導:一般說的引導,就是你需要什麼,我就跟你講什麼。如《論語》中,孔門弟子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就回答什麼是「仁」,這就是一般的引導,即回答對方的疑問。
為勝導:循循善誘,次第引導。如顏回: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這就是為勝導,有步驟的引導學生。
老師對學生有時是為導,有時是為勝導。為導是你有疑問,我告訴你;為勝導是你讀什麼,要經過我同意,要經過我的步驟,教育中的私塾教育,就是為勝導,可是這方式現在不容易作到。這不只是在教學上一步一步引導,人格上也是如此。孔德成先生具良好的人格,就是因為過去私塾教育中老師的勝導。可惜現在的教育是父母親給老師下指導棋,如此私塾教育自然就行不通,孩子沒辦法被殊勝的引導,頂多是在知識上增長,但在人格上卻沒有建立。
為普導:普導的對象或是普遍一切的有情,不只是在有疑問上的回答,還有次第的引導,以及全方位的引導。
修學佛法,想要成為饒益眾生者,要怎麼成就呢?成就的因在那裏呢?一路問,文殊菩薩都沒回答。
丁十、超勝尊貴
經文:云何於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
云何於一切眾生中為第一,根據會性法師以及南亭老和尚的說法,「為第一」就是總,下面則是「為第一」的別。換言之,一總九別。為第一是最殊勝的佛,依著下面九個別,使佛成為第一。
為大:指其心量大。古人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指的就是心量大。而這心量大當中,凡夫菩薩和聖者菩薩的心量是不一樣的,就菩提心來說可分為下品資糧道,中品資糧道,上品資糧道,凡夫菩薩與聖者菩薩的心量是有天壤之別的。
為勝:就是能破煩惱障。這是屬於自利的部份,此菩薩能破煩惱障,是八地菩薩的境界。
為最勝:能生起最為殊勝利他的能力。
為妙:指破煩惱障,使他能解脫輪迴。
為極妙:指破所知障,有成佛的證量最能利他。
所以為勝與為妙兩者相互配合,破煩惱障所以為勝,最能自利;為最勝配合為極妙,破除所知障最為殊勝。
另外一種講法,破除煩惱障與所知障是為勝和為最勝,因為破煩惱障與所知障的聖者最能自利,這種自利連阿羅漢也比不上。一般都說阿羅漢自利,佛是利他,可是佛自利的功德連阿羅漢也比不上。比如佛有很多的自受用,這些受用阿羅漢是沒有的。所以約著佛來說,破煩惱障與所知障,也可以約著自利來說,佛的自利功德靠著破二障成就,佛的利他功德也靠破二障成就。
為上:往下看,沒有人比得上。為無上:往上看,沒有人在他之上。佛在成就時,會成就無見頂相,也就是沒有人比得上他。為無等:沒人跟他是對等的。為無等等:佛在常寂光中,通達一切法,連無等也無,非同於一般世俗的較量,全就體性上來說。以上就是佛成就第一。這部份是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如何得到超勝尊貴?
超勝尊貴,這部份要講三個面相:
一、這樣的人,會成為眾生的福田,是其他福田比不上的。所以佛在顯現福田的那一分,是其他聖者比不上的,那怕是只是供養一碗飯,那怕是阿育王在佛缽裏放一堆沙,阿育王前世當時為童子時,帶著恭敬心放一堆沙在碗中送給佛,佛接受時成就了阿育王作國王的果報,且是個非常有能力的國王,可以作佛法的護行者。如此殊勝的果報來自於因地時童子玩沙,覺得沙很美好,所以帶著恭敬心送給佛,想不到佛竟將體性轉成他做國王的功德。
二、能得最多的擁護。我們難以預料他是示現為佛或菩薩。他會示現一尊佛或菩薩是不一樣的,這還得要看因緣。好比你是個被賦予什麼樣工作的人,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就好像出去辦事,是以欽差大臣的身份,代天巡查,還是只是明察暗訪?被賦予佛的名言安立時,所有諸佛都會擁護。到你的佛國土時,都示現為你的弟子。這樣的超勝尊貴,不是示現為菩薩或一般人可以比擬的,所以顯現為超勝尊貴是得最多的擁護。例如佛在講普賢觀經時,想要藉著普賢菩薩來講一乘實相時,念頭一動,普賢菩薩立刻從他方世界下來。
三、就破魔障的那一分,是沒有人比得上他的。比如說他示現成佛時,意味所有魔障可以全部降伏,這叫做超勝尊貴,如同旭日東升時,黎明前的黑暗全部破除。也好比在神變時使用各種神變去降伏外道,而沒有任何的障礙。不像很多大德用神變時,他必須要講究,或許會傷害到佛法,或許會傷害到眾生的善根,有時會有他不能的地方,會有諸多考量。可是成佛時,那些障礙就不會再有了,這是超勝尊貴。所以當有聖者要成佛時,表示眾生有很大的福報在裏面,否則通通在共業中莫可奈何,如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時,若非冉求在齊魯一役大勝齊軍,不然夫子在衛國又如何能超勝尊貴?對有情最有利的那一分,超勝尊貴,顯現為最殊勝的福田,得十方的擁護,破魔,以這樣的方式來利益有情!(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