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期::專題研學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九)
讚問乃為利生故
用心能獲勝妙德
二諦融通法自在
了不可得現普賢
智首菩薩在甲一、問舉德徵因,亦即菩薩要成就種種的功德,應該具足什麼樣的因呢?總說就是三業能遠離過失,成就佛的智慧德。別說是如何成為修道的法器,以成就殊勝的智慧,並且有修道的因緣,於世間法善巧,能修學涅槃因,滿菩薩行,得十種智慧力,並且利益有情時,可得十王的敬護,能為有情的導師,且在人中最尊貴。而要用什麼樣的因達到呢?
甲二、文殊答標德顯因
乙一、歎問成益
經文: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
為什麼不直接答因呢?此處是文殊菩薩先讚歎智首菩薩這樣問太好了!是為了有情,而有這樣的問。這樣的問,真是善哉!可見菩薩問有兩種:一、菩薩心中有疑惑而問;二、為有情眾生而問。有情眾生有這樣的問題,菩薩的這個問是有功德的,能夠讓有情眾生懂得修學法。
《論語》裏面,弟子問孔子,孔子就他所問的,或者根據他的根機來回答,或者是可以將他向上提升而作回答。然諸弟子只有顏回一個人都沒有問題,孔子雖然很高興,但還是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意思是如果能夠問問題引發或解答的疑問,且能引出老師更深的意思,如此可利樂更多的人。然顏回都無言以對,能完全悟入孔子的意思。
菩薩如顏回般都能懂得佛意,然所問的問題,何嘗不是為了其他眾生而問,是以大悲心所攝持的問,此問功德不小,能幫助正法的流通,非世間善法可以比擬的。
智首菩薩名號之義是以智慧為首,如同文殊菩薩是以智慧為第一,此時以問題就教文殊?,是以大悲心助正法之流通,亦即以設問題來助正法流通,此功德可思議乎?既然功德是不可思議,所以文殊讚歎「善哉佛子」。對於發菩提心成為菩薩的人,經上照例的說是佛子,而能繼承佛陀家業的佛子,或指登地菩薩,或指等覺菩薩,亦即已經是發菩提心,而且能夠現證空性,具足成佛的因,佛即為他授記成佛。
下面說智首菩薩之問有欲(有其希望達到的目的)。想要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人天,所以才會請問上述問題,就教文殊菩薩。
多所饒益:利益有情愈多愈好,不只眼前讓他得到安樂,未來亦得到解脫,及成佛的安樂,如同父母給孩子安樂,是盡己所能的給,以上謂之所饒益。
其次多所安隱:內心的隱微處,是一個安定的力量,不是表面的安定,是心裏的安定。一般人只有表面的安定,或說是生活的安定,上班有薪水,退休有退休金,國家政局很穩定等等,但那不是內心的安定,一旦外境變化,人已不曉得煩躁成什麼樣子?
內心的安定是「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雪廬老人來到臺灣時,孤家寡人,從頭幹起,穩如泰山,那一種內心的安定就是隱,是他人看不到的。然必須是對教法有勝解,《論語》上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內心的安定自然感得外緣的支持,即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上是多所安隱。
菩薩為了幫助有情,事事順利、內心安隱,以哀愍的心作基礎去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心就像母親對子女,子女痛苦一分,母親是十分的不忍。同理有情有一分的苦,菩薩就有十分不忍,所以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
設問世間最苦的是三塗,可是菩薩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的對象竟然是人天,這樣對嗎?既然是哀愍世間,應該是利樂三塗,三塗更苦,更值得同情,為何是利樂人天?因為人天才有可教之機,所以佛的十種通號有天人師,人天才是可教化之機,如果此人不堪教化,饒益他會害他成為紈絝子弟,這個人剛強難化,還能多所安隱嗎?有些人就像沙漠一樣,不管倒了多少甘露法水,馬上蒸乾。
問如是義是為了哀愍世間的人天眾,這些人天眾是受教的根機,可以多所饒益,多所安隱。以上是文殊菩薩對智首菩薩的讚歎。
丙一、標因成德答其舉德
佛經述佛菩薩所說都次第清楚,故好好學法容易開竅。世間很多大儒都是學過佛方通儒,如皇侃、焦玄、李二曲、陸儱其,乃至雪公、醒公諸位老師,莫不是由學佛來通儒的,所以不學佛難通儒,佛法才是真正文化的核心、精要,我們一起來研究佛法的時候,何嘗不是在拯救儒家?好好的學儒家,何嘗不是在莊嚴佛家?所以雪公老師說學儒的看不起學佛的實屬不該,學佛的看不起學儒,更是荒唐。
經文: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科云標因成德:因即是善用其心,試問如何善用?即後文一百一十四個願(以願攝行)都是善用其心,所以能成就上述三業離過及十種成就的功德。特別是初發心的菩薩,剛開始來學佛的這些發心菩薩,一定要善用其心,不善用其心立刻退轉,在作佛事中起了一大堆的煩惱,關鍵不在障礙,在沒有善用其心。障礙自體成立,佛何以能通過這些障礙呢?可見障礙之所以成為障礙,都是內心的願力不足,且不善用其心,若善用其心,哪裏會是障礙?反而是修學的增上。古人云: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若能獲得上述功德,則能獲得下列之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自己是個可堪傳承者,是個傳承的法器,能成為十方諸佛的傳承,得到自利並能轉法輪來利益他人。
心無所礙,就是此人學佛,沒什麼障礙,有能力、有資糧,有記性、有悟性,能承擔在學佛的路上無所礙。
住去來今,諸佛之道:即成就眾慧能住持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之道。如同龍樹菩薩就是以智慧力住持聖教,佛要滅度前說:我滅度後四百年後,有一位姓龍的比丘,他能住持聖道。龍樹菩薩的智慧使他成為八宗共主。可見學佛想要住持聖道的人,還得要從智慧而來,然智慧又從聽聞、思維而來,從止觀的修學來,但第一步一定是聽聞,沒有聽聞,絕對無法撐起法幢,古人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
隨眾生住,恆不捨離:指的是具道因緣,也就是此人能發菩提心,有善法欲,有種種方便,有教授善知識,有同行善知識,有外護善知識,也能對眾生、佛道作觀察,觀察有情的痛苦,並思維如何幫他離苦得樂,觀察佛法有敏銳度、有止觀力、有思維力,而且所有具道的因緣都是為了利益有情。
因為解脫與成佛都無法離開眾生而得,必須在因(眾生)上作善業,將福報轉為修學佛道的資糧。普賢十大願的第九大願為恆順眾生,沒有眾生就沒有佛,所以怎麼能離開眾生?
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此處對著前述於法善巧,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法通達,對過去,現在,未來亦通達,此即如諸法相,悉能通達。
斷一切惡,具足眾善:此處即對著修涅槃因修來說,必須要斷眾惡、修眾善,斷眾惡才不會有修行的障礙,修眾善才會有修學的資糧,易於得證涅槃。
當如普賢,色像第一:即前述滿菩薩行,滿菩薩行何以成就普賢色像第一呢?指的是以十力智成就普賢行願,具足普賢色像。
而為眾生第二導師:即相應前述的超勝尊貴。然八十華嚴寫的是第二導師,六十華嚴則是第一導師,兩本華嚴經對不來,到底是第一導師,還是第二導師?若是第一導師就是說當如釋迦牟尼佛。若云當如第二導師則表釋迦牟尼佛之後此人可以成佛。(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