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期::活動報導-二0一五年大專講座-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座餐前觀修

對境生心分覺迷

相應正法真修行
觀念來自多聞思
正知正念戒定香
 
佛法東傳的用餐 王洋逵
《常禮舉要》說,在吃飯時依禮讓長者先入席、坐姿儀態要端正、主人敬酒主客要回敬主人、在吃飯時不可挑食只取面前的菜,並且在吃飯時不要發出聲音,要有飲食上的衛生,例如不把食物餵地上的寵物,在飯後主人謙遜說招待不周,客人稱謝!主要是說從用餐入席、讓座、餐會進行最後到餐會的結束要注意的禮儀;那在心態上呢?孟子云:「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意思是:我們一日生活的所需,都是社會上各行業努力分工,才有我們便利的生活,也就是要有感恩的心。
佛法東傳,是東漢明帝夜夢金人的因緣,派遣蔡愔、秦景等人請到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到中國,把佛教帶入中國,佛教也給了東土有情正確離苦得樂、了生脫死的方法。佛教不是宗教,是給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我們學佛之人就是要像佛一樣,一步步往成佛之路邁進;若只是抱持研究佛學的心態,則只是多認識一些佛教的專有名詞,對於自己的修行幫助不多。而吃飯是在維持我們的生命狀態,吃飯的目的讓我們身體恢復體力,有體力之後再研學經教。我們佛教徒在供養時會念誦「供養佛、法、僧、供養一切眾生」,正因為在浮沉生死的「冥冥大夜中」,須仰賴「三寶為明燈」,以般若智慧照亮心性的大道;在流轉六道的「滔滔苦海中」,須依循「三寶為舟航」,修福修慧,究竟離苦得樂。因此景仰三寶、感恩三寶、並以三寶為人間最大福田,發恭敬心、菩提心而至心供養。吃飯的重點在心態意樂的提起,有了正確的心態吃飯、不是在浪費福報、而是在種福田;把有漏的善法轉成無漏的資糧。
在此特別感恩從西方來的譯經師,在此經第十二章有提到「得睹佛經難」,如果沒有譯經師來東土譯經,就不會有後面的我們看到經;也要感謝到印度求法的古德如玄奘法師……等,感謝他們把正確的觀念、離苦得樂的見地保留下來,讓我們能夠用正確的方法,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
 
祭祀的用餐          梁浩
祭禮在五禮當中屬於吉禮,其內涵廣大精微,最重要的是報本還恩和求加被。
一、感恩
百善孝為先。我們祭祀祖先的意義是為了「追養繼孝,民德厚望」。追養是對親恩的追思和緬懷。繼孝是為了發揚孝道,彰顯家風。如果一個人虔誠的祭祀祖先,那麼他的仁義道德是日趨淳厚的,厚德才能載物,家庭有孝道才和睦,所謂家和萬事興,從而幫助實現幸福人生。
何為孝?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能夠祭祀祖先,人心就厚道、就純樸。祖先對我們的恩德,對我們的福蔭,是無法描述的。祖先就好比是一棵樹的根本,我們的家族是一棵大樹,從祖先那裏長起來,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枝繁葉茂、家族昌盛,是因為有根,我們要報本反始,人能夠常常有這種報恩心,這個德就厚,人心就樸實。有這個德行也就有福報,所以我們中華民族,能夠綿延五千年長盛不衰,而且是歷久彌新。
我們對祭祀之禮非常看重,這是因為對祖先真的有那分恭敬心。
夫子論孝,在《中庸》當中大讚武王、周公,所謂:「武王、周公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就是將祖先的內涵、修養、德學認知並繼承;善述人之事者,將祖先的事功、德業傳承,此為大孝。故了凡先生聞得改造命運的道理後,首行三千樁善事,即是報天地祖宗之德。故孟子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近代無論是諾貝爾獎得主,還是湯恩比博士都講: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或者要生存下去,必須汲取孔子的智慧。正如孟子所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如果沒有祖宗的智慧來莊嚴內心,我們的人生觀、宇宙觀是錯誤迷惑的,人生即是苦的。
 二、誠敬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我們深知祖宗、天地神明、佛菩薩的深恩厚德,祭祀須有萬分誠意,誠意體現在過程中、儀式中、包括散齋三天,治齋七天,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序昭穆,辨貴賤、辨賢、容眾、敬老,事死如死生,事亡如事存的愛敬心態展現出對祖先和神明的誠意祭祀。                      
三、報恩 
期勉自己努力學習,學有所成,效法古人以德學、事功來祭祀祖先,供養祖先,莊嚴道場。
四、求鬼神加被
夫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我祭則得福。」文王祭祀至誠感通,能聽到祖先的嘆息聲。我們希望用自己的誠意和依教奉行感得祖先和神明加被,道統能承傳、文化能復興,人民能和樂,天下能太平。
非常感恩師姑們的付出!在用餐之前,讓我們用至誠的恭敬之心、深深的感恩之心,虔誠的報恩之心供養!感恩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慈悲護佑、感恩老祖宗留給我們至尊至貴的中華文化!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此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不忘初心,堅定信念。深入經典,精進修學。齊心耕耘,永不言倦。為文化在傳承盡自己綿薄之力!
 
懺悔的用餐 蔡孟修
什麼是懺悔呢?從字面上來看,「懺」指的是懺除以前的罪,「悔」指的是以後不再造罪。章嘉大師說,懺悔真正的意義是「後不再造」,知道過去已經做錯了,從今爾後,不再重犯,這是「懺悔」。我們眾生由於有貪瞋癡的煩惱,發動身口意業去造作,無始劫來累積了許多的罪業,如同《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說︰「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由於沒有正知見,我們往往對於善惡缺乏分別的能力,對於造作惡業不懂得反省,也不相信因果的道理,因此往往重蹈覆轍,使得惡業相續不斷,白白地招致許多的苦果。現在我們有幸聽聞正法,應當好好改往修來,懺悔業障。
然而,我們為什麼要懺悔呢?應知不懺悔業障會有諸多的禍患,不僅現前不能對治惡業的造作,也沒有能力使過去造作的業因、所感的果報不起現行,導致人生中充滿許多逆境和不如意,就算快樂也是以痛苦為本質。而業的生起,又以成為修學障礙的那一分最為可怕!地藏經云:「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例如上課容易打瞌睡、沒有好的法本、遇不到良師益友、對教法沒有領悟力,這些都是惡業所感的障礙。修學為什麼沒有成就?就是因為自己有業障。障礙我們的善心、善行,障礙我們對於經教的理解,這個業障一定要懺悔,修學才能有成就。是故我們發心學佛的人,更要重視懺悔,去除修學的障礙。
那麼,懺悔有什麼功德呢?五分律說:「若知有罪,而懺悔者,增長善根。」往昔,在印度有兩位菩薩,無著菩薩和世親菩薩。哥哥無著菩薩專心於大乘佛法的修行,而世親菩薩一直執著於小乘佛法的修行,對大乘佛法誹謗,後來世親菩薩聽了哥哥的話,盡其餘生努力地宣揚大乘佛法。不但遠離了惡業,還增益了道業,終於入十迴向位,「鄰於初地」。因此,懺悔是非常有力量的,使我們減少繼續造罪的因緣,同時增加我們善的因緣,懺悔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
最後,我們要如何懺悔呢?《華嚴經》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觀察能造作的心和所造作的罪業都沒有自體性,這是最究竟的懺悔。然而,這必須觀待聽聞、學習教法才能達到。因此,現前我們吃飯,應當發願透過吃這頓飯,使我們上課有體力做教法的學習。另外,一般人在吃飯時大多在思考如何謀取利益,勾心鬥角,這樣的吃飯仍是煩惱相續,雜亂用心,不如在吃飯時好好反省過失。如同祖師大德、菩薩的懺悔,我們過去殺生,現前願好好護生、放生;過去慳貪,現前願好好布施、供養;過去愚癡、毀謗,現前願好好聽聞、學習教法,如是身口意業而行懺悔,〈普賢行願品〉教我們:「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為了幫助我們懺悔的身口意業相續不斷,眼前好好地吃這頓飯,則眼前吃這頓飯,其體性即是懺悔,能生起無量無邊的功德。如此一來,對用心為我們準備飯菜的師長而言,也能與我們一同分享懺悔所帶來的功德與殊勝。
 
美食的用餐 潘秀鳳
人生在世這麼短暫,當然要好好享受,而美食就是其中之一。
要懂得品嚐美食、品嚐廚師做菜的誠意和工夫,這也是人生當中很重要的課題之一。雪公太老師不也是一位嚐得出切豆腐幾百種方法的人嗎?
佛法當中有旋陀羅尼,是人的頭腦像轉經輪一樣有旋轉的能力,我們一般人頭腦都是愚鈍的(不輪轉),孔子說:「敏而好學,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敏就是此人頭腦很能「輪轉」。我們一般人在世俗上頭腦很會轉,然在佛法般若義趣上卻難以轉動,在世俗上記性很好,但在佛法上卻忘性強盛。
楞嚴經中有云:「旋法歸無」,也就是看到任何一法,都能透過思維觀修後,入於無自性,依著三輪體空的觀念,腦筋轉動得很快,而且全部朝向跟法義相應。
入定需要敏,岀定緣世俗也需要敏,《論語》裡面有敏於事,就是對於事物要有敏的能力,我們若能心思細膩的面對人生種種事項,不論是一個臉色、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一件衣服甚至是一盤菜,都是我們可以感受的對境,讓我們的人生細膩與精緻。
美食沒有自性,觀待買菜、籌畫與備餐者的用心,觀待我們內心敏銳的觀察力,就讓我們用最靈明的心好好來體會製作美食者的誠意。
 
  善大的用餐 陳麗嬌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這是四十二章經中,佛陀關於「善」與「大」的教示。
「行道守真者善」,能夠依著佛所教導的真理,實踐成佛的大道,堅守我們的真如本性,這是世間最美好的事。因此,我們能有機會親近善知識,修學佛法,是無比幸運的事。過去一般人以為,修行必須遁入叢林、面壁靜坐才算修行。事實不然,修行貴在修「心」,只要能夠善護這一念心,讓心念時時保持清淨,不被無明塵垢障蔽,即是真修行;無須遁入空門,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修行。
修行首在止惡修善,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也。要學習善分別,合於理的就是善,凡念念清淨,自然可保一顆清淨心。
「志與道合者大」,志,就是立志、發願之意;道,即是佛道、正法之意。學佛必須發願,立定成佛為目標,行菩薩道,廣度眾生,斷除煩惱,了脫生死,與佛道相配合,這是人生大事。但修行並非一蹴可幾,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逐步向上,否則仍屬空願,無法成就。眼前應好好依止善知識的引導,從信、解佛法入手,等到確實了知佛法的真諦與意趣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自行化他,直至證悟佛道,這是修學佛道最關重要的事。
現今處於末法時期,佛教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一者弘法利生,另一為培養繼起的弘法人才。這兩件事是釋迦牟尼佛成等正覺後,四十九年間,為利益眾生,不辭辛勞所從事的志業。能跟隨善知識發大誓願,矢志從事弘法利生與培養繼起人才的大業,期使佛教永遠屹立於世,為芸芸眾生留住一盞明燈,如此更能契合「志與道合者大」的真義。
正法的流通極不容易,講座一時因緣現起,隨喜各位善根,讓我們依著佛所說,保持最澄淨的心,好好的來用餐。吃飯時專心吃飯,心無二用,每一口飯就是歡歡喜喜的禪食,每一餐飯都是滋養色身、養心悟道的契機。但也別忘了老師常告知我們樂於為公發心,這也是為善最大,與大家共勉之。
 
多力的用餐 王姿云
我們都知道正知見的可貴與重要,然而我們都說聞思修,在聞、思之下,還要去修,而這就端看我們的行持力如何了,有著正知見下的行持才能讓我們快速到達正確的彼岸。由於因緣俱足讓大家聚在一起上課,我們何其有幸能夠聽聞佛法,就如同開經偈文所說一樣:「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而我們今天都得以在此聞法,接著就需下手實修了,就像老師所說的,破二障雖然以智慧為本質,然而你沒有做到以慈悲所攝持的廣大菩薩行,這樣的智慧最多也只能破到煩惱障,破不到所知障,從這邊就可以知道,慈悲所攝持的廣大菩薩行,它的作用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法是最有力量的,可以幫助我們有力量去修持正知見。在《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第十五章中,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佛答:忍辱多力。甚麼是最有力量的呢?就是忍辱。此時不禁就要問,為什麼忍辱會是最有力量呢?而且可以進一步問如何跟我們眼前這頓晚飯作結合呢?
首先,我們知道忍辱之事,大約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為耐怨害忍,第二為安受苦忍,第三為諦察法忍。第一耐怨害忍,又名眾生忍,簡單來說,就是對於眾生的怨害,我去加以忍耐,像是我們聽過的很有名的故事,彌勒菩薩的忍辱,有人吐痰在其臉上,他便任其自乾,這就是眾生忍的一個表現。而第二的安受苦忍,又名法忍,這邊的法指的是外境,即是對於外在的天災人禍、種種的惡事諸苦環境可以安然忍受,像是現在正逢夏日,如果把冷氣關掉你能不能安忍的坐在這邊聽聞佛法呢?又或是外面颳風下雨,這時候你還願不願意出門學習正法呢?能夠安忍這些外在惡劣的環境,這樣的外境對他而言都不會是一個障礙。而最後一個諦察法忍,為忍中之最,即能夠對於甚深緣起乃至於般若空性的智慧諦察而安忍不動,不會才開始聽了大乘佛法的玄妙之義,你就耐不住性子了。老師曾問到,甚麼人是最厲害的人?就是會善用其心的人。因為上述的忍辱,你不會動瞋恨,使心中不懷惡念,因此忍的力量便孕育而生,使我們的心中安定又堅強,當我們心中安定又堅強時,便會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力量。
如果明白以上的道理,我們即將享用眼前的這頓晚餐,就可以觀想用這頓晚餐的目的,是為了成為我們修忍辱的資糧,而修忍辱就是為了要有更強大的力量可以行持我們聞思的正法。而「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師長們辛勤的授課下,還要視我們各自的吸收,還有課後的用功、思維、串習的能力如何而定,就是你有聽有沒有懂,有懂有沒有修,有聽有懂的人才能轉動四十二章經法輪,然而正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轉,想要轉動法輪,便需要先轉動我們食輪,天台智者大師也說到:「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便是說明,色身乃是修行的根本,以飲食巧作佛事,令大眾身心輕安,便能於善法中堪任修持。因此我們食用這頓晚餐目的是要使我們的身心健康,有體力、心力去精進道業,其中包括成就忍辱的多力。所以上述三類忍辱為多力的內涵,我們應藉著餐前觀修用心串習老師所宣說的法義,攝持在這段餐前觀修裡,果真如此,我們就是一個善於用餐的修行人了。
 
財色的用餐     林燕雪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生大事,但是孟子又說:食色性也!說到吃飯和男女是我們的特性,老百姓要有飯吃,才不會造反,沒飯吃就會造反,所以,歷代君王都在努力於立國的民生問題,後面提及文化,老百姓才聽得下去,飯都沒得吃,其他的大道理,當然聽不下去,這都在說明吃飯的重要。
一般用餐時,貧窮的人當然不講究什麼美味,富貴人家可就非常講究了,必須要色香味俱全,乃至於講究氣氛的經營或者音樂、舞蹈的助興,而講究當中難免對世俗的安樂產生好樂跟愛染,所以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對人生生老病死的大苦就沒有了觀察的能力,一旦面臨了,也只能痛苦、哀傷、無奈,接受這樣的命運,躲不了禍,也難以面對這一切。
為了滿足生活上的種種享受,所以就天天忙碌於獲取錢財,有了錢財也開始有各種的講究以及排場,甚至是美女的陪伴,一不注意還容易導致亡國,箕子就曾說過:紂王的亡國是亡在一雙象牙筷子,這是很高明的眼力!也就是因為一雙象牙筷,所以不可能用一般的碗而需要配置玉碗,用了玉碗也不可能只裝青菜豆腐,必得要滿漢全席才配得上玉碗,有了滿漢全席就要配美酒,有了美酒就要配美女,佳餚、美酒與美女,讓人樂在其中,自然而然不理朝政,最後六百年的基業就這樣敗亡了。所以大家千萬不可以小看用餐!
那麼該如何用餐?必須要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並不是不要吃飽,而是心力不要用在這上面,吃飯就像汽車加油一樣,加了油汽車就有得用。吃到美食,我們感謝過去的善業以及眼前的招待,吃得普通也不用起瞋心,當作是人生淡泊的訓練,就像顏回、原憲等讀書人,不在衣食上講究,反而成就傳承大業。
何況我們現在社會非常富足,沒有甚麼吃不好的問題,問題是我們是否在吃飯上用功?是否在吃飯後將體力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吃飯該如何用功呢?就是要作飯前的供養,用餐時用心的體會米飯得知不易,如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從此可以養成勤儉的家風,又不至於讓子孫養成揮霍的習慣。
總而言之,用餐的學問實在是太大了,善於體會,不但能進德修業,建立供養的習氣,還可以訓練簡樸、知足的意樂。再者,我們除了身體的吃飯,也要心裡的吃飯,心裡的吃飯就是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以上簡單供養,祝各位在心情愉快、充滿法義中用餐。
 
念道的用餐             陳曼玲
什麼是念道的用餐呢?我們來玩一下說文解字的遊戲,我們來看這個念字,是由今和心所組成的,表示你當下的心在哪裡?
道:是由首和足所組成
首:代表頭、重要的、第一、形而上的想法,
足:代表腳踏實地的實踐、代表形而下的做法
兩個字合起來就是道,道者,路也,代表通往真理之路、通往成佛之路。所以我們用餐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當下的心,念念通往成佛之路。
在佛門齋堂用餐時,受食者除了誦讀供養偈之外,必須心持五種觀想用餐,叫做「五觀堂」即齋堂。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凡受食時,當作此觀,我們雖然不是比丘,但是在此共學研究教理、也應來學習思維這五種觀想: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食物得來不易,需要許多人和其他條件共同成就,應有一份惜福和感恩之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接受食物供養時,檢討自己的德行,有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精進修行,應保持一份慚愧之心。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飲食為眾緣和合,須時時提防自己,不可貪戀食物的美味,應保持一份離欲之心。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食物為健身療病的藥物,並非為滿足口腹之欲,應有一份警覺之心。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接受食物是為了成就道業,令色身可以繼續修行,應保持一份精進之心。
用餐時隨緣自在享用,不要挑剔,一切須在辦道上相應。能念念在道,則處處都是道場,善用心者,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既然人生已得,佛法已聞,就要努力修行,不要空過時日,大家要好好珍惜把握,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機會。
那麼吃這一餐飯,是為了學習《佛說四十二章經》而吃,是為了學習般若空性智慧而吃,是為了─了生死、為了出三界、為了圓成佛道、為了離苦得樂而吃,這就是念道的用餐。
 
隨喜的用餐     丁榮祿
在叢林當中用餐叫做藥石,所吃的食物不論好吃不好吃,覺得量多或量少,都是回應過去的善惡業,把食物當成藥石就是在對治我們的人我執以及法我執,法無高下契機者妙,藥無貴賤治病者良。
我們如何將自己的福報增長?最善巧的就是隨喜功德,〈普賢十大願〉當中第五大願是隨喜功德,當別人在禮敬如來時我們非常歡喜,當別人在稱讚如來時,我們也一起參與,當別人在行供養法行時,我也心想自己參與一份供養,如果不愛吃的菜或者身體不適,也要好好懺悔,如果有聖者想要入涅槃,拜託請他不要入涅槃,只有聖者能夠帶引我們,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就算經典背得滾瓜爛熟,被善知識一問就問倒,所以轉法輪極為重要,常隨佛學就是只有佛可以做為人天的典範,我們也才有皈依學習的方向,恆順眾生必須要有文殊智與普賢行,才能幫助眾生導歸西方極樂世界淨土。
隨喜功德可以攝持全部的九大願,用無量的心去回向。
每天早上出門要上香,在上香的時候,先觀想三寶加被,放光照應我的父母、家眷,攝住一切有緣的眾生,並且發願弟子隨喜十法界一切眾生,特別是一切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特別是所起的善念,所發的善願,所作的菩薩廣大行,所實行的善法以及成就的正法,弟子眾等盡皆隨喜讚歎,隨喜成就,隨喜回向,這也呼應行願品當中,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心無窮盡。今天以此一點心得與大眾分享,祝大家福慧增長。
 
精進的用餐       潘曉青
什麼是精進?就字面意義而言,「精」就是精純,一點挾雜也沒有叫「精」。「進」就是勇往直前,不管順境、逆境,始終不變初發心,永不退轉,謂之「進」。那我們如何在道上體會精進呢?
昨天的課程下來,我們知道,唯有破煩惱障、所知障,成佛才是究竟的精進,成佛中間的過程就像一人與萬人戰,掛鎧而出,這個鎧就是願力鎧,有中觀正見的鎧,意或怯弱或半途而退,就是小止觀裡的沉沒相,這時候就要在定中不斷串習中觀正見,讓法喜堅持其心,如果沒有法喜及中觀正見,則失去了保護自己的能力,被煩惱轉,也就會格鬥而死,唯有般若的中觀正見才能得勝而還。
精進有三:
一、披甲精進,此約總相說。鎧甲代表願力,是世間最勇悍的形相,通達只能在有情身上才能得到利益,體認到唯有幫助有情離苦得樂,才是唯一的一條路,願力一提起就生出勇悍心,如同趙子龍衝入曹操陣營救阿斗那般勇悍。
二、攝善精進,此約上求說。以披甲精進來攝持攝善精進,見到這些善法的好處,惡業消除的快樂,心甘情願,甚至滿懷歡喜的去做種種善法。
三、利樂精進,此約下化說。以精進的心態與行相度化眾生。
面對修學會遇到的障礙,應觀察人身難得而且容易失去,要有無常觀;貪著世間容易墮入惡趣;若不好好把握修學機會,善知識難逢,佛法難聞,過了時機再學,已是另一個因緣。如果內心還是放不下世間利益,此時可觀貪著世間的過患,以及不貪著世間的利益功德。也就是利用正確的觀念度過障礙。
再者,精進也可變成修學的順緣,一者、勝解力:來自教法的殊勝了解。二者、歡喜力:煩惱不成為我的障礙,反而是我修學的助緣。三者、恆常力:也就是恆心的修學法。四者、暫止息力:用功必須緩急適當,這是非常重要的。
透過以上這方方面面的觀察,相信大家都對精進有殊勝的體悟,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體悟來用餐,相信這會是最精進的用餐。
 
無欲的用餐 李丹
面對錯綜複雜的大千世界,面對來自各方的種種誘惑,我們如何處之?要有天空的廣闊,必先有天空的坦蕩,要有大海的浩瀚,必先有大海的無私。
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貪心;欲望過多過大,必然欲壑難填。貪求欲者往往被財欲、物欲、色欲、權勢欲等等迷住心竅,攫求無已,終至縱欲成災。
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說:修習佛道的人「如被乾草」,火來了,就必須遠遠避開,否則必然遭到大火焚燒。佛用譬喻,告訴我們要遠離一切的欲念,不要被欲火所燒了。六根好像乾草似的;而六塵這種境界,就好像烈火似的。身體內在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外在的境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相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種種不同的感受。我們從早到晚,六根緣著六塵,生起六識,在這個當中,每天就是在五欲六塵的境界中打滾。因此,修習佛道的人見了各種物欲色欲,都應當遠遠地避開它。
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是位虔誠的佛教徒,曾經在杭州當太守。有一次,他在假日跑到秦望山去拜訪道林禪師,這位禪師不是住在寺廟裏面,而是住在樹頂上,好象鳥兒搭了窩一樣,人家都稱他為鳥窠禪師。白居易太守見到鳥窠禪師就說:「師父,您為什麼不住在廟裏,卻住在樹上呢?如果不小心跌了下來,可能會連生命都送掉的。真是太危險了。」鳥窠禪師說:「我的太守啊,我在這裏不算危險,你太守比我更危險哩!」「為什麼我更危險呢?」「薪火相交,色情不止,你每天在官場當中,為「名」「利」所包圍,總是為了它在那兒奔波、應酬,要是不小心,就會摔倒,不是比我更危險嗎?」 
有一個人有淫欲的毛病,一直無法除掉。他想要將自己的男根割掉。佛對他說:如果你想割斷自己的男根,不如把自己的淫欲之心割斷。
斷絕色欲的根本,光從形式上、外表、或者生理上下手是不行的,必須從心上來下功夫。
人為什麼有憂愁恐懼?就是因為有愛欲。若把這愛欲斷了,就沒有什麼憂愁恐懼了。我們最憂愁恐懼的事是什麼?生死。師公說這不足道也,最憂愁恐懼的事是死後的墮落。離開欲,是遠離憂愁恐懼的方法。如果得道,唯有法喜,哪裡來的憂。不墮落,又何怖之有?
無欲,是真正的自由—由內到外的徹底自由。
是保持覺察,在欲望升起時,一眼看透欲望的本質與結構,徹底洞悉它的虛幻與荒謬,一切自然放下。
人若無欲品自高。「無欲」的操守,將使我們能在障眼的迷霧中辨明方向,勇往直前;將使我們在與習氣鬥爭中克敵制勝,高峻潔清,不染塵泥。「無欲」使人如同蒼松翠柏,不怕烏雲翻卷,不怕雨暴風狂,挺立世間,永不摧折
學會的師姑為我們精心準備了即營養又豐盛的美味佳餚,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考題,相信大家都會獲得滿分的。
最後,把一首小詩獻給大家:寧靜才致遠,清墨韻飄香。無欲不憂懼,幽蘭馨芬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