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期::啟蒙園地-十四講表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十二)

修學入門在正見

通達利他與空性
福慧雙修莊嚴果
利他心意亦如是
第一講表  
述記云:「侵害如賊,覺賊無能。」覺察能破煩惱障。煩惱障像小偷一樣,偷走我們的功德法財。只要在念頭上起覺察的工夫,煩惱就沒有辦法興風作浪。福報會被煩惱破壞,其中邪見和瞋恨兩種煩惱最厲害,邪見會破壞等流的善心,瞋恨會破壞殊勝的異熟。昔有位非常有錢的提婆長者,他一面供養布施辟支佛,一面發願成為富有的長者,可是布施後又生後悔之心,所以當他果報成熟,富貴生起,但後悔布施的那一分使他成為慳貪的人。邪見會把布施的等流心態摧毀,瞋恨會把異熟摧毀。所以提婆長者的富貴,反而變成入地獄的資糧,死後墮落到啼哭地獄。
述記云:「以『空觀』為觀慧。…。佛法功夫不外『定、慧』二字,修一切定慧法門,不離『止、觀』法則。」空觀即能觀萬法的體性是自相空,就是定慧修學法。定慧亦不離止觀的法則,在止上修觀證得空性。是故空觀從觀來,觀從止來。空觀、假觀、中觀,都從止觀來,所以止觀是成就一切佛法的勝方便。
述記云:「止,是止息妄想分別。觀,如理思惟觀察。」止是將心專注於所緣境,並對治昏沉、沉沒、掉舉、散亂等逆品。觀則在止力成就上建立觀,如思惟觀察萬法的自體性。愈如理思惟觀察,就愈止息妄想分別。愈止息妄想分別,就愈能如理觀察法義。愈止愈觀,愈觀愈止,到最後止上建立非常殊勝的勝觀,達到止觀雙運。一般而言,止觀是互相資助的,止幫助觀,觀幫助止。
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法:在得到止的那一分,由止修觀,即是止觀雙運。此處無有所謂止幫助觀,觀幫助止之說法。止上建立勝觀之時,即是止觀雙運。建立勝觀破我執、法執,證得人我空、法我空,得到一切智。
述記云:「修假觀以覺悟所知障。」覺悟所知障的假觀,指諸法的生起是假,萬法的虛假,指明明是沒有自體性,卻顯現像有自體性。魔術師在變化的時候,車乘宮殿美女顯現上好像有,實際是沒有的。水中的月亮,顯現上有,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的月。以上是中觀的比喻。而唯識宗之比喻是指好像顯現在心外成立,其實是在心內。
述記云:「六凡眾生執假為真,故佛為說『空』,令修『空觀』」對於六道的凡夫眾生,執世俗的假為真,所以佛說萬法自相是空的,這是建立空觀的理由。唯識宗執假為真,是說顯現在心之外是假的,凡夫卻認為真的顯現在心之外,這就是執假為真。
述記云:「小乘證空,卻又著空,故佛為說『假』,令修『假觀』」著空不能解釋成執著空,要解釋為墮涅槃坑。例如觀察毛巾的體性時,結果卻沒有看到毛巾,說是見到毛巾的自體性,空只是把毛巾的自體性否定掉而已,不是還有一個空性。空,是一種遮法,把自體性遮掉而已,如果還執空,就說明還有一個遮法存在,此言著空只能說二乘人掉入涅槃坑,而不是將空執為實有。
述記云:「菩薩從空入假,仍未達空假不二、圓融絕待之『實相』,佛乃教令修『中觀』」菩薩不能達到空假不二,指菩薩在假上也見到空性,但尚未能通達佛的成就,於後得位不能以能所雙亡的方式現證空性,此為中觀宗見地。唯識宗認為,就是在後得位不能證得實相。
述記云:「所謂『非空非假』,是為『雙遮』;然又不可落於『非空非假』上,故云『亦空亦假』,是為『雙照』。」假法沒有自體性,叫非假。空也沒有自體性,叫做非空。何以空沒有自體性?空是對著緣起說空,不是另外有一個空,所以中觀宗說的空,是非空非假的空。但此處的非空非假,法在心外不成是非假,心內所顯是非空,是就唯識宗的宗義來闡發。亦空亦假是法性宗。天臺家把「非空非假」之「雙遮」唯識宗判為別教,把「亦空亦假」之「雙照」判為圓教,把「有」聲聞二部判為藏教,把「空」中觀宗判為通教。
述記云:「所謂『起心即錯,動念即乖』。」進入諸法實相,證得自體性空之時,在勝義上沒有世俗的心念可以用,你什麼都沒有看到的時候,請問你有什麼世俗的心念可以用?此時安立「起心即錯,動念即乖」。但是現證空性的心識是相續的,並不是說不要動念或者沒有心識,否則有情會變成木頭石頭。
述記云:「超思超議,是為『不可思議』。」此亦是從勝義諦來說,無法以世俗的心念思議。當聖者進入現證空性能所雙亡之時,長短方圓、美醜貴賤皆說不上,都沒有辦法說,沒有辦法議,叫做不可思議。
述記云:「自行、化他、行滿。」自行覺察能破煩惱障,覺悟能破所知障,這樣的工夫能開發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以下簡稱三智),此是自行圓滿。
化他,能夠度化他人,也是幫助有情都能覺察、覺悟,破二障、開三智。如果有心要化他,幫助他覺察、覺悟,得到三智的心態是為大悲心。佛教的本質是要幫助眾生覺察、覺悟,幫助他離苦得樂。每個人都想離苦得樂,可是所有人都是追尋快樂來遠離痛苦,只有佛法是從苦因苦果的滅來解決痛苦,成就快樂。因為大悲心,所以我必須要覺察、覺悟得三智,才能幫助有情覺察、覺悟得三智。
我要成就的那一分,是菩提心。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因,菩提心是成佛的因,大悲心不是成佛的因。成佛的因,是我想要破二障,想要成為三智的成就者,這才是菩提心。意味著會成佛的人,一定是想成佛的人。想要利益有情,是大悲心,不會是成佛的因。所以天底下,會成為聖人的是想要成為聖人的人。
想要幫助他成為聖人,這個叫做大悲心。大悲心跟世間的善心不一樣,我要去成為聖人,才是聖人的因,想要成佛的菩提心才是成佛的因。大悲心、佈施、持戒、忍辱都不會是成佛的因,唯有菩提心,才是成佛的因。所以,宇宙間有個秘密,會解脫的人,是想要解脫的人,會成佛的人,是想要成佛的。
自行圓滿時,化他也是圓滿的。可是眾生還沒有度完,而且眾生在被度的時候,往往退轉的多,得道的少。那化他如何成立圓滿呢?指心意的圓滿。如要論化他的究竟,宇宙間沒有一尊佛成佛。試問釋迦牟尼佛化他有圓滿嗎?沒有。甚至在現今的印度,佛教已不復存在。而印度的當時的舍衛國,全國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者,也只有三分之一而已,所以釋迦牟尼佛化他並無圓滿。所以,行滿是指破二障、開三智的自行圓滿,至於化他的圓滿,純粹是在心意上論。
述記云:「以此『佛』之釋義與儒家『大學之道』相較,『自行』非即『明明德』歟?『化他』非即『親民』歟?『行滿』非即『止於至善』歟?」這與《大學》的宗旨是相同的。自行即是明明德;化他即是親民;行滿是自行化他都止於至善。對照自行,明明德講的是覺察、覺悟,證得三智。所以,明明德這三個字,究竟的講法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破二障,覺察、覺悟就是成就智慧,所以明明德要解釋為智慧。把明明德拆開來,第一個明字就是顯明空性的智慧。透過聞思修,成就智慧的部分。德,就是智慧。明德,是空性的智慧,形而上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明明德不應該解釋成本性俱足,應該解釋成如何得到智慧。智慧是心的作用,轉識成智,心識只有智慧的作用,並不是沒有識而成智。何以說智慧是作用?貪心和無貪,你知道它是作用,為什麼?貪跟第六識,假如是有自體性的話,合起來是兩個不同的心。如果貪是心王,凡夫沒有辦法解脫,聖者也會生貪。可見貪是心裏作用,不是心王。如果是心王,遇到可愛境,都會生貪。而當遇到可愛境時,聖人不生貪,凡夫生貪,可見心會產生貪跟無貪的作用。所以,心所是作用,心王是體,依體起用,可見智慧和無智慧,都是作用。轉識成智,就是心裡面只剩下智慧的作用,依體起用而已。所以雪廬老人《常禮舉要》裡說:「凡事要合乎理智,不可感情用事。」這就是明明德。
親民的目的,是帮助眾生明明德。政治家要如何做才叫做親民?辦政治安定環境後,要辦教育讓眾生明明德。政治是為了教育來服務的。行滿,是止於至善,自行化他都圓滿。
述記云:「『止觀、定慧』非即『知止-定-靜-安-慮-得』歟?」其中透過止觀得到定慧,與《大學》的修學法有相通之處,「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就是通達修學明明德的方法。止,就是那個範圍他知道,般若的修學法他懂。懂得形而上與形而下的修學法。定,是專注力的修學。靜,在專注時,去掉昏沉、掉舉、散亂這些障礙。安,輕安,就是定功的修成。慮,止上來修觀。得,證得空性或證得世俗。至於親民是幫助眾生透過止定靜安慮得,能證得明明德的智慧與親民的心量。(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