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活動報導-二0一五年八月濟南大型公益講座

山東經濟廣播電台專訪(二)

文化人才急不得

聽聞思辨離批判
以文會友淺入深
隨緣利他興正法
 
八、傳統文化是否有糟粕?該不該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
答:依著解釋的人讓經文變成糟粕或精華。對顏回來說,孔子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子貢說,生民以來未有如孔子。孟子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宰我說,我觀仲尼遠於堯舜。他們是這樣看孔子的!
《論語》當中有許多孔子人生的經驗閱歷,有其經學的見地與品格的經營,更有人情世故的通達,可惜的是後面的人不會解釋,才讓我們感覺到《論語》或經書上有糟粕。〈禮記〉中有很多都是古禮,古禮的作法在這個時代本來就不適用,但我們要保留古禮的精神,不能因為古禮的作法不能用所以稱它為糟粕,就像古人是坐馬車,所以有馬車的禮節,而現在是轎車,不把馬車的禮節用在轎車的禮節上,這是對的,但不能說古代坐馬車的禮節叫做糟粕。
孔德成先生是儀禮的權威,也發表過相關論文,當然古禮對現在人來說是很繁瑣,但那是古代人為了要經營親情的關係,嫁娶時該如何的慎重以對,或國家要禮聘大臣,或者大臣要覲見國君,由禮節的慎重,表徵著對職位的尊重、對國家的尊重、對領導人的尊重,那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作法,若覺得作法太繁文縟節可以修改,像冉求就曾經在祭祀當中,主張要修改祭祀的禮儀,孔子也覺得很好,這在古書上都有記載。古代的作法在現代不適用,並不能說那是糟粕,那只是作法不適用現代而已,但是精神要保留。
舉例來說:古人說,親有疾,藥先嚐,要如何先嚐?嚐了對身體不是不好嗎?這也是糟粕嗎?古時候讀書人都會學中醫,中醫是保健常識,五行當中哪一個部分的功能出問題,他是有能力判別這個藥是否對症的,並非拿來亂吃,這樣的精神保留到現在該怎麼做?就是陪伴著親人去找良醫,主動了解病情,幫忙親人做正確的治療,這就是精神上的保留。
雪廬老人在六十幾歲的時候,黨國元老陳立夫先生,於一九五八年在台灣組成了中國醫藥學院,把中醫帶來台灣,當時的發起人之一就是李炳南老先生(雪廬老人),那時雪廬老人在中國醫藥學院教黃帝內經,八十章的黃帝內經極其麻煩,他也是有傳承的,但他說他看《論語》鄉黨第十,簡直就是一部黃帝內經,他說孔子真厲害,把醫療保健化為日用平常,而且讓人看不出來,這真是淺者見淺,深者見深。
孔子有一個生活習慣,不撤薑食,民間有一種說法叫「晚上吃薑猶如砒霜」,這是否不合時宜呢?不多食代表吃得不多,而且薑屬熱性,雪廬老人說,古代的人不會將這些調味料放到菜裡面,是菜煮出來之後才放這些調味料,藉著調味料去調味,讓胃口大開,薑則不多吃。至於晚上不吃薑仍要看狀況,若著涼了晚上回到家仍要喝薑湯。
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有糟粕是因為後人解讀的問題,意思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本來面目,如果溯本清源的話它是沒有糟粕可言的。我們如果能在國家強盛的時候,找出幾位大儒,重新根據古注找到合理的解釋,重新來看孔子,恢復孔子的精華。否則學術界各說各話,讓孔子沾染了許多的汙名洗刷不了,甚至批判《論語》,使得《論語》真正的價值無法顯現,實為不公平。
 
九、請問霸道與王道的差別為何?推廣傳統文化的意義?
答:推廣傳統文化一事實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領導人知道以文化治國的重要性,以文化治國才能脫離霸道的政策。王道跟霸道不一樣,春秋時代孔子要推展的是王道文化,而不是推展霸道文化,王道文化是互相禮讓,且能經營出善良的風氣,霸道文化則是以武力取勝。王道文化跟經學的見地有關,經學的見地則要看如何地去解釋經學,所以領導者在推展傳統文化當中,喜憂參半,喜的是看到文化治國的殊勝,文化治國會給老百姓內心帶來真正的快樂,同時知道國家發展的方向,而且老百姓不會因為貧而作亂,不會因為富而驕奢,在孔子的教育中,能知道貧跟富都能夠上軌道,富的人如果好學這就是富而好禮,貧的人如果好學就叫做貧而樂道,這個國家就不會因為貧富差距而造成禍亂。
但若因為強調發展傳統文化,結果各地烽火燎原、良莠不齊,甚至以假亂真,極有可能最後是劣幣驅逐良幣!如果不能好好弘揚文化,到最後不但大家沒有法喜,反而會認為文化是束縛,是違反現實、脫離時代、不合科學的,到最後會在內心裡面屏除傳統文化。
 
十、弘揚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答:就像皮爾蓋茲說,打造美國一定要有優良的師資,如何好好的培訓一些師資,由這些老師出去弘揚傳統文化,才能為傳統文化帶來未來的春天。
沒有人才的時候不能急成,如果沒有人才而急速的推展,那反而會傷害了文化,一定要按部就班,剛開始發覺科學非常重要,並不是馬上弘揚科學,一定要先把技術人員找來,開始整頓、構思、重寫教材,以及如何培養這些落伍的老師,不是光喊一個口號,他認為四個現代化絕對不是用口號喊的,要實質的去做出來,沒有人才,那四個現代化都是假的,他真的看到問題在哪裡。
 
十一、請問傳承文化的人才應該如何培養?
答:宋明理學曾經成立過書院,像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等等,那些書院式的講學,就是一個培養人才的方式,老師培訓的期別越來越多時,這些老師可以出去再去教其他人,雖然剛開始影響有限,可是慢慢的隨著時間,影響的範圍會越來越大,首先必須是國家各級的領導人,在上位者的觀念要先導正,否則講學事業發展起來會有障礙。
首先成立讀書會,在讀書會當中找出學得比較好的老師出來帶領,經學不能隨便亂讀,要慎選註解,要帶出大家的興趣,若將這個人才培養出來,他就能夠做出一番事業,進而能夠利益地方,甚至可以影響全國,當別人要推展傳統文化時,以這樣的內涵來跟他們作交流,提供大家參考。
人才的培養一定是慢慢來,因為大家可能會先觀望,慢慢的學有法喜時,隨著他投入的時間越來越多,自己培養自己的速度就越來越快,這完全要看學習者投入的心思以及投入的時間有多少。
這麼多年來,有一個深深的感覺,最後的決戰點就是時間,慢工出細活,只要這個人時間花得多,當然他成功的時間就縮短,時間花得少,當然成功的時間就會拉長。
孔子六十八歲回到魯國,七十三歲就過世,在魯國只有五年的時間而已,可是孔子有很多後起的弟子,都是跟著孔子這五年,像子夏、子張、子游,還有宓子賤、樊遲,這些人都是後面進來學的,只有五年時間而已,通通都是卿相諸侯之材,就是說這個人放到國家可以當領導人,成為可以推動政策、制定政策的政務官。(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