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期::活動報導-2016年寒假佛遺教經講座
佛遺教經講座餐前觀修
歡迎的用餐 陳麗嬌
因著學會興辦「佛遺教經講座」的緣起,感召大家在這春節前夕,不畏冷風颯颯,放下一切,由四方前來齊聚一堂,共同學習、研究教法,這種對法好樂的精神令人敬佩。在此祝大家這段期間身心安樂,歡喜聆聽教法,並有豐碩的學習成果。
《佛遺教經》是佛將入涅槃之時,為諸弟子略說的法要,也是為我等凡夫眾生,興大悲心而留下的經教,今能逢此殊勝因緣參加講座,應心生感恩把握機緣,以清淨心、不放逸自己努力學習,方不愧對自己與蓮友們種種的護持與辛勞。
現在讓我們將心沉靜下來,用下列各種歡迎之心來享用這頓豐盛的午餐。
第一個歡迎我們的是佛─此經的說法者,佛將入涅槃之時,苦口婆心的再說法要,無非是怕我們沉溺在世俗的假樂,而忘了修學脫離輪迴的真樂,如今在盛會中的我們,暫且能通達慈父內心的隱微處,當然我們用心觀想,即能看到佛展臂歡迎的喜悅。
其次,學會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道糧,並組成師資與學長團隊,講說《佛遺教經》,至盼教法得以延續,如佛常住,未曾滅度。相信大家共聚一處,並充滿了歡迎之心,學習聆聽與研討教法,師長們內心的隱微處是何等的欣慰與開懷。
第三,讓我們也為自己喝彩,歡迎自己來到中華無盡燈文化學會,參加這場殊勝的講座。所謂「個人吃飯個人飽」,修行就在當下,如同眼前的佳餚,如果自己不去享用,別人吃得再多,自己的肚子依然空空,更無從了知食物的味道。修學也同吃飯一樣,必須靠自己努力。願大家把握善因緣努力學習,方不辜負老師的悲心。
當我們做了如此的觀修之後,這頓豐盛的午餐必能滋養我們的色身,且內心充滿愉悅,有利學習正法,此時更以愉悅感恩的心,納受香積菩薩的用心準備,並以認真學習作為回饋。
最後我們當知佛言,勿落入種種戲論,而亂了自心,尤其更應保握這短暫時日,時時刻刻,努力不懈,務必善解所學,化之於行,能了知佛所教導之種種修行法要,以智慧力脫離世俗名聞利養的假樂,證得往生極樂世界不落輪迴的真樂。
戒律相合的用餐 白文輝
為了利益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我們必須成等正覺,故興辦佛遺教經講座,眼前的因緣是餐前觀修,題目是戒律相合的用餐。
佛法的總綱,一言以蔽之,曰:戒定慧。其中持戒乃是學佛的基礎,猶如高樓大廈之地基,極為重要。戒律的體性在防非止惡,防止過錯罪惡,乃是修學止觀的資糧。當我們在黑暗之中伸手不見五指,完全不知會遇到什麼危險,感到很恐怖時,戒律就像一盞明燈,可作為我們的指引,應當尊重珍敬之,將之視為教誨的老師,如同佛仍住世一般。
持守清淨戒律的修道者,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人生的重點在一心勤求出道,是故應當謹身節用,節制身體的欲望享受,不要求精緻量多的食物,否則時間都浪費在美食的追求與享用,如此則耗時害道。若能安貧樂道,知量知足,夠用即可,不要增長貪欲、障礙修道。
此外,受用各種飲食的目的乃在資養色身、進德修業,故要知量知時,過多過少皆不適宜,而用餐的時間點也要適當,該食則食,不該食則止。並且懂得以食為藥,不因飲食的美好或惡劣,而生貪瞋。譬如蜜蜂採花只是取其味,而不損壞花的色香,修行人用餐也是一樣,只是為了除飢渴病而已,若是多求將會破壞施者的善心,罪過不小。如同有智慧的人,了解牛隻的能耐,會加以籌算估量,不會令其負荷過重,耗竭了牠的體力,甚至損短其壽命。
最後,在種種的對治法中,想要究竟對治對飲食生貪,仍需空性的修學方能圓滿。應知諸法自體空,唯名言安立,飲食的美好也是自體性了不可得。若有自體性,美味是在飲食上或在舌上?若在飲食上成立的話,理應每個人去吃都覺得美味,但現見並非如此,例如美味的臭豆腐,有的人便避之唯恐不及。若在舌上成立,那麼不用飲食就有美味。可見美味乃觀待能嚐的舌及所嚐的飲食,一時因緣顯現,善業生起,而名言安立為美味。如此一來,尋覓美味的自體性了不可得,則如何生貪?若能將以上所學,結合眼前的這一餐,不斷的串習,相信未來每一餐都是與戒律相合的用餐,祝各位用餐愉快!
知足的用餐 吳錫堂
知足常樂,耳熟能詳,但大部分人皆不瞭解其真意,終將淪為掛在嘴角的一句話,用來安慰自己或他人的感語。
《佛遺教經》業已指出,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觀是觀察、觀想、觀悟,何為知足方能脫諸煩惱。足是夠,已足是再無所求。何為足,何為不足有賴於知。知是智慧,有智慧方能確定知足之意涵。
以常人所知的知足為例,有人生活花費每日以百元為已足,有人以千元甚或萬元以上之生活花費為滿足。能知足者,接合著少欲的前行,很容易悟知生活周遭之事物大多非真實需求,故能捨棄非需要之物,不會為那些不需要的事物煩惱,自得富樂。又常見永遠以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夠者。日進斗金不足,要日進千金,等到已經日進千金了,又想日進萬金,永無知足之時。猶如惡鬼,吃再多亦嫌不夠,於貪念驅使下,安得不生多求的煩惱。
事實上,知足本身亦無自性,若知足有自性,那每個人對需求的質與量應該一致,事實不然。常人大抵以得之多少來定其足否,亦有以付出不得而知足者。例如父母備佳餚供子女食用,因子女之喜歡,令父母停筷盡由子女取食。其知足非由食物之享用得,而是子女的滿足亦讓父母同得滿足。又如於善法的學習上,如對既有所學知足,不再精進學習,似乎擺脫學習的痛苦,但終將不能離苦得樂,未來仍於三界受苦。反倒是對於善法正法的學習,當以不知足為動力,在學習中所得之法喜遠非尋常快樂可比。
今日與善法同好用餐當觀知足:一、以能與同法者供餐,實屬難得機緣。二、以領受之佳餚,為發心護法之同法者精心烹調當知足,此乃尋常人無福領受。三、以所備餐點足敷供求法、求道者更專心精進,當稱知足。
最後,祝參與此次講座者,就世俗之物無貪所欲為已足,感悟學習正法的精進為不足,直至成就佛道為已足,阿彌陀佛。
對治煩惱的用餐 李丹
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煩惱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
要對治煩惱,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煩惱究竟從何而起,世間所有的煩惱皆因我執而產生,顛倒認為「我」的身心是實際存在的,就好似患有眼疾的人看見空中飄浮著花朵,天際懸掛著兩輪明月,因此產生對自我毫無意義的執著,也就衍生出與執著有關的貪瞋癡慢疑的煩惱與痛苦。
心本是佛。由煩惱未除,枉作眾生。金不煉不純,刀不磨不利。不於煩惱中經歷過,一遇煩惱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識得彼無什勢力,其發生勞擾心神者,皆吾自取。
在《佛遺教經》中佛告訴我們:忍辱仙人所面境界都能忍,餘諸逆境何足介懷?「無令瞋恨」,則身意清淨;「勿出惡言」,則口業清淨。忍辱的功德,連持戒和苦行都比不上。持戒者,未必能忍辱;忍辱者,決無不持戒。所以六度之中,戒居第二,忍居第三。以前不兼後、後必具前故也。以我心而持戒。則報僅在人天;以無我而行忍,便成就出世大道。
倘若不能夠,像飲用甜美的甘露一樣,去歡喜地忍受惡毒的辱罵;就不能叫做已經入道的有智慧的人。因他惡罵,成我忍力。如石磨良劍,劍則愈利。所以歌利王是釋迦佛真善知識。如果不能歡喜忍受,便是愚癡,未聞道故。況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破諸善法,何能自利?壞好名聞,何能利他?今世無二利之因,後世無二利之果,所以欲護自利善法,當防瞋火;欲護利他功德,當防瞋賊。
曾經有一個公案。從前,印度的一位國王勝光王,迎請世尊供齋。當時有一位以行乞為生的貧女心想,勝光王是因為往昔所積累的福德力,才成為擁有榮華富貴的君王,如今遇到了釋迦牟尼佛這樣殊勝的福田,又積累了這麼大的福德資糧,實在是太稀有了!她發自內心地歡喜。世尊清清楚楚地知道此事。傍晚回向的時候,世尊對國王說:「你所積累的福德、善根是回向給你自己,還是回向給比你福德善根更大的人?」國王心想:「不可能有比我福德、善根還大的人。」於是就說:「誰的福德善根大,就回向給誰吧。」世尊就念了那位貧女的名字做了回向。世尊連續三天都是這樣做的回向,有大臣們獻策:明天世尊來應供的時候,我們多做些飯菜,讓飲食溢到器具外面,等貧女來撿的時候,我們就打走她。國王同意了。第二天貧女遭到了毆打,不由得生起了瞋恨心,摧毀了善根。當天佛陀便念國王的名字做了回向。
隨喜的功德不可思議,瞋恨心的過患也不可思議。我們要隨喜一切,隨時隨地觀察、憶念、隨喜他人的善根和福德。
比如我們一會兒用餐時,對於師姑用心煮的每一道天廚妙供都以無限感恩、隨喜讚歎、成就道業之心來受用,就對治了對飯菜分別的煩惱。
我們在行住坐臥、應對進退中要恒常觀自心,如果發現有煩惱生起時,就要馬上對治。就如同一條蛇掉人懷中,要立刻把它丟掉一樣,因為毀壞自他一切的根本敵人就是「煩惱」。
紮堪婆羅門時時觀察自心,每當生起不善念,他就放個黑石子;每當生起一次善念,就放個白石子。最初,全部是黑石子;通過精勤對治,去惡從善,到中間時,呈現黑白各半;到了最後,已全部是白石子。
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至於橫逆一端,須生憐憫心,憫彼無知,不與計較。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今因此故,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
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習氣如夢幻泡影,就是種子現行在心裏頭,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知道是這樣作用,就不聽它的。
若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為大光明。
不疲倦的用餐 王姿云
不疲倦的用餐,反面來說是不疲倦,而正面來說就是精進。甚麼是精進的用餐?吃得很努力、很香嗎?到底精進可以如何和我們的這一頓午餐結合呢?
我們這幾天所學的《佛遺教經》,乃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前對眾弟子們的最後遺言、最後說法,就如同父母對著自己的愛子愛女做最後的諄諄教誨,想必這最後的教誨乃是精華中的精華。其中,佛說了;「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可見精進此法對於我們日常修學是多麼的重要,然而,修精進法和精進修學善法是兩個不同的面相,就好比你能使用英文幫別人做翻譯前,你必須先學會說一口流利英文。那麼就該試問,如何助修成精進法呢?
成佛之道中助修成精進法有四力;歡喜力、勝解力、堅固力、暫止息力。當我們很喜歡做一件事情,或是在做那件事情當中感到無比的開心,我們便會想要持續的做下去,就如同在修學的過程中,法喜充滿,而能精進修行,這就是「歡喜力」。當我們能相信了解因果及空性的道理,知道真正的離苦得樂之道,引發精進而使之修行,這就是「勝解力」。當我們能持之以恆,有始有終、貫徹到底的精進修行,這就是「堅固力」。而如果我們在該休息時適度的休息,為的是以後能持續精進的走更長遠的路,這就是「暫止息力」。
而今想用以上這四力來和我們的吃飯做結合。首先,「歡喜力」:我們在用這頓飯的當下,可以觀想這頓飯是怎麼來的,因為有這場《佛遺教經》的講座,有老師們的講課,有大眾們的一同參與聽課,才有師姑師長們發心一整天在廚房默默的為大家準備飯菜,隨喜我們聽聞教法的功德,吃上這頓色香味俱全的飯菜便是一頓法喜充滿的飯菜。再者,「勝解力」;我們享用飯菜前,都能來聽一篇餐前觀修,而能把一般人看似平常的一頓飯,進一步的作教法上的觀修和結合,不斷加強我們對於因果知見、空性見解的串習,這頓飯就能不斷的和道法相應。三者,「堅固力」:享用這頓飯菜,目的是要來堅固我們身和心,讓我們身心都能健康愉悅地的在道法上,持之以恆的修行。最後,「暫止息力」:吃飯這件事情非同小可,將吃飯拿來餵飽我們修學上疲憊的身心,而能養精蓄銳,打長久戰,那麼這樣的一頓飯就是精進的必需品。
如果在用餐前、用餐時甚至用餐後,都能作以上的觀修,我們便好像拿到一把萬能的工具,可以使用在各個修學的層面,像是用勇悍的心去聞思修,精進於上課的聽聞,精進於思維法義,對於串習聞思的決定見解也要精進,這樣的精進,我們能夠得到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從一頓飯中可以生明解、生真智,最後一同入聖道,這就是「精進的用餐」!
不忘念的用餐 王順福
《佛遺教經》講座到今日已是第三天,此段時間持續有明師的教授善知識精妙的講演,及好學的同行善友消文的相隨,細思量對所聽聞的遺教經有無憶持不忘。
末學試將講堂上參與者,依年齡約略作一區分,有而立(三十歲)以下、有而立至知命(三十與五十歲之間),及知命以上(五十歲以上)三種,眾所皆知,憶持白話意思就是記憶力,毫無疑問,如末學已逾耳順,憶持功夫自然不如而立以下的同學,可是也不能自暴自棄而自餒,要砥礪自己以理解力補記憶力之不足,此一方法,是平素從老師講課聽聞而來,而理解力展現不外乎思維其功德與過患,但功患非得從科判架構之分析方浮現出來。科判架構如啟建樓房樓層之繁簡,關係解經者對眾之契理契機,層數越多意味判經人越有微細智。本次《佛遺教經》之講座,老師為聽經者準備繁簡二種版本,簡版是蕅益大師的科判,該科判從序分一層至正宗分之五層(正宗分下分二\明共世間法要下分三\對治苦法要下分三\根欲放逸苦法要下分二\根及欲放逸苦對治),亦有二、三或四層;老師率學長參酌蕅祖所作之科判,由序分二層至正宗分九層,所謂站在祖師肩膀分得更加精細,不論繁簡,大體上依文句所含義理不同及邏輯思維而妥分,不是僵硬地定得拆成幾層,而我等讀科判也可依自己根器而作選擇,不妨先簡後繁。讀科判如此,學作科判料想亦復如是。
依《佛遺教經》經文及經義所說,若日日時時能不失正念,久而久之,念力增強,縱使處在五欲煩惱怨賊中,猶如身上披著鎧甲護身,入戰陣中,不致有傷身之患,此即是不忘念的功德;反觀一旦失去正念,煩惱賊隨即趁虛而入,劫去功德法財,此即失念的過患,認知了不忘念的功德與過患,容或可勉強憶持。
年紀漸長雖可藉理解力盡力維持不忘念,在此姑且提出二種憶持不忘的方法,一種是古人常說的讀書要用心、手、口、眼到,如修淨土法門印光祖師時時提撕持名念佛要口念、耳聞、心聽三者一起用,俱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才能憶持不忘。另一種是雪廬老人特別勉勵後學者以抄經方式下死功夫,一字一字的抄寫,可說將手到發揮得淋漓盡致,抄寫不犯錯,自自然然便收攝住心,實際上已齊用手眼心三到,進而達到念茲在茲的境地,如此或許也能憶持不忘,上課前即抄錄一通遺教經經文,便是秉持這一理念,並依雪公之教誨而行。
有作早晚課或定課習慣的人,作課時間容易不忘念,其他時間如經文流通分世尊所說勸勉弟子不論「山間、空澤、樹下、閒處靜坐,念所受法,勿令忘失」,甚至古德說行住坐臥遇到順逆境界,或用餐就不見得對所持義理能憶持不忘,我等此刻用餐果能念念在遺教經經文,及經義旨趣之修學止觀上,同時也能感念香積組義工細心、用心不畏寒冷的付出,能如是,庶幾乎不忘念吧!
禪定的用餐 楊茹軫
《佛遺教經》上說「若攝心者,心則在定」,金剛經上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禪定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當六根接觸到六塵境界時,不管遇到甚麼樣的境界,能夠不受干擾,不被外境所誘惑就是禪。而能保持清淨心,不生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定。
吃飯很重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吃飯,不吃飯是無法延續生命的。但是吃飯要如何與修行結合在一起呢?在吃飯的時候不要著吃飯的相,很多人吃飯時非常考究,講究食物要色香味俱全,這樣就著了吃飯的相,覺得這個好吃,合我的胃口,那個不好吃,不合胃口,就動了心。
禪宗有個故事,是唐朝的有源律師,有一日向慧海禪師請教︰「禪師您在修道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法門呢?」,慧海禪師回答︰「有啊!我肚子餓的時候吃飯,身體疲倦的時候就睡覺。」有源律師問道︰「一般人的生活也是吃飯、睡覺,與禪師一樣啊?難道平常人也是在修道嗎?」禪師回答︰「平常人吃飯的時候,貪求精美,百般挑剔,如果沒辦法求得,心裏便容易起瞋恨。而終日汲汲營營於富貴,乃至於晚上睡覺的時候,仍然心懸名利,該睡的時候不睡,要睡的時候又要求床鋪要舒適,這樣那能安穩。所以我與一般人是不同的啊!」
由此可知,雖然是吃飯這樣簡單的事情,但要維持不著相、不動心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因此在飲食當中,能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並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看到飯菜,能「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就是修一心不亂,也是修定。所以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不管在任何的順、逆境之下,心都能不隨境轉,能自己做得了主,否則隨境生心,就被障礙了。
智慧的用餐 陳世昌
佛說的智慧即是四諦法門的修學,故此次觀修僅從四諦法門角度切入。
為什麼用餐跟智慧有關?因為吃飯的時候是煩惱最容易生的時候了。眼根見精美菜色,耳根聞隔鄰吃聲,鼻根嗅各式菜餚不同之香,舌根嘗菜餚之味,飯菜吃下肚後身根飽足之樂,意根不知足的還想著繼續吃,或者其他等更慘。本來一堂課下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眼看就要得三摩地。一頓飯下來六根全跑光。唐朝趙州禪師自稱:「老僧行腳時,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除外更無別用心處。」可見吃飯要不分心起煩惱,需得好好用功。以上是集諦門的觀察。
要如何用功呢?在動機上確立吃飯長養色身方便修道,不在美味,如同經文所講:「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這就要問自己內心的隱微處的真正想法了。那如果發現自己真的很貪愛美食或某種食物,要怎麼辦呢?這就要用持戒之鉤來對治,要好好觀修貪食的過患,如一餐吃的過飽則氣急身滿,昏昏欲睡,長期都吃過飽就導致各種疾病上身。以上是苦諦門的觀察。
其次美食吃下去前看似形色香味俱全,下肚之後如果再嘔吐出來者,沒人肯吃自己嘔吐的食物,可是剛剛明明是美好的食物,只不過經自己的咀嚼再下肚,那美麗及美味的自相何在?再來如果愛吃某種美食,每餐吃,天天吃,到最後也會變成討厭。所以美食也不是在那裏自相存在的,再如果這五天講座每天中餐、午餐餐餐菜色都一成不變,到第五天諸位會覺得美味嗎?這就是有名的大廚師不斷要推陳出新,變化菜色的道理,世間人都懂,美食自己也不是自相存在的。而吃的人這一方如果自己成立美食,那吃甚麼都成美食,也不成立。以上是道諦門的觀察。
最後引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從味塵中,證得圓通的藥王藥上二位菩薩自述圓通法門,證明味塵也有滅諦可得:「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另外憍梵砵提尊者則是從舌根上證得滅諦:「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呵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智慧實在太重要了。經文上說:「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最後祝大家也能在這一餐中,已得美食又有智慧。
斷疑的用餐 梁浩
斷疑的用餐:疑就是懷疑,對於事理,依違難決,傍徨無主,莫知所從,謂之「疑」
一、疑的定義。
《百法直解》云:「疑者,于諸諦理猶豫為性」人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理疑惑不解。《遺教經》言:「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由此可見四諦之本質,不外因果二字,集諦是因,苦諦是果。道諦是因,滅諦是果。換言之,集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為滅之因,滅是道之果。沒有貪嗔等之集因,怎能招感生死之苦果?若無精修道法為因,安得涅槃寂滅之果?綜觀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
然而因果道理,看似簡單,其實是錯綜複雜!良以眾生業行不純,忽善忽惡,以業不純,所以報有精粗,或貴或賤、或苦或樂、或智或愚、或賢或不肖,千差萬別,或因同果異、或果同因異、有異時而熟、有異類而熟、有變異而熟等,其事非一,於是疑惑便油然而生。
或疑:精進奉戒,應得長生,而見短命?屠殺之人,應見促齡,而反延壽?或疑:清廉之士,應招富足,而見貧苦?貪盜之人,應見困躓,而更豐饒?博學如太史公對因果道理,也疑惑不解,在《史記伯夷列傳》中太史公說:「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或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為什麽積仁潔行而餓死?孔門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顔回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早夭!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得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若論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余甚惑焉。」太史公對古德所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或「天道福善禍淫」的道理,是對?是錯?甚為迷惑,莫知所從。
二、疑的作用
《百法直解》云:「能障不疑及諸善品為作用」
不懷疑是善法之一,攝持著正信、正勝解、正慧。此三種行相正好與「疑」相對立。
「疑」能障善法,如五戒、十善、六度、萬行等。如上所言,行者既對因果事理,有所懷疑,對「天道福善禍淫」之理,也不能印可認同,行者自然不肯孜孜不倦,不疲不厭於善言善行,濟世救人之事業矣!
三、疑之對治
「疑」之罪過,既如此重大,行者當如何對治之?藕益大師在《唯識心要》中開示云:「若欲除疑,惟有虛心博學,審問慎思,憑正教為指南,依師友為眼目,又須如舜之好問好察,如孔子之善惡皆師,方能永斷疑根,直至不疑之地!」
〈中庸〉第六章載,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如問而好察邇言。」
《論語》〈述而篇〉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隨時隨地隨人都在求學,善固可使其得益,不善也可藉以啟發其思想。正如《老子》所謂:「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又《論語》〈子張篇〉載,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賢者識大,不賢者識小,皆有文武之道存在,亦即人盡可師,故孔子師項橐,入太廟每事問,學禮于老聃,問官于郯子,學琴于師襄,訪樂于萇弘,俱是無常師也,故能如百川匯海,以成其大。
面對眼前師姑們辛勤勞苦為我們煮的美味佳餚,以充色身,增補能量,用來親近師友、廣聞教法、念佛懺悔、行諸善業,則能智慧朗然,事理明達,永斷疑網,直至不疑之地。
咐囑的用餐 王東煜
諸位老師、蓮友大德同修及學長們,阿彌陀佛!今晚餐前觀修題目是咐囑的用餐,五天寒假《佛遺教經》講座至今已圓滿結束,我們不妨簡單複習《佛遺教經》的內涵,以感恩我們能夠得知佛一生修學的精華要義,並藉由老師不疲不厭的解說,讓我們領受到釋尊臨終慈悲的咐囑。
在修學止觀資糧部分,先談到戒律儀,其中要敬重根本戒,如同對老師及佛一樣尊貴,而方便戒則要持戒,遠離使我們貪心、驕慢,間接殺生及浪費時間等過失。戒是解脫之本,能生定慧,為第一安穩功德之處。
其次是根律儀,它是戒律儀之精神所在,包含不取行相就是五根不要對五欲境,譬如牧牛、惡馬、劫賊會毀損害我們或殃及累世,故要將五根當賊,不可放逸。也包含不取隨好,無論對境還是不對境都不要想境界的好,因為它比毒蛇、惡獸、怨賊、大火還恐怖,就像狂象無鉤,猿猴得樹,完全無法控制,故當精進以正知見降伏。
另外要調節飲食,飲食如服藥,是為了治貪瞋毒除饑渴病,也像蜜蜂採花蜜一樣,只取花的甜味,而不侵害花朵的色香,以保護我們的善心。
在睡眠瑜珈部分要精進對治眠怠,不要讓這一生在睡眠中虛度,所以要觀無常,觀煩惱過患。煩惱的毒蛇睡在心裡,就像一條黑蚖蛇睡在臥室裡,要用持戒的鉤把蛇鉤出去才能安睡,且要懂慚愧,能自我反省及接受他人勸告而真心改過。
正知而行的部分,首先是忍辱對治瞋恚,要觀不忍會妨礙修道,失去功德利益,因它比猛火厲害,也像會劫我們功德的賊,而忍辱功德是持戒、苦行所不能及,且可使道力增勝不退轉,所以要以忍辱對治瞋恚。再者要降身行乞對治憍慢,出家人是以五相降伏憍慢心,只要是修行人,若起憍慢心,一定要快速消滅它。另外還要以質直對治諂曲,不能詐現自己是有德的人,也不能為求名聞利養而討好別人。
接下來談修止觀得解脫,首先是止觀前行,其中包括無求功德,是強調多欲為苦,少欲無患。一個少欲的人,就不需要靠諂媚來屈從人意,也不會被諸根所牽引。且內心坦然、無憂無畏,易修學空性而得解脫。第二是知足功德,想脫離苦惱,要常觀修知足,知足的人雖躺在地上,也覺得安樂;不知足的人,雖在天堂,也不稱心如意。不知足的人,常為五欲所牽絆,而且被知足者所憐憫。第三是遠離憒鬧功德,正面說能安靜獨處的人,帝釋諸天會敬重他,也容易思空性滅苦本。反面說,喜歡人多在一起則會受眾惱,也會淹沒在眾生的苦惱中,就像一頭老象陷入泥濘中不能脫困。第四是不疲倦功德,若能勤奮精進則天下無難事,就像小水穿石。反之如果懈怠廢弛的話,就像鑽木取火,木頭未熱火就停止,要點燃火是辦不到的。第五是不忘念功德,是說有記憶的能力,煩惱賊無法入侵,五欲賊不能加害,就像一個披盔甲的人進戰場,他不會害怕危險。
接著說正修止觀,它包括禪定功德及智慧功德,其中禪定功德,是說定的體性就是止,修禪定可通達無常,因心在定上使我們不忘記教法,且有專注力,能從此定通達世間生滅法相,且善修禪定的人可升起無漏的空慧。此外,智慧功德是說慧的體性就是觀,座上修及歷緣對境修時,以般若智慧串習教法,可證得離貪得到解脫。修學空性才能度老病死海,是破無明我執的大明燈,也是一切病人的良藥,更能砍斷水脈讓煩惱樹枯死。所以,要以聞思修的慧自利利人。而最後止觀成就是滅除種種不能離苦得樂的戲論,戲論的過患是使我們心亂,會障礙修道,若想得到寂滅之樂,就要以中觀正見滅除戲論的過患。
以上是釋尊咐囑弟子們勤修止觀出離三界的大意,我們雖是在家居士,也當儘快服下這帖藥,時常串習法義,對《佛遺教經》產生殊勝的見解,能依此自行化他,利樂一切有情,並做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期待下次講座能夠再度切磋琢磨,最後祝福大家法喜充滿,發菩提心永不退轉,早日成就道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