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期::專題研學-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二)
論為經律文義解 要為眾生開慧眼
弘揚傳承佛命脈 人天眼目苦海舟
貳、論主簡介
一、介紹論主的目的
《大乘百法明門論》的論主就是世親菩薩,為什麼要介紹論主?目的有三,首先是對論主的教證功德生起信心,方能對他所造論生起信心;第二是感恩,沒有作者造論,我們無福深入經藏;第三是傳承,學習本論成為聖教弘揚與傳承者,這是人生最大的善業與福報。
如同我們找工作、辦演講,如果有人幫忙介紹,可以增加雇主的信心、聽眾的信心。佛法也是如此,如果不介紹論主,如何能對本論產生信心?所以介紹論主的三個目的,第一是生起信心,第二是感恩,第三是必須得傳承與三寶的加被。對論主有信心也生起了感恩,重要的是傳承。論主寫論的目的,不像我們現在很多世間人,寫作文章是為了名氣,菩薩都是為了利益有情,而利益有情的關鍵在傳承,如果沒有把正法往下傳,佛法再大的盛況都沒有用。就像中東一代,如今已無法相信那裡曾經是佛教的盛況,該處現在已無任何佛教的蹤跡。三藏中《佛說八大人覺經》的翻譯者安士高大師,是安息國(今伊朗)的太子,當年曾經是佛教盛況的伊朗,曾經出過祖師的中東,現在佛教不但已經被滅,連阿富汗僅剩最後遺跡的大佛,都被軍隊用大砲轟掉。所以我們今天保護佛教的方法,不是蓋大廟,不是弄表面的風光,而是培養人才,培養人才才能續佛慧命,叫做「延續佛燈明」。佛燈喻如佛的智慧,延續得靠傳承。有人傳承佛法,佛法才有住世的希望,否則再大的盛況都只是一時。
二、世親論師
論主世親菩薩在佛滅度後的九百年,出生於北天竺的富婁沙富羅國(亦稱為丈夫國)。父親是婆羅門,姓憍尸迦,他有兄弟各一,哥哥是無著菩薩,弟弟是獅子覺,三兄弟都是人才。一個家的家道有沒有希望,不是能賺多少錢,能買多少房子,雪廬老人說,要看他的兒子,看兒子就知道這個家興不興,兒子是人才,這個家必興。老人說中興是以人才為本,每一位大德最關注的事情,不是在他的事業有多大,而是後面的人是不是能夠接棒。
昔日禪宗五祖弘忍為了找接班人,所以從《楞伽經》改成弘揚《金剛經》,因為六祖是《金剛經》的當機,六祖的出現才是五祖生命中的重點。
世親菩薩與兄弟都出家修行。世親論師最初在小乘的薩婆多部出家,博學多聞,通達小乘三藏,戒行清白無與儔匹,並通達《阿毘達磨毘婆沙論》(簡稱《大毘婆沙論》),阿毘就是「對」,達磨就是「法」,也就是《對法論》。何謂對法?對貪說無貪,對瞋說無瞋,修學對法懂得調心,懂得調伏自己的煩惱,為了要迅速脫離輪迴,所以小乘會在林邊水下寂靜處長養聖胎(修學對法論,對治煩惱),容易入禪定破煩惱出三界。
世親論師為了解釋《對法論》,一天寫一首偈子,共寫了六百首,合編成《俱舍論》,因此《俱舍論》就是《大毘婆娑論》的注解,在印度稱為《聰明論》。一般《俱舍論》是佛學院所必讀,它是研究法相的基礎,無論學習唯識、中觀或者戒律,都是必讀的,它是整個學佛的基礎。
世親論師學了小乘,總共造了五百部論,而且不信大乘,他說「大乘非佛說」,造了這樣的罪業。他的哥哥無著菩薩很害怕弟弟一直造謗法的重罪,然而世親論師已經是一位小乘的大德,十分忙碌,所以無著菩薩示現生病,世親論師趕來相見。見面後說我的病是因你而生,因為你造了謗大乘教法的罪。弟弟固然覺得哥哥說得非常悲切,但不服氣,所以哥哥就趁這個機會宣說大乘的教義,弟弟終於體悟,並且在大乘的學習上產生很多的法喜。世親悔恨過去謗法的罪業,想要割舌頭謝罪懺悔。無著菩薩云:即便是長劫割舌贖罪都無法消除謗法罪!過去以舌頭來毀謗大乘,今後也要以舌頭來弘揚大乘,唯有這樣才能懺除罪愆。此法真善巧,如同用手去殺生,現在並不是把手剁掉,而是要用這個手來護生、放生,方能消罪愆。從此世親論師就轉弘大乘,並且注解佛經,包括了《華嚴經》、《涅槃經》、《法華經》、《般若經》、《維摩經》、《勝鬘經》等大乘論五百部;合前面的小乘論五百部、號稱為千部論主。
為什麼世親論師要寫那麼多論?因為過去毀謗大乘,所以造論弘揚是贖罪最好的方式,反面說是懺除罪障,正面說是弘揚正法。造論者會認真詳釋經義,且下筆小心,要不斷地修正想法,此時命運也逐漸在改變。改變命運要在思想上改。所謂的定業是想法沒改才叫定業,如果定業有定,阿闍世王造這麼重的業如何中品中生(或也有人說上品中生)?而我們沒造那麼重的業卻在娑婆受苦?又如張善和一生殺牛為業,現已在西方;一生殺牛為業,如何會有此好命?關鍵在轉變,就是念頭的轉變。團體的共業也是在團體的想法改變時就轉變,國家的未來,要年輕人想法改變,國家的命運才會改變,如果都是暮氣沉沉,眼下無論多少的成就,都是枉然。古來多少的大帝國,都是亡在人心。
教育就是透過講學、辨義、著書立說,讓學習者有邏輯思維,道理明白,方向正確。許多成功之士,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思想明確、道理清楚、架構完整。
本論是依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所造,《瑜伽師地論》是無著菩薩在彌勒菩薩兜率天宮踰遮那講堂的聽課筆記,彌勒菩薩講六百六十法,世親論師再歸納收攝成一百法。
但從本論篇首:「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可見本論不是只有宗本地分,是《大般若經》思想的核心,即一切法無我。本論是藉著百法來說明一切法無我。
世親論師享年八十歲,他雖然行跡示現於凡夫,但實際理地上是四善根中的明得薩埵。修行要經過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賢位,十住是心安住在菩提心上,假如今天發心明天退轉,就是沒有住在發心上,所以十住位的修學法就是訓練安住的能力,發心而且住上去了,是不退初心。其次十行位,根據發心斷惡修善。一般人的斷惡修善是一時興起,十行位的斷惡修善具有使命感,例如一位將來要當國王的人,會開始注意各種小細節,而且能接受人家的約束,此是依使命感而生起的能耐。之後十回向位,就是將所作善根福德回向佛果,然須修學空性破煩惱障與所知障方得以成佛,故為了生起空性的智慧進入了四加行(也稱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成為登地菩薩前的聖者。四加行全部都是在智慧上用功,透過三賢位的修行,累積足夠的福報以後,將此福報用來修學智慧。否則光享福報成為墮落的增上緣。為公發心修福,目的就是要在佛經上開智慧。煖位就像鑽木取火,木頭的煖相出現,溫度一定要愈來愈高,準備要開始冒火花。意思是說,學佛要每天用功,如果一曝十寒,其實是沒有用的。煖就是溫習,《論語》上說溫故而知新,一定要不斷地每天充實,自然在這個領域上就有出路。
第二是頂位,亦即溫度達到冒出火花的臨界點。第三個是忍位,忍能燒木頭,即燒煩惱柴薪的火已出現。最後世第一,就是忍到最極處的一剎那進入見道位,上忍位的最後一剎那的下一剎那謂之世第一(世界第一)。世第一其實只有維持一剎那,就進入見道位。當能燒木頭的火在忍位上升起到世第一,一剎那進入見道位的時候,這個火已經有能力把木頭燒成灰。此時智慧的火有能力將煩惱的柴薪燒盡,這是在見道位的狀況。若是小乘見道位(初果)必定證得四果阿羅漢,大乘見道位(初地)則必定成佛。如同森林剛起小火時還可以滅,等到起大火時,已無能力撲滅,此火必將森林燒光。
見道位般若的火燒起來時,魔再怎麼破壞也沒有用,而這樣的火就從煖開始。世親論師就是屬於煖位的人,謂之明得位,明就是開始得智慧火的明相,稱為明得薩埵。得到那個明相,在定中修觀(不斷串習空性的修學法),必證極果。世親論師亦有造《往生論》迴向西方,如同雪廬老人將所學的唯識教法回向淨土。以上是論主的簡介。(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