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期::共修研學-菩薩清淨的行持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二十三)

舉手投足合義理  從心所欲不踰矩

願力悲心空慧攝  自性空中入世俗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四、將行披挂時願︵有六願︶
捨座之後,開始準備要下足、舉足、著衣,起身盥洗之後要出門乞食,這是將行披挂時願。披是指著僧伽衣,挂是指正在著衣,同時配戴著需要用的器具,會性法師說是穿挂子。挂的另一個解釋是身上配備的行囊、缽等。
修行人的搭衣以及身上挂的法器,都是表彰他修行的功德,成為有情的福田,即使修行人出去托缽行腳時,穿的衣服很破爛,面對眾生絕對不可以生起他是可憐的面相,道源老和尚也說,托缽制度在中國無法盛行,是因為中國人認為是叫化子,佛所流傳的托缽制度在東南亞還在盛行,修行人以這個方式來利益有情,示現為殊勝的福田,讓有情在殊勝的福田中種下善種,開啟他美好的一天。
 
己一、下足
經文:下足住時,當願眾生,心得解脫,安住不動。
在西晉聶道真的《諸菩薩求佛本業經》的版本:「菩薩足蹈地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住安隱,不復動搖。」吳支謙所譯:「下床當願,一切眾生,履踐佛跡,心不動搖。」《六十華嚴》:「下床安足,當願眾生,履踐聖跡 ,不動解脫。」
以心得解脫,安住不動這一分,首先以大乘菩薩而言,八地叫不動地,由菩提心攝持而能破煩惱障的這一分,是大乘八地菩薩的安住不動。以究竟來講,履踐聖跡,不動解脫,是能如實行佛所行的路,能以不起定的方式來利益有情,來說明究竟的安住不動。
《楞嚴經》上說:「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不動就是不出空性定(在楞嚴大定中),以不起定的方式來利益有情,所以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就是種種的菩薩行都以定力攝持,這一分的功德只有佛能生起。是故,菩薩願自己有佛的能力與功德,出定時也希望像佛一樣不離開這空性定,行住坐臥皆在定中,即使身出定,心也能不出定,那是佛的證量。
 
己二、舉足
經文: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
《六十華嚴》:「始舉足時,當願眾生,越度生死,善法滿足。」
配合著兩篇來看,所謂出生死海,基本上必須要破煩惱障,這是就上求、自力的部分。所謂具眾善法,是以菩薩的六度萬行利益一切有情,善的定義是來自於利他,利他的體性才能成為善,所以《了凡四訓》中的積善之方,有讀書人與中峰國師辯論何為善惡,凡是有利於己的都是惡,凡是有利於人的都是善,所以具足善法就是具足利益有情的善法。
出生死海的部分是自行,具眾善法是化他,菩薩為何要在舉足的時候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呢?舉於足就好比離開某個境界,舉於足代表能出生死輪迴的大海,每一步路都觀想能出生死的大海,每一步都觀想是利益有情。所以蕅益大師的《寒笳集》講:辦一件事情不足以自利利他,這件事情不辦,說一句話不足以自利利他,這句話不說,動一個念頭不足以自利利他,這個念頭不動。所以走路的時候就觀想出生死海,再進去幫助有情。雪公老師說沒有一個人真正認識自己,問問自己會走路嗎?會吃飯嗎?以這樣來問自己,走路的體性都能轉成無漏叫做出生死海,體性轉成善法叫做利益有情,連走路體性都可以轉成無漏的善法,所以哪可小看走路這件事情,那是大事。
 
己三、著裙
經文: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
西晉聶道真的版本:「菩薩著泥洹僧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撿持功德,悉愧於世間諸所有,早令得佛道。」六十華嚴:「披著衣裳,當願眾生,服諸善根,每知慚愧。」吳支謙的版本是:「著裳當願,一切眾生,當知慚愧,攝意守道。」
此處的著裙或著下裙,如剛剛提到的泥洹僧,解釋為內衣。也就是著內衣時,當願眾生能夠服諸善根,具足慚愧,因為內衣可將身體作遮掩,意指我希望透過慚愧的修學法將善法隨時提起。
而慚與愧長什麼樣子?約自說是慚,約他說是愧,慚約自是指將善法拿來檢視自己是否做到,以佛菩薩的功德跟自己來比對,產生一個非常愧疚的心態,生出反省的能力,希望見賢思齊的那一分就是慚的力量。所以慚愧在《百法明門論》中,是對治無慚、無愧的中隨煩惱,是一切善法的開發,因為唯有反省才有善法的發展,沒有反省能力的人是不可能開展善法的,慚愧就是反省的能力。在儒家說是恥,佛家說是慚愧。
愧的形象則是約他的部分,針對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拿來檢視、檢討自己,對輿論的力量或是團體所設的規矩,都有約束我的力量,都有指正我的資格,我是可以被人家調教的。修行人久了以後容易油條,不易自我反省,他人也不可以指導我,修行的年資越久架子越大,沒辦法生起慚愧,這樣修學佛法沒有任何的功德可言。
此章要就印度或東南亞來講,出家人都只有用布遮身體而已,下半身用布圍起來這叫裙子,上半身用布搭起來作袈裟,外面再穿上福田衣,所以著下裙就是穿裙子,將身體遮掩,生起慚愧的心態,所以是結合服諸善根,具足慚愧來說。          
以具足慚愧與服諸善根的關係而言,具足慚愧是指能見賢思齊、接受調教,這些皆是能將善法正確的義理取來學習、改進,從這一點來講即是服諸善根。唯有具足慚愧才能服諸善根,有反省能力的人才能在善法上有體悟與實踐力,善法的體悟及善法的實踐都必須要內化成為他的反省,所以服諸善根才會具足慚愧,具足慚愧才會服諸善根。了凡先生說:未論行善先需改過,未論行善就是服諸善根,先需改過要具足慚愧,改過之後必能積善以利益眾生,也就是具足慚愧、服諸善根這二者是相互觀待的。
 
己四、整衣
經文: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西晉聶道真的版本:「菩薩繫帶時,心念言:十方天下人皆使結諸功德悉令堅。」吳支謙的版本是:「結帶當願,一切眾生,束帶修善,志無懈怠。」六十華嚴:「整服結帶,當願眾生,自檢修道,不壞善法。」
藉著整衣束帶時,透過將衣帶拉緊的這一分,提醒自己串習所學過的教法、義理不令散失。整衣束帶,就像善根把自己約束起來,善根即是對教法有勝解,以善根約束自己,讓自己不離開善根之外,要保持對佛法的體悟,包括行善的動機、利益有情的方便、對法義的觀修等都屬善根。
學佛之人很容易散失掉對法的體悟,比如教法學了以後,書本一闔起來又回到原點,想法還是跟世間人沒兩樣,就像《天台四教儀》中所說的「不變凡情」,意指凡情經過學教法以後,從來沒有變過,學完教法以後該怕死的還是很怕死,該對善法提不起勁的還是提不起勁,該起煩惱的一樣起煩惱,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他學過教法的軌跡,這就是不變凡情。也如《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所說的「無如磨牛」,牛每天都很用功、很精進的在犁田走路,可是卻整天在原地走,我們學教法也很用功,每天都在學佛,但是想法卻都跟世間人沒兩樣,得不到的時候照樣落寞,遇到逆境的時候照樣發火,遇到順境的時候照樣生貪,從我們身上看不到學佛的味道,檢束善根,不令散失這點有多麼的重要,讓自己保持著對法的體悟,讓對法的體悟在自己的身心上生起,讓別人看到我們學佛的不同,整衣束帶時要有這樣的想法。(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