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孔學一隅-論語簡說

論語簡說(二十三) —工欲善其事

從喻比義詩之作

善用說話是藝術
賢仁相助能行仁
事友方得彼相助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第十五—十)
 
消  文
 
子貢問要怎麼行仁道?孔子說,一個能工巧匠(工匠、師傅或藝術家),要把他的事情做好,首先所使用的工具必須要鋒利。比喻在一個國家內,要事奉執政大夫中的賢者,結交讀書人中的仁者。
此章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學生問行仁,第二段是老師以比喻彰顯為仁之道,首先是「子貢問為仁」,子貢問老師怎麼行仁,仁就是公心。坦白講,一個有公心的人才能利益他人,而利益他人才有自己的出路,在利益他人當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孔子回答子貢分為兩段,第一段用比喻顯示行仁的方法。為了讓你懂後面的意思,從比喻裡面興起後面要事奉大夫的賢者,結交有公心的讀書人。
 
釋   義
 
夫子答子貢何以先說譬喻?皇侃言,想要瞭解後面的事情,要先從比喻去瞭解。其他注解是說,借著比喻去興起後面的意思,所以孔子先說比喻。孔子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能夠借著比喻去顯示道理,從《論語》裡面也可以看出孔子說話的藝術。
工匠要如何善其事?善其事就是把事情做好,包括要有做事情的傳承,認真學習,還有做工藝的時候是不是全心投入。
舉例來說,雍正皇帝造辦處的陳祖章,用橄欖核刻一個「核舟記」,高只有一點六公分,長只有三點四公分,船上面有八個人,每一個人的相貌都不一樣,而且船底有三百多個字的《後赤壁賦》。善其事就是把刻這項工藝發揮到極致,成為幾乎是空前絕後的藝術品!
公輸般(魯班)是春秋末期魯國著名工匠,其一生發明工具無數,被後世尊為中國工匠師祖。現在的鋸子、鑽子、鉋子、鏟子、曲尺,還有劃線的墨斗,都是公輸般發明的。他在軍事上也發明有雲梯、鉤強,能夠在打仗的時候阻礙對方的戰船。
工匠要如何利其器?首先能把他要做事的器具完備,接著要把器具磨利,這個工匠有內涵、有傳承,又專心做這件藝術品,當然會把東西做得精緻又完美。
利其器的「利」字,有「鋒利」、「厲」和「礪」三個意思,厲叫做磨刀石,礪就是磨它使它利。一個工匠要把他的事情做得好,他一定要讓他的器具完備又鋒利,或者說打磨器具,讓這個器具鋒利。
這個比喻,所要彰顯的就是「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借比喻興起後面的意思,在這個國家,能夠事奉大夫(朝廷為官的公務員),大夫有賢者、有不賢者,這裡是事奉賢者。友是結交在野的讀書人,讀書人有仁者、有不仁者,這裡是結交仁者。「事奉」可以當成請教,也可以當成學習。「友」可以當成結交,也可以當成跟他們切磋琢磨。
 
 
到該國發揮長才即可,何以須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雪公老師說,你如果到一個國家去推展仁政,沒有賢大夫和仁士的幫忙是不可能的,做事情一定要有很多人的幫忙,絕對不是一個人之功。
 
此句或云是周遊列國之時所說,這種說法正確嗎?
這一章告訴我們,想要到一個國家推展仁政時,必須要事奉大夫的賢者、要結交有仁心的讀書人,才方便推展仁政。不管是辦教育、辦政治,都需要這些君子來幫助,否則是不會成功的。所以,這裡面不是只論周遊列國時,事大夫的賢者,友其士之仁者,他們是你推行仁政的助力,幫助你的力量,必須要很在意。
 
大夫與士有何差異?
《孝經》中的〈士章〉,講的就是國家的基礎公務員,可是這裡的士是指在野,大夫是指在朝,所以必須懂得結交朝中的賢者、在野的仁者,方便推展仁政。
 
對賢大夫用「事」,對仁士用「友」,其差異為何?
大夫是地位比較高的;沒有做官的讀書人,地位是比較低的。所以用事奉來表徵對他職位的尊重。但是,如果在野的讀書人,他的德學比你高,你也可以用事奉二字。
 
大夫何以不稱仁,士何以不稱賢?仁跟賢有何差別?
仁是指外在的心量,這個心量裡面包括學習到六藝技能。因為做了很多的善法,有很多錢財跟貨物,可以推展六藝來辦政治、辦民生,可以把貨財拿出去博施濟眾,這就是仁心。賢是指內涵上說,能夠通達形而上學。
 
或云:「仁則賢在其中,賢則仁在其中」,如此可乎?
仁和賢是兩個不同的定義。但這一章裡面有互文,也就是「事其大夫之賢者、仁者,友其士之仁者、賢者。」大夫裡面有賢者、有仁者,讀書人裡面也有仁者跟賢者,仁者跟賢者對自己的幫助實在太大了!人生的出路就是在賢跟仁上努力。
 
事賢大夫,友仁士,何以是為仁之道?
這裡面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想要推展仁政或仁心事業的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忙,是不會成功的。王安石變法,因為沒有用到君子,所以註定失敗。第二個,事奉賢大夫,結交有仁心的讀書人,會讓自己成就。所以,不但約己德行修養,也約往外推展仁心事業。
 
如何由上喻理解事賢友仁?
孔子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而且是少言攝多義,說的很清楚、明白,義理通透。舉例來說:「如刀磨石,刀利而非石利。」工匠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磨利器具,賢大夫就是石頭,我這一把刀在賢大夫、讀書人上磨,越磨越利!他們是幫忙我,成就我的人!藉著他們把我的器具磨利,藉著他們成就自己。
如選用工具,用對如虎添翼,用錯則適得其反。比如手拿著圓規,怎麼可能把釘子釘在牆壁上呢?所以一定要選對工具,意思是推展仁政,一定要選賢大夫跟讀書人當中的仁者。 雪廬老人說:「用人要論公心。」有公心的大夫和有公心的讀書人,其實對你的幫助很大。賢者讓你充實你的內涵,出路就在裡面。如果這個人是私心又不賢德,路一定是越走越窄。
 
若不事賢大夫與友仁士,其過患為何?
第一、沒有這些人跟你切磋琢磨,容易變成孤陋寡聞的人,這些人會增長你的見識、會充實你的內涵、擴充你的心量。第二、透過向賢大夫、讀書人學習其經驗閱歷,才知道人情世故的重要。如果不去事奉賢大夫、不去結交有仁心的讀書人,沒有辦法吸收到他們的學問,變成孤陋寡聞。辦事時沒有得到他們的幫助,自己的德行、德學也無法好好充實。
 
若事賢大夫與友仁士,其功為何?
請益賢者、仁者能夠充實人生的內涵,辦事情的時候,有很多人來幫助,這些都要透過請教和學習,才能得到人家真正的幫助,得到人家的絕學,否則如何得到人家誠意的交往? 
 
到該國何以不是事君,而是事賢仁的士大夫?
這一章告訴我們要推展仁政,必須要有人才團隊。國君代表國家,你是在為他辦事,所以叫做事君。但這裡的事賢大夫不是要拉幫結派,而是說要推展仁政,必須要跟他們切磋琢磨,成就自己的德行。
 
 
第一、一個厲害的工匠必須要有好的工具,也必須要有別人來輔助。
第二、充實自己非常重要,在推展利益人的事業時,除了本身要有仁心,還要懂得充實自己。但是,如果沒有賢者、仁者來切磋琢磨和請益,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可以推展仁政、辦出仁心事業的人?
第三、如何善用比喻來顯示好的義理?這種說話的藝術,也是這一章值得學習處。
 
    問  答
 
問:埋頭苦學者,在治學的時間上,比有賢、有仁的士大夫更為充裕,後者在治學上所起的效果真的會比較好嗎?
答:如果能夠懂得去請教、學習,自己的學問、才情和內涵就會與日俱增,進步是一日千里。反之,在家閉門苦讀、埋頭苦幹,好像烏龜在走路一樣,甚至方向走偏,走錯還自以為是。而善請教者可以看看人家怎麼活用學問、抉擇內涵,在他身上看到學習的風範,這都是要經過請教、學習、結交善友才有的。
孔門這些人如果沒有接近孔子,沒有成為一個人才團隊的學習,子路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介莽夫,高柴只不過是一個愚者,曾子只不過是一個魯鈍之人,可是,經過孔子的調教,各個都成為大賢。所以,請不要閉門造車、埋頭苦讀!那是沒有用的!以前古代的工匠都是要拜師學藝,才能懂得在他的領域裡面,善用其器,做出藝術品出來。
 
問:賢是特別就內涵上能夠通達形而上學的那一分,但是就算是在孔門,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也只有顏回跟曾子,子貢也只能懂一半。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世間的話,士大夫的賢者、仁者幾乎是沒有。我們要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
答:賢者很少,甚至沒有怎麼辦?坦白說,你到那個國家去,不可能都沒有,但看怎麼去發掘。如在衛國,國家雖亂,還有蘧伯玉、史魚這種人。孔子到衛國的時候,懂得跟蘧伯玉交往,到齊國去懂得跟晏子交往,這就是「事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比如說住在高昭子的家中,高昭子就是一個好賢之人,孔子就懂得跟這些人交往,這就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
 
問:在現代的生活當中,應該用什麼方法認識、結交,或辨識出賢大夫或仁士?
答:好好學《論語》,培養辨別賢者跟仁者的眼力。就好像鑑定古物,一定要看過真正的古物,瞭解這些古物的背景。首先要確立《論語》中的正知見,才懂得看賢者跟仁者。
 
問:我們大部分的人不是為政者,也不是要推行仁政,也不常遇到賢大夫或仁士,我們該如何運用本章跟生活做結合?
答:雖然我們不為政,可是如果要推展利益眾生的事業,當然也是要求教、事奉良師、結交善友。良師益友是幫助自己推展事業的方便,也是成就自己內涵的所在。所以,借著他們磨自己的刀,磨利了就能把事情做好。
 
問:如何從本章「利器」之喻體會良師益友之重要性?如果本章為仁之道是因賢大夫與仁者,可助我們成就,是否可與先前的如切如磋章合看?如何用切磋琢磨來解釋此章之義呢?
答:切磋是大塊地切,琢磨是細部雕磨。這裡面都是要借著對方這個強手,好好地跟他切磋琢磨,我向他們學習,而且回來自己私下用功。這一章有兩個意思,第一借他們成就自己;第二借他們一起來推動仁心的事業。
也可以說,借他們磨利我的工具,讓我變成一個有內涵、有仁心、有理想、有抱負、有賢有仁的人,那對我推展的事業實在幫助太大了。
 
問:賢與仁是否就是出世和入世的分別呢?
答:賢者是就形而上來講,仁者是就形而下來說,這樣的分別是可以的。賢者,可以以顏回不改其樂為例,那就是一種內在形而上的心,不被形所繫縛,所以孔子讚歎「賢哉回也」。名聞利養都套不住他,這個人不受名聞利養拘束,多麼有風采!
 
問:有子:「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句是不是說行仁要先從孝弟開始?這是不是像上一節所說「能近取譬」,行仁也要由親及疏,由近及遠?
答:沒有錯!孝悌是仁的根本,但是,孝悌是我在家裡面孝順和友愛兄弟,我把這個孝心慢慢地推展出去,想要幫助別人像幫助自己的家人一樣的那個心態,把天下人都當成一家人來經營,這就是仁心。
仁心就是一種公心,雪廬老人說:公心很難得。坦白講,一般人、一個團隊裡面要找到幾個有公心的人非常難!大部分都是公私夾雜,找到真正有公心的人,那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而且從他的身上,你也看到公心的可貴,也會成就你的公心。
 
問:行仁與為仁有何不同?欲為仁而德未完備,就不能為仁了嗎?是否有次第性?
答:為仁是先充實你自己,為仁就是行仁,行仁會得道多助,而且透過大家來幫助你充實仁心和內涵。有了這些條件,就容易推展仁心事業。
我們自己德學不足,這一章說明你懂得事奉、懂得交往,那就是在培養自己,當你是一個有仁心的人,他人自然會想要幫助你,願意跟你成為團隊,來發展利益眾生的事業。
 
問:本章是不是因為子貢能辦政治,而且受到各國重視,是瑚璉之器、廟堂之才,所以,孔子才會這樣回答?
答:子貢本來就是一個瑚璉之器,是廟堂的幹才。可是國家的幹才絕對不可以埋頭苦幹!蠻幹!一定要懂得跟人家交往、懂得去請教,大家樂於幫助他,他也樂於充實他自己。尤其對這位瑚璉的幹才,孔子告訴他,你一定要這樣做,才有利於你推展仁政,也有利於充實你自己。
 
問:人生需要這麼辛苦地經營嗎?無憂無慮地過一生不是很好嗎?
答:很多人想無憂無慮地過一輩子,這是不可能的!習慣於順境的人,不曉得人生是有順、有逆,只要來一個逆境,這個人或許終身都爬不起來!
真正的無憂無慮是懂得對治煩惱的無憂無慮!而不是像溫室裡面的蘭花,都不被風吹的無憂無慮。很多人選擇不要跟人家來往,自己要過的快樂、我行我素,其實一位不懂得充實自己,不懂得跟別人交往的人,就算順境他也不快樂!
 
問:如果一生所學成就仁與賢,可是卻沒有人來共事結交,所學不就白費、空過一生?
答:要先問自己有沒有去事奉賢士,有沒有去結交益友?如果是一位有公心又懂得充實自己的人,坦白說,德不孤,必有鄰!君不見 雪廬老人剛到臺灣的時候,他不是孤單一個人嗎?上課的時候,這些人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但是,憑著他懂得去結交善知識,懂得充實內涵,懂得去利益別人,懂得去培養人才。老人在臺灣培養了很多的人才,教育出很多的學生。
人生的時間,有很多人選擇用浪費時間過他快樂的日子,這是天下間最大的浪費!空過了一生,最可惜!
 
問:請問本章主要提到個人行仁的方式,是否可以理解為,如果能夠跟這些想行仁的人,大家一起行仁,形成行仁的團隊,或者是開展行仁的風氣,有眾志成城的意思。
答:借著事奉、結交善知識,形成團隊、形成風氣、形成力量,形成一個能夠開展仁心事業的群體,彼此借力,互相充實,最後大家都變成人才。
 
問:有注解說,因為子貢比較喜歡和才能不如自己的人來往,所以,孔子在回答子貢這個問題的時候,特別告訴他要事賢友人。
答:子貢很喜歡跟比他差的人在一塊?子貢如果是這種習性的話,子貢為什麼喜歡跟孔子在一塊?所以,這種應該不會是子貢的習氣。
再來,這一章只是告訴我們說,一個想要在國家推展仁政的人,他必須要懂得結交、侍候、請教賢者、仁者,才方便你推展仁政、才方便你充實自己。
 
問:既然仁者、賢者是我們的磨刀石,我們也必須成為仁者、賢者的磨刀石,他才會願意跟我們做交往,是否可以這樣兩面看?
答:我們雖然不是仁者跟賢者,但是我們見地裡面,知道仁者與賢者的重要,賢者、仁者長的是什麼樣子?我們懂得跟他親近、懂得跟他請教、懂得跟他事奉,然後充實自己。老師如果碰到學生努力地想要充實德學,請問老師會放棄學生嗎?不會。所以,當你知道仁者、賢者的殊勝,他的行相,以及願意跟仁者、賢者交往,改變你自己,縱然你不是仁者、賢者,他也樂於跟你交往,最後你變成仁者跟賢者!未必你一定要變成仁者、賢者。
 
問:〈論語講要〉中說「工欲善其事」即學者想能成就其道德學問,「必先利其器」就必須結交良師益友。請問與「繪事後素」之意相通否,可否互參?
答:不然。繪事後素只是說白色的紙可以加顏料,忠信的本質可以學禮,學禮如果你沒有忠信的本質,這個人學禮其實是矯揉造作、虛情假意!推展禮可能會變成禮崩樂壞!禮崩樂壞有兩種,一種是沒人學,一種是全部是虛情假意。忠信資質可以學禮,意思是說,白色之上可以加上各種顏色,白色可以讓各種顏色發揮,忠信的本質才能夠讓禮去開展、發揮禮的功能。
 
問:不知道要怎麼樣來理解「學而時習之」的「習」字?
答:要學孔子的見地、孔子的才情、孔子的經驗閱歷、孔子對道德仁義的看法、孔子對形而上的體會、孔子對形而下的認知,學習之後產生的法喜才是真正的法喜!
習就是你會一直想要串習,因為它太好了!不斷地借著大家在一起研討,越讀越清楚、越讀越靈活、越讀越會運用,這叫做「學而時習」。(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