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期::孔學一隅-論語簡說

論語簡說(十七)—方人非賢

經義難知多推敲

聞思方生比量知
歷事練心多體會
現量能證經學義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憲問篇第二十九章)
前  言
 
在社會上每個人皆非獨立個體,要面對很多人,這裡面有好人、有壞人,有對自己有利、或對自己有害者,有對公家有利、或對公家上有害者,也有對公家有利於己有害、或對公家有害於己有利者。所以可以大分為兩類,一類是如法的人,一類是不如法的人。當然如法的人,我們要給予提攜、獎勵、維護、鼓勵。但是,對不如法的人,我們是不是要批評、責備?這裡面就關係到人情世故,處世中到底會不會帶來自己的災難、禍害?會不會帶給公家災難跟禍害?這個抉擇是很重要的,這一章裡面可以提供我們在抉擇要不要「方人」的重要參考。
 
白話解釋
 
子貢毀謗人、批評人。孔子直接乎子貢的名:賜啊!你就賢仁了嗎?若我就沒有閒工夫去批評人。
可見孔子不同意子貢批評人、毀謗人,而且,用諷刺的語氣說:我是沒時間,你時間多嗎?你時間多,我可沒時間。
 
字  義
 
一、方:毀謗
方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比較」,一種是「批評」跟「毀謗」,此處採取的是「毀謗」。古來注解也有做「比較」解,看似好像也蠻對的,事實上這一章不可以做「比較」解。
(一)方:比較
《莊子》的〈田子方篇〉:「魯多儒者,少為先生方者。」
魯哀公對莊子說,魯國有很多的儒者,可是很少有跟先生較量、切磋琢磨的人。
田子方是魏文侯的老師,此處言莊子去見魯哀公,其實魯哀公比莊子大一百多歲,所以莊子去見魯哀公這件事情是不對的。那為什麼說莊子去見魯哀公呢?這就是莊子自創的寓言。
我們會跟人比較什麼?第一是德學;第二是名聲;第三是財富。孝、弟、忠、信、禮、義、廉、恥,這些都是比德學,透過比較當中,比我好的,我要見賢思齊,比我不好的,我要心生警惕,不要落入此庸俗的境界。
第二要比的是名聲,名聲如果從正直、信任、榮譽、誠實等道德水準來的名聲,那這個名聲必須比一比,如果我的名聲不如他,我要好好反省跟努力改進。
第三比的是虛名、財富跟地位等,會增長浮華的風氣。
比較中突顯出利跟弊,它的弊就是只比虛名和財富地位等,會把社會的風氣變壞,造成奢靡、浮華和表面的風氣。但是如果比的是德學,這是一種良性的競爭。
(二)方:批評、毀謗
批評、毀謗可就三方面來看。
第一類就德學上,我批評、毀謗對方是不學無術之人。第二類是約仇怨,對方跟我有仇,所以我毀謗他。第三類是他有該被毀謗的事實,所以我毀謗他。
第一類德學。對方如果是一個有德之人,毀謗他是我們造惡。對方如果是無德之人或是小人,你毀謗他,你會吃不完兜著走。
第二類是仇怨,你毀謗他,就陷入了口角之爭,陷入彼此互相報復的深淵之中。
第三類約事實去毀謗他,此時需自問是不是真的看到事實?反省我們自己也有犯過的時候,自己是否有資格去毀謗別人?這都是我們必須要去評估、省察和檢討的。
 
詞  義
 
子貢方人。
本章的「方人」應作比較還是批評、毀謗?孔子說:哦,我沒空。方字當中應採取的是「子貢批評、毀謗人」,不是作「子貢比較人」,因為孔子是同意師兄弟彼此比較的,為什麼?引出以下經文來證明。
第一、在公冶長篇,孔子跟子貢說:你跟顏回誰比較好?這就是比較,可見孔子同意比較。人跟人要在德學上比較,比較是一種良性競爭,良性競爭對同門、對公司、對企業、對社會、對國家都好。
第二、 在先進篇中,子貢也曾經問孔子,子張跟子夏誰比較賢能?此時老師並沒有喝斥說不能比較,老師只是回答:子張比較超過,子夏比較不及。可見老師也同意比較。子貢在子路篇曾與孔子比較上等、中等和下等讀書人的差別,孔子說:上等讀書人,能夠接受國家的使命,成功地出去辦外交。中等讀書人是能夠在家鄉、宗族中,以孝悌來謀造和諧,舜還沒有從政前,他就是這種人才,大家不要小看這種能和諧的人才,中藥裡面的甘草,可以調和各味中藥的藥性。下等的讀書人是言語有信用,行為果斷。
但這一章裡面特別講「毀謗」!孔子同意互相比較,不管子貢拿人來比較,或者孔子叫子貢跟顏回比較。因為子貢毀謗人,所以孔子才會接著後面的文句。
 
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第二段是老師以身作則,老師說:端木賜啊,你賢仁了嗎?這就是譏諷的口氣。若我,沒時間毀謗人。這語氣相通,所以雪廬老人說方人不可以做比較解釋,要上下句合讀,文氣看是否相通。
 
釋  義
 
子貢有謗人的事實嗎?
在《史記》的〈弟子列傳〉說,端木賜這個人是「喜揚人過」不能「藏人之過失」。子貢這個人是有見地之人,坦白說,容易看到問題。所以,容易看到別人的缺失,這也是子貢的問題。再來,孔子為什麼要否定子貢?子貢看到他人的缺點,予以毀謗、指責,難道不對嗎?
 
孔子何以回答無暇,真的沒時間方人(謗人)嗎?
這裡面只是孔子以身示教。言己進德修業、充實自己的內涵、改正自己的過失都來不及,哪裏有空去毀謗人!我以身作則講給你聽。事實上孔子有沒有時間?就算有時間也不花在這裡。以前古代的帝王,日理萬機仍然要去讀書求學,還要找大臣來請教,他怎麼會沒時間?
 
子貢為大賢,為何還會謗人?
要知道顏回都尚且還有過失。孔子學《易》,也自謙說:希望自己避免大過。所以子貢是大賢,也有可能犯過,沒有過失變成聖人。這裡面,也不妨礙孔子要他多檢點、多省察,讓子貢成為有步可進的人。
 
謗人對社會的功過為何?
謗人對社會風氣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大了!謗人有時候要點到為止,不要大喇喇地講這麼多,結果卻不能隱惡揚善,反而讓惡人無所忌憚,讓好人學壞。
 
孔子難道未曾謗人嗎?有何事實?是功還是過?
可是我們現在,再來說,難道孔子沒謗人嗎?孔子如果有謗人,那孔子謗人是功還是過?如孔子在殺少正卯的時候,就是謗少正卯、指責少正卯、批判少正卯!
身體上,少正卯行為乖張,意志卻很堅定。在語言上,此人言語偏激卻辯才無礙。在心思上,其內心險惡卻深藏不露。而且,他的知見邪惡卻知識淵博,並對作惡的人廣施恩澤。很多媒體、名人,大概就是這種狠角色,這樣的人,對社會風氣破壞的力量實在是大,可以顛倒黑白是非。讓人產生很多的偏見、錯解,這種人比殺人還可怕!但是這種人往往是名利雙收。孔子殺了他以後,雖然有很多人不服,可是魯國竟然大治,之後民風淳厚,國力強盛!才引得齊國的不痛快,在黎鉏大夫跟齊景公的建議下,送了三十四輛馬車、八十名美女來迷惑魯定公。
以上是孔子謗人,但孔子的謗人是功還是過?當他舉出少正卯的惡事,他只舉出大綱,點到為止,因為怕好人學壞,所以並沒有詳細說,引起誤會也沒關係,他就是不讓好人學壞,但能讓壞人有所警惕!可惜現在社會,好事宣揚的太少,惡事宣揚的淋漓盡致!風氣當然壞。
 
在論語章句裡,孔子有方人(謗人)的記錄嗎?
在〈憲問篇〉,有人問孔子說:這個子產怎麼樣?孔子說:是給老百姓恩惠的大政治家。那管仲呢?孔子說:管仲是一個有公心的政治家。子西大夫(鄭國的公孫夏)?孔子回答:這個人啊!這個人啊! 
這是毀謗的口氣,但是點到為止就好,悟的人就自己悟,不悟的人,講白了也沒有用。
 
孔子自己都謗人,為何還要責備子貢?
《禮記》〈大學〉上說,當自我反省沒有這個過惡的時候,可以去指責、要求、指正別人。孔子在當時享有兩種盛名,一種是聖人,一種是仁人。所以在《論語》裡面才有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意思是「大家這樣說我,我不敢當!我只不過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可見孔子的內省是大家都公認的,我願意先反省我,我要去指正別人的時候,我先反省我自己,孔子就是這樣的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是公正、公平的,當他在指正人、批評人的時候,他是以公心,為了大局、風氣久遠來考量事情。
 
什麼情形下我們可以謗人?
第一、本身要懂得先反省自己。第二、要站在公心去指正別人,一定要有這種聖人的眼力才能去指正別人。第三、是小懲而大戒,小小的懲罰,讓他不要之後鑄成大禍!
第四、阻止壞亂風氣的發展。舉例來說,雪廬老人在講學的時候講到宋儒的註解,說到「子見南子」,宋儒幫孔子緩頰說:「到人家的國家裡面,見國君的夫人是禮節。」可是其實並沒有這種禮節,雪廬老人提出來,這種看似毀謗其實是彰顯事實,讓大家注意要慎選注解。見地上面選擇清楚的見地,讓後面的人開眼力。
 
若受人毀謗時,該如何應變?
萬一別人來指正或者毀謗我們,該怎麼辦呢?第一、有則改進,無則嘉勉。第二、如果對方是無理取鬧,我們不要理會他。第三、對方是捕風捉影,我們也可以提出正確的說明。第四、如果對方講的是事實,我們卻不斷地圓謊,就像蠶在吐絲一樣,越吐越多,最後把自己包住,叫做作繭自縛。
所以聞謗而怒,不但沒有益處,而且有害!害自己就是謊言連篇,讓人看穿我原來是這麼差勁。而且傷害了對方的誠意,或者是跟對方結怨。
 
我們該如何讓自己遠離毀謗呢?
第一、 少謗人。古人說:「罵人者,人恒罵之。」
第二、 要多學唐詩,叫做「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裡面勸諫君王,都是不明確,說的人無罪,但是有心聽到的君王可以警惕,這是高段的言語藝術。所以幽默話要多學,不容易傷人,但是對方會知道要改進,我不但隱惡揚善,也保住了口德,也能夠扼止壞風氣,保住善良的風氣。
第三、 遠離是非場。
第四、 在好的團體裡面,大家相觀而善。
 
總  結
 
第一、孔子勉勵子貢要敬德修業,不要輕易對人毀謗。第二、要用比較的方式,讓自己懂得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第三、當別人毀謗我的時候,我要反求諸己。第四、毀謗別人、指責別人時,也要問問看自己,是不是在仇恨當中說的?還是在自己改正過失的立場上說的?黃忠羲的《明儒學案》說:「自己責備自己都來不及了,哪有空去責備別人?」如果多多地責備別人,那檢點自己「必疏」,疏就是很「疏漏」。如果我們責備別人很嚴厲。責備自己很疏漏,那怎麼稱得上是賢者呢?怎麼是高人呢?所以要反求諸己。在謗人的時候,在指正別人的時候,也要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過失?還要在公心上去說,點到為止並且隱惡揚善。
 
問  答
 
問:社會上有很多有能力但沒有德行的人,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跟他們互動?
答:沒有德行但有能力的人要敬而遠之,如果他是你的同事,你要小心他!如果你是他的長官,不能重用他。他或許腦筋十分機靈,會鑽法律的漏洞,可是城府之深,把百年老店一夕之間搞到破產也是可能的。
 
問:我們平常與人談話時,也許為了舉例,而對某些事物做了比較,當我們在比較他人的時候,應該抱持什麼態?又,如果被別人拿來比較的時候,我們又應該要怎麼去看待?
答:非常好!如果我們被人家是拿用財富或地位來比較,那隨便他比!但是德學上的比較就必須在意,如果對方是賢者,我們必須要警惕自己是否不如人!
所謂「千人讚,不如一人嘆!」大家都說你好,可是有一個很懂局的人感嘆,那就是不好!我們在被比較的時候,自己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如果懂局的人將我們比較,必須要謙虛地面對,不可以自我感覺良好。如果在品德、能力跟學問上的充實,在比較當中會不斷地進步。
我們千萬不要拿財富、地位去比較人,必須要真的讓對方在比較當中,充實學問、內涵,這個比較就有意義。
 
問:現代的企業團體和國家政治,應該如何善用比較?有許多主事者或為政者,會受到一些毀謗,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做這一方面的觀察?
答:企業團隊或國家的政治,如果善用比較法,會產生良性競爭,不會有惡性循環。在品德當中,尊重品德好的,帶動團體好的風氣。
彼此尊重,也創造了合作的氣氛,所以善用比較,會讓人懂得力爭上游、見賢思齊,會讓人有團隊合作,讓人肯發揮潛力。甚至在比較當中,提拔謙虛又默默無聞不居功的人,造成大家願意默默地付出、願意務實地付出。
以前舜在治理國政的時候,為什麼天下太平、萬邦無事?就是他用的禹、皋陶、稷、契這些人才,是默默地付出,有功不居,舜重用他們,將他們放在很高的位置,國家的風氣就因此而改變。
漢光武帝也是表彰氣節,把西漢王莽時的矯揉做作、貪名圖利的風氣改善。
再來是為政者,現在為政者容易在網路、媒體受毀謗,這件事情該如何來看待?面對毀謗,為政者要當成建言!以前在《左傳》裡,子產執政的第一年,鄭國人謗子產!執政者的眼光看到的是五年、十年以後的事情,老百姓只看到一年的,當然毀謗他!他必須要忍住、接受老百姓的毀謗!他必需熬得住寂寞!
毀謗當中有好、有壞,比如說周厲王是暴虐無道,《國語》裡面說:「國人謗!」國人謗是好的,這個就是皇帝要改進,再不改進,天下要亡了。但是有的是捕風捉影而談,這個時候要追查謠言。
再來面對毀謗的事情,只有一個方式來止息它,就是身正不怕影歪。否則,到最後圖窮匕見,必須要用一堆解釋來掩飾事實,下場更慘!最後的決戰點就是身體正不怕影子邪,所以,為政者其實不用害怕遭受毀謗。
 
問:,不方人就是隱惡揚善嗎?若要方人,首先得自省自身是否有這方面的過失?在大局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方人?
答:雪廬老人說:隱惡揚善其實是讓惡人有所警惕,不是讓惡人囂張。揚善是讓善風氣推廣,而且讓好人免於學壞。方人(批評、毀謗)時,一定要重視隱惡揚善的原則,否則會隱善揚惡,效果正好相反。所以,這樣的毀謗,不如不要毀謗。
我們通常都花很多時間去批評他人,卻花很少的時間改正自己的過失、充實自己的內涵,若能多花一點時間充實自己並改正過失,看問題才會越來越精準,否則,毀謗人反而無中生有、捕風捉影,想要拔草卻拔到菜!
 
問:各執己見卻都說是為團體,該如何去評斷何為公心?
答:當各說各話的時候,你如果真的有公心,立刻會知道問題在哪裡,如果沒有公心,就不會知道問題在哪裡。所以為什麼孔子跟子貢說:你就賢仁了嗎?要是我則沒時間。就是當你看得懂自己的時候,你才看懂別人。把自己修正好的時候,你才懂得去修正別人,很多人是夾帶私心說公家之事,這個要善於鑑別才會知道。
 
問:在生活中需要批評別人(指出別人的不足)時,如果直接指出,又會可能導致關係的緊張,或是出現矛盾、裂痕。在企業裡面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該如何把握方與不方的界線?
答:當對方是不受教時,你又何必去批評、指教他呢?這叫「朋友數,斯疏矣。」如果你不斷地去指導、指正你的朋友,你們會疏遠的。不妨幽默一下,聽得懂就聽得懂,聽不懂,你再說清楚他也聽不懂!幽默的方式都聽不懂了,說白了更聽不懂!
要批評、指正、毀謗別人,要先問自己:內涵上是不是賢?外相上是不是仁?然後再回過頭來有客觀、公正的立場去講別人。
 
問:如何與愛毀謗人的人相處呢?可其也有好的特質。如何與之相處呢?
答:如果我們肯用放大鏡來看自己,自然對別人的問題就很清楚,就知道該謗、還是不該謗,分寸才會拿捏的好。而且必須要多讀書,與之相處也能夠點到為止。就他們批評中,我們是「有則改進,無則嘉勉」,如果他是無理取鬧,那不要理他就可以了。
 
問:今日之下,整個媒體還有社會,謗人的風氣相當盛行,我們身處在這樣的社會當中,應該要怎麼樣來面對?
答:今日媒體,挖瘡疤又揭發隱私,給社會帶來很多負面的教材,最後導致員警疲於奔命。我們在網路媒體中,要「聽其言、觀其行」。探究他是有根據的還是沒根據,不是「人云亦云、互相附和」。觀其行,是觀察媒體都是是非人,為何要相信他?
我們必須要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辯能力,如果他的言論是前後矛盾,自打嘴巴,那你為何要聽信其言?
我們要多多地在媒體網路世界裡宣揚正法,讓大眾「反求諸己」,毀謗的風氣自然止息。
 
問:有注解說到子貢謗人的習氣沒有改,所以他看到原憲貧窮時,說了一句「子豈病乎?」是否可以採信呢?
答:原憲回答子貢說:「沒有錢的叫做貧,沒有德的叫做病,我這個是貧不是病。」子貢因為說了這句話,終身感覺羞恥!但是因為子貢反省改過,所以並不失他的大賢。
 
問:子貢方人,目的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情與見地?還是為了想讓對方改進或改過呢?
答:因為見地高的人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就算要別人改進,也要先問自己有沒有這個缺點?當我們也有這個缺點,又憑什麼去指正別人?這是孔子的意思。
 
問:子貢之後經過老師教導是否有所提升,其他弟子中有沒有方人的情況?
答:賢人難免有過失,顏回都有過失,只是過失不會重犯,當子貢有這個過失的時候,孔子指正他,表示他遇到良師。
原憲指正他的時候,他懂得反省改進,這一點上是有證明的。然後他能夠在孔子的墳墓邊守喪六年,坦白講,如果不是一個肯檢討自己、肯虛心安靜看自己的問題,增上自己的人,在墳墓旁邊是待不了六年的。
孔門的弟子都是在內涵上充實,在仁心上培養,即使方人,都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先從自己反省的角度出發,站在公心的立場上處理問題,這種謗才是良性的謗。
子羔在做衛國士師時,因犯人犯錯,把他腳砍斷!可是子羔遇到衛國發生內亂往外逃的時候,彼時守城門的人就是那個犯人!子羔得以出城,那個人還救了子羔,意思是感謝你對我的指正,因為他從子羔的眼神看到子羔的悲天憫人,乃就公的立場以悲憫心去處理問題,該處罰的還是處罰,但是不是刻薄寡恩,揭發事實後沾沾自喜,而全出於悲天憫人的胸懷,最後反而還報己身!
 
問:請問聖人為何無過?
答:見地!見地太重要!《論語》四百九十八條,都是孔子的見地。假如你能在這當中看到孔子處世的經驗閱歷,以及孔子的如何省察自己、觀察環境和他人,如何在公心上維護政局,如何在道統上延續的苦心,有了見地以後,自然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煩惱習氣!
 
問:在入世基本上,君子最重要的就是有仁心,孔子為何在此稱呼子貢「賜也賢乎哉」不是稱呼子貢「賜也仁乎哉」呢?
答:這一章不可以說「賜也仁乎哉」,因為他的意思是說:子貢,你自己都沒有把你的過失改正,有什麼資格去指正別人的過失?賢跟聖是有見地的人,改正自己的過失,才懂得在自己身上看到過惡,知道改正過惡有多麼好,不改有多麼壞!這裡面含藏著吉、凶、禍、福!
 
問:聖人毀謗人,他自己會不會有自己見地不足而產生捕風捉影的問題?
答:孔子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我不會毀人,我也不會譽人。如有所毀,一定有測試!聖人不輕易去毀謗和讚歎別人!卻善用毀謗、善用讚歎!至聖乎!仁者乎!(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