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共修研學-菩薩清淨的行持
華嚴經淨行品(二十九)
日用平常須用心
行走亦是修行處
降伏其心依般若
結合法義成佛行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二、別顯
戊六、乞食道行時願(五十五願)
己一、遊涉道路(十二願) 遊涉道路 涉路
經文:涉路而去,當願眾生,履淨法界,心無障礙。
涉路就是走在路上。此時願眾生,在一真法界的清淨道路上,證得一真法界的境界,內心就走在一真法界中。 前述若在於道,是要到信徒家去乞食,東南亞現今仍能維持佛所制的規矩,所以信徒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煮飯等著修行人來托缽,一大早就有善法可作,釋迦牟尼佛發明的托缽制度,讓信徒一大早起來就知道要做善法,而不是每天忙家庭、忙自己、忙生活,所有的心思只用在自己和家庭。
涉路而去是托缽之後離開信徒家,會性法師說我們現今也可以活用這一條,比如從甲地走到乙地,或是為了辦事而去,或是請教事務,涉路而去是辦完事,離開以後,當願眾生,履淨法界,心無障礙。 而履淨法界與心無障礙,能證的是心無障礙,所證的是清淨法界,換句話說,涉路而去的心要去到哪裡?心要去向清淨的法界,心要向佛的智慧去。
法界有四,法界裡面包括生理現象、物質現象和心理現象,菩薩所要對的就是各種差別相;法界就是每一法都有每一法的界線,例如內心生起慚、愧,或者生起無貪、無瞋,它都有界別(範圍),透過觀察可知這些差別的心理活動。
理法界與事法界,理法界就是每一個差別的事項,它的體性都是空性,顯現差別相的同時正在顯示它自相空,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所生法是事法界,我說即是空是理法界。
理事無礙法界,指現象界跟本體界具有一體不二的關係,理就是勝義,事就是世俗,法有兩個面相(世俗面相跟勝義面相),這兩個面相可以同時被菩薩做觀察,勝義的面相是自相空,世俗的面相是觀待因緣而有,觀待因緣而有的世俗面相,恰好是沒有自性,這兩個面相在一法上顯現,行者可以同時做兩面相的觀察,叫理事無礙法界。
事事無礙法界,無有實體(自相)是就生起的作用而安立名言,舉例來說,當善業生起時,即使在熱火海中卻觸到它的清涼,可見菩薩於事事中皆無障礙,於輪迴中卻見解脫,於維摩丈室中亦能顯現廣大的阿閦毘佛國土。三千大千世界可以在一粒微塵中現,豈非事事無礙?
己一、遊涉道路 昇高路
經文:見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
托缽乞食道路有高有低,昇就是由下往上的路,或者是上坡的路,或者是台階一級一級往上。對此境時想著希望眾生能夠永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輪迴,然高出三界輪迴,須勇猛精進努力於正法的修學,即使遇到逆境亦不退卻。
以前比丘從蘭若到村莊乞食,回蘭若時,分作四分,一分養身,一分供養不能托缽的同法者,一分供養三寶,一分布施給動物,所以出來托缽的這份心意是良善的。今日要昇高路,爬坡的時候或許是很辛苦,觀想出三界就像往高處爬一樣,這時候雖然辛苦,但是心力要堅強不怯懦;坦白講,其實我們因為還沒有認真觀察出三界的辛苦,所以會輕易的發願,但是越來越瞭解成佛的過程時,很容易就怯懦不幹。 想要出三界,裡面包括尋師訪友、修行破障(內魔與外魔)、環境和道糧等,總之,欲出三界的修學者,修學歷程是很辛苦的。
心裡面怯弱的那一分,或許是本來以為修行很輕鬆,結果走進來才發現修行是這麼辛苦;或者本來以為煩惱很容易對治,結果發覺越對治越多;或者本來以為世間的業沒甚麼,結果修行被業所繫縛的時候,才驚覺是那麼樣的可怕!這些都要親身遇到才會知道,沒有碰都不會知道。 所以不會產生怯弱的感覺,因為沒有認真觀察過,認真觀察時才知道心會怯弱;如何對治怯弱的那一分,是非常重要的修學法。 平常修學佛道本來就很怯弱,雖然在修行,可是內心是很怯弱的,不願意去承擔甚麼事。曾經到養老院當義工,曾聽老將軍侃侃而談「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可是後來老將軍體衰,到了安養中心,體力不濟,生活起居無法自理,被看護修理,看到蓮友像看到救星一樣,之前修行的豪氣都煙消雲散!我們應該引以為鑑,在團隊中好好和合辦事,互相在道業上提攜,將內心的怯弱轉成對淨土的信心,轉成對人世間正確的認知,安然地接受無常的到來,快樂地面對臨命終。(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