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期::孔學一隅-孔門七十二賢淺說
孔門七十二賢淺說(三)─孟子
仁義禮智四端說
推行王道抗縱橫
歸魯講學述聖道
要為後世立典範
孟子,名軻,字子輿,亦作子居。西元前三七二年至二八九年,為戰國時代鄒(今山東鄒縣)人,魯公族孟孫(魯桓公庶長子慶父,謚共,又稱共仲,其後代稱孟孫氏,又稱仲孫氏、孟氏)之後。
孟子早年喪父,最為人樂道的是他母親仉氏靠紡織養育孟子,並為選擇理想教育環境而遷居的「孟母三遷」、「斷杼教子」等故事,成為後世母教之典範。此外,孟子的學術思想亦廣為流傳。據說孟子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但此為謬傳,因子思生平為西元前四八三年至四0二年,兩人時代全無交疊,子思身故後,孟子才出生,因此絕無可能孟子學於子思,《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較為可信。
而孟子慧根敏銳,道學既通,在當時天下暢行合縱連橫之說的時空背景下,孟子以其獨到眼光遊於齊(今山東省、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等地區)梁(即魏國,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部分地區)之間,闡述唐堯、虞舜、夏商周三代之德,與時人相比具難能可貴的見地,其尊王賤霸等學說對後世影響深遠。
重仁義輕功利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先生,您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國有利的高見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族有利?』一般士人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上上下下相互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裡,這些大夫擁有千輛兵車;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裡,這些大夫擁有百輛兵車,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輕義而重利,他們不奪取(國君的地位和利益)是不會滿足的。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父母,沒有行義的人會不顧自己君主。大王只要講仁義就行了,何必談利呢?」(《孟子•梁惠王上》)
四端之說
孟子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先王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才有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用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施行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會像在手掌中轉動東西那樣容易了。而之所以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就像現在有人忽然看見一個幼兒快掉到井裡,人人都會生起驚懼憐憫的心,這並不是想藉此結交幼兒的父母,不是要在鄉里朋友間博取名聲,也不是厭惡自己會有不仁的名聲才這麼做的。由此看來,沒有驚懼憐憫的心,就算不得是人了;沒有羞恥憎惡的心,就算不得是人了;沒有辭謝謙讓的心,就算不得是人了;沒有辨別是非的心,就算不得是人了。驚懼憐憫的心,是仁的發端;羞恥憎惡的心,是義的發端;辭謝謙讓的心,是禮的發端;辨別是非的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個善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明明有這四個善端卻說自己無法推行(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這是自己賊害自己;(明明擁有這四個善端),卻說他的君主無法推行(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這是賊害他的君主。凡是(了解到)自身擁有這四個善端的人,並懂得將它們全部加以擴大、充實的話,善端就會像火剛開始燃燒,像泉水剛開始湧出。如果能夠好好加以擴充的話,那就足以安定整個天下;如果不能好好擴充的話,就連事奉父母都做不到。」(《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之後與門人公孫丑、萬章等徒,著有《孟子》七篇十四卷(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南宋時錄列十三經之一,朱熹將其與《大學》、《中庸》、《論語》並輯為四書,並與後漢趙岐根據史記斷為孟子自著;然唐林慎思、韓愈等大儒則認為是孟子歿後其弟子所傳述。
畫中孟子兩手交疊,眉頭深鎖,一副憂國憂民,擔心天下時局動盪,欲遊說各國君王實行仁義之政而不得志的形象,由此我們可感受到當時戰國的情勢已變,相較於孔子在世時的春秋光景,各國更是強兵霸權、競爭激烈,欲牟取私利,天下動盪不安的氛圍。(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