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期::共修法語

修學正法的陀羅尼

離苦得樂法體性

眾生學法磁吸鐵
不知此義水撈月
人生空忙苦轉劇
 
修學某法要掌握該法的綱要,方能悟證該法,此綱要謂之陀羅尼。陀羅尼是學習各行各業成功的秘訣,就像學易經也有學易經的陀羅尼,孔子解易的繫辭傳,象傳、彖傳,解釋爻辭的小象傳,要看得懂這些卦辭、爻辭,以及卦辭、爻辭的注解,要懂得將卦用升降法、或者是用旁通法,或者是用上下相反,乃至於爻不正將之變正去觀察,才看得懂孔子或者周公或者文王如何講解卦象,這就是學易經的陀羅尼。
學止觀的陀羅尼也是一樣,止觀陀羅尼的「止」就是懂得修學專注力,而這個專注力是要在境界上有專注的那一分,那一分裡面要懂得專注的功德,以及散亂掉舉的過患,乃至於專注當中,生起昏沉、掉舉、散亂時,能夠很快的察覺,粗相或細相的察覺,這就是修止的陀羅尼。修觀的陀羅尼,是在所住境界上做觀察,是一種推比的觀察,就是修觀的陀羅尼。尤其是修學空性的止跟修學空性的觀,更是止觀最重要的陀羅尼。為什麼呢?因為懂得修學空性的止、修學空性的觀,能夠很容易地回過頭來修世俗,所以一位證得空性的阿羅漢,回過頭來修學世間的神通是非常迅速的。
念佛法門也有念佛法門的陀羅尼,念佛法門的陀羅尼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說的,像小孩子要找媽媽,尤其是天黑的時候要找媽媽,那個心是專注去尋的,這個時候不需要教他如何對治昏沉、如何對治掉舉、散亂,那個專心緣念母親的心,專注力是很強的!這個就是修念佛法門的陀羅尼,叫做「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就是不必有粗沉、粗掉、細沉、細掉的對治法,不必生起這些對治法,也能夠很快的產生專注力。
像男女朋友在約會一樣,兩情相悅如牛郎織女七夕相會時,那種心是很切很渴望的,緣念對方不需要對治昏沉、不需要對治散亂。所以真正在修學的時候,必須要講究如何去產生好樂的那一分,修學該法有多殊勝,如果能提起這一部分的心力,就是修學該法的陀羅尼。
像《遺教經》裡面,最後釋迦牟尼佛要入滅了,他要把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的內涵做一個總結,他到底要總結什麼呢?他到底要說什麼呢?說的是修學戒律的功德,乃至於墮落世俗的過患,依止觀修學無常空性的功德,生起執著與常斷見的過患,總結還是在三法印上說。
從《遺教經》裡面,並沒有告訴你怎麼修學無常,怎麼修學空性,然功過的觀察,不修有多大的過失,修學有多殊勝的功德,自然會令學者產生好樂與專注,方能持續學習下去,這是學習教法中最殊勝的一步,是學法的陀羅尼。
就像我們在世間,很多人在內心隱微的地方,對追求名聞利養的好樂,認為他非要得到不可,所以他會克服通往這個目標的種種障礙。世間與在佛法上的成就,秘訣其實都是一樣的,此即該法真正的陀羅尼。
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難!很難!雪公老師說,蓮社三十年來,很多人學佛,但是往生的人卻沒有很多!可是也很容易!很容易!為什麼?就是你想不想去,此即修學淨土法門的陀羅尼。所以懂得如此的陀羅尼,即使魯鈍的曾子都可以成為傳人。不懂得這樣的陀羅尼,即使悟性敏捷,舉一反三的子貢,猶是無望於傳承。所以果然了解學佛的旨趣,在學法之前,做功過的觀察,產生對法的好樂,是學習每一部經論成功的秘密。
此心法亦是孔門的心法,所以雪廬老人在講述《論語》〈述而篇〉「我欲仁,斯仁至矣。」其中的欲,老人說這就是學仁成就的秘密。
何以顏回是三月不違仁,其餘弟子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難道這些孔門的弟子跟顏回的資質差很多嗎?冉求不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嗎?子貢不是一個舉一反三的人嗎?子游、子夏都是學經教很有能耐的弟子,為什麼在學習仁道上,或者是形而上思想上,這些弟子都遠遠不及顏回?就是因為顏回的欲罷不能,這就是顏回學法成就的陀羅尼。
果然掌握了這種學法的陀羅尼,曾子學習的熱誠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靠著反反覆覆百折不回,堅定地不斷向上衝刺,才能以魯鈍之才成為傳承之人。孔門還好有這種人,才有辦法傳承聖道。
我們今天在這末法時期,政局動亂之時,要怎麼去突破困境呢?就是好樂性與天道,必然不為外境所動而隨俗奔走,反而能夠安住經學的學習以自行化他,不但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進而能改變社會跟國家的命運。時間愈久功德愈殊勝,效果愈宏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