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啟蒙園地-論語略說
論語簡說(二十一) —博施濟眾(上)
事功要論心行
仁者要在立達
己成必能利他
成佛圓滿悲心
經 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第三十章)
前 言
一個人的一生,到底要怎麼樣去活用,有的人活得很風采,「博施濟眾」的人就是活得很風采,做了很多利益眾生的事情,是一個大善人;有的人可能是默默無聞地過一生。到底我們要怎麼樣去評價一個人,什麼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出路?這一章會給我們一個很特別的答案。
消 文
子貢問孔子,如果有廣施恩惠給人民,又能救濟民眾於患難的人,這種人如何呢?可以稱為仁嗎?
子貢所舉的廣博施予恩惠給人民,及救濟民眾於患難皆需要財力,子貢以為這樣即是有仁德。於是孔子先糾正子貢的誤解,而後告訴子貢學仁的方法。
孔子說:事相與理體不能混為一談,廣博施恩惠給人民及濟眾於患難都是事相上的作用,怎麼能跟理體的仁混為一談呢?如果一定要拿事相來講仁,即使像堯舜這樣有德行有大位的聖人,也很難做到廣博施恩惠及濟眾於患難,而其他人或只有德行,或只有官位,則更難做到。因為本國民眾等待救濟的很多,尚還有各國民眾,需要施惠與救濟的人民太多,而財貨有限,有誰能夠周遍。
仁心不在事相上論,那如何透過學習生起仁心?首先從自身開始,先志於道,再據於德,將想要幫助自己的心志去幫助他人,自己學有所立,才能利益他人。學有所立後才能通達,舉凡天地人三才的道理,乃至於六藝百工,皆需要通達。自己通達之後,才能教人通達。自己與他人都學有所立也能通達,自然就能廣博施恩惠予民及濟眾於患難了。學有所立及通達皆非容易的事情,從自身開始,推己及人。當有志之士多了,博施濟眾的事業就容易達到,這就是學仁的方法。
章 旨
此章論如何修學仁心生起的方法,不在事功論,要在心態上講究。
釋 義
「民」指本國人民,眾是指國外其他人。
「博施」有三種,第一種就是我把我的財物、物資給人。第二種是把正法傳播出去,讓他能夠開智慧。第三種施是幫助人家解救危險、患難。所以施有三種,給予財物,或者是給予正法,或者是幫助他免於恐懼。此處的施特別是指財物(錢財跟物資),如果把廣博的錢財跟物資給本國的老百姓,還能夠救助國外的其他人,是不是仁的形象?
其實子貢問這個問題,大概一般人都會認為不需要問,這當然是仁!古書上說舜是「好察爾言」,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事情,卻未必真懂它裡面的道理,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事,其實也未必知道它真正的答案是什麼。想不到孔子竟然答一個我們一般人都想不到的答案;子貢也非常厲害,反而去問平常容易忽略的問題。
孔子回答,事相的「博施濟眾」怎麼可以跟仁的內涵(理體)相提並論呢?你一定要說事相的話,那像堯舜這種聖人,還恐怕做不到。
而仁的理是什麼呢?叫做「己欲立而立人」,我自己想要有內心的出路,我就幫助人家有內心的出路,而且這個利益他,不是只有一般恕道,還包括形而上和形而下都能得到出路。
雪廬老人做表解釋,清楚了然。自古各家注解,沒有人像雪廬老人講的這麼精彩,而且真的也合乎《論語》的意思,也合乎《大學》跟《中庸》的意思,這一章簡直是「一以貫之」!
仁是就從就近處找譬喻,從就近處找譬喻,仁之方是生起仁心的方法。行仁的方法跟生起仁心的方法不一樣。這裡的仁之方是生起仁心的方法。
子貢之問針對兩種人。第一種人是為政者。例如烏拉圭的現任總統—何塞·穆希卡,他是世界公認最清廉的總統,也是拉丁美洲最受歡迎的總統,他的事蹟在世界廣為流傳,他每個月的薪水捐出約九成,他住在農舍裡面,也曾經在冬天收留難民,他的座車是很老舊的金龜車,這樣全心全意為百姓著想的為政者,簡直就是博施濟眾的典範。
第二種是大善人,例如比爾蓋茨,比爾蓋茨和他的太太成立了基金會,投入了幾百億美金,全世界的人都讚歎他們,美國的卡特前總統讚歎說:他的基金會至少救了七十萬條人命!他是博施濟眾最好的典範!把自己的財產幾乎是無條件奉獻地捐出去,也捐助很多的慈善團體來廣做事業,從事醫療、教育,他是很多大財主的典範。
子貢本身是一個能夠貨殖之人,貨物升值,買賤賣貴,而且孔子周遊列國都由他出錢,你看那種氣派!他問老師:這樣算不算仁?如果你是他的老師,你應該要很高興!有一個弟子是這樣廣闊的心胸。可是今天是論到德行,就必須要很精準的定義。
子貢為何會將「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認為是仁?因為他有心要這樣做,一般人也是這樣認為,他也很想瞭解夫子的看法。
大部分的注解將「何似於仁」解為「何止於仁」,簡直是至聖!如此說來,比爾蓋茨就是至聖,孔子的內涵還不如世間的善人,也不如跨國慈善事業家,古人這些偉大的學術思想,都不如他努力地實踐做善。
到底他努力地實踐是不是符合仁的定義呢?子貢這一問太好了!子貢從國外贖人,魯國國君要賞賜他,結果子貢不要,他是施恩不求報的大善人!像這樣博施濟眾的人,算不算是仁者?如果解釋為「何止於仁」,那子貢就是孔門弟子裡面最殊勝的!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那請問顏回怎麼能算是仁者呢?
要了解此章必須先知孔學大要,也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雪廬老人說這四句話是中華文化的總綱。之前參加啟蒙班當義工,雪廬老人很高興,某天晚上就穿著中山裝,非常正式地從口袋裡面掏出講義,為我們講了一個晚上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道就是形而上,志於道就是志於形而上,因為形而上的內涵才能夠真正幫助你離苦得樂!據於德是根據能證的智慧力來證得形而上的道。依於仁就是從仁心出發幫助他人,請問你是要幫助他內心成就?還是只是幫助他外相上給他一碗飯吃、一件衣服穿?物質的幫助並非不重要,但是真正要幫助他究竟的是解決他內心的煩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前提要解決自己內心的煩惱,才有辦法解決人家內心的煩惱。
所以依於仁是半內,眼前先好好地充實自己。可見顏回是不是仁?他有心要充實他自己去利益別人的時候,是不是仁?可是外相上他並沒有博施濟眾,所以看事情不能這麼單純地看。你到底是聖人的見地、還是凡情的俗見?你自己在決定你的命運。依於仁的半外,往外去利益有情時,有六藝的學習,還有百工等民生技術。
仁是半內半外,半內就是仁心必須有形而上的內涵,因為他知道幫助人的最後究竟處!當你給人家一碗飯吃,這個人有心要脫離他的困頓時,你是不是要給他技藝?你是不是要給他學問?你是不是要給他道德?這些你都給不了的時候,你怎麼算是個仁者呢?
孔子回答: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事相上的博施濟眾,哪裡是仁的理體呢?這一家的注解最好!雪公不但折衷各家註解,還有其獨到的見地!我們有幸親近雪公老師去學《論語》,是這一生最大的榮幸!還原中華文化的精髓。
說到「必也」兩個字,你一定要說事相的話,那像堯舜這種聖人啊,可能在事相上都做不到。
析 疑
(一)夫子何以說「何事於仁」?
一般人認為仁者就是愛人,所以把孔子的仁當成愛人來解釋,雪廬老人說:小愛小煩惱,中愛中煩惱,大愛大煩惱,沒愛就沒煩惱,七情最關鍵就是愛。
「何事於仁」就是要修正一般人自以為是又根深蒂固的想法,好人好事也是表揚這種人,社會也是肯定這種人,國家也是立這種人做標竿。
(二)若以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來檢驗是否是仁君,會有何過失?
如果因為堯舜沒有辦法博施濟眾,而認為堯舜不是仁君;如果以博施濟眾的標準來看顏回,顏回不是仁人,孔子本身也不是仁人,孔子周遊列國無功而返,死時茅屋三間,看來他也不是仁人,可是各國卻說孔子是聖人、是仁人。仁人君子的定義是有錢的大善人嗎?
(三)何以堯舜做不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
有德者如孔子,未必能博施濟眾;有位者如堯舜,也未必能博施濟眾。錢財必須要留在國家內,要花費在人事開銷、建設、民生、教育和國防,若只注重博施濟眾反而會讓國家亡掉!
中國人講究的是救急不救窮。救了窮人,但是他沒有謀生能力,如果他尚有怨天尤人之心,而不能釋懷,那你的救濟就像將水灑在沙漠。他沒有謀生的能力,他一樣會一再的需要,而且當他很容易獲得資源的時候,他也未必會好好珍惜。急難的救助是可以的,但是必須要有原則、有分寸、有做法、有目的。
我們團體曾在二ΟΟ八年到緬甸去賑災,當時緬甸災區的人民都安安靜靜地在路邊,這就是很有教養的貧,他們雖然貧窮,但是現在需要的是救急,是幫助他一時脫困,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本身要懂得充實自己,才是真正的脫困之道。
我們團隊去賑災的時候,離開時他們穿上最好的衣服,熱誠地送別!他們的身上沒有受災的樣子,這就是高水準的難民!賑災就是要這樣,真的是救急,而且對方是值得去救助的。
我們的團隊進去的時候,他們的長老就說:「你如果不需要可以不要拿。」很多災民就寧可不要,當我們將一筆救災款項,捐獻給他們的教學處時,全村歡呼!這就是他們的公心,用這麼善良的心來接受人家對他的幫助。所以,救急是需要的。
博施濟眾極不簡單!一定要有智慧、要有分寸、要有原則、要有見地,但最重要的,你是不是懂得人心的經營,而非只是外在的博施濟眾。
如果問博施濟眾是不是仁呢?這叫做捨本逐末。如果說博施濟眾就是仁君的話,有德有位的堯舜也稱不上是仁君。
(四)今日之列強,國強經濟盛,做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可否算是仁政、仁君?
即使做到還要論動機和目的,有些列強在幫助其他國家的時候,其實內心是另有盤算的,甚至是表面救濟,實際上內心有他政治的目的,甚至有的人內心是想要節稅,單純地論事相多寡,那不是仁,必須要論仁的理和心,來判斷是否是仁政、仁君。
(五)有注云:「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如此斷句可乎?
這樣的斷句是漢朝《白虎通》的斷句法,這種的斷句法就是朱子的斷句,朱子說「哦!何事於仁」,不止仁,這是聖人啊!仁人君子之上是賢人,賢人之上是聖人,但是仁人君子是外相上顯現,賢人與聖人是內在的成就,光分法就不一樣。朱子說「必也聖乎」,意思就是博施濟眾是聖人的境界!可見堯舜不是聖人(堯舜其猶病諸)。有一個注解為了給朱子台階下,就說:堯舜不是最高的聖人,所以他做不到,最高的聖人就能夠做到。
《論語》中:「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這代表堯具備形而上的天德。又云:「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就是以形而上的證量,結合他的仁心,功德浩浩蕩蕩,老百姓說不出。他的事業可以讓每一位官員都把他的事情做好,生怕堯多分一部分心去擔憂,把政治辦成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公務員都想把事情做好,不讓國家出事情,讓堯煩惱。
所以此處的堯舜其猶病諸,是說連堯舜都做不到博施濟眾,不是堯舜稱不上聖人,不可以用事功來論人的內涵。
總 結
貨財是有限的,如果我們必須以貨財來救濟的時候,所要救濟的物件太多,就像世界首富將他的財富全部捐出,也只能救世界零點二百分比的窮人。
要懂得用仁來利益天下蒼生,而且這裡面充滿了智慧,而道必須要導引他,救濟他只是短暫的。給他能力、學問,幫助他脫困,才是真正的仁。而你想要給他能力、道德、學問,本身必須要充實這些內涵,如果本身都不能充實,請問該怎麼給他?
總而言之,這一章可以看出孔子對仁的定義,博施濟眾只不過是事相,儒家要追求的是心裡面的成就。所以,孔門的思想中,最高的成就就是聖與仁!聖就是形而上的通達和成就,仁就是形而下的通達與成就,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下次分曉。(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