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孔學一隅-三字經簡說
三字經簡說(三)
禮義質地與能力
經學不妨世學問
分辨推理跨領域
認知時代弘傳承
上一期已談過教與學的重要性,本篇則將分別解釋教與學的立基和次第。
經文: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為人子女在年少時就要開始學習,要親近良師益友,學習應對進退的禮貌和規矩。
這短短十二字說明兩個問題:一、學習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二、如何學?
學習應該從「為人子,方少時」開始。少時,可以解釋為愈小愈好。年紀愈小,模仿力愈強、記憶力愈敏銳,所謂蒙以養正,童蒙時期是未來一生學習的基礎,因此學習是愈小開始愈好。
如何學呢?答案就是「親師友,習禮儀。」求教於良師、跟益友切磋琢磨,孔門就有這樣的學習風氣,弟子們會在課後向師兄顏回請教夫子上課時的未竟之意,或是遇到不解之處也是利用課後相互研討,例如有一次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離席後,不懂的弟子就問曾子剛剛老師這話是什麼意思?曾子回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他另有弟子們在課後向顏回請益。
但親師友和習禮儀,孰先孰後?應該先親近明師善友,向之學禮儀?還是先學好禮儀,才能得到明師善友的教導呢?
兩者實是相輔相成,禮的規矩和講究同時也是學習的心態與方法,有禮才得良師教,無禮則人不教之。而良師益友的言教和身教無一不是禮儀的內涵。但為什麼是從禮儀學起?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因為禮的本質是仁,仁的本質是孝悌,孝悌起於為他人著想的心態,所以習禮儀要從孝悌做起,因此,以下分舉孝悌的典範說明之。
經文: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黃香九歲就知道扇枕溫衾,孝順父母是為人子女應當作的。
黃香,東漢江夏人,九歲喪母,根據《後漢書》〈黃香傳〉記載,失恃後的黃香「思慕憔悴,殆不免喪,鄉人稱其至孝」。黃香對待父親也是極其孝順,夏日襖熱、蚊蠅多,黃香在父親就寢前會先將床鋪搧涼。冬天寒冷,黃香會先暖被再讓父親安寢。孝順的黃香也是勤學之人,後來博通群書、享譽京城,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黃香孝親的事蹟因此被選入二十四孝中而廣為今人所知。
然,二十四孝中有閔子騫單衣順母、孟宗哭竹,還有聞雷泣墓、負米養親……等故事,各各精彩感人、孝感動天。為何《三字經》獨舉黃香為孝親典範呢?一是因為黃香細膩的觀察力,能同理感受父親所需。二是孝在日用平常,扇枕溫衾是每個人不論年紀、性別、貧富、地位都能做到的。因此以黃香溫席為例最能體現生活中處處可行孝道。
經文: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知道要把大顆的梨子讓給兄長。可見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知道長幼有序、恭敬長上的道理。
孔融讓梨的故事因為《三字經》的傳誦而人盡皆知,這故事有幾個特點:
一、故事發生時孔融才四歲,四歲的孩子還是幼兒,通常看到喜歡的東西會據為己有,有的直接動手搶,有的用哭鬧,因此四歲能讓梨即便在今日都很罕見。
二、孔融為什麼懂得禮讓兄長呢?必然是家教之故,讓幼小的他對長幼之序有根深蒂固的觀念,因此能自然而然自動自發,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
三、為什麼發生在家中的事會被記載在後漢書中成為公眾教材呢?作者應是藉由這個故事勉勵眾人、帶動兄弟友愛的風氣。
四、為什麼「弟於長」要「宜先知」呢?依據前文而來,可見「宜先知」是指學禮儀時應當先知道兄弟之道。兄弟友愛也是向父母盡孝的一環,於內的心態能行孝悌,學禮時就不會只存外相而無內在質地。
經文: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個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其次才是增廣見聞,了解數字的應用與變化、學習經書典籍。
為什麼孝悌在先,見聞的學習在後呢?
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講要》裡提到求學之人,學必有師,所求之學有其先後。孔子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施教,首先之要為德育,必須先正其心。孝弟之道即是德行教育的根本。行有餘力,指的就是能做到入孝、出弟、行謹慎言有信、博愛眾人以及親近仁者學習這五件事後,方才學習經典,因為學文需以德為本,如此培養出的子弟才會是能利他利己的人才。
若是不重視孝弟之道的學習,連父母恩都不知回報,所以即便行萬里路也讀萬卷書,這樣的人所習得的知識只能利己,甚至可能危害世間。因此一個人有品德有學問是屬上乘,有品德無學問尚能以自身德性影響家風。但若無品德者,寧可無學問,也比飽讀詩書好,因為無品德無學問不過是不會造成大害的市井小民,但無品德有學問則可能因為身居高位而遺害社會,一如歷史上許多佞臣。
或問,知某數和識某文有先後次第之分嗎?
古時候一般人普遍沒機會學識字,遑論接觸典籍,但人人皆會基本算數。算數之學除了日常生活和商業買賣用途之外,最重要的是架構概念的建立。因此「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總明學習次第後,接下來就要分別解釋知數與識文。
經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每個人學習數數必定是從一到十,進而到百千萬,完成十進位的學習。有了基礎數學累算的概念後,《三字經》中演示了以數攝法的架構式學習:三(三才、三光、三綱)、四(四時、四方)、五(五行、五常)、六(六榖、六畜)、七(七情)、八(八音)、九(九族)、十(十義)。
經文:三才者,天地人。
才:廣大的才能。八卦的乾卦,上一畫代表天,下一畫代表地,在天地之間的就是人。這三畫的表意就是天地人三才。天地人分別具備的廣大才能即是天道敏時、地道敏樹、人道敏政。
天道敏時:天覆育大地,日月星辰運轉不息、四時節候交替流轉,萬物的生滅得以依循天時,天的特質是恆常不變,歲歲年年生生不息,但若天時反常、寒暑失調,則必然天災四起。
地道敏樹:地球若沒有大地的能量,將是荒瘠一片。因為我們的大地能承載萬物、利益萬物、以豐沛的地力長養萬物、成就自然界的食物鏈。
人道敏政:雪廬老人說:「人為天地之心」,人立足於天地之間,既受天的朗照也享有大地的滋養,人能善用天地的資源化育萬物,以順乎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統合眾人之力、辦眾人之事。人道敏政,即是人能行利他的事業。
根據《孝經》的〈三才章〉,孔子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也就是孝同時具備天恆常不變和地利萬物的特質,所以是人行為的根本。孝法天地,如此一來,辦政治時無需嚴肅要求,百姓自然受教化,政治也不必嚴刑律法就能治國有成。
經文:三光者,日月星。
三種光明的來源是太陽、月亮和星星。
雖然古人並不知道月球不會發光,以為月亮在夜晚照耀大地給予世間光明,但古人早就從日常中學習到天地的運行不離日月星的運轉,並且藉由觀測日月運轉的週期而定下夏至冬至等二十四節氣,因此定義了年月日並進而發展出曆法。例如在尚書堯典中就記載堯派羲仲住到東方海濱一個叫暘谷的地方,每天觀察太陽移動的位置。又命和仲住到西邊一個叫昧谷的地方,去觀察太陽西下的移動位置。經過這對兄弟一東一西的觀察,瞭解日昇日落的基本運行,制定出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的堯的曆法。
《日知錄》裡說:「夏商周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因此在詩經中也處處可見當時的天文現象,例如《詩經•小雅•漸漸之石》裡提到「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月亮靠近畢宿時會下起滂沱大雨。後來孔子就是依此而能預知何時出門該帶雨具,更有甚者,三國時諸葛亮憑此不戰而退司馬懿的四十萬大軍。
沒有日昇月落等種種天文現象,大地將因缺乏溫暖與照耀而失能,人自然也無法生存,因為有其規律的循環,人類的生活才能奠基於上開展出文明的歷史。下面即是如何以三綱攝持人道,維持和諧。
經文: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綱:網上的大繩,一拉即可收束網繩。
三種最重要的綱紀:君臣有道義、父慈子孝、夫婦和順。
三綱是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的三種綱要,所謂君君臣臣,君臣有義則國和;父子親夫婦順則家和萬事興。
中國人講究五倫關係,為何此處只以三倫為三綱,而非五倫五綱呢?
因為父慈子孝,則兄弟必能和睦,一個孝順的孩子不會容許自己因為兄弟的齟齬而讓父母傷心,同樣地,也會因此懂得結交善友遠離惡友。因此父子親夫婦順則家齊,家齊然後君臣有義則天下治。
經文: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春夏秋冬稱為四時(今多稱四季),四時運轉循環無窮盡。
《禮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夏秋冬,風雨霜露” 形容天時的四季循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有雨露滋潤植物,有霜雪殺滅害蟲,這次自然界的規律。
因為有四季的變化,萬物得以生生不息。春天大地回春、萬物萌發,是為春生。夏季時植物繁茂、動物活力旺盛,是為夏長。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在農業社會是成果收割的時候,在遊牧民族則是宰殺牲畜準備過冬的肅殺之際,這就是秋收。到了冬天,則是萬物涵養蟄伏的時候,這是冬藏,藏是為了來春的勃發。春天的生機在夏天快速生長,萬物的生長是為了秋天的收成以備冬天的含藏。依此,四季循環不盡、天道運行不輟。
經文: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東西南北四方的方位皆是與中心點互相對應,這是空間的概念。
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每個國家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並以此來定位東西南北方。即便今天,當我們轉動地球儀意圖辨認方位時,也會立刻發現所謂的四方是彼此相應而有,沒有東方何來西方?而所謂中國是東方大國、美國是西方強權,這也是建立在人類的認知基礎上取得的共識。時間三際和空間十方構成了我們所認知的宇宙,但現代科學家已經告訴我們,離開所處的地球,時間和空間都是以另一種維度而存在。即便如此,我們仍需定義所處空間中的四方,方位是座標,城市、國家的建設和疆域地界等種種都離不開方位的認知與確立。
經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水火木金土是五種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稱為五行,五行是由產生萬物之數與成就萬物之數的生成之數變化而來。
五行在中國人生活中運用廣泛,舉凡天文(行星的命名)、中醫(五行配五臟、五色……)、養生(五行食物)……等。而《三字經》的水火木金土的順序是依據《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彼此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如下:
相生:木生火(鑽木可取火)、火生土(木頭燃燒後產生灰燼歸於塵土)、土生金(金屬礦物來自大地)、金生水(金屬熔化成液態)、水生木(水滋潤植物令其生長)
相剋:木剋土(植物的根系能穿透泥土)、土剋水(水來土淹)、水剋火(水能滅火)、火剋金(火可以熔化金屬)、金剋木(斧頭可以砍伐樹木)
根據唐代孔穎達所著的《周易正義》「《易•繫辭》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數。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數也。如此則陽無匹,陰無耦,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於是陰陽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謂之成數也。」《三字經》作者應是採用孔穎達之說而寫下「此五行 本乎數」。
經文: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仁義禮智信五種常理是不容許紊亂的。
《中庸》第二十章中孔子說道:「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禮記》〈仲尼燕居〉孔子說:「禮也者,理也……君子無理不動」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就是愛人,親愛自己的親人最重要。對人的親密加厚就是仁,行仁就是從親愛自己的親人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進而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義者,宜也,尊賢為大」義,就是合宜,其中以尊敬賢人最重要。
「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親愛自己的親人有親疏之別,尊重賢者也有次第等級,禮就是由仁義而來。
「禮也者,理也……君子無理不動」禮的意涵就是理,合乎道裡,因此一個君子是不會做不合乎理的事。孔子在禮記裡說:「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禮就是做事的方法,不懂禮就會手足無措、耳朵眼睛不知該看哪裡,進退失據。因此〈曲禮〉中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可見修身治國端正風俗都需要有禮。
「智者,知也」中庸裡說有的人是生而知之;有的人是學而後知,經由學習而知;有的人因為遇到困境而努力求知。人往往自以為有智慧,汲汲於追求世間名聞利養,卻不懂得真正的趨吉避凶之道,真正的智是要具備明是非別善惡的能力,並且能擇乎中庸之道。
信,人言為信,言語誠實無欺,說話要三思而後行。中庸裡也提到為臣者若得不到在上位者的信任,就沒辦法治理好百姓;想獲得上位者的信任,就要朋友對你有信心;但一個人若對父母不孝就無法得到朋友的信任;想對父母行孝就要反省自己修身以誠。可見從個人的以誠修身到孝順父母、再到朋友交往建的信任、擴及得到主管的信任,然後才能把事辦好,這都是建立在誠信之上。
經文:稻梁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稻、梁、菽、麥、黍、稷是六種人類食用的穀類。
大地長養而出各種榖類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主食,因著南北土壤與氣候的差異因此而有差異,例如東北盛產小米,北方食麥而台灣多食稻米。
稻:分為粳米、秈米和糯米三種。粳米俗稱蓬萊米,長得圓圓短短的,黏性是三種類型中較低的,因此可以用來做壽司,且是較普遍常見的食用米飯。秈米較有黏性,外型較細長。而糯米因為黏性最佳,因此可用以作湯圓、年糕、粽子、油飯等。
梁:一說是北方的高粱,一說是粟,也就是小米。
菽:豆類的總稱,例如黃豆、黑豆等。
麥:麥的種類很多,例如燕麥、蕎麥,較普遍的如大麥可釀酒,小麥可作麵條、饅頭、蛋糕等。
黍和稷:《本草綱目》中說:「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稷可作飯,黍可釀酒。猶稻之有粳與糯也」可見稷和黍很相似,但稷比較小也無黏性,可以當作主食。黍有黏性,可以釀酒,黍有赤、白、黃、黑數種顏色。稷是五榖之長,因此祭祀時以稷來代表各種榖類,堯帝時任用棄為掌管百榖的稷官,因此後人尊稱棄為后稷。衍生到後代,因為人非土不立、非榖不食,土地與糧食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因此象徵土神的社和象徵榖神的稷合稱為社稷,代表江山國家。
經文: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犬是狗,豕是豬,馬牛羊雞狗豬是六種人類飼養的家畜。
馬:古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能負重致遠。不論是旅行或是驛站間的訊息傳遞還是戰爭都需要好馬相行。
牛:農民最重要的夥伴,能載物也能耕田。
羊:羊毛羊皮可製衣裘,羊奶提供營養。羊性格溫馴,小羊跪乳更被引申為子女對父母應有的感恩心與孝心。
雞:雞司晨,雞鳴報曉天下白。
犬:狗能看門、守夜、狩獵、牧羊,因為狗忠心耿耿的特質讓狗成為人類生活的好夥伴。
豕:豬除了食用之外,豬鬃是塑膠發明前製作生活器具常用的材料,豬糞也是耕作時土壤所需的肥料。
以上知某數中,從天地的自然運行到人類進入農業社會,而發展出六榖六畜的相依賴關係。下一期將從人類的七情與樂教談起,並進入經典學習的主軸–識某文。
參考資料:
一、論語講要
二、三字經簡說 臺中蓮社印行
三、三字經 三民書局印行
四、常禮舉要筆記 華藏淨宗學會印贈
五、禮記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六、中庸 時哉時哉網路教育學院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