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專題研學-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二十三)

用心隱微人難知

有若無真實若虛
步步勝進到巔峰
和光同塵似平常
 
拾參、心所有法|善(一)
經文: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
善心所有十一類,善人或惡人如何分別?內心要有善的行相,不是從外相判斷。清代高僧玉琳國師師兄好吃懶做,但他的師父天隱和尚卻說師兄算一個徒弟,玉琳國師當時只算半個,其他都不算。天隱和尚所論的是內心有沒有善的樣子,內心沒有善,表象再用功也枉然,而善會帶來安樂,惡會帶來痛苦,這就是利害關係的觀察,所以對這十一個行相要認真去看待,產生專注力,知道方法,面對問題才能找到重點,不只是表面上的處理,如此才能自利利他。
善的定義依照《成唯識論》:「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順就是能夠順於正理,益就是能夠利益自他。這樣的人才能帶來自己跟他人的快樂,而且是生生世世的快樂,不會眼前快樂未來痛苦,所以是真正的離苦得樂。《毘婆娑論》裡也說,佛法的體性就是帶來眾生的安樂,是符合人的需要,所以可以流通。
善既然要帶來生生世世的快樂,那麼善的經營,就要多面向的觀察,《了凡四訓》中所謂善有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可知利人的公心要有長遠的眼光,包括對於風氣的影響、對未來的影響、所影響的範圍、內心隱微處的想法、結果的考量、是否能夠堅持到底、是否具有承擔力等等,人生處處是充滿了選擇,必須有經教的學習、歷史的眼界去做抉擇,才會不失誤。
 
一、信
十一類善心所中,第一個是信,依據《直解》其定義為:「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所產生的作用是:「對治不信,樂善為業。」實就是實事實理,實事指有為法的緣起,比如說作善得樂?作惡得苦?這樣善惡因果的道理能不能看得明白。實理是無為法,特別是無為法中關於空性義理的觀察,因為只有空性義的觀察能夠讓人從三界繫縛中解脫。所以實就是勝義諦及世俗諦,對於此二者深深忍可,道理愈懂愈深,安住的力量就愈來愈強,可以在當中慢慢地熬,因為相信那是出路,這叫做深忍。菩薩廣大行的修學,無量陀羅尼一件一件去了解,慢慢學;或者為了大般若的智慧,願意捨身換取四句偈,都是因為深忍。其實二諦是為聖者而安立,因為世間人不會了解世俗諦,世俗人見世俗為實有,是證得勝義諦的聖者回到世俗才能真正了解諸法緣生之理,所以通達勝義諦的人才會通達世俗諦。
我們對於艱澀的經典,能夠很有耐心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不懂的地方一個個去問,也要靠於法深深忍可,勝解跟信心是相互觀待。對於道理逐步深入的人,對三寶的內涵才會生起感動,由深忍產生深樂。佛法所謂的皈依,不只是某一個出家人接受你的皈依。對無常、無我和涅槃寂靜的正見,方成就真正的皈依,這種皈依三寶的信心不會動搖。反之,對於二諦都沒有學習了解,只憑感覺,所生起的信心是薄弱的,如羽毛隨風飄浮,稱為毛道眾生。因為深忍與深樂,此人對於善法產生深欲,十分渴望並有能力去造作各種世出世間的善法,這樣才能讓心的體性轉為清淨,稱心淨為性。所以心淨化才是整體的淨化,而心淨化的關鍵在於正知見所引導出的深忍、深樂和深欲。
 
二、精進
《直解》中定義為:「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所要修的是善品,所要斷的是惡品,在斷惡修善中能勇捍為之,「勇」是勝進的行相,能夠簡別諸染法,所以他的勇不受染著;「捍」是精純的行相,能夠簡別無記,所以他的捍是和正法結合,不會落入不善不惡的無記之中。例如許多修行人每天雖有定課,但都不善用心,有如例行公事,無法在定課中隨文入觀、修正自己,一場定課下來,雖然沒有造惡卻也沒有修善,這就是無記、不精純。由是可知,精進必須與正知見相應,才有辦法在勇捍之中簡諸染法與無記。
精進能夠對治隨煩惱中的懈怠,精進之人不會有懶惰的形象,所以精進是事業成功的基礎,世間上各行各業成功的大老闆,對於事業那種從不懈怠的形象,雖然方向不同,但可以做為我們修行中找到覺受的榜樣。懈怠能夠對治,不會半途而廢,善法才能做到圓滿,所以說滿善為業。
懺公《表解》中的六種精進,是配合著三十七道品,也就是在止觀修學上的精進心。第一、增減精進:要增的是善,要減的是惡,所以與四正勤相應。二、增上精進:信進念定慧等五根,都是在空慧上的修學扎根,不斷增上。三、捨障精進:透過五根繼續往上修學產生五力,使空慧格外有力能夠破外道見等各種障礙。四、入真精進:七覺支是對治修止觀時所產生的昏沉、沉沒、掉舉、散亂,懂得對治法才能夠真正現證諸法實相。五、轉依精進:意思是依靠前四的修學,轉而增上現證空性。六、大利精進:現證空性的聖者重緣世俗,在六度上一一圓滿成就,具備利益眾生的廣大能力。(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