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期::大德法語-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三十八)
道源老和尚
破障有情分五性
可憐歧途沙煮飯
求友修學第一步
善巧因心樂易得
乙二、正宗分
丙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
丁二、廣明行相
戊一、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
己三、深究輪迴根本
庚五、正答所問
辛一、長行
壬二、於諸輪迴有幾種性
癸三、結斷應先
經文: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世尊答覆彌勒菩薩之問,輪迴的根本是甚麼?再答枝末問題,即輪迴有幾種特性?
「愛」為生死本,欲界的愛是貪欲之愛,上二界(色界、無色界)的愛是禪定之愛,欲界的愛最麤重,欲界的愛不是愛禪定,完全是愛淫欲,經文所指先斷貪欲,指的是淫欲,及除愛渴就是指淫心。因為外邊的諸種欲境,助發愛性,這個愛是無始劫帶來的,那麼今生今世呢?再遇到外邊的諸種欲境,助發起愛性,凡夫自己做不了主,被境界所轉,講到此即知,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訂出家制度,就是先將欲界遠離開,男的遠離女的,出家人為什麼不結婚?乃先遠離欲境後將無始以來愛渴之心降伏。是故出家戒律,無論是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皆以斷淫欲為主。不許男女結婚,就是為了生死,為除輪迴,可是這種問題,只要學佛法的人都會知道,不要說你學圓頓大乘,就是你學權教的大乘也會知道,不要說學大乘,學二乘法你也會知道,聲聞、緣覺也須斷貪欲了,但社會上一般不學佛法的人不會知道,他一看見我們出家人不結婚,認為大大的不對,第一個問題就是問:不結婚生子人種不就斷滅嗎?此時不論你如何解釋都無法清白,你說我們要斷貪欲,我們要除愛渴,要了生死輪迴,他怎麼懂這些道理?說半天如對牛彈琴,所以這種問題很難以答覆。
因為淫欲心,才入胎受生的,投胎時攬父精母血再加上自己的八識。眾生聽圓覺經到這兒,會起個疑問,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世間,有父親、也有母親,是不是動了淫欲心來入胎呢?並在這世間化生為佛,其他的諸大菩薩來人間是不是都以愛為本呢?此處不只是化生佛,就是登地以後的菩薩到人間都是變化示現於世間,非以愛為本。小乘聖人尚且將愛斷除才能了生死,脫輪迴,超出三界,何況是菩薩呢?是故菩薩不以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亦即以慈悲為本示現於世間,與常人般也有父親,也有母親,後示現出家,令彼捨愛之彼,指的是家親眷屬,如自己的父親、母親、兄弟姊妹、乃至於自己的太太、兒女,全家出家。再為一切眾生,示現出家之相,說出家的道理,令一切眾生捨除愛渴,是故菩薩示現人間不以愛為本,而是以慈為本。
菩薩入於生死道中示現於人間,也示現貪欲之相,謂之假諸貪欲,所以也有父親、母親,也得娶妻生子,然雖假藉貪欲而來入於生死之道,但菩薩早已了生死,就等於會游泳的人,重回水裡是去救渡落水的眾生,自己老早學會游泳術,不會被水淹死。
壬三、修佛菩提幾等差別
癸一、斷迷成悟
經文: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瞋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末世一切眾生,要能捨諸欲,先要遠離一切欲境,於六塵之境遠離麤重的財、色、名、食、睡,除欲境之後,再除欲心,無愛不生瞋,這兩個煩惱是與生俱來,前生前世都有,再前世前世也有,無始以來就有,有愛就有瞋,然雖遠離欲境,以為沒有煩惱,實則是未碰到欲境,若碰到欲境就隨著境界轉了。眾生與諸佛有何差別呢?是功夫上的差別!眾生是被物所轉,見了眾生被眾生轉,見了境界被境界轉,若諸佛能轉物,則不被眾生轉,祂能轉境界,不論遇見何類眾生、何種境界,都不起煩惱。
我們不可以生自卑感,認為自己是末法時代的眾生,若你就這樣賴下去,則愛瞋兩種煩惱越來越麤重。攪得你昏煩擾亂,由此而造業,如此何必要出家呢?豈非辜負你自己的善根?在末法時代人口眾多而出家有幾人呢?出家人中幾個有圓頓大教的因緣呢?我們天天聽,以為家常便飯,其實那是多劫的善根啊!不是一生、兩生的善根,你不好好用功修行,斷除你的煩惱,還要隨著煩惱轉,那是自暴自棄。哎呀!我是末法時代的眾生,我不能轉煩惱,不能轉煩惱你會到哪裡去?你只有往前前進,你一退步,不但出家的本位要失掉,善根也辜負掉,你連人身都保持不住,一定退到三惡道裡去,那可是你自己害了自己。
此處聽佛的慈悲開示,既然有善根出了家,且聞到圓頓大教,要腳踏實地的用功修行,要能捨諸欲,要除憎愛,如此腳踏實地的用功,方能永斷輪迴。遠離外邊諸欲境,就沒機會造新業,若將憎愛二心斷除,亦即能斷無明煩惱,豈非超出輪迴了嗎?
要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離開欲境,瞋愛二心斷除掉,不是自己學小乘法,自己超出三界,我還要成佛度眾生呢!成佛幹甚麼?我要度眾生啊!若能勤求如來的圓覺境界(清淨境界),須以為成佛而度生之心求證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有如此心意,即能於修學路上開悟。若常動憎動愛,此憎愛二心由無始劫而來,則令人越來越昏昧,如何能開悟?若能遠離外邊的欲境,內能遠離憎愛二心,此心即清淨(開悟)了。
癸二、因修顯別
子一、總標
經文: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本來(無始以來即有)就有貪愛心,有貪愛心就生起了欲心,貪欲心助發無明,謂之博地凡夫。今修佛菩提,幾等差別?答覆此問題,明有五種,依二種障而現深淺。所修學圓覺雖同,能顯出差別則有不同差別。
子二、別明
丑一、別明二障
經文: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理障依唯識宗而言是所知障,能障礙正知見,能障所知。二者事障是煩惱障,能以續諸生死,若不斷煩惱,生死流轉永遠不會斷滅,由於這兩種障有深有淺,才顯出五性差別。
丑二、別明五性
寅一、凡夫性
經文: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第一種的差別謂之凡夫性,二種障一種也沒有除,如同我們都學大乘道,但是這兩種障沒有除,未得斷除,名未成佛,乃凡夫,是為第一種性。
寅二、聞緣性
經文: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為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聲聞、緣覺能永捨三界內的貪欲,先除事障,就是我執已斷了,然法執還沒去除,悟入了偏空的理境(只證人無我,未證法無我),所證乃偏空涅槃,依著四諦法破除人我,證得四果阿羅漢謂之聲聞,依著十二因緣而得到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理障未除(法執未斷),不能顯明的住入菩薩,這是第二種種性,謂之二乘之類。
寅三、菩薩性
經文: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汎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末世眾生也有這一類的眾生,不會自暴自棄看不起自己,想要汎遊如來大寂滅海,先發願再修行,先發大願最要緊,發大願要斷除理障、事障,然若不稱願起修,依然還是空願,須腳踏實地的修行,精勤辦道(斷除二障)。然二障要先伏後斷,降伏如以石壓草,不令生長,其次斷除如拔草除根,草就永遠不會再生。但要用功斷除二障不容易,是無始劫來的習氣之故。二障若能伏則能開悟!若事、理障永遠斷滅,即證入如來微妙圓覺。先悟入,伏煩惱,悟後起修方是真修。修行第一步所以先求開悟,將全部的諦理看清爽了,你修行不會顛倒,雖將二障降伏,煩惱不起現行,你認為斷滅二障,那還是打自己的閑岔,草根沒有去除,還得精進辦道,雖所悟等同佛境,仍須悟後起修,不起修還是自己打自己的岔。
在中國大乘有八宗,禪宗傳到了六祖以後,完全成了頓教的禪宗,先求開悟,要了生死先開悟,雖是不分階級不分次第,開悟還分小、大,亦有次第,其有三觀,第一關先破迷啟悟,謂之破了本參,此時什麼道理都明白,依然還是要悟後起修,否則是自己打自己的閒岔了,雖悟了理,實際上還是個凡夫。
此時發菩提心求證菩提果(佛果),菩提、涅槃雖是幻化,不妨上求,以上謂之菩薩種性。
寅四、不定性
經文: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皆證圓覺乃都有證入圓覺的能力,然若想求證圓覺,得親近善知識,既然是善知識,就是弘法利生的人,會有修學成就的一套功夫,有他因地的法行,既執彼為善知識而親近,則善知識所作因地法行,譬如說:親近淨土宗的老師,他教你念佛,那是他的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你發願要求證圓覺,這個願心是平等沒有次第的,可是你親近的善知識因為有修行的因地法行不同,你依著他修行,便分出了頓漸,這就叫做不定性。
假使你遇到如來無上菩提之正修行路,你的根性不管大小,第一、你要發願發的對,亦即求證菩提圓覺;第二、得遇到善知識,告訴你無上菩提正修行路。則根機無論大小都能成就佛果,不過是有頓有漸,有的很快成佛,有的很慢成佛,那是漸次。
寅五、外道性
經文: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第五種是外道類,雖想修道,然遇到的善友,未具正知見,亦即遇到外道老師了,怎麼能以開正悟呢?沒有得到正悟,謂之外道種性。雖然入於外道種性,然是邪師的過錯,不是眾生本身的罪過,眾生雖求道卻碰到外道時,將他引入邪道。(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