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社論

從馬來西亞看見變動中的中華文化

同文同種居馬國
數典不忘盼薪傳
人才培訓經學課
民族苗成參天樹
馬來西亞的華裔,他們從明朝一直到清末,大部分由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及海南省遷徙南來。這些華裔南來的初衷主要是經商,沒有定居的打算,不想後來由於諸多不便及環境的不允許,使得絕大多數的人定居下來。這一批人繁衍迄今約有六百六十萬人之多,成為馬國的第二大人口,估約占馬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
馬國華裔,流淌著中華民族血液,他們熱愛自己的家國,發揮刻勤耐勞的精神,努力掙錢寄回家,所以他們參與了各領域的工作、經商等,無形中對馬國的經濟建設開發做了巨大貢獻。但由於他們不重視政治與軍事的參與,其所參與的用心,充其量也不過在傳達華人的心聲或是獲取個人利益,沒有深遠的政治視野、團隊與謀略。所以在英聯邦政府放棄殖民統治欲還政於馬國人民時,華人的代表無法切實參與馬國制定一份公平合理,且符合多元化的治國憲章。這也導致馬國有種族、教育和經濟地位的主次問題,華裔在各個領域都處在主流之外,這就是今天馬國華裔所處的生態環境。
排斥於馬國政治主導之外,原本駕馭在經濟領域的華裔由於沒有政治的保護傘,己漸漸的失去優勢。即使本年度(二O一八)的馬國大選首次改朝換代,執政多年的「國民陣線」敗選,由九十三歲的前總理馬哈迪所屬的在野黨「希望聯盟」勝出,號稱是馬國民主的一大進展,但無論政府如何改弦易轍,相信將來仍難脫離族群與宗教之困局,在選戰操作之下,無論是馬華之爭或者穆斯林政治的壯大,皆不利於中華文化之發展。
在教育方面,六0年代末馬國推行了新教育政策,所有由華人創辦的中小學校全部納入國家教育體制中,就是現在所看到的國民型中學及國民型華文小學,成為半津貼型的國民義務教育學校,而國民型中學的教科書為馬來語,教學媒介語也是馬來語,華語只是選修科目之一,這種國民型學校己不復成為華裔做為文化傳承的工作場所,只能算是做某種程度的語言教學學校而己。因此有另一種由華人社會完全獨立經營的中學應運而生,就是所謂的華文獨中。
此教育體制源自於七0年代,當華社將所有中小學交給政府管轄後,頓覺對這些華校的主導權己不復存在,故於七0年代初,紛紛再創立中學,與全國其他未納入新教育體制的華文獨立中學,共計六十所,整合起來,自編教科書,自辦統一考試,有自己的決策機構,形成了今天由華社完全主導的教育機制,而此決策機構所頒發出來的中學鑑定考試文憑,己獲得全世界各主流大學所承認,此機構就是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總會,簡稱董總。此機制是馬國華裔維護華教的堡壘,文化傳承的工作也是放在此體制之上。有認為,馬來西亞是非華人主政國家中保存和延續華文教育系統最為完整的國家,因為他們擁有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整華文教育體系,但隨著時代的洪流衝擊,文化實質的傳承其實己漸漸流失。
近十年來,大陸興起了國學熱,有弟子規、百家論壇、詩詞比賽的民間活動,也有正式教育體制的變革、大專學院人才的招募等等,中華文化恰似又逢春;於此之際,馬來西亞華社也有相應的推廣措施,縱然百折千迴,總是有人鍥而不捨,希望能有明師教授,延續當地的中華文化傳承。就在今年年初,又有馬國華裔企業家來臺尋覓師資,期望於馬國開啟一項千萬資金的中華文化人才培育計畫,真正在當地培養出能夠把經學內涵說清楚或有能力貢獻社會的人才。
綜觀馬國華人那份割不斷的文化情感,對傳承的渴望,以及大陸在經濟崛起後找回民族靈魂的用力與決心,佔有中華文化軟實力優勢的臺灣,一直是這兩地求教與挖寶的對象。但若教育政策持續排擠中華文化,用心斷開後代與祖先的連結,馬國華人的失落感,會不會就發生在不久後臺灣人民的身上,臺灣本來握有的領先地位,是否最終失去,而必須向過去的求教者求教,這值得我們警醒與深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