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期::專題講座

走入時代的中華文化—二0一七年春曲阜研討會

不忘本來護道統

吸收未來學新知
面向未來知發展
吸收菁英入時代
 
 
四月初,學會師長與孔奉祀官一行,至曲阜參與「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社會發展研討會」(簡稱「曲阜研討會」),由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臺灣)首倡並聯合中國孔子研究院、尼山聖境共同發起的海峽兩岸大型文化活動。
本會師長應邀於儒學新院做一專題演講:「孔子的素質思想與現代教育|走入時代的中華文化」。有鑑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義理深奧廣博,但有時隱於文字當中不易顯露。眾多學者常執以一己的認知,解釋所學習的經典的內涵,而彼此之間的意見或許互相抵觸,無法真正對文化內涵做正確究竟的抉擇。
探究原因,往往跟東方國家實行應試教育有關,應試教育讓人們習慣於單一的接受想法或答案,有時易先入為主,不能客觀全面地來評估分析問題,而且往往持有門戶之見。今將演講內容節錄刊出,以饗大眾。
 
    如何正確認識文化
 
如何配合時代來培養時代的菁英?首先必須先吸取文化內涵,再因應時代的需要將文化應用、走入時代。文化包羅萬象,領域廣博,包括各時代所需的政治、教育、財經、科技等內涵,古代教育以修身為先,所修學的領域包括內聖道德的涵養與君子利他的內涵,都是吾人所應學。若能先吸收文化內涵,再把文化的精華提煉,與時代的新知相結合,並讓菁英人才共同來學習文化,這才是文化在新時代的出路。
所謂中華文化,「中」〈中庸〉之解,就是要通達形而上之學,「華」是以形而上之道攝持形而下的各類發展,諸如政治、教育、軍事以及茶道、花道、劍道等。其本體是中,華是發展各行各業的內涵及氣象,能走入時代,面向未來。「文」就是記載著這些內涵的典籍,或古人或今人所作,思想道理是一貫,但可有不同的發揮,如百花綻放。「化」就是對人心的化導,如此兼容並蓄的文化謂之中華文化。
走入二十一世紀,每一位領先行業的企業家都知道知見、品格、能力是能領先其他企業的先決條件,《論語》中的德行科就是以見地來經營品格及能力,且能經得起考驗的。如孔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未嘗如丘之好學也。」孔子正是用見地來經營品格與能力,這種品格是能夠與人相處、領導大眾的品格,不是只求獨善其身,其能力亦然。知見、品格與能力的合集就是德行科,能力又可另外發展為言語科、文學科跟政事科。
文化走入時代首先必須正確的認識文化典籍中常恆不變的道理,與隨著時代變化的內涵。
弄懂經典須讀古注,然要找到好老師,在各說各話的注解中,以合理性來推理,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甚至是多角度的反問問題來確認合理的解答。
所以首先必須要正確的認識典籍到底在講什麼,是否符合人性的需要,是否合情合理的在陳述內涵,是不是合情合理的在解決問題,正確的認識經典才能真正推廣它,推廣以後才有成就的氣象,而推廣當中我們必須要知道目前的障礙是什麼,學習方法是什麼,內涵是什麼,成就的氣象是甚麼。《論語》中孔子說到成就的氣象,跟現在菁英教育的培養是否一樣?如果我們的文化可以超過他們,如此我們的文化就是領先時代。
今日學習中華文化,想要推展中華文化,得先瞭解什麼是中華文化,而瞭解中華文化得先瞭解典籍,它正確的解釋是什麼。以下就幾章經文內容加以辨析。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大部分人對這章的理解,就是政治人物的品德很重要,只要把品德顧好,端正坐在那個位子上,人民及大臣就會如眾星拱月一樣圍繞擁護,所以大家要好好地落實品德。但試問,品德好的人居其位,豺狼虎豹會對他恭敬嗎?這與事實並不符合。我們在企業裡也看到很多品德很好的人,結果往往是滿身傷疤受盡欺侮。
此章正解為何?乃為政以德的「德」,不是一般泛泛而言的品格,是指以知見經營的品德,以知見經營的品格方有能力推展社會風氣,才知道如何經營團隊氣象,能講究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尊重,所以品德的展現,絕非光從字義的表面看那般淺顯。
透過分析,可以知道德非單指品德,它是一種智慧能力的展現,是夫子教學的正確內涵。如德行科的顏淵是宰相之才,閔子騫做過費邑大夫,冉伯牛做過中都宰,仲弓做過季氏宰,可見德行科的弟子是可以從政的,這種德行是以見地來經營品德與能力。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舜無為而治,是不必做任何事情,僅把自己端正地坐在王位上,無所作為嗎?可是問題是,我們連經營一個企業都必須一天二十四小時待命,而國事如麻,國君若無所作為,怎麼可能把國家管理好?
所以此章不能只讀表面的文句,舜的無為該如何理解?舜的無為而天下大治,關鍵在於他能培養人才、懂得用人才,所以才可以退居於後。在成就此間氣象前,堯曾把九個兒子交給他管理,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先看他處理家庭的能力,之後接受各種公職的歷練,接著做宰相主持國政,最後代理天子接受種種考驗,國家一邦人才全部是他培養起來的,當上國君之後這個人才可以無為。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授之以政是授以國家重要的職位、重要的政事,但誦詩三百篇後,就可以當國家的經濟部長、外交部長嗎?誦完《詩經》後就能有這個內涵、可以負擔這樣的責任嗎?要負責國家的重任以及辦好外交工作,這當中需要很多的能力,要懂得如何去識人、用人,以及言語的應對,人情的通達,特別在外交工作裡面,威儀更是必須講究的,而且外交工作是國家大政,外交人員出去是代表整個國家,要對國家的財政、科技、經濟、文化、教育都通達,且要通達該國的國情,還要能夠從容應對,把事情辦到恰到好處,把話說到恰到好處。
學詩必須要有悟性,除了懂詩的內容以外,還要通達人情世故的道理,溫柔敦厚是詩之旨趣,溫柔敦厚者最能通達人情,也就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場合如理的行儀,這全部是詩的悟性。有了悟性,讓外交官懂得看場合辦事、看場合說話,見招拆招。
《詩經》三百篇,就是要培養這種領悟力,從國風裡面去瞭解該國的風土人情,從大雅、小雅瞭解該國的國政,從頌裡面知道這個國家各種功績,由《詩經》之領悟,能夠知道自己的國家也知道他國,上場談判當然是風度翩翩、言之有物。
學詩可以興、觀、群、怨。興就是借著這個事情,興起另外一件事情。比就是我可以用這個事情比喻那個事情。群就是說話來整合大家的意見,使大家都能和合。怨就是發牢騷,有內涵且文雅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外交場合講究非常高的談判技巧,也是非常高的交友之道,更是非常棒的文化交流!所以孔子才說詩經的美妙,讓一個人拉到最高境界來處理問題,人情世故一旦通達,辦事就無往不利。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典故是子禽看到夫子周遊列國時,以一個小小的魯國退位司寇到各個國家,各國國君都拿國家大政來請問他,子禽就很好奇到底是為什麼,子貢的回答是溫良恭儉讓。
但是,溫良恭儉讓就可以得聞該國的國家大政嗎?其中還包括軍事機密、國防機密、用人的機密,包括一個國君請教夫子這樣的人可不可以當宰相等等,這種機密,只要具備溫良恭儉讓就可以得到嗎?此時要有能力去思考、反問,這句經文到底在講述什麼?現見若在外商公司表現著溫良恭儉讓,結果可能只能做基層員工,出路在哪裡?
實則溫良恭儉讓的德性,還要再加上能力,溫良恭儉讓才可貴。溫良恭儉讓為什麼會得到各國的機密?而且坦然相告?正因為你的能力強、見地遠、悟性高,本質卻是溫良恭儉讓時,能得各國國君的坦然相告與請示。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以上採取〈中庸〉當中的章句,很多的注解基本上都是講,還沒有喜怒哀樂,這時候是天真無邪的狀態叫做中,情緒發能恰到好處就叫和。
此句竟然是中華文化的綱領,應如何解?中就是內涵的經營,和是從形而上內涵的經營來入世,做形而下的展現,以上就是中和之道。所以中就是內聖的修養,和是君子面對群眾時,喜怒哀樂皆發而中節。中是人格修養的昇華,和是處世之道。當一個人的修為到極處的時候是沒有喜怒哀樂的,但是在入世的時候,是看場合表現喜怒哀樂,其喜怒哀樂正好能帶動風氣,正好用於對人才的肯定,正好是惡風氣的對治,可以扼殺亂源。善用喜怒哀樂,這才是真正的處世之道。
《論語》中正可以看到孔子喜、怒、哀、樂的面面觀,孔子有喜怒哀樂,孔子也沒有喜怒哀樂。孔子沒有喜怒哀樂是空空如也(形而上)的那一分。孔子入世時(形而下)的喜是到武城看到子游將武城治理得很有氣象,這個時候很開心地說割雞焉用牛刀。孔子的怒是當宰我晝寢時,孔子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孔子的哀表現在顏回過世時的哭之慟。孔子的樂可以表現在當看到弟子們一個個都成為大才。所以怎麼可以沒有喜怒哀樂呢?孔子喜怒哀樂發得恰到好處。透過他的發讓大家有所標準,可以作為情緒管理的依據。
所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是指形而上內聖的道理,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修養及成就,但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能整頓家庭、領導大眾,乃至於能夠治國平天下,其喜怒哀樂能針對時局,能知方向、善惡之別與正確的決策,這才是我們解讀這章經典應該要有的見地。
以上就是要發展中華文化必須要對中華文化有正確的認識,而正確的認識必須回到典籍做正確的解讀,這時才能發揮中華文化的力量。如何正確認識文化?首先需了解夫子的內涵,夫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必須從這些經典當中認識夫子。
而這些經典也是文化的精華所在,不管是六經或者延伸出來的十三經,重點就是要正確的認識孔子,所以如何把孔子所刪定的典籍做正確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要能夠正確認識孔子的典籍,必須要有很好的思維推論辯證,這樣做也是幫助你釐清自己是否正確理解的重要關鍵。雪廬老人選擇晚年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帶領學生在古注裡面做正確的抉擇,讓我們後輩打開心眼,清楚明白剖析古代的讀書人是怎麼看問題,怎麼經營人情世故,怎麼辦理政治,怎麼解決人生的大道理,延續到現在來發揮古代的價值,走入現今的時代。
學習文化的內涵,首先要藉此來看待自己的問題跟缺點,並且好好反省過失,這些都是基本馬步的功夫,否則我們學習文化只是記問之學,學的只是用來炫耀自己才情之學,那是沒有用的。所以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判斷我們自己是不是透過學習文化,開始改變個性,本來虛浮的變成實在、開始收斂。
因為內心有了正確的價值觀,知道必須要好好地跟別人相處才有出路,乃至於在同儕師友之間,我能夠按照進度去好好充實自己。你能夠判斷忠、孝等德目長什麼樣子,從各面相上的觀修,觀察自己是不是能符合這些行相,培養自己、穩住自己、提升自己、莊嚴自己,讓自己重新出發,這才是真正文化的學習,才能帶給自、他真正的出路。
更重要的是能夠深入經典的內涵,體會其中的義理,不管是形而上的內涵或是形而下的運用,要不斷地反芻,不斷地思維和應用,如同〈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接著要提升自己的見地,成為經學的傳承者。
老師以外,還要跟師兄弟學習,在《禮記》裡面,曾子在臨命終時曾對他的兒子曾元及曾申說,我如果沒有顏回這樣的朋友,我是沒有半句教訓給你們的。可見曾子是不斷地吸收反芻,這叫傳不習乎。他曾經是一個魯鈍之才,上課聽不懂的人,最後孔子過世以後,不但作為楚國的上卿大夫,後來回到魯國教學,風采地走完一生。
在處世待人的歷練上,我們學了這些很好的內涵,這些重要的見地,不是入世的時候用不上,如果用不上,必須要知道可能是學偏了,或者學的不夠正確,沒有變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這些都必須要在入世當中歷練。
張忠謀曾到故宮演講,講到文化的世界觀,講到音樂的經營,一個科技公司的大老闆,竟然講的是這些,可見他知道公司士氣的提升,必須要靠文化的經營,員工一方面所得提升,一方面士氣提升,更在人文的經營當中,創造公司的領先。所以文化看起來好像是跟各行各業無關,可是文化才是各行各業的靈魂跟精華。
 
   中華文化推廣的障礙
 
中華文化的推廣,目前的障礙是應試教育。首先大家知道工業時代的大量生產,強調要成本效益好,意思是所有人通通念同樣的科目,一個老師就可以教四、五十位學生,強調普遍性,而不強調每個人的特別能力,但是只有記憶的學習(單腦訓練)。
左、右腦其實有很多的區塊,在應試教育裡,大部分都是用背的,只用到記憶這個區塊而已。以左腦的功能來講,它包括了思維、言語表達、數字記憶等等,但這樣的學習,也只開發了左腦裡頭的記憶能力,欠缺言語及思維的訓練,這是應試教育欠缺的地方。後遺症是學生容易厭倦學習,在應試教育中,沉重的讀書壓力,壓到高三畢業,終於衝到大學就全部解放,很多人大學混文憑,已無學習的能力。
因為習慣課本上的答案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學生會因此缺乏好奇心,更麻煩的是做事情容易單一化,也就是當他已經習慣接受訊息就直接儲存,然後照著做,想法和做事情的方式就不容易靈活應變。因為只開發了記憶的功能,多元化的學習就難達到,想法容易單一而沒有原創性,不容易產生創新、啟發的想法,能力當然就侷限了。
 
  運用思考理解經典內涵
 
而在推廣中華文化當中,往往也看到這樣的情形,就是大家習慣以應試教育的方式來學中華文化,所以只求一個正確答案就好,且成了唯一認定的答案,未曾運用思考去理解所接觸的內涵是否正確,而我是否有正確的方法去學習。舉例而言: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孫大夫曾經向孔子問孝,孔子說無違,無違就是不要違背。所以這一章是否是告訴我們父親說什麼都不可以違背?其實無違是指不要違背禮制,而不是說都不要違背父親就是孝,否則孔子在《孝經》中言諫諍章,我們該遵守哪一條?所以要知道孔子在講這句話的背景到底是什麼,當孔子是對孟懿子此言,是特別針對他有違背禮制的部分來講。
應試教育的後遺症就是容易形象化,麻煩的是在臺上教的老師,也是受應試教育出來的,所以他也是用應試教育方法來教,教出來的孩子們,有些學生能力特別強,可是單在用功讀書這方面很強而已。以圖像來表達的話,我們的訓練是單腦的訓練,然後減掉思考和語言的表達,如同一個人形,左邊那細細的手保留,右邊是粗粗的手,我們的教育真正是訓練出這樣子的形象。
 
    學習需有正確方法
 
學習要有方法,首先我們回到夫子那個時代,看看他是怎麼來教學的。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自己沒有發憤想把這個問題搞懂,老師就不啟發你,假如自己覺得懂了,不想用言語表達得清楚,老師就不啟發你了,這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句話強調的是思維力,學生有心想要學習老師才給予指導,如果在言語上表達不清楚,代表你的思維邏輯還有障礙及矛盾,這時候老師再來提點你,教學的效果才會大。
夫子要學生主動思考,啟動思考的程序。然而,夫子的學生這麼多,如何對每一位都做到如此?此需要同學彼此之間的切磋琢磨,頭腦比較靈動的學生,有疑問會去請教老師,請教老師的這個舉動就會帶動風氣,老師的回答也讓他提升自己的程度,他也能依此來教其他同學,然後慢慢影響下去,而且這個被啟發的學生,他可以發孔子的未盡之意,最好的例子就是亦足以發的顏回。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什麼叫聞一知十,是指當他聽到一個概念之後,能夠明白的很周遍、很圓滿,這個十不是代表是十件事情,是說能夠很圓滿、完整又周遍的瞭解這個概念,聽到這個概念之後,他有能力依著這個概念去聯想、推理到各個不同的領域內涵。而且下課以後,弟子們都有討論會,夫子私下看到顏回可以把夫子的未盡之意說清楚,也就是顏回是一個可以被啟發的人,曾子曾在《禮記》裡面說,他很多的問題都是請教顏回的,可見他們同學們在一起能夠討論並且解決問題,整個教育的氛圍就是這樣的氛圍,所以各個在經學上通達,在交情上嚴密、處世上圓融,都變成時代的人才。
當中還包含思維力跟創意力的學習。子貢是一個舉一反三的人,顏回卻是一個舉一可以反十的人,這個不只是思維力,還包括創意等聯想,運用於處世中,就好比看畫,可以聯想到繪畫者的心境、情懷,細膩的心思,這就是一種聯想。
當看到「富春山居圖」,是否想到全真教徒黃公望在富春江畫畫,花了四年多,描繪安靜的富春江,富春山的外面正是陳友諒跟朱元璋的大戰,山林中的黃公望心境是這樣的和平,在畫裡面你能看到亂世風雨中,畫者寧靜的胸懷。
在應試教育中,缺乏了這種聯想力,學生不會舉一反三,也不會憤跟悱,剩下的就是應付考試講答案,學生們不懂得如何辦事、與人相處,單腦化的聽任安排、不會發問。
西方教育的精華,可以由兩個C來代表,一個是Critical Thinking,就是批判式思維,一個是Creativity,創意,竟然夫子在兩千五百年前,講的這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就包含了思維力跟創意,也是現在整個西方教育最重要的內涵。
夫子不是有教無類嗎?而且夫子很溫和,為何學生只是不憤不悱就不教?又夫子為什麼不直接要求學生要憤、要悱?要知道文句前後文的關聯,乃至於人情世故的推理。如果直接說你要憤我才要啟,你悱了我才要發,我說一你就得要反三,何必還文鄒鄒的繞半圈?其實要很嚴密的講這個話,講重話就代表這個事情很重要。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要走出舒適圈,碰到事情要主動去思考,主動的提出懷疑,並且尋找答案,這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愛因斯坦說,教育不是對知識的學習,而是訓練腦袋去思考,這是極其關鍵的。
學習應當是主動自發性的學習,而且是在好的老師引導以後產生求知欲,進而被老師所啟發的一種學習。這些思考和創意,也是在學習過程當中慢慢被啟發的,所以孔子的教育是聞一以知二、聞一以知十,而且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能夠和最領先時代的歐美教育接軌,夫子的學習法本來就是一個培養時代菁英的教育,所以他的座下弟子才會各個出類拔萃,他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會得到他人另眼相待,與國君分廷抗禮不是沒有理由的。所以我們除了面對普羅大眾以外,也要特別找菁英分子來一起學習,因為那是國學文化的未來。
面對經學的註解,首先一定要保持客觀的心態,不管過去對這段經文的認識是如何,要隨時挑戰自己,並且尋求更好、更合理的解釋,聽到有不同解釋的時候,能夠客觀的去分析,光看《論語集釋》六百多家的注解,就有不同的說法,而這些都是一代大儒,你如何能知道眼前你所跟隨的老師他就是正確的解釋?所以必須要有客觀的懷疑能力。聽到了一個觀點跟以前學習的不一樣,就要期許自己找到正確的方法超越原本的學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