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七十四)

所證雖同能證異

大小較量天與地
有情恩重悅意相
不起定能任運度
 
 
第十章  證果
 
論文: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
爾時就是體真止,以空性為所緣的止,聲聞與緣覺能破法我,住於體真止上。
安立佛果不過就證得諸法實相的那一分來說,並非有個實在的佛果可得,佛果非實有,觀待佛的眾生又如何有實有可得?尋覓真實佛果尚且不可得,如何求佛果?尋覓真實的眾生尚且不可得,何來實有眾生可度?
佛有五眼,慧眼乃通達空性的那一分所安立;法眼是通達世俗;天眼是見遠;人眼是在人的五蘊上安立能看的名言;佛眼則是觀待同時見二諦而安立。
此時只在空性定上安住,不見佛果可得,不見眾生可度,不求成佛,不發悲心度眾,成就的空性定即墮入聲聞、辟支佛地。
 
論文:故經云:諸聲聞眾等,自歎言: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此處指的是《維摩詰所說經》,在維摩詰居士顯現神變的時候,諸大弟子們感嘆的說:啊!我們為什麼如焦芽敗種,把自己的善根斷掉?在現場聽到大乘佛法的尊者,雖然感嘆自己斷了大乘善根,但是卻不想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何如此?
因為安樂日子過久了,勝義的快樂讓他不想出去緣世俗,雖然會同情可憐的人,雖然羨慕大菩薩美妙的功德,但是他不會跳火坑去救度眾生。就像我們看祖師大德的傳記,內心隨喜讚歎他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但是自己要不要經歷這些苦去當祖師大德?要不要跟隨祖師大德經歷這樣的苦行?捫心自問,大部分是不願意的!所以聲聞眾等安住在諸法自相空的快樂,不想住在世俗,也不想成就世俗而做種種廣大菩薩行,所以是「教化眾生,心不喜樂」。
聲聞眾等,見到萬法究竟清淨的這一分,勝義上未見生、滅的自相,未見大、小的自相,所以生、滅、大、小的自相皆不可得,破除我執,正位就是最究竟處,安住在諸法自相空的快樂,不想住在世俗,不能發菩提心來利益眾生,這樣的聖者能夠在某一法上專注空性的義理,得到殊勝的快樂,這叫做定力多。雖然佛力無邊,但是佛巍巍的功德,無邊的佛力都不成為他人生的志向,因為沒有廣大的正理來破除所知障,所以不見佛性,無法成佛。
 
論文: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取著無為而自寂滅,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
發菩提心的菩薩要下化眾生,但是真正要去利益別人,自己要先充實,而潛力的發揮要觀待心量,有志於利益天下蒼生的人,就會認真學習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
此時從空入假,觀察心性雖空,也就是以自心為所緣,觀察心的自相,覓心了不可得,叫做心性雖空,可是觀待境界而生起認識境界的心,境界也觀待認識境界的心而生起,在見聞覺知當中顯現六塵境界。
 
論文: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欲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
證果這一章﹐已經將所有止觀門所有的義趣和盤托出。一個人取著於無為,然後進入空靈靈的意境當中,再重新出定去利益眾生,必須要先加以作意,入定的目的是為了利益有情,這才容易從空靈靈的境界走出來。
諸法空寂是指自相空寂,諸法在名言上會顯現萬法的差別相,在自相空的認知下,透過我的造作而顯現各種不可思議的福報。在諸法自相空寂當中,所有觀待的世俗善法就像空中種樹一樣通通顯現。
而從空出假去度眾生沒有這麼簡單,必須要成就無礙辯才,而無礙辯才的本質是智慧,說法無礙辯才是佛所有正法事業當中的核心事業。行者如此觀察,知道眾生有他的根器、習性、欲望和他自己的理解,菩薩以無礙辯才,真實利益六道眾生,給予眾生正知見,出離輪迴之苦。
菩薩從空出假,必須要在假中見空才能破所知障,所以在假中要修平等觀,但是唯佛能真正在假中修持平等觀。也觀待能夠認知差別法所以稱作法眼,觀待佛所攝持的道種智而通達菩薩的所行位。
 
論文: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菩薩雖復成就此二種觀,是名方便觀門,非正觀也。
菩薩住於此觀,智慧力多,在每一法上都能很快地做勝義的修學法,而且能在世俗上去推理自相空,有辯證空性的方法但是還不能顯現為自相空,唯有佛是見佛性明了,以不起定的方式利益有情,在空性當中圓滿的成辦世俗法。菩薩沒有這樣的能耐,所以是智慧雖多,可是無法在每一法上安住於空性,稱為雖見空性而不明了。
 
論文:故經云:前二種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若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
中道正觀,是能夠在法上任運顯現空性,能夠以不起定的方式去利益有情,在有上顯現空性。
從假入空是真實觀,從空入假是方便觀,是成佛的方便法,以這一分安立為方便正觀。中道即是通達連空性也了不可得的究竟空義,能任運了解真俗二諦,在究竟的空義下,才能真正顯現二諦的面相,雖然是雙照二諦,但是重點在於入空性心心寂滅,以現證空性的智慧破所知障,真正得到佛的證量,稱為流入薩婆若海(佛的智慧海)。
中道正觀就是雙照二諦的證量,是指究竟不可得的空義,在究竟的空義下,空和有的自性皆無,止息了空有的分別。(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