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孝經簡說(一)

孝為至德利世道  六經要旨傳曾子

天子庶人盡包括  開創民族萬世平
 
 
眾知現今發揚中華文化似若星火燎原,但是中華文化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文化的本質即是「改善人心」、「洗滌人心」,而改善與洗滌人心,若不從「見地」上做起,不從道德上去改善,那麼人心是無以洗滌的,要推廣文化無異是個空談。
其次要來彰顯孝道的意義與價值,就必須好好的細說孝道。孝道是一種利他之心,從利益父母親開始,報恩也要從報父母親之恩開始。如果父母親的恩德這麼大尚且不能報,我們又如何去報眾生的恩及利益他人呢?我們既不能利益他人,又怎能夠推行善法?
再者,二0一六年是雪廬老人往生卅周年,老人是位道高德備的老師,我們要怎樣來懷念他呢?老人生前是位孝子,我們如果從孝道來推廣,從各種追思活動來結合對老人的懷念,就是最好的報答師恩。
第四,孝道必需要推廣,它是善法的源頭,是道德的根本,是文化的本質,也是推展文化最要講究的核心。然而要如何推廣呢?如果沒有經學的見地,推廣起來是很空洞的。有關經學見地,在經學中談到孝的很多,像《論語》、《尚書》、《詩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國語》、《孟子》、《荀子》、《禮記》等經書都有談到孝,可是完整論孝的就是《孝經》,乃是孔子對曾子的講述,而使曾子成為傳承者。
第五,我們要如何來瞭解《孝經》?《孝經》總共有十八章,這十八章包括了在家裡的事親,即侍奉父母親人;包括了辦政治侍奉君王;包括依著孝道而充實自己。因為在家裡要孝順、利益父母親,要經營和諧的氣氛,必須充實自己;充實自己同時也利益父母親,進而從利益父母親中,去利益家人與社會國家,這就符合儒家經學內聖外王的最高目標。
 
注  解
 
醒公老師(徐醒民)講過《孝經》,他依據唐玄宗的《注解》、邢昺的《疏》講過廿二回。郭基發先生根據徐老師的講述作一個淺釋,做《孝經圖示》一書的白話解釋。有這些正確注解,幫助我們了解《孝經》,如此推廣孝道的緣起就具足了。
 
論   孝
孝,因父母恩德大過天地
「孝」字上面是個老,下面是個子,這很清楚說明,子對父母親有口體之養。然而,口體之養乃最基本的,其次是養志悅親,即是讓父母親心裡快樂且過得舒坦。再向上是能做出好的事功,發揮好的品行,讓父母親倍增光彩很有面子,這就是大孝。此外,還包括父母親過世,懂得追思祭拜,並將孝道的風氣傳承下去。這是子對老的完整內涵,他才足以稱作孝。
人為什麼要孝呢?這須從父母親的恩德說起。如果對父母親的恩德這分不能彰顯,孝就無法實踐,無法從內心生起,且從母親懷胎一路呵護說起。母親懷胎九個月,除行動不方便、作息辛苦外,還要將許多養分滋補胎兒,留意胎教;於生產過程中充滿危困,有時胎兒保不住,甚至還會失去性命。
幼稚園裡有一種課程,就是讓幼童在腹部裝一個球,讓他們體會母親懷孕的辛苦;讓他們行走做事,體會母親懷孕九個月是多麼不容易。孩子生下後,成長的頭三年,是不能離開父母親懷抱的。宰我問孔子:三年的服喪太久了,是不是一年就可以了?孔子告訴他:三年之喪是天下的通喪,是一般的作法。為什麼是三年呢?概因子女離開父母的懷抱須時三年,三年之喪的意義就從這兒建立。
孩子離不開父母的這三年,可用「推乾就濕」來看,孩子拉屎拉尿時,父母親將孩子放在乾的地方,而自己睡在濕的地方。還有「嚥苦吐甘」一狀,即是把好的給孩子,自己吃差的。還有視線不離開孩子,照顧不離手,這段過程是很辛苦的。尤其孩子很難帶,小時候哭鬧很難餵養,晚上不睡覺白天睡大覺,父母親的生活全部反常。陪孩子一路成長很辛苦,過程中父母要犧牲生活品質及不方便,悉心照顧避免產生意外,創造欣喜與學習的環境。這些養育過程真是一言難盡,所以才識得「養兒方知父母恩」。在陪伴成長中要創造許多歡樂,在養教中要付出極大的辛苦;現今大環境不好,兒童安全一再被討論,父母照顧起來格外的艱難。再談假日旅遊全家出門,統統圍繞在孩子的歡樂上,三代同堂的歡樂也是建立在孩子身上,想想父母、祖父母的恩德那麼大,你說不孝順怎麼得了。
 
孝,因父母之心舉世皆然
除了正常成長的孩子,恐還有些例外;比如孩子生下來有視覺、聽覺的障礙,有肢體的障礙,有腦性麻痺等,想想父母該怎麼辦呢?一路陪伴成長,還有歷經車禍火災,殘廢以後的復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子女的就是父母。甚而有父母早逝,祖父母承擔起養孫的艱難,這包括身體已老衰,經濟條件變差,還要再養育孫子。這樣的父母心舉世皆然,如果我們能好好地彰顯父母親的恩德,那兒孫的孝心必然能油然而生。
以下特別講個故事-《羅倫佐的油》。此片非常感人,他在五歲時罹患隱性神經退化症(大腦白質退化症)。所謂隱性神經退化,就是會情緒失控;其次知覺功能愈來愈差,運動能力愈來愈不足,最後癱瘓死亡。當他五歲檢查出病因時,醫生說餘命最多兩年,他的爸媽不服輸,與醫療機構保持聯繫,進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並找化學家提煉不飽和性油脂,來遏止他血脂肪的濃度,控制他的病情,這樣的努力奮鬥,養育羅倫佐到三十歲,最後因灌食不慎進入肺部,引發肺炎大出血死亡。這段期間,孩子沒有語言及行為的能力,以眨眼表示是,用瞪眼表示不是,來過生活。
羅倫佐的媽媽蜜雪拉於二00五年過世,人們發現在牆壁、電視、冰箱上,有許多如何照顧羅倫佐的事項;換言之,一家人都是為他而活。他的爸爸奧古斯都.歐東內(二00八年過世)更了不起,從孩子五歲照顧到三十歲,二十五年未曾離開他。他與其它父親不同的是,他不斷與化學家討論並創立研究室,要來遏止腦神經麻痺,發揮言語及行為的神經功能,可惜羅倫佐去世前都未能研發成功。他爸爸不僅有小愛還有大愛,要為天下與羅倫佐患相同病情的人解決問題。
隨舉這樣的例子說明,父母親的恩情是難以報答的;這只是就養育子女兒說。
還有英國外相大衛.米勒班(二00七至二0一0年),婚後沒有生子,他與太太決定領養小孩,認為即便是「擋火車也甘願」。二00四年領養第一個孩子,那時他擔任教育部次長,任外相時準備領養第二個,在英國領養孩子是十分艱難的,那時正好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訪英,外相竟然缺席,連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晚宴也缺席,意即官位皆可拋,就是要小孩。這還是養子,非親生小孩喔!所以孩子的身上,有多少父母親的恩德,怎麼可以不孝順呢?
此外,中國的《詩經》將這個概念說的很清楚。在〈蓼莪〉一文中云:「父兮生我……昊天罔極!」蓼是慢慢長大,莪是美好的菜;蓼莪就是說,父母親很指望孩子長大成人,不但亭亭玉立外相莊嚴,更要有好的內涵。可是孝子回想,對於父母親的期望並沒有好好的去做,竟然成為蒿這樣的賤草,辜負了父母親對他的期望。
經文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父母親生我養我育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拊是愛撫,畜也是養育,即是讓我成長受教育。「顧我復我,出入腹我。」並且反覆的照顧我抱我,一路伴隨子女成長,所以「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的恩德如廣大的天,是無以回報,且回報不了的。
 
孝,應盡力奉養更須承歡
如此說來,孝要先彰顯父母親的恩德,再來談孝。此時孝是什麼呢?孝是,第一、上班賺錢奉養父母。第二、承歡膝下。春秋時代楚國人老萊子,七十歲時穿著孩童的服裝,學著小孩子的動作兒戲,讓父母親高興開懷,又故意摔倒惹父母親哈哈大笑。老萊子七十歲了,還作這樣的動作來取悅父母親,可見孝道就是一個能夠奉養父母親,讓父母親心裡高興的行止。可是今日之下,孝道卻很難被實踐,其中有個障礙最難突破,以下藉由一段影片-《那是什麼(What is that? )》來說明,孝道除了上班賺錢奉養父母親承歡膝下,還要很有耐心的來奉養才是,這也是今日之下盡孝的最大障礙。其他,如報紙上所刊載的—節省醫藥錢以養父母親、在醫院裡陪伴父母親、半公半讀來減輕家裡的負擔,或辭職來照顧癱瘓的父母親等,都是盡孝的一些案例。
李密的〈陳情表〉非常感人。李密是晉武帝時的孝子,武帝召他進宮任太子洗馬。太子洗馬乃是太子的秘書,掌管東宮的各類事務,也包括教育太子,是太子的老師。李密上表對晉武帝說:「我的祖母年歲已九十六,從小與祖母相依長大,今年我四十四歲,陪伴祖母的時間短,陪侍陛下的時間長,但乞求能好好的奉養祖母至壽終,這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古人說:「讀〈陳情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孝;讀〈出師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忠。」
孝道是能夠體恤奉養父母親,又耐心地承歡膝下,可是往往也有不從人願的地方。像雪廬老人在孔奉祀官府上班,他本來不想離開家庭,但是祖父告訴他:「我們姓李的,要給國家一番貢獻,這時去孔家,就是我們李家對國家最好的貢獻。」因此,老人就到奉祀官府上班,這一上班就是五十年。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老人陪著孔德成先生到四川重慶,與母親兩地相隔。他聽聞母親生病,因無法回家探望照顧,就寫了〈寄母〉這首詩:「願減兒孫壽,祝親龜鶴齡。齋心凜疚疾,節祿奉康寧。努力兼人饌,虛懷一卷經。時清有歸計,早與報萱庭。」他希望減壽讓父母親如龜鶴般長壽,願意吃齋消除愧疚,節省俸祿來供養父母親,自己飲食正常保健康,精進誦經回向給父母親,待局勢太平時,返家面告孝順父母親。想不到母親抗戰期間過世,令老人非常傷心,除了做了許多功德回向母親。在老人生日(母難)時,都會給母親特別回向。
 
孝,能感動天地生諸功德
孝是來自於感念父母或祖父母的恩德而生起的,但孝還不只是這樣,孝還會生起很多利益,而利益是說不盡的;所以,孝的功能遠超乎想像。孝有什麼功能呢?第一、「能夠感通鬼神,鬼神敬畏於他」。譬如:清代紀曉嵐,他的書房叫作閱微草堂,所謂閱微,乃是能懂天下細微的事。他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寫了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例如〈灤陽消夏錄〉載:滄州有位舉人劉士玉,家中的書房被一隻白狐狸霸佔,白天與人對話,還會以屋瓦擲人,誰也不知道牠在哪,就說牠是個鬼怪。知州(太守)董思任是個好官,前去喝斥這個狐狸,說:「人鬼不同路,不要在此打擾人家。」狐狸回說:「你雖然是個好官,我不能夠傷害你,但其實你愛民是愛你的名,你不貪汙是怕後患無窮,並非真愛民真廉潔。莫要再勸我,以免自取其辱。」知州回去後,悶悶不樂好幾天。
換言之,鬼是有鬼通的,我們內心在想什麼,鬼哪裡不知道!人焉廋(隱藏)哉!人焉廋哉!劉士玉家中有個僕婦,只有她不怕狐狸,狐狸也不傷害她,有人問緣故,狐狸說:「她雖是個傭人,卻十分孝順,鬼神見她都迴避,何況是我呢?」後來,劉士玉讓僕婦住進書房,狐狸就離開了。孝能通鬼神,這是孝子的第一個好處。
孝子的第二個好處,是「得明師指點,前途無可限量」。因為孝子懂得感恩,懂得將所學拿來利益他人,所以容易遇到明師。真正的明師是不會去教導刻薄寡恩之人的,若你學很多學問,只是為求名求利,你一定遇不到明師,絕學也絕對不會傳給你。
第三個好處,是「調和鼎鼐,改善民風」。因為孝子在家裡懂得侍奉父母親,懂得通達父母親的心,就能通達人情世故。是以在家鄉能調和鼎鼐,可以改善民風。所以,像江老師所繪的孝子,他可以調和漁夫、樵夫及其他的販夫走卒們。此意即是,孝子還未入朝為官,就已懂得調和之道,這種調和鼎鼐者,就是宰相之材。
於民間他可以這麼辦,那入主朝廷呢?第四個好處,是「不犯上作亂,堪為國之棟樑」。此人在家中不會犯上,入主朝廷又怎會犯上作亂。在家中懂得勸諫父母親,規導父母親於正道,一旦入朝為官之時,就懂得勸諫君王,讓君王導歸至正道。在家中懂得與父母親相處,就懂得與國君相處,譬如:勸諫的言詞、禮貌、態度、作法、時機等,他都抓的恰到好處,這種人是幹材。此外,這人如果被培養成國家的領導人,如周公一樣,那麼這人自然能夠讓天下安定,他的祭祀能夠感通鬼神。所以,周公是有名的孝子,在祭祀中懂得懷念父母親的恩德,特別是能夠把培育他的父親與天配祀,所以成為奠定周朝八百年國祚的主要人物。
最後,孝子能夠成就什麼呢?是修養自己,就像孔子一樣,懂得內心的充實。何以故呢?因為充實自己,為了能達到父母親的期望。當內心的修為達到極至,即是成就他入世的能力。這也是從孝道開始的。
孝子不但能如上述,對於過世的父母親,入先祖牌位並如法祭祀,表徵孝道的延續,藉此凝聚親人與後代。在祭祀時,心中生起父母親的教誨。心中願意以「和」的方式讓父母親高興,願意以良好表現來回報父母親,這就像客家土樓一般。在福建客家的土樓裡,中間祠堂就是以祭祀的概念,來融和後面許多的家族。最大的土樓可以融和幾十個家族,住上八百上千人,這都靠祭祀與孝道的力量。
孝道可以讓鬼神敬畏,能透通鬼神,能夠調和鼎鼐,能夠入朝為官,能夠成為國家的領導人,能夠修身養性成聖成賢,這樣的孝道太好了,也是孝子的功德。
不僅東方人體會孝道有這麼多的好處,連西洋人也是如此。有位大慈善家查理.芒格,見他的相貌慈眉善目,台語稱作「好命人」,是股王巴菲特的老師,他與巴菲特合資生意行善。今(二0一五)年八月在南加州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他(九十二歲)對學生說:「他的身邊有許多亞洲人,他最佩服的是孔子,孔子的孝道思想,有天生的、有後天學習的,你千萬不要小看這些亞洲人,這些亞洲人能夠在美洲事業成功,這都得力於他們的孝道思想。」可見,孝道會帶來事業成功。為什麼呢?因為你這個孝子懂得感恩、回饋,就會被人家栽培。而且懂得和諧,在家中創造和諧讓父母親高興,在團隊中就是一個和諧的人才;你懂得感恩、受教,又懂得和諧,你不就是企業的幹才嗎?是企業的幹才,收入自然就多。所以他說:「你不要小看亞洲人,許多亞洲人到美洲的成功,都是源於他的孝道思想。」可見孝道的重要性,不但東方人發現它的殊勝,連西方人都發現它是人生成功的秘密。
 
孝,須知其內涵學從孝經
孝道是如此的重要,首先就必須要知道它的意義、價值、作法、功能,這些特別完整的在《孝經》中呈現。古代讚歎《孝經》是六經的總匯,六經所談的是內聖外王,而通往內聖外王的大道是孝。為什麼?因為孝,想要利益父母親的人,必須要充實自己,讓父母親真正能在心裡面離苦得樂,這就是充實內聖的學問。在外相上懂得回饋父母親,懂得去報眾生的恩,這就是外王。而且得充實很多能力去入世,如此說來,《孝經》就是六經的總匯。
第二,《隋書.經籍志》說:「孝道是六經的總匯。」明代黃道周先生說:「孝是道德的根源。」如果孝道沒有了,刻薄寡恩連父母親都不利益,他是不會去利益別人的。不會去利益別人,這自私自利的人,怎麼會有道德呢?所以,孝是道德的根源。
第三,漢文帝依《孝經》置博士,可見歷代對《孝經》的讚歎與重視。第四個,宋仁宗之科舉考試,將《孝經》列為必考。第五個,漢明帝召令天下要讀誦《孝經》。
 
孝,要發揚義理以藝載道
以上所提舉都是好的,像漢文帝、明帝與宋仁宗都是好國君,好的國君都懂得發展經學、發揚經書的義理,當前解決社會問題,難道不需要經書的道理嗎?這麼說來,《孝經》是被大家所重視,是世人不可不學的一部經典,我們要如何來好好地學呢?經文固然是要誦習,但是經義更要通達,經義要通達,就必須要看注解。諸注解中,有梁武帝的注解,即《孝經義疏》;第二,有唐玄宗的御注-即《孝經制旨》,簡明《孝經》的重要旨趣;第三,有清雍正帝的《孝經集注》。但特別好的是唐玄宗的《孝經制旨》,用以督導宗室諸王勉學《孝經》,敦行孝悌而不起反心。
根據唐玄宗的注解,北宋邢昺注《義疏》,醒公老師認為這是好的注解。醒公老師曾經講《孝經》廿二回,就是根據邢昺《疏》而說,這也是我們這回講《孝經》所依的兩個重要藍本。此外更特別的是要配合孝經圖,依圖來發展經義。孝經圖有哪些呢?諸如:北宋李公麟、南宋馬和之、元朝趙孟頫、明朝仇英及民國的江逸子,這些孝經圖是我們在講述研討中佐助的教材。以上所說,即是孝道的緣起。
 
 
第一、有關孝經的架構、分章解釋,及如何把《孝經》的義理用於時代,這會在以後課程中分章依序來解釋。
第二、《孝經》這一本經書,古人讚歎說:它是可以拿來修身。而什麼是拿來修身呢?我們看《孝經》的孝,是可以拿來奉養父母親,可以拿來侍奉君王;這是說孝子在家中可以經營家庭,在外可以辦政治,最後可以修身,修身就是通往內聖外王的大道。所以本經可以修身,可以訓誡,可以勸誡。
訓誡就是老師可以訓誨子弟的教材,因為培養子弟莫善於道德,而道德的源起莫善於孝,沒有道德的能力愈多,社會的災難愈重。勸誡就是下對上,下對上你可以勸誡。
怎知你可以下對上諷諫呢?因為你在家中可以將父母安然地導正,在外就能將領導人安然地導正,你是國家辦政治的大員,就能夠將領導人安然地導正,讓天下蒼生蒙受其福而不自知。天下蒼生因你而得大福報,但可能不知是你的大恩澤。雪廬老人說:「你積的恩澤,有陽報、有陰德。」陽報就是你做的功德,很多人都知道;陰德是你做許多好事,大家都不知道。可是陰德的好處比陽報還多,陰德會有什麼好處呢?陰德會讓鬼神敬重你,陰德會讓你遇到善知識,陰德會讓你身體健康,陰德會讓你子孫賢孝,陰德會讓你遇到好老師得到好學問,能夠通往內聖外王的大道,陰德實在比陽報重要太多了。
孝道還可以幫助我們通達人情世故。因為在家裡懂得察言觀色,在外面就懂得通達人情世故,且知所進退遠離凶險,趨近吉福逢凶化吉。
以上就是進入《孝經》講述的前言,如果這個前言,大家認為是有必要入《孝經》的,那就恭喜大家。我們可以在爾後,依序對《孝經》的整體架構作分析及逐章解釋,讓我們有經學的見地,有孝道的作法,還知道行孝的目的、意義及帶來的福報,並且用來經營家庭、社會、國家,謀造和諧的氣氛,使兆民蒙受大福,讓自己的陰德能加被後代子孫。可謂是百福駢臻、千祥雲集都從孝道而來。(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