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孔學一隅-孔門心法—中庸之道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一) 中庸的緣起與傳承
孔門心法為中庸
子思詮釋開見地
人生多難道方貴
典範方信道統尊
前 言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年僅十六歲困於宋國時所作的一部名著,其內涵完整地傳承了孔門的心法,詳細地闡述夫子性與天道的深義,是有志於學道及弘揚文化者不可不讀的重要寶典。
透過學習《中庸》,可掌握入道之門,了解聖人通達形而上的智慧,如何對治各種煩惱,超越世間有形的束縛,此即經文所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而有這樣內涵的人,在世間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充滿風采,不受迷惑,懂得吉凶禍福之道,有辦政治、辦教育的能耐,以長遠心做種種利益天下蒼生的事業,即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如此成己成物,就是君子儒的內涵與風範。
中庸之旨趣及成效
一、中庸旨趣
中道非帝王平衡之術,也非走路走中間,《中庸》其實是孔門心法,是文化裡面很重要的寶藏,可是這個寶藏,必須透過聽聞、思惟,而且將這個義理串習運用在日用平常,否則是入寶山而空手回。
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內聖外王」,《中庸》的「中」,就是通往內聖,而入世的「和」是通往外王,《中庸》的旨趣即在闡明通往聖賢跟君子的大道。
整部《中庸》,中指的是形而上成聖的方法;和指的是形而下成就君子的方法,整個合起來就是天道,學習形而上、形而下,才能真正的趨吉避凶,入世的人才能具足天命,辦政治能有出路,叫做有政治的天命,辦教育能有出路,叫做有教育的天命,此即孔門的心法。
二、學習成效
通達《中庸》的內涵,能夠令我們破迷啟悟、離苦得樂,還可以補現代教育的不足。今日教育體系側重知識和技術的學習,透過這樣的學習,雖然能夠在社會上獲得較高的收入,但整個教育,偏向為企業服務,把人塑造成能夠進入產業、服務產業,變成創造產品的機器人,而忽略了教育裡面最重要是智慧的啟發,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通達人情世故,導正知識和技術的偏差,也知道學習知識跟技術的方向,智慧能夠幫助我們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對治我們的煩惱。
《中庸》就是一個最好的智慧的開發,是孔門最上乘的心法,好比〈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教主,學到乾坤大挪移最後一招,就是一個最上乘的心法。能夠用這樣的中心思想,來學《論語》,乃至於其他的經書,相信都會有非常殊勝的理解。
中庸之緣起
一、中庸主旨(性與天道)講述之緣起
孔子在魯國當大司寇時,因為與為政者理念不同,所以離開魯國周遊列國。其中有五次進出衛國,第四次離開衛國以後,進入了陳蔡,想從陳國、蔡國到楚國去,陳蔡兩國的大夫認為孔子如果到楚國,會對陳蔡不利,所以就兵困孔子,孔子一行因此被圍困了七天。因為斷糧,弟子們有的餓得爬不起來,有的餓得病了,有的餓得很有牢騷,如子路就問孔子,「君子亦有窮乎?」(君子也有倒霉的時候嗎?)
在絕糧當中,發生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在大家都無路可走,不能脫困的情況下,結果孔子竟然宣講了「性與天道」,所以子貢才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平常只聽到夫子的文章(禮樂和修齊治平等各種學問),可是夫子的「性與天道」(形而上和趨吉避凶的大學問)卻從來沒聽過,終於在這個時機和盤托出了夫子的秘密。
周遊列國這段時間,弟子們除了跟著孔子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也看到孔子的應對進退,乃至於在跟各國國君對談問題的時候,都是弟子們在旁邊學習的時機,尤其在陳蔡的時候,更聽到了「性與天道」。
二、中庸著述之緣起
子思在十六歲的時候到了宋國,宋國是他的母國,此時遇到了樂朔大夫,樂朔就跟他說:「尚書這些古典的東西都太難了,讓人不懂,為什麼不做簡單一點呢?」子思就對他說:「你的言論跟我們魯國窮鄉僻壤巷子裡小孩的言論差不多,他們也是這樣的想法。大道為知者傳,非仁不傳。」意即大道的弘法不必委曲求全,本來就是為有志而且願意傳承的人而傳。樂朔聽了以後,覺得自己被一位十六歲的小孩羞辱,實在沒面子,想要報復,就帶著家丁去圍困子思,想要羞辱他,宋國的國君聽到了趕忙來解圍。子思說:「祖君屈於陳蔡作春秋,吾困於宋可無作乎?」,我的祖父也曾經在陳蔡被困做了春秋,我被困於宋國,我怎麼可以沒有著作呢?所以他就寫了《中庸》,當時他只有十六歲。或云十六歲哪有這種學問,殊不知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十七歲寫出來的,今日就算年紀大,也寫不出這樣好的詩。
中庸之傳承
孔子-曾子-子思
性與天道是孔子最祕密的心法,在陳蔡被困時所說,透過顏回、曾子,特別是曾子傳子思,將孔子的新法寫於《中庸》上,我們方知道孔門的心法為何。
一、傳承者曾子
曾子十幾歲時經過父親的同意,追隨正在周遊列國的孔子,並向其拜師,故餓於陳蔡時,十六歲的曾子也聽聞到了「性與天道」。雖然他是一個魯鈍的人,但是如《中庸》上所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曾子就是這樣用功的人,最後得到了「性與天道」的傳承。孔子曾把曾子找來:「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此章就是曾子通達一以貫之的「性與天道」的證明。
孔門四配當中,曾子是「宗聖」,「宗」就是傳宗接代、傳承的意思。曾子是一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人,由他這個魯鈍之才得「性與天道」的傳承,對我們後世的修學者有很大的鼓舞,連他都可以,相信我們只要好好的努力,也可以入聖門之域。
二、傳承者子思
(一)遺腹出生,險斷血脈
孔子大概在六十八歲的時候,結束了周遊列國,從衛國回到魯國。在六十九歲到七十歲之間,他的兒子伯魚過世,子思是遺腹子,延續了孔家血脈。孔子七十一歲的時候,傳承者顏回過世,孔子哭得非常傷心,跑到庭院放聲大哭,他哭著說:「天喪予!天喪予!」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在七十二歲的時候,與孔子革命情感最好的子路也過世了,他哭著說:「天祝予!天祝予!」也發出天要亡我的感嘆,到七十三歲的時候,孔子自己也過世了。
(二)祖君提攜,聖才早見
子思在祖父孔子還沒過世的時候,大概與孔子相處四年,在此期間,他受到祖父的提攜,同時也顯現出他的早慧。
第一、問知事辨物。子思曾經問孔子說,物有不同的種類,事情有真假,我們要如何分辨呢?孔子回答說要用心。用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要有推理的能力;二是在推理當中,要知得全貌,要聞一知二,乃至聞一知十,這才是人生的出路所在。
第二,問用賢。因為孔子周遊列國,卒無所成,回到了魯國,子思曾好奇地問他祖父說,君王難道都不用賢者嗎?孔子說,沒有一個君王不想用賢者,因為他們都知道用賢者才能夠治理好國家。子思再問,那為何各國的君王都不用賢者呢(因為孔子沒有被各國君王所用)?孔子說,君王雖然知道要用賢者,可是君王都不知道賢者在哪裡?君王往往都是聽到臣子讚譽自己,他就給予獎勵,而當臣子勸諫或導正他時,他就予以遠離或者是處罰,所以他們雖然都知道賢者對他很重要,可是都用不到賢者。
第三、論法與禮樂。子思對他祖父說,禮樂固然重要,可是管仲治齊的時候,也是盛況,天下稱仁,可見法跟禮樂的價值是一樣的。
孔子答禮樂可以移風易俗,這是法所不能達到的。法要觀待人來用,管仲就是一個用法精準的人,所以可以維持一個盛世,可是等到管仲過世後,就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了。諸葛亮一樣也是一個用法非常精準的人,而且他有理智、有智慧,為人又非常客觀公正,這樣的人用法當然可以使國家大治。但如果不是這樣的人用法,法足以害天下,如官官相護,或者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或者司法人員依著自己的人際關係,而對法有傾向性的解釋,法律如果不公正客觀,法可以讓一國興起,也可以讓一國亡掉。
第四,善問祖嘆。孔子曾經嘆氣,子思就對他的祖父說,您的嘆氣是因為子孫不孝呢?還是因為未能達到堯舜的盛世?他的祖父就說,你一個小孩子哪裡知道我的心意?子思回答,我曾經聽您說過,父親砍柴,兒子不能揹柴,那是兒子的過錯,所以我一直在思維,我能不能承接您,那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孔子欣慰的說,我後繼有人了。從一個三、四歲小孩這樣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他未來的前途。
我們聽到這些故事,或覺得荒唐,以為只是神話,懷疑三、四歲小孩不可能有這種能耐。雪公說,這就是所見不廣。網路上有小孩三歲就能唱豫劇,三歲能打爵士樂,也有五歲鋼琴展現大家風範。還有一位三歲小孩,當她媽媽騙她把萬聖節的糖果都吃掉了,並問她是否怪她的媽媽,她卻回答說不怪,只是有點傷心。這種應答的能力,以及展現的修養和胸懷,一般的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到。
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有些小孩從小就天資聰穎,對某些才藝極有悟性,他們的潛力也是無窮的,不可以輕視他們。子思更表達的是傳承聖道的這一分,所以在眾孩子當中,子思又跟這些孩子不太一樣的。子思從小問的問題,都是這樣有內涵和深度的。例如佛家的六祖慧能亦然,他從小以砍柴為生,後來去見五祖的時候,他就對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常常莫名其妙生出很好的概念,不曉得為什麼。所以這些天資聰穎的孩子,如果能夠好好的培養,將來發揮的力量是很大的。
(三)祖父過世,守喪三年
當時孔子過世的時候,子思是三、四歲的小孩,他也跟孔子的弟子們守喪三年。父親過世,兒子要為父親守喪三年,長孫要為祖父守喪三年,這三年當中,對子思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就是曾子,後來子思拜曾子為師,在他的座下學習。
在守喪期間,曾子曾經對子思說,他父親過世的時候,他七天沒吃沒喝,子思說他只是三天,因為先王制禮規定,最多三天不吃飯,不能悲傷太過分,要有節制,不至於傷害性命,否則就是不孝。子思從小就有這種能耐,回答他的老師是如此得體。
(四)大器早成,困作中庸
論文有兩種寫法,一種是釋經論,就是註解他人的文章;另一種是宗經論,就是發揮經文的旨趣,《中庸》就是子思發揮性與天道的大論。
子思其實是大器早成,他很早就學通了性與天道,並且效仿他的祖父,困於宋而作《中庸》。很多人的人生是一輩子消耗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當中,人生應該要先學會大格局的智慧,再去學知識和技術,才不至於迷失方向。會將知識和技術用來自利利他,否則雖然累積了很多能力,可是一開始的方向就是錯誤,發展下去會很可怕的。
(五)居衛適齊,別具風範
子思不僅到過宋國,還曾在衛國做過官,也曾經到過齊國,晚年回到魯國講學。當他到齊國、衛國的時候,談論國事見地高遠。
第一、論重德輕貌。子思在齊國的時候,有一次齊君身邊站立著一位像關公那樣的美髯公,齊君就和子思開玩笑說,如果鬍鬚可以借人的話,他就把鬍鬚借給子思。子思回答說,大丈夫不在意外相,堯雖然是眉分八彩,身高十尺,可是舜其實是下巴無鬚的,禹是摩頂放腫,很憔悴辛苦的樣子,乃至於湯武這些開國的君王,都是夙夜匪懈,精神疲憊,沒有像這樣的瀟灑英俊。周公制禮作樂,「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也似彎腰駝背的樣子。子思說自己不在乎這種外相,只在乎聖道是否推展,齊君聽了感到不好意思。
第二、論生子不類。齊國尹文子大夫生了小孩,但總覺得不像他,也不夠聰明,所以常常打他的孩子。他對子思說:「這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太太有外遇,我要把這太太休了」,子思說:「堯的兒子丹朱是不肖的,舜的兒子商均是愚笨的,如果誠如你所說的話,堯舜的太太都有問題。父親賢,兒子不賢,有時候是天道如此。」尹文子聽了不好意思就說:「你不要再說了」,他也就沒有休妻。
第三、子思薦賢才。子思到衛國的時候,向衛國國君推薦苟變,說苟變有大將軍的才能。衛國國君回說:「苟變曾經當稅官的時候,到鄉下去吃了人家兩顆蛋,這個人不能用。」子思回答:「一個偉大的木匠,他看到一根好的木材,但這好材裡面,有一部分是壞材,這個好的木匠,是不會捨掉這個大材的。同樣苟變是一個大才,你怎麼去在乎他那個小過失,這樣的話,怎麼會用到大將軍?如此做,賢才是不會投靠你的。」衛國國君因此感佩受教。
子思還曾對衛國國君說,衛國不會強盛,因為衛君在朝中說話,不論對錯,大臣都附和,沒有一個國家因為旁邊都是附和之臣而強盛的。衛君就讓子思幫他薦賢,子思推薦李音,衛君問李音的出身,子思回答說是農夫的兒子,衛君回答官家的人都用不完,如何還能用什麼農夫的兒子。子思就反問衛君,周朝開國是周公,那後面怎樣?衛國開國國君是大賢康叔,後面怎樣?大賢大聖的後代都沒辦法賢能,那何必要在官家找人才,應該任人唯賢,衛君理屈詞窮,無法應對。
子思雖然曾在衛國做官,但後來因為衛君無心志於王道文化,他也辭官不作了。
第四、依時代用禮。子思與他的祖父孔子一樣德高和寡,然而又有所不同。他的祖父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對人是客客氣氣的,以臣禮來待人家。子思出去的時候,表現的卻很有自信,跟人家平起平坐,子思解釋說,時代不一樣了,我祖父那個時候是周朝雖衰,還維持禮制,就像夕陽雖下,可是還有留有餘光,所以那個時候還講究君臣的名分,可是而今天下呢?是霸道主義,講究臣禮,別人根本就不看你一眼,堯舜的禪讓跟湯武的革命是不一樣的,就是時代使然,可見子思的見地是很高的,依著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作法。
(六)晚年歸魯,安貧樂道
子思是德高和寡,不能見容於世,跟他祖父一樣,周遊列國,不能發揮大用,最後回到了魯國。當時魯穆公也曾經想要拜他為相,然而子思不願。費惠公(季孫大夫的後代)也對子思非常的看中,並把子思當成老師,所以子思晚年回到魯國,是很有風采的。
子思對於富貴有什麼看法呢?子思在回國後講學,因為他的學生很多,又要供給學生吃、喝,所以他沒有太多的積蓄,孔子死的時候,也只有茅屋三間。如此看來,他走的路跟孔子差不多。子思能夠甘於貧賤,維持他祖父的風範,可以說是孔子的陰德加被到他的孫子。
曾經有人送子思糧食,子思收了,有人送子思酒肉,子思卻退回。那個人就說,你是不是有分別心呢?子思說,我哪裡敢分別?如果沒有糧食我會餓死,也沒辦法延續祖宗的祭祀,但喝酒吃肉是奢侈的,我尚且都在貧困中,哪裡會去想奢侈的事情?
子思樂於教學,但當國君需要諫言時,他也是樂於提出看法的。其中有一次魯穆公想要請公儀休當宰相,他擔心請不出來,就想讓子思去請,並承諾把魯國三分之一給公儀休。子思說,如果您想要推行正道,即便疏食飲水,賢人也願意來,如果不想推行正道,即使給他高官厚祿,他也不會要,若只是找我來請他,我當然是不會答應。
(七)魂安孔林,三代同樂
我們一般到曲阜的時候,會去所謂的三孔(孔府、孔林、孔廟),孔林裡面,就埋葬著孔子跟後代的子孫,其中特殊的是孔子的墳墓設計,正好是一個「攜子抱孫」的造型,前面抱著子思,右邊牽著伯魚,其實牽著伯魚是有的,但沒有辦法抱著子思牽著伯魚,因為伯魚過世的時候,子思才出生,可惜這種天倫之樂,在孔子的身上並沒有發生。孔子道高德備,結果想不到晚年喪子,喪了顏回,喪了子路,看起來老天爺好像對孔子很殘忍,其實不然,這表徵的是一種中華文化在延續當中的艱苦,由孔子去彰顯,但是只要有心,一定能夠可以把中華文化往下傳。
子思他活了幾歲?有的人說,子思活了六十歲,有的人說,子思活了八十二歲,我們不必去細究。
(八)通觀三世,子思出路
子思跟他的祖父一樣,周遊列國,卒無所成,回來教書,還處於貧困饑餓的狀態,那他到底有沒有出路呢?
第一、子思是魯穆公和費惠公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人物。
第二、子思作《中庸》,得性與天道的傳承,得孔子的精華,是孔門的傳承。
第三、他的傳承到孟子發揚光大,乃至於後面的儒者皆尊子思和孔子。
第四、韓非子的顯學中提到,孔子過世後的八大派裡面,有子思、顏子、孟子、漆雕開、仲良、子張等等,子思是孔門傳承八大派之一。
第五、孔門後面能夠代代相傳,一直大富大貴,一直到孔德成先生,孔垂長先生,乃至於第八十代孔佑仁先生,有孔子的陰德加被,難道沒有子思的陰德加被嗎?
總 結
一、人要有志向
曾子的兒子曾申與子思是同學,他曾問子思說:「你這麼有才華,為什麼不做官呢?」子思回答說「道要能伸展出去,我做官就有意思,道不能伸,做官沒有意思,所以與其屈己而富貴,不如抗志而貧賤。」抗志就是說,好像我們吃了興奮劑,就是說你這個人的志向起來時,即便貧賤,依然活得很有風采。如果是屈己而富貴,那麼人過得很彆扭,沒有志向,心思煩惱多,慾望多,這種人窮得只剩下富貴,這有什麼意思呢?從中可見乃祖之風。
二、孔家的福報
孔子的陰德加被他的子孫,最殊勝的加被就是後繼有人,傳承在子思,這叫作「克昌厥後」,(取自《書經》,「克昌厥後,斯文在茲」的意思是後世子孫興旺發達,文化知識在自己手裏),只有用見地才能真正昌明後代。孔子的子孫縱然在性與天道上,沒有像孔子、子思這麼通達,然能延續維持著良好的家風,延續至孔德成先生,還能有雪公的輔佐。中國文化如果不學孔子,就找不到特色、找不到出路,找不到風采、找不到氣質,只有找回孔子,才能找到中國文化的神髓。
三、子思受尊述聖
子思過世之後,在宋徽宗的時候入祀孔廟,成為四配(顏、曾、思、孟),顏回名為復聖,是復興中華文化的人,曾子稱宗聖,是能傳承聖道。子思名列四配,在元朝的時候封為沂國述聖公,到明朝嘉靖時就直接稱述聖,名為述聖是子思能夠把聖人的道統講述的完整。
四、作有天命之人
子思的《中庸》講的就是天命,學習聖道是在入世當中,就會有或政治或教育的天命,亦即會辦政治或辦教育,成就天下人的出路。
五、內因外緣都重要
透過《中庸》,我們知道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人生的出路在自己的見地,人生的氣象和風采在自己的學習,而一切都必須要有傳承,那是人生最殊勝的出路。回過頭來,比起榮華富貴,會覺得人生真正的出路在傳承與見地。(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