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期::專題研學-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一)

眾務繁忙不礙修

引導初機編教材
三藏要義十四表
學子省卻瞎摸象
    
緣  起
 
學會自二0一三年二月十七日始,於每週一晚間開辦《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講座,至今講授至第九表,為歷年來最完整的講述。今有學長發心整理上課內容,茲將其整理之筆記潤飾後刊登,以饗大眾。(編者)
 
   講前小言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是雪廬老人根據三藏經典經義所編之表。菩薩造論有兩種:一是宗經論,一是釋經論。雪廬老人所做的《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就屬於三藏經典的宗經論,根據經義宗旨意趣造論。
中國的祖師比較客氣。在注解經典時都不敢說是「論」,或者說疏,或者鈔,或者要解,或者講義,或者白話,但本質上都是論。三藏經典裏佛所說的謂之經,所制定的規矩準繩謂之律,菩薩解釋經律謂之論。論中解釋經律的宗旨要義謂之宗經論。例如:龍樹菩薩的《中觀論》,就是解釋《大般若經》的經義,並分成二十七品,以明修學空性的方法;《往生論》則是世親論師發揮《無量壽經》之經義,亦是宗經論之一種。
其次ˋ釋經論乃解釋經典文句,如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就是解釋大般若經的經文。另有解釋論的論,特別是論義的解釋。例如:龍樹菩薩的弟子提婆論師(是斯里蘭卡的王子),到了南印度去親近龍樹菩薩,造了《百論》,《百論》就解釋《中論》的論義,是論中論。
雪廬老人謙稱本書為《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則是三藏經典的宗經論。因發揮三藏經典宗旨與意趣,故為宗經論。特別處非以論文形式,是以表說明。老人云,此自古來的祖師少有做表之功,做表能使學者迅速掌握綱領、對所學一目了然。
自古以來,不論印度、中國還是西藏,大廟的主持在開創寺院時,會寫教材樹立一家的體系。雪廬老人是臺中蓮社的開派人物,也如上述大德編述多種教材,特別是表解,成為後學者瞭解佛經的入門。
老人編述的課程裏,《佛學概要十四講表》雖然屬於初級課程,是初學者入門課程,然淺者見淺、深者見深,見淺者不過依講表淺釋;見深者,發現三藏十二部的旨趣,盡在於斯。故極好講!也極難講!
有幸在大學期間參加佛學社團,學習此表,並有因緣學講。一路講來,次數約有二十遍,然無法了解真正意趣所在。隨著年齡增長,學了若干教法。再回過頭來看此講表,讚歎架構完整,也稍知如何深入淺出解釋本表的內涵。本次承蒙請法,不揣淺陋與林師配合,重講《佛學概要十四講表》,並願以此帶領大眾一窺老人做學問的風采。
雪廬老人治儒學的功力可以從《論語講要》裏面看出他抉擇經典的能力,另有《大學》、《中庸》以做表說明,能將儒家的大宗旨—內聖外王,形而上、形而下說清楚,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對儒家內涵的認知。事實上,他亦深通佛理,從他所編《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可以看出對三藏經典的通達。我們一般學佛的人,會以佛法大家認識雪廬老人,可是對他儒家的內涵可能就不甚瞭解,或者以為他只是一個大學中文系的教授而已,即使認知他是儒學的大家,也是不會知道他學佛的那種深度與廣度。唯有以儒、佛兩家內涵觀察雪廬老人,方知他乃當今儒、佛的大家,而且從他編寫的教材,可以看出,他對經典的研究有多麼深入。
後代弟子若能將老人整理出來的講表或者是經文的表解通達,進一步瞭解老人如何做表,找到解經與抉擇古注的眼力與方法,此即最好的傳承。嘗云老人留下了龐大的遺產,就是他的講表與講經表解。若能通達這些著作,在當今時代,實在是一位非常有見地、格局、氣度的讀書人。能自行、能化他、能在混亂的時代裏面給眾生找到一條出路。尤其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發現有很多想要學正法的人,苦於沒有老師,找不到出路。所以好好培養正法人才,實是當務之急。但要講究所學的人,他的心胸、動機以及想要學成的目標。再者能教者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教材,用什麼樣的方法,要怎麼樣的說明,講與學這兩者互相配合,方能流通正法,培養人才。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入門,先說全貌,再進入每一表的分析, 再到表內細目的講解,相信經過時間的累積,大家對此表的認識必然可觀,這是三藏經典最好的入門。我們用這種架構來解每一部佛經,就可以具有前瞻、具有高格局、具有全方位的來看每一部佛經。當法師在解經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整體的概念去看他在解每一部經,或者每一段,或者每一句。我們自然是大心量和大格局的人,看經文不會死在句下,也不會人云亦云。
所參考的注解資料,有吳聰敏老師的《佛學概要十四講演述》,乃吳師聽課筆記,分期刊載在《明倫月刊》。其次是吳聰龍老師的《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述記》,乃依天台教觀所講述,學生們整理而成。
先從雪廬老人《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的介言,來說明為什麼要編此表?編表緣起和動機?學此表會對佛法有怎樣的瞭解?
 
  雪公介言 
 
介言就是介紹語。瞭解一個對象,都會經過媒介,像認識朋友我們會有一位介紹人,或者要去求職,我們會有一封介紹信。學習此表,也有一個介言,引導我們認識《佛學概要十四講表》,進一步還要與它深交,愈交愈有味道! 
第一段老師說明了他為什麼編述此表的背景,提出了造福世界的三大學派,是中國的倫理學,印度的佛學,歐美的科學。我們知道,中國的倫理學,就是儒學所要提倡的。儒學之由來,乃孔子由先祖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所傳的文化道統,集大成所說都是修己安人之法。雖然著重在形而下、五倫的關係,但也有它形而上的部分。只不過這形而上的部分,孔子是不多說、是待機而說。所以,一般人對形而上的學問是非常陌生,或解得不徹底,或邪解,所以一般都在五倫的教化上,來肯定儒學的價值。
第二個部分就是印度的佛學,乃釋尊在印度修學成佛以後,由他所說的法整理而成。等於世尊將自己所覺來覺他,偏於出世。雖然有世間的因果知見,內涵也有家庭五倫關係的經營。但重點還是在解脫及成佛。亦即佛學雖包括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但重在出世。儒學雖然有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但重在入世。所以研究中國的倫理跟印度的佛學,可以互補不足。
第三是歐美的科學。由遠古時期古希臘的科技文明,發展下來,建構了物質生活美滿的條件。可惜未能充實心靈的部分,這是非常大的危機。
若以中國的倫理與印度的佛學,即《書經》〈大禹謨〉所說的正德、利用、厚生三項之正德(充實內在的涵養)。歐美的科學,就是利用與厚生。舜問禹如何治理國家,禹提出的政治主張,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利用就是講究運用自然的資源;厚生是講究民生主義。一位要治理國家的領導人,治理國家必須要如此講究,不但使國人有物質豐盛的生活,並引導至正德,亦即豐富生命的內涵。懂得經營五倫的關係,又懂得形而上的修學,最終是斷除煩惱、明心見性。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有這樣的格局和見地,乃至於教育上也是如此引導國人,相信這個國家的國力是很可觀的,人民的氣質是難以想像的,是世界的標竿,是人類的典範。
現在我們雖有三大學派的流通,然科學的部分我們遠遠不及歐美,即使在跟進的時候,也沒有好好瞭解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危機。其次在倫理方面,也受西風東進影響,整個倫理道德是頹喪的,遭受到摧殘。
在雪廬老人的詩裏,只要講到西風,都是講洋人風,因為洋人位置正好是西方,吹來正好是秋風,吹得景色蕭然,代表很多內涵,道德倫理乃至一切善良的風氣,經過西風一吹以後都不見了。大家只在乎物質的發展與享受,到底人類利用科技,帶來的是幸福還是災難?如何透過中國的倫理與印度的佛學來保證科技的方向,帶給人類真正的幸福,這也是當務之急。
再者佛學的部分,在雪公推展《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的年代裏,佛學已經不普及,臺灣與中國大陸,信奉佛法的人是很多的,卻少有對佛教的正信,正信是建立在對教法的了解,然佛法流行在民間,多半只是宗教儀式,入佛門祈福求功名利祿而已。
然而,這比雪廬老人剛來臺灣時已經好太多了,那時臺灣是神佛不分,這些先天教、龍華教等等,根本就是曲解佛義。會性法師曾憶及其師慈航法師為了要流通正法,全省巡迴演講,龍蛇混雜,場面之亂難以想像,台下聽課有聊天的、賣冰棒的、賣香腸的。那時也只能用宣傳的方式來講佛法,談不上培養人才。雪廬老人深知教育著重在培養人才,所以臺灣寺廟裏面第一屆佛學院,就是雪廬老人辦的,為出家人辦的。在家人學佛,也是雪廬老人開創先河。我們臺灣很多佛教事業的先驅者都是雪廬老人。包括佛教慈善醫院、安老所、育幼院等等,之後才有大德繼往開來。
當時學校雖然對科學倫理課程有所編排,如公民與道德、社會與倫理,乃至於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看似文化重興,實則效果有限,如今更在沒落中。現今大陸,雖在重興倫理課程,也危機重重,但期盼大陸的重興能帶動臺灣的重視。
 雪公為什麼要編《佛學概要十四講表》來講述佛學呢?科學、倫理已經在提倡了,可是佛學反而是聽其自然的狀態,亦即政府不提倡,讓佛學自生自滅。
不但佛學者不被尊重,還把它當宗教,並且明令宗教都不得進入校園,不能以佛學教育學生,使他人生觀的開展受到侷限。有這樣的一個前提,再來看下一段,就會知道它是難能可貴的。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是編述於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緣起於大專同學的祈請,而辦了大專講座,為了教學方便,編述此表。並以此因緣將佛法帶入了校園。各大專同學猛發深省,瞭解了佛法的重要性。可是,佛法那麼浩瀚,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道源老和尚曾經說過,各個宗教皆苦於經本太少,只有佛教苦於經本太多,讓學者不知從哪裏入手,不知從哪裡入門,老人所編的《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即是此一大悲的動機。
瞭解雪廬老人編表的動機、編表的時間因緣、編表的對象,正好是老人在臺灣重振佛門的開始。憶昔一九七七年(民國六十六年)學佛時,大專生學佛的風氣是非常普遍的!記得在中國佛教會的大專佛學講座,法師講經,在場的大專生可以坐滿一屋子,人數是兩百多人!各個大學的佛學社團研究佛法的都不乏百人以上,那時臺灣的年輕人是奮發向上、有所作為,經濟是突飛猛進。可見,國家的國運跟教育是一起成長,當教育萎靡不振時,國家的政局是每下愈況,經濟也無有起色。所以現在重振教育、充實生命的內涵,其實就是維持國力、創造國力最好的方式!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的編述能帶領大專同學以完整體系認識佛法,並帶入三藏經典的內涵。
第一表、第二表了解學佛的目標與學佛的方法,第三表要消除自他誤會,方能真正學佛。第四到十三表是佛學的綱要,乃離苦得樂的總綱,第四表到第七表是要離苦,第八表到第十二表是得樂,第十三表是離苦得樂的環境。第十四表知人生難得而易失,應及時修學離苦得樂的方便(佛法)而成就離苦得樂(佛)!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並非雪廬老人無師自通所編的,乃依經教規範,將三藏十二部的經義,依科學的方法,以非常有系統做表的說明。如第十表的五戒十善,就配合儒家五常的道理。使人學一句就得一種法門,省時間、得受用。
第四表「觀受是苦」這一句,好好的學就可以引發出離心,並渴望修學解脫道。
學佛者必須要瞭解,佛學的內涵是什麼。佛學要我們建立正確的宇宙人生觀,有正確的觀念,才能夠脫離輪迴,得到究竟的解脫,這也是研究佛學的出路。佛是已經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並告訴我們如何依著正確的知見來修學,否則在錯誤的認知下,被宇宙所支配,不得自由(心隨境轉,起惑造業,被生死所束縛)。若能覺悟宇宙人生,則能支配宇宙人生(以心轉境)就是大解脫。此即學佛真正內涵!若能覺悟則萬事不依賴能自己做主(以心轉境),此與其他的宗教—要依賴一個救世主來救援,是不同的。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極其簡單,不過是以表列方式簡介三藏經典要義,然所詮事理多,可以說「教、理、行、果」都說了一個輪廓。所謂「教」是佛說法,所謂 「理」是依正因成立佛所說,對佛語生起比量智,於止觀修學中不斷串習此理即 「行」,是修行,當以現量方式證得佛語,即是證果。
其次,體、相、用,因、緣、果,事、理,在第二表有證明:第三表消除誤會,第四至第十二表約解而論,第十三表特述淨土行門。
「這譬如是旅行佛界,得了一本行路指南。」如果沒有這個行路指南,我們會在三藏十二部教法裏迷失方向。所以透過《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的概要說明,我們等於是得到了一個行路的指南。不但可以帶領我們自利,而且可以利他。自利是以後我們自己看經,便有個入處。然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十四表亦必須有人講解,透過十四表的認知能解佛經,修行也有個入處。以上是自利的部分。
其次利他的部分,當我們自己得利之時,也能以宣說佛法的方式來利他。宣說佛法,也是依著《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的內容,掌握綱要,令他人在三藏教典的學習不會迷路。
以上是雪廬老人在編這十四講表的介紹詞。在介紹詞裏面,說明為什麼編表,編表的內涵,編表的效果,以及編表盼望大家能以自行及化他。對《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完整的認識之後,在解經之時,是圓人解圓法,無法不圓!天臺家云:圓融之人,解法時,每一法都圓融。如果不是圓融之人,即使法是圓融,此人依然講偏!所以,什麼叫做佛法?看誰來解釋,才決定它是不是佛法。一部佛法也可以被解成邪門外道。昔在寺院懺公師父曾令我們燒掉外道注解的《金剛經》,由他們來解《金剛經》,《金剛經》已成邪門外道。一般以為只要把經本流通就是佛法。實則不然,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光流通經教是沒有用的,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培養解經的人才,方才能維持正法!
對於圓融教典的人,蕅益大師稱作「名字位中真佛眼」,「名字位」指的是博地凡夫,然對教化通達如同佛眼。老人何以期盼大專生學佛,從《十四講表》開始?其道理就在這裏。(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