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期::專題研學-遠端教學解惑篇─各地讀書會問答
遠端教學解惑篇─各地讀書會問答(一)
解義為量乃出路 聞思立宗惑轉無
迷悟一念能轉變 離苦得樂一瞬間
前 言
運用網絡科技,打破時空拘束,使世界各地莘莘學子,通過時哉時哉網絡教育學院,更便利的研學教法,得以依止抉擇,層層深入儒佛教理,培養傳承文化的人才。
從二0一四年十月一日開播之日至今,各地讀書會學習熱情不斷高漲,紛紛發來研讀報告至學會郵箱。在研讀報告中,不乏有些好問題,特別是在佛法方面,由於直播課的線上提問,研討的大多都是儒學,而孔門心法的通達,還需借助佛法來理解才好明瞭。印光大師在《復安徽萬安校長書》有云:「儒佛二教,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現代學佛修道,也需通達入世的學問,掌握與大眾和合的能耐。所以,在線上不便提問的佛法問題,借著互聯網的便利,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請老師答疑解惑,也是善巧方便。
實則要感恩促成搭建此網絡教育平臺遠見卓識的大德們,創造出如此殊勝無障礙的共學環境,令身處在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聞到正法,進而在二六時中串習正知見。
借此因緣,特成立專欄,將各地讀書會提出的問題整理,陸續發表於會刊,以供養大眾。同時,期許新世代的後進子弟,能藉由此點點滴滴的記錄,受益良多,共同增上。(編者﹚
問:關於聖與賢的問題,老師在《佛說四十二章經》的第八章「誡人害賢」,告誡惡人,說聖人以下的賢人也不可害,此處聖和賢是就形而上的那一分說。儒家的形而上是指有性與天道的傳承,除顏子、曾子以外,其他七十二賢,是否也是因為聽聞夫子講性與天道(如在陳蔡絕糧時)並且修學,才稱他們為賢呢?請問初果聖者已經斷見惑,破分別執,不就是聖人了嗎?那顏、曾、思是大賢,不就也是聖人了嗎?又如七十二賢之一的子路,他的境界是否至少已到十住了?所以他才能在死于衛亂時而冠不免,證明他有形而上的修學,雖然如此,他由於未能成就聖位,所以陳蔡絕糧時,仍然有慍色的問孔子:「君子亦有窮乎?」說明他未能通達所執的境界(法我)也是沒有自體性的,觀待境界就生起了能執的心,進而對著逆境生起煩惱,請問可以這樣理解嗎?
答:孔門所論的七十二賢,這裡面有的能通往形而上,有的並沒有,只是就學得較好而言,不能套入佛家的三賢位。佛家的三賢位都是屬於能通達性與天道者,在四加行當中修止修觀,登地位證得法性。
通達性與天道者,在孔門當中,或者是顏回、曾子、商瞿,漆雕開,其餘文獻不足,故不得知,但不妨礙他們是賢者,但是不是佛家所說的三賢位。
所有弟子當中,夫子只有承許顏子是賢者,但是這當中,並不妨礙顏子或是一位聖者。與顏子相比,其他弟子為小賢,並非指其餘弟子已達到三賢位。子路並未到達十住位,文天祥死前也是正氣凜然,子路冠不免是他不怕死,視死如歸,求仁得仁的形象。
問:關於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九章中何謂愛道,雪公毛筆字部分。「識道要」分為內外,對應行和解兩個部分,行是否可以說是戒和定,解是否可以說是慧,解是「乘急戒緩」,是否說只專研教法而持戒不嚴,這樣的修行者是否如前章所說的「說食數寶」,不能隨文入觀,把教法變成自己的觀念。行是戒急乘緩,嚴於持戒卻不專研教法,只是增上生,得人天福報,因為只有從善知識那聽聞教法,才能幫助開智慧,才能破除煩惱,得決定勝,真正離苦得樂。這兩者都偏頗,所以要解行並重,戒乘俱急是嗎?但毛筆字部分中間是「須相應」,這是說對不同偏向的修行者,還是要「眾生樂意」的講,對「博聞愛道」的就「非遮」,引他向上到「守志奉道」,對「守志奉道」的就和他強調「博聞愛道」,因為如果沒有般若的修學法,也不能真正做到「守志奉道」,是這樣的嗎?最後「佛斥阿難」是說多聞第一的阿難,如多學而識的子貢一般,是否就是本章所說的「博聞愛道,道必難會」的代表呢?
答:博聞愛道並非不好,那是一種很喜歡聽聞,對道很好樂的形象,但是要引導到守志奉道,此處對他的否定只是不過是引導向上,而不是直接的否定。
乘急戒緩是指正知見的獲得,比花時間專研戒法的開遮持犯等細微處更為重要。乘急戒緩只不過說開見地是當務之急,而不是不要持戒,所要引導的還是戒乘俱急,所以學儒、學佛極為麻煩,沒有通達見地來學,多是歧路亡羊。
對於喜歡到處學習新東西的人,就要把心拉回來先把一門修好,這沒有錯,不過若有機會學習其他學科,有時也有相輔相成的功用,觀待善知識所開的課程,一門一門的學習,累積之後即能有一貫的思想脈絡,也能旁徵博引,這是最善巧的學習。
問:關于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章熟食除冥。熟食是指福報的那一分,除冥是指智慧的那一分,〈表注〉上說,熟食是成聖果,除冥是破三障。若成聖果是最大的福報,而不是得人天的福報,因為成就聖人果位,出三界,脫離輪迴的繫縛,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這才是最大的福報。若以熟食來設喻,是說成就聖果就如食物煮熟一般,可以這樣理解嗎?破三障(惑、業、苦)是要靠智慧斷惑,才不會潤舊業、造新業,也就不會感果受苦,然後以除冥設喻,是說智慧如光明一般,當光明出現的時候,黑暗自然去除,是這樣理解嗎?
答:成佛須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並非現證空性即成佛,成就聖果當然是最大的福報。但是此章的重點在於依著智慧火,可令凡夫入聖流,如生食煮熟,由暗轉明一般。
問:在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一章「較量功德」中「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善人與持五戒者行善功德的較量,在於持戒者有業的思維勝過善人也,請問老師這裡為何只說「持五戒者」,而不說「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呢?
答:持戒當中當然還可以做功夫高下的細分,但此處是就持戒與證果的比較。
問:關於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求道次第」,科判上把此章分為「布施、遇法、習定、思修、斷惑(修觀)和見修道」六個部分,那是否可以與五步修學法相對應呢?此處說的「斷惑」,老師說不是見、修道後的斷惑,而是不斷的串習無我的修學法,在這個過程中,驕慢、毀謗等煩惱都會被一一降伏,見道位之後才真的把煩惱斬斷。是否可說這個階段是比量,而見、修道是現量(現證空性)?
答:此章科判中所分,布施乃就積聚修學順緣說,遇法是遇到正法(佛經與善知識),以正知見攝持對境界不起貪瞋等煩惱,便是隨順修定,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但要有聽聞正法的因緣,還要實際去思修,最後能夠修觀斷惑,並且能利用種種善巧方便自度度他。
習定、思修這幾個名詞,看起來意思似乎可以與加行道相合,但是再對照此經經文,並非經義。
斷惑可以是資糧位確立煩惱的形象與過患,學習空性的修學法,也可以說是根本位以空性為所緣真實現證空性斷除煩惱。此處或可是根本位(入定現證空性,出定不生驕慢、毀謗等煩惱),或可是於資糧、加行位,以我為所緣尋覓我的自體性了不可得,而漸離驕慢、毀謗等煩惱。
方便止觀是真實止觀修成,出定之後的後得位,是歷緣對境修止觀。
問:關於見惑與思惑,凡夫執五蘊身上有我為實有,被「俱生我執」所攝持的貪、瞋、癡、慢、疑等煩惱,生起猛利,敏銳迅速謂之利,驅使吾人墮落三途受苦謂之使。而定中見到真實的俱生我執了不可得,明白所執的我體性沒有後。此時外道表現如何殊勝、快樂及富有,行者也不會相信其所說的常ㄧ自在我、靈魂我為實有,此時安立為破見惑。請問斷見惑不是破分別我執,斷思惑才是破俱生我執嗎?
答:必須入定斷俱生我執,出定才不會被外道宗義所影響。也就是斷分別我執,必須斷俱生我執,看起來好像分別我執不是俱生,以為破法是先破分別再破俱生,但是破法其實是先破俱生,出定不生分別我執。
問:請問老師,早晚課是否要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做定課,還是研究教法是當務之急,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研習教法呢?
答:在學習教法的過程中,佛加被的這一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定課即是求佛加被,時間不用長。
問:誦經時是隨文入觀,還是什麼也不想?
答:誦經時若能有科判的觀修更為善巧。
問:顏子的「其庶乎,屢空」,是否可以理解為在尋覓我的自體性時了不可得,觀待能執的心也不生,進入能所雙亡,然後出定後又什麼都能看到?
答:《論語講要》云:庶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屢空,集解有兩說,一說顏子庶幾聖道,雖數空匱,而樂在其中;一說屢猶每,空猶虛中,因為不虛心,則不能知道。兩說應以後說為是,聖人體寂,其心常虛而無累,所以孔子空空如也,顏子未到聖人地位,所以其心屢空,屢空是說顏子已近乎聖道。
屢空是屢屢、一次一次地能達到形而上的中道,並非時時刻刻都能生起形而上的智慧,故曰不貳過。孔子的空空,是在任何境界上,直接就任運達到形而上的境界,是從心所欲不踰矩。
問:問顏回「其心三月不違仁」,是方便止觀嗎?緣念有為法時,能任運的達到「其庶乎屢空」,是真實止觀嗎?
答:真實止觀達到之後,出定歷緣對境時稱為方便止觀,是聖者後得位的狀態。或說真實止觀是緣念勝義,方便止觀是緣念世俗。
問:關於智,老師曾說,一種是成就聖人的智,斷煩惱,是否就是「一切智」呢?另外一種智是輔助君子的智,知道怎樣權巧方便利益眾生,這是否就是「道種智」呢?而內聖外王都做到了就是得「一切種智」呢?
答:可以類似這樣去理解。(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