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孝經簡說(三)

孝治天下天子責

愛敬於親為發端
德教於民刑四海
一人有慶兆民賴
 
 
盡孝|成為兆民所仰賴之人
《天子章第二》
 
現在要說的是《孝經.天子章第二》。《孝經》的架構主要有三部分,首先是「開宗明義」,其次是「分釋宗義」,最後是「結示喪祭盡孝」。這樣的架構式讀書法,要特別感謝李炳南老師(雪廬老人),此中觀念全都學自於老人家,這才知道讀書要讀科、寫架構,透過對架構的瞭解,才能夠懂得經文的大意。
 
 
經文: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這段經文雖短,但是義理很多。〈天子章〉的整體架構核心,就在「德教百姓」,從天子的「愛敬父母」開始,把這個概念推廣出去,且由天子本身作為典範,這就是天子的孝。又舉《尚書》〈甫刑〉來證說,百姓最仰賴的就是天子這樣的善法。
在這架構中,先呈現的是「德教從己」開始做起,再「推己及人」,經文是「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孔子說:天子能夠愛護父母親(愛親者),把這種孝愛推廣出去時,就會使得天下人不敢討厭他的父母親(不敢惡於人)。由此可見,天子是領導風氣的人。其次,天子如果恭敬父母親(敬親者),把這種禮敬推廣出去時,就能讓天下人不敢怠慢他的父母親(不敢慢於人)。
第二段文:「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是「德教典型」。天子愛敬於侍奉父母親,若做得圓滿,他的德教才能夠推廣到民間百姓。何以能推廣出去呢?因為天子是四海的典範。這裡必要這樣解釋,如此才能於諸多注解中,分辨出對或錯。
最後合說:「蓋天子之孝也。」「蓋」這個字,邢昺注解說:「孝道的範圍廣,蓋是簡略說。」皇侃注解說:「那只是大略的陳述,還沒究竟。」鄭康成說:「謙虛之義。」但這個「蓋」字不是謙虛詞,如果是謙虛詞,意思就成為「孔子是大司寇,提及天子的時候,他要謙虛。」孔子講到卿大夫的時候,也說:「蓋卿大夫之孝也。」孔子是卿大夫,所以對卿大夫要客氣一點。那麼推及於孔子說士之時,也說:「蓋士之孝也。」孔子為大司寇,其位高於士,故不可如此解。可知此「蓋」字並非謙虛之詞,而是一個活口氣,意即「大概、約略、大抵、重要性、大綱」,雖然說的似乎不肯定,但實是全稱肯定—「孝道的大要,大抵上是這樣吧!」
最後舉《尚書》〈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一人」是指天子,「有慶」就是有善;而這善是什麼呢?就是愛敬父母的善行。「兆民」在邢昺說:十億;亦有注說:百萬;其實兆民就是指天下百姓。所謂「賴之」,仰賴什麼呢?賴之的「之」,就是「一人有慶」,意即仰賴天子的善行。
 
釋  義
 
接著來看章句的重要性。《孝經》闡明孝道,共分為幾等人的孝呢?依階層來看,就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與庶人五等;「士」包括公務員與讀書人,「庶人」包括農、工、商、法、醫等等,所以等同是各階層的人全都含括。
現今國無天子,該如何解讀、引申這一章呢?醒公老師說:此章「天子」代表大國的領導人,他除了領導一國的風氣外,還可以影響天下的風氣。這就像中國與美國的領導人,皆是世界承認的大國,如果國家的領導人,能夠盡孝且推廣孝道,這個風氣就能推廣出去。
天子為何要以盡孝,成為天下的根本要道呢?須知,天子最重要的職責是領導風氣,假如風氣是刻薄寡恩,必然天下大亂;若風氣溫厚善良,則天下必然長治久安。溫厚善良是為他人著想,若在家中不能替父母著想,又怎會為他人、長官乃至國家著想?都不能為人著想時,試問天下是太平還是大亂呢?爾虞我詐之時,天下是好治還是難治呢?因此才說:盡孝是天底下的根本要道。可見天子的盡孝,除了是良知以外,還包括著利害關係。
於盡孝中,到底要盡什麼孝?它的內涵又是什麼呢?經上說「愛敬」,就是前所講到的「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可見「愛敬」是孝道的修學法,在整個孝道的修學法當中,「愛敬」是為總綱。孝道無論在哪個面向,它的總原則就是愛與敬。
有愛無敬可行嗎?無敬就是沒大沒小,既容易冒犯,也不會虛心受教,父母親對你的建議、教導,怎麼也聽不進去,這叫作有愛無敬。如此,何以會有愛呢?這是會想到父母親的恩德與關懷之故。然而,為什麼會無敬呢?因為見到父母親的形象,或嘮叨不休、德學不足,或是位低粗俗的鄉野之人。試想,這怎麼恭敬呢?而子女或書讀到碩博士,職位高眼睛又長在頭頂上,不知麼敬父母。
其次,有敬無愛?無愛,就是想不到父母親的恩德;所以,沒有愛。無愛會有什麼過患呢?必然沒有親情,沒有親切感。又為什麼會敬呢?因為畏懼之故,畏懼父母親的地位、權力、威嚴與脾氣等。有哪些是畏懼?譬如:清宮裡常見聞皇子們畏於皇阿瑪,故有敬無愛。或家庭中的父子關係,變成了長官與部屬。所以,對父母又愛又敬,既拉近距離有親切感,又不會冒犯無禮,這樣多好。所以有孝道的概念,還要將「愛敬」加以落實才是。
首先,愛親者要想到父母親的恩德,愛父母親,關懷體諒之,這也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祕密。因此,懂得關懷體諒,便能柔軟自心。從通達父母親的心意開始,進而去通達人情世故,便能廣結許多的善緣,也會默默地改變命運。所以,不要小看了「愛親」的功德。
然而,到底要怎麼愛呢?需在方式上講究,譬如:食、衣、住、行、育、樂。食,要知道父母親喜歡或不愛吃什麼,有什麼飲食上的禁忌。衣,備辦四季的衣服及寢具等,夏天有無涼席,冬天棉被夠不夠暖。住,所居處的空間環境好不好,房間是否通風。行,包括交通工具,是自駕還是叫車,或是陪同散步。育,帶著父母親近善知識,讓父母親有法喜。樂,不論經營家庭的天倫之樂,或是參與朋友的聚會之樂,要讓父母親感受到人情的溫暖。這些是食、衣、住、行、育、樂的經營,愛親者要這樣的愛,而不是只在父親節買個蛋糕、母親節送個花而已。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不敢惡於人的形象是什麼樣子呢?即是天子居家能夠愛父母親,且把這種愛親的德教觀念往外推廣。這包括三個面向:第一、本身要以身作則,否則推廣是無效的,沒有人會聽信你。第二、要懂得推廣的方法,譬如:結合經學,非是徒講排場、做個表面、虛應一套。第三、要善用人才團隊。推廣出去的時候「不敢惡於人」,百姓就不敢厭惡他的父母親,厭惡父母會遭人批評,會受到官府的懲罰,這是就反面說。正面來說,若能愛敬父母親,除受到鼓勵讚揚外,孝子楷模還會為官府所提舉任用。下屬一定迎合上位者,若上官愛親推行孝道,整個風氣就會開展,這稱作上行下傚。
所以,越讀這些古代的經書,就會越覺得了不起,私以為現今是無法講得這麼透徹的。愈把經學融通時,就愈能入世,也愈能看懂世間的興衰存亡。
再說,天子愛其親,與百姓愛親的效果,有何不同呢?天子愛父母親,且懂得去推展,就會形成風氣;其與百姓之愛父母親,當然不一樣。百姓愛父母親止於一家之善,天子愛父母親能夠擴充成為天下之善。
「愛親」說完了,敬親者要如何「敬」呢?首先,把父母親當成重要的福田,是福氣的開始、吉祥的源頭,自然就會恭敬了。這譬如是,官職的升遷大權操在長官手上,你當然會對長官恭敬。所以,意識到父母親是自己福報的開始,是吉祥的源頭時,自然就會像恭敬長官般恭敬父母。其次,在外表上會有恭敬的態度。第三,在內心裡會有受教、受命的心態。受教,就是父母親對你嘮叨的時候,你會承受領教。受命,就是要求你做什麼的時候會即時而行,不會說:「等一下、慢慢來,你不要這麼急嘛!」當你知道父母是福氣的開始、吉祥的源頭時,這些不耐煩的話、不恭敬的態度,或是不以為然的心態,都不會有了。就像長官直接握有你的生殺大權時,你敢對他怎樣呢?這道理是一樣的。
「不敢慢於人」的形象是什麼呢?這是說天子恭敬父母親,且把這一個德教推廣出去,這當然包括了天子的以身作則,及用經學的見地去弘揚,與人才團隊的共同參與,非僅是推廣而已。此時社會的風氣是什麼呢?百姓對父母親自是不敢怠慢,如同對有地位、有權力、有德學的人一樣地恭敬。
百姓為什麼不敢怠慢呢?因為怠慢、傲慢會遭他人指責,甚至處以刑罰。若是恭敬父母親呢?可被他人讚揚、立為典範,甚至是為官府所重用。這就是風氣,需要靠上面來推動的。此時,天子敬其親與百姓敬親的效果,自然大不同。
《論語》〈顏淵篇〉第十二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的德性像風一般,就是在上位者像風,百姓像草,風從東往西吹,百姓就往西邊倒,風從西往東吹,百姓就往東邊倒。記得以前大專聯考有一道作文題目,叫作「風俗厚薄繫乎一二人之心」,就是從《論語》擇錄出來的。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乃德教之典型。此處終於瞭解到「愛敬盡於事親」,於事奉父母親時,愛與敬是整個孝道裡最重要的內涵。如果天子能作為典範,行至圓滿且懂得「德教加於百姓」,就能把這個內涵當成教育去推廣。若天子不能以愛敬作為典範,孝道是無法推廣的,則必用刑以強制;這譬如上位者貪污舞弊,欲使下屬清廉是不可能的,定要你以身作則才行,這稱作「刑於四海」。
何謂「四海」呢?可以稱作「四方」,也可以叫作「四夷」,《周禮》中所記「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它代表天子治理範圍外的地方。可見,天子的影響力,不僅是所治理的範圍內,還影響到範圍以外。周文王也是如此,他初期只有七十里地,影響的範圍除西岐本身外,還影響虞、芮等國及其他的地方。
最後,天子孝的究竟形象是什麼?就是緣愛敬。天子把對父母親的愛敬,當成教育去推廣,讓百姓懂得愛敬自己的父母,天下就變成容易治理。從天下、國家、城市、鄉村至家庭普遍推廣,由上而下愛敬風氣大盛,這就是天子的究竟孝,其與百姓的孝是不一樣的。
此章孔子舉《尚書.甫刑》所言:「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目的為何呢?孔子所說的概念,若在《書經》中有,就舉《書經》;若在《詩經》中有,就舉《詩經》;若在《易經》上有,就舉《易經》;舉經學的目的即在此。
這裡有個「一人」,天子為什麼要稱為一人?孔穎達在《十三經注疏》中說:如果講「於一人」,就是指天子自說「我一個人」。天子講「我一個人」並非傲慢,乃是說:「我雖然處於高位,但也不過是人中之一。」這叫作「於一人」,我就是「於一人」。但這裡如果是指「一人」呢?是說天下百姓指皇帝叫作「一人」。何以呢?因為天子也是個爵位,天子以下封為「公、侯、伯、子、男」,公爵可以很多,侯、伯、子、男爵也可以很多,惟有「天子」這個爵位只有一人,這是稱作「一人」的意思。有時古書要讀懂它,莫以為稱作一人是很傲慢的。
前說「有慶」是善,孔子於《易經》有十個注解,其中一個是〈坤卦.文言〉,這是孔子對《易經》坤卦的特別解釋,其中有一段文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前者是說:行善的人有許多福報,而此福報的利息,會給其家庭子孫去享用。餘慶就是餘福,這個「慶」是指「福」。所以,一人有慶是指一人有福。邢昺《疏》及古代各家的注解,都將一人有慶解釋成「善」。若依照《易經.坤卦》的〈文言〉即叫作「一人有福」,而什麼是有福呢?天子辦政治、辦教育以孝作本質,能讓天下和諧,如此國家就容易治理。試問天下和諧與天下大亂,哪一個能使國泰民安、物阜民豐呢?
天子能夠行這樣的大善法,所積的福德實在太多了。須知所有的善法裡,就屬以孝道為本質的辦政治、辦教育為大善,所以說:「公門中好修行。」如果懂得在公門中行善,其所做的一件善事,抵得上民間的一萬件善事。了凡先生的《四訓》,於〈立命之學〉中講到,他在寶坻縣當縣令時就是這樣,僅減糧一事就抵上一萬件的善事。天子只在推廣孝道這件事,就不知讓他積了多少善、修了多少福。而這個福報,就是萬民仰賴他的福報。換言之,一個機關、國家乃至天下的領導人,當要是有福之人。我們常說「福將」,他在的時候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一旦調走後,換個無福之人坐鎮,就每天發生事情,或有開不完的會,有議定不了的事情,有排解不完的糾紛。換有福的人來做,什麼事情都沒有,顯見這福報有多重要呀!
孔子在此處引用《書經》,有什麼涵義呢?因為講到孝道,是從天子開始以身作則,繼而推廣出去的成效,正可以用《書經》的這一段話來作證明。以上是《孝經.天子章》的大意。
 
總  結
 
第一、眾知辦教育很重要,但是辦教育要端正作法與心態,更須以身作則,將這些彼此搭配起來,才能推展形成風氣,使天下大治。第二、百姓在這樣的風氣推展下受教,必然會促使生活安樂、社會和諧,這裡面包括富貴貧賤之安樂,而非富驕奢淫亂、貧諂諛偷盜。所以,整體總結即是:孝道是個全方位的經營,乃從上到下必要踐履的德行,除可帶來各階層的安樂外,更能促進天下的和平。(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