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 —孝經簡說(九)

為政多內涵
行善量難思
本質由孝出
和諧安天下
 
孝是最高妙的領導統御|〈孝治章第八〉
 
以孝治天下是天子的胸懷,諸侯以孝治國,大夫以孝治家,這在前面都已說過了,此處又再重說,切入的角度為何呢?其特別強調的是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而須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呢?若將前後文加以對照,前文以孝治天下、治國、治家,比較重於風氣的推廣,乃至於國家的經營。但此後三章,尤其在這〈孝治章〉中談到天子、諸侯及大夫,特別強調他們的人格特質。總之,一個人成功的祕密,除了懂得須尊重其職務、以身作則帶頭經營風氣外,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特質。要如何來經營一個和合的團隊,且具有人情味?本章就給我們這樣的反思。
《孝經》整體的架構,是講孝道的修學法及孝道的義理。分別說孝道的修學法與義理前,先提說「孝道的重要」。孝道之重要,裡有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及庶人的孝,其依孝能夠與天地相合成「三才」。這裡又特別講「以孝治天下」,似乎與前面的天子章、諸侯章、卿大夫章又合起來說,但所說的角度、面向與前面是不同的。 
本章經文是:「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本章的架構是:孝治裡有天子治天下,其孝是不敢怠慢小國的國臣,自能夠感應各國的國君來助祭;那麼國家的諸侯不敢去欺侮弱勢團體,便能夠得到百姓來助祭他的先人;卿大夫在自家時,不敢失禮於家中的俾僕,能夠得到人民對他父母親的友好。這三種人能好好地以孝來治他的天下、國及家,其父母現世會很安寧,死後也能享用子孫及助祭者的祭拜。在這樣的狀態下是天下和諧,自然就沒有什麼災害與禍亂發生。結語說:這就是聖人、天子治天下的成效,並舉出《詩經∙大雅》之言來證明此章。 
 
   經文解釋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不怠慢)意即孔子說:往昔明王(指有德位的天子,夏、商、周的國君稱為王,所以此「王」一定要指天子),以孝治天下的時候,他不敢怠慢小國的臣子,更何況是公、侯、伯、子、男呢!當他對小國之臣都不敢怠慢,更何況是小國呢?又連對小國都不敢怠慢,何況是大國呀!其次,經文:「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得助祭)不怠慢會感應什麼成效呢?是各國國君打從心底高興呀!而願意在天子祭祀其祖先時,都帶著特產來助祭。這是天子以孝治天下的形象。 
經文:「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不敢侮)諸侯治國時不敢侮於鰥寡,「鰥」是死了太太,「寡」是死了先生或者獨身,意即是一個人,現在的名詞叫作「弱勢團體」。諸侯不敢去欺侮弱勢團體,那更何況是知書達禮的士及一般百姓的民,這個「民」包括農、工、商,即是〈庶人章〉所說的各種庶人。 
經文:「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得助祭)若此國君以孝治國時,其成效是什麼呢?當會感應百姓的歡心。可見辦政治,不只是讓百姓的生活過得舒服,最重要的是贏得民心。中國俗語稱「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此中的「得民、失民」,最是要講到民心。古代政治家懂得經營民心,現在的政治人物只會經營民生。百姓的生活似乎過得不錯,可是問到「幸不幸福」?好像都不太幸福;問到「滿不滿意」?好像也不太滿意。其對未來有安全、安定的感覺嗎?問起來就似乎不太安定。 
再者,看看卿大夫怎麼治家?經文:「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不失禮)卿大夫有封地,其治家「不敢失於臣妾」;臣妾者,可以指家中的俾僕,也可以指辦事人員,更何況是妻子呢?所以經文:「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得助孝)卿大夫懂得去營造一家的和諧,便會得到家人的歡心,一起來幫助他侍奉雙親。 
經文:「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現世安)接著結論,「夫然」之意是,若天子、諸侯、卿大夫能這樣治天下、國與家,則父母在世時能「安之」。安在哪裡呢?就安在天子、諸侯、卿大夫這樣的盡孝,且還包括身安、心安、過得榮耀。常人生活除過得好外,還要內心舒服榮耀,這就是孝道。所以,孔子的孝道不只是對父母身體奉養,還要讓身心舒適愉悅,過得很榮耀。子女要懂得爭氣,懂得為公發心、謀人福利,懂得充實自己的德學,榮耀父母,這就是孝道的概念,其內涵比一般的孝道更深廣,值得我們一輩子來經營。經文:「祭則鬼享之。」(歿受享)這樣的孝子,父母親在世時,可以舒服地生活;過世後成為祖先,可以享受所祭祀的物品。「之」就是所祭祀的東西。 
經文:「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約天下)而這樣的經營有何整體的成效呢?便是達到「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天下包括大夫的家、諸侯的國及天子所治的天下,大家都是和諧一氣的,這就是《中庸》所言的懂得「用和之道」。此時感應的災害不生,包括風災、水患、旱象、惡疾等。而禍亂不作,禍亂乃指人為的禍亂,特別是因人禍而起的天災地變,諸如:土石流、登革熱等。「不生」、「不作」,就是災害禍端還未起時,就壓制下去。 
舉例來說。老師把孩子教得很好,出社會不作奸犯科,員警就不會成為破案的英雄。可是,一般人知道這是老師的功勞嗎?不會的,大概都注意被表揚的破案英雄,成為大家佩服的對象。惟此是在果相上治國時的對治,要耗費政府許多的心血,需眾多的力量才能治得了這個國。若在因地裡暗自解決,沒人佩服這種人,沒人知道這才稱作人才。治國時讓許多災害禍亂不生,常人覺得沒有什麼,但當天下大亂時,忽然有人出來救治天下,大家便佩服不已。所以,這到底是懂得治果、還是懂得治因呢?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在因地裡就把因對治了,眾生是在果上出現時,才急忙地要趨吉避凶。如此觀看這章,明王、諸侯、卿大夫就像菩薩一樣,當事情還未發生時,就將問題解決了。這於《老子》言中,算是高人,一等一的高人。 
經文:「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結明)因此,結論說:這叫作「明王之以孝治天下,原來是這個模樣呀!」這與前說的「以孝治天下」的切入點不一樣。前者是說:我在家裡盡孝,然後藉著人才團隊把風氣推廣出去。惟此處不是這種講法。是以,前者是講風氣的推廣;這裡是說人格特質,係一種人情味的經營與禮上的應用。 
經文:「《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贊詩|舉大雅)接著引用《詩經》來作證明,此句出自於〈大雅∙蕩之什∙抑〉之篇。有覺德行的「覺」字,要當成「大」來看,意即有大的德行;「四國順之」就是四方諸國順從天子以孝治天下。文末舉出《詩經∙大雅》這一句,來證明前面的那一大段話。如此,觀於中國的經學,架構真的非常清楚,絕非東一句、西一語的,讀後除能強化邏輯性,對於文字的運用能力可增強,文學素養也會很好。 
 
  釋   義 
 
第一、「昔者明王」的形象是什麼?什麼是明王?
《尚書》中說:明是「睿」的意思,亦是智慧的「智」,睿智。《論語》中的衛武公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稱其「睿聖武公」,意即這人是聖人,惟其如何當聖人呢?此聖人非懂得神通的聖人,《詩經》裡形容他常常尋求自己的過失,無自我感覺良好,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指責。到九十三歲時,還希望大家經常舉出他的過失,不要因為在位久而所為皆對,也不要因為功勞大而有所隱瞞。因為他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過失,所以在春秋時期享有盛名。 
可見不斷地改過,就可朝向於聖人。既然不斷地改過可以朝向聖人,所以他人舉發我的過錯,而我也找到自己的缺失,這心情應該是非常地高興。然而世間人,被他人舉發過失或指責時,往往很不舒服,甚至懊惱瞋恨。由此,懂得修學的我,與不懂得修學的他,心態上是差很多的。 
此外,《左傳》中說:「明」就是照臨四方。那麼這個明王是指誰呢?概特別是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尚書》中稱堯叫作「欽明」,稱舜為「文明」,都是一個「明」。可見明君聖主的明很重要,一位有智慧的國君,他必定懂得要這樣做、這麼辦。 
第二、古代諸侯分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義為何?五等諸侯由哪個時代開始?
明王懂得禮遇小國之臣,更何況是五國之君呢?彼時諸侯分為五等,稱作「公、侯、伯、子、男」。何以稱之,又從哪兒開始呢?「公」就是公正,意即當個國君要公正;公者,正也。「侯」者,候也,就像侍候,意即要懂得侍候天子來經營國家。「伯」者,是長也;一國之長。「子」者,愛也;要懂得愛護人民。「男」者,要懂得任事也。所以合起來看,一個國君若「公、侯、伯、子、男」爵位加在身上,此國君要懂得公正,懂得天子命你經營國家,所以要為天子辦事,而非犯上作亂。伯者,你是一國之長,要負成敗責任。子者,要愛護老百姓。男者,要勇於任事,不是有功獨享、有過推諉。其真義如此。 
這五等諸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據《舜典》載,那時舜就有做圭與璧(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去彰顯這五等諸侯的地位;可見在堯舜時期,已經有這五等的諸侯。惟另有一種不同說法,據《禮記∙王制》載,在夏、商朝的時候,只有「公、侯、伯」,直到武王伐紂時,再加上「子、男」;所以,五等諸侯之說,依《禮記》乃在武王時才有。 
第三、此五等爵位所攝的封地如何?
這五等國君所攝的封地,「公、侯」為百里地,「伯」有七十里地,「子、男」是五十里地。雖然公大於侯、侯大於伯、伯大於子、子大於男,爵位有高低之別,但所任的事情皆一樣,都在統治一國。 
第四、小國之臣指的是何種爵位所領之國?而明王以孝治天下,與不敢遺小國之臣有何關係?
經文裡說:天子不敢怠慢小國之臣;此小國之臣是指「子」與「男」所領的卿大夫,國家領地很小。明王以孝治天下而不敢遺小國之臣,表達他對小國的尊重,至於大國更無須多說。所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如果君對臣以禮相待,能感應臣子對他回報以忠,此乃得各國國君的心。常言辦理政治不只是安民生,還要得民心;百姓不單住在這個國家裡,百姓的心也駐在這個國家,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此時,天子祭祀他的祖先,各國君都很高興地帶上特產來助祭。這是一種表徵,天子讓他的祖先有榮耀,便是一種孝道。前說,中國孝道不單是讓父母過得好,使父母心裡很快樂,還表讓父母覺得很榮耀。此榮耀中,即是能出來為國家辦政治,能從事利益眾生的事情。惟行利益眾生之事,必須要充實自身,所以,孝道裡又給人以無限上進。國家若推展孝道,這個國家是欣欣向榮的;企業能夠推展孝道,員工也是努力向上的,非是在那裡尸位素餐。 
第五、不遺之形象為何?
不遺者,天子不敢怠慢,這是什麼樣子呢?邢昺《疏》中說,譬如兩國國君見面時。假設我是地主國,我的陪臣叫作「賓」;你是來訪的國君,所帶來的臣子叫作「介」;國君與國君間,藉著「賓」與「介」來對話。所以,小國之臣來到天子居處,叫作「朝聘」;朝聘即是臣子代表國君,來向天子問候,天子視他如「介」。可見天子把自己的身分壓低,與小國的國君地位一樣。天子壓低身分,就是一種懂得謙恭、用和與禮遇之心,自然小國之人能歡心。其對大國的臣子也是這樣,能得大國歡心;對大國的國君、小國的國君莫不都這樣。所以,地位愈高的人,愈能爭取下屬的擁戴,這就是領導者的人格特質,也是一種用和之道。所以說,此章與前論不太相同,重在人情味的經營,著重於領導者的人格特質。 
第六、先王所領之國有萬國之多嗎?
先王所領的國家,怎麼算連千國都沒有,稱萬國是否太誇大了?此萬國在邢昺〈疏〉裡,說萬是「許多」的意思;而在《詩經∙周頌》中(頌乃歌功頌德),言之「綏萬邦」,綏是安定的意思。可見,萬邦只是形容數目之多而已。 
第七、萬國如何祭祀天子之先王,這在《論語》上怎麼說?
各國諸侯帶著特產來時,天子會叫他量力而為。譬如:所帶的特產,須看國家稅收有多少;其次考量國土的大小;目的是不讓你打腫臉充胖子。以往堯舜巡狩天下時,絕對不讓地方花錢,這與乾隆的好大喜功,使得各地方府庫空虛,是截然不同的,古代的天子皆通達人情世故。 
在《論語》上怎麼說呢?要怎麼來祭呢?《論語∙八佾篇》中云:「相維辟公,天子穆穆」。「辟」是指各國諸侯,「公」是指夏商的後代。周天子穆穆,「穆穆」是既溫和又莊嚴的樣子,兩種特質集中在一人身上,需要多少的訓練始成?因此,古時的貴族教育,就是培訓一身的貴氣,可惜現今教育走調了。若沒從經學裡去培養自己,一身俗氣難去。所以,要如何培養一身的貴氣?此貴並非貴氣壓人之雍容華貴,而是具內涵、有氣質的形象;果能藉著經書去涵養時,定會有這樣的氣質與形象。 
第八、天子治天下得萬國之歡心,何以僅是不敢遺小國之臣?
孔子講話時很精準,其說「不遺小國之臣」,乃是一種「連對小國之臣都這麼看重」的語態;表示天子的禮會去注意細節,會留心人們不注意的地方,會去關照弱勢團體。當這種人辦政治有如此眼光時,便會注意到問題的所在,親民愛民能遍及弱勢族群,且注意到該有的禮節。能如此對待攝受著小國之臣,便會讓小國的國君感動,進而使大國人民佩服天子的胸懷。所以,孔子不說與國君的禮,講到的是小國之臣來的朝聘禮。 
一般說來,小國之臣的朝聘禮,天子照例是不太理會,讓他去館舍住著,然後將物品呈上,就可以退下了。但是,天子會注意細節時,試想一個大國對小國這麼攝受,若再加上他的公義與內涵時,是不是可以統領這個世界?惟可惜現今世界強權不是這樣,總是儘量欺負弱國,對弱國的使節不當一回事,我覺得這些人應該來讀讀《孝經》。 
 
以上是天子治天下,接著來看諸侯治國,其治國是「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 
第一、國君不敢侮於鰥寡,其成效如何?
此「鰥寡」為什麼很容易受辱?不敢侮之意是說,這種人很容易受辱,國君卻不去侮辱他;因為這種人是弱勢團體,而且有冤無處告。什麼叫作「不敢侮」?譬如說:對方財大氣粗,對方的父親是領導者,所以我不敢侮辱他。惟國君的不敢侮,乃是對於鰥寡者,它的背後一定是尊敬與愛護,國君抓住這個覺受,就是不敢侮。
此時他的成效就是「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為什麼會得到百姓的歡心呢?因為國君懂得尊重弱勢團體,當然就懂得尊重所有的國人。而國人當中為什麼特別指弱勢團體呢?這就是國君的人格特質,懂得善用領導統御,懂得照顧弱勢團體。當百姓覺受到國君這麼有愛心時,自然會全力擁護。可惜一般的國君,沒有這種眼力、胸懷及見地,在經營這個禮節時,無法使用到這種程度。在往昔世襲制度與階級意識中,孔子講這些話,讀來真讓人衷心佩服。 
第二、不敢侮鰥寡如何能得百姓之歡心?
因為百姓感受到國君的慈悲,看到他對整個國家的愛護。 
第三、國君不敢侮鰥寡,且尊重士民,此士有幾種意涵?
國君對鰥寡不侮,更何況是對士民,此「士民」的士,在邢昺《疏》中有幾種意涵:第一、是有官職;第二、是有知識;第三、是知義理;第四、是個大丈夫。即是能夠任事、有承擔的人。
以上是國君在治國時,懂得察見愛護弱勢團體,懂得尊重小國之臣。孔子之洞見這麼細微,論事到如此地步,經營是這種眼光,禮節用到這般程度,真是厲害又令人佩服呀! 
第四、諸侯祭祖與天子有何不同處?
諸侯祭祖先的時候,人民都來幫他助祭,乃因為他得民心。惟諸侯祭祖與天子不同於何處呢?天子祭在明堂,而諸侯在太廟祭祀。此不同尚包括,如樂舞,天子跳八佾舞,諸侯用六佾舞;之於其他音樂、儀式、禮的節制等亦不同。
 
以上是諸侯治國,接下來看大夫治家。
第一、大夫之家與百姓之家有何不同?
大夫治家「不敢失於臣妾,而何況妻子乎!」大夫之家有其封地與辦公處所。例如:冉求與季路在季孫大夫家當官;閔子騫在季孫大夫的封地當縣長。所以,一個大夫他有封地及辦公處所。 
第二、此處之治家,何以指卿大夫之家?
此處的家,見於經文「不敢失於臣妾」,可知不是平民百姓之家,而是卿大夫的家,這是鄭康成的註說。而在《孝經》第十五章〈諫諍章〉中說:大夫如果有諍臣(勸諫他的臣子),不失其家。可見這個家指的是大夫,非指一般百姓的家。 
第三、家中臣妾是何種地位?孔安國說家中臣妾是奴婢的地位。大夫家有許多職務需人去做,這奴婢應該包括家裡的許多人,都歸屬於臣妾的概念。 
第四、大夫如何不敢失於臣妾?「不敢失」之意是說:對之有禮數,不能夠怠慢。例如:孔德成先生是衍聖公,就是一位大夫;他家裡有許多臣妾,據知民初家況榮盛時,當差的約有七百人。 雪廬老人曾在府邸擔當主任秘書,孔家兩千多年沒搬遷過,且歷代受到帝王的賞賜,可想見那種家大業大之況。
孔德成先生的老師說:譬如你綁鞋帶,要自己綁,不能使喚人。若有事情麻煩人家,須說:「X伯伯,能否幫個忙?」但觀現今之家大業大呢?小祖宗任意使喚人,這在孔家是不行的。孔家用餐時,不能超過六道菜,飯碗中不留飯粒,碗要自己洗。要他人幫忙時,不能隨便呼喊,須說:「某某人,可否幫個忙?」這就是家教。所以,古代的貴族教育教的成功,比平民教育都好。當然有些財大氣粗的貴族,那種看上不看下自當別論。有嚴格家教的人一旦執政,便有大政治家的風範。 
第五、古代妻子是何地位?
《禮記∙哀公問》云:「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這是孔子對魯哀公說的話,意是「太太呀!主持家政要靠她,怎能不敬愛呢?兒子呀!延續家脈要靠他,怎能不敬愛呢?」如此看來,中國儒家是沒有大男人主義的。且於兩千多年前對魯哀公談說,這種素養與見地,實在是不簡單呀!所以,我們應該重新看待孔子,重新研讀他的學說,重新體會他的思想。 
第六、據聞古代晉用卿大夫,須有一定之能力,應具何條件可為卿大夫?
古之夏商周時期,卿大夫並非世襲的,世襲制度概在春秋時期。然非世襲,要怎麼任用卿大夫呢?譬若,卿大夫有九種能力,只要具備其一,就可以當卿大夫,能力具備越多越好。例如:遇重大事情能占卜,知道該何去何從?又或是懂得管理農業;或瞭解祭祀的儀禮,何時該歌功頌德或誦唸誄辭;或作戰時懂得激勵士氣等等,這些都是卿大夫的能力。此能力是一種文化的素養、仁心的通達、人情世故的歷練及人情的調和,不像現在的卿大夫,概都是技術官僚,就通達技術而已,如此的人不必當到卿大夫。
所以,卿大夫在經營家庭時,能懂得禮遇婢僕及辦事人員,更何論是自家親人呢!當整個團隊都經營得很和諧時,便可以得到封地百姓對他的擁護,自然對他的父母也會尊崇,這叫作「以事其親」。往昔周文王晚年時,想退休蓋一座靈台(花園),在園中種花草養魚鳥。百姓一聽,二話不說即刻趕工施做,文王說:「不要太累了,下工回家去吧!」但是沒人要回家,百姓莫不希望國君能享受,這就是得到百姓的擁護。是故,當卿大夫這樣經營領地時,人民都很擁護他的家庭,想盡一份心力對他的父母好,這就是家跟國打成一片,絕不會築起高牆,過著牆內歌舞酒肉、牆外餓莩載道的截然不同生活。孔子二千五百年前說此話,豈有為專制體制服務呢? 
第七、治家之大夫為何不敢失禮於臣妾,可得家中人民之歡心?
這與天子懂得敬愛小國之臣,諸侯懂得照顧弱勢的道理一樣,既是人格特質,也是禮的運用,懂得照顧弱勢、關懷貧苦、注意枝節及解決細微的問題。 
第八、家中人民如何助大夫侍奉父母親,成全孝道?
此即前說的「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現世安) ,祭則鬼享之(歿受享)。」意是,如果這樣的話,他父母的生活會很安定、快樂且榮耀;死後也能接受兒子的祭祀,不論他貴為天子、國君或是卿大夫。 
第九、天子、諸侯、卿大夫的父母,生前安心受孝養,死後如何能歡喜受祭禮?所生之成效為何?
人活著時,可以接受子女的供養,但死了什麼都沒有,怎能接受供養呢?《禮記∙祭義》中載:「祭之日,入室,儼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歎息之聲。」此文係說:周文王在祭祀時,進入太廟彷彿看到祖先在前面,且祭品供完後,繞著太廟要出來時,肅然聽到祖先的歎息聲。走出後認真地聽,有祖先的「容聲(容貌與聲音)」,說著:「實在太好了!我的子孫這麼成材。」這叫作「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很虔誠時,祖先可以被引來接受供養。 
如此的人,稱作「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懂得去經營人際關係與用和的人,獲致天下太平。此和平的感應就是「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所以「明王以孝治天下」,就是這樣說的。 
第十、舉出《詩經∙大雅》如何是本章大義所在?
孔子引《詩經》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為什麼是這一篇的大義所在?因為天子是整體最重要的人物,若其能以孝來治理天下,諸侯就會依樣學樣,大夫也會有樣學樣,自然四國順之,營造天下和諧,災害不生,禍亂不作。以上為本章的大義。
   畫作分析
 
接續來看《孝經圖》。首先是北宋的李公麟,此章雖合天子、諸侯、卿大夫為一章,但最重要是領頭的天子。李公麟畫作的表法,是天子站在其中,後面大臣羅列,百姓與地方官向他致意。惟致意中,天子似若接受朝拜一般,百姓不敢怠慢,而以禮來表現領導者親和力的那一分,並沒有畫出來。其次,看馬和之的畫,亦如像在接受朝拜一樣,沒有顯現出領導者的親和力。而元朝趙孟頫,其畫面雖有拱手致意,但親和的形象不很明顯。
江逸子先生的〈孝治章〉畫作,整體氣象是天子向小臣民拱手致意,觀之赫然發現,這裡面有百姓與小臣。此處小臣特別是藩屬之邦的使臣,可見不僅是小國之臣,連化外的番邦,天子都不敢怠慢,這就是依禮待之。不僅天子所轄的諸侯及藩屬之臣歸順,還包括百姓的愛戴,後方有人持豆,代表攜著土產前來表達敬意。
其次,來看天子的形象。圖中穿紅色戴帽者,想必就是天子,於拱手作揖中,表達出對小國之臣的尊重。立於左右兩旁的是卿大夫,外圍是侍衛。左邊大臣一一地在詳加介紹,右邊的大臣呈現恭敬的樣子,下方一位大臣也和藹地聽說,可見大臣對天子的配合度很好,沒有絲毫的怠慢。一位領導者出來,旁邊一定要有人幫忙,依次介紹引見,這是一種禮節。 
旁邊站著的衛士可沒閒著,他們正望向這個場景,好似私下竊語,天子對小國之臣的不敢怠慢。而衛士持劍的方式,顯出軍武聊備一格,意即國家如此安定、天下這麼和諧,絕無犯上作亂、謀刺天子之事。此外,還有官員在招呼番邦使臣,上下裡外搭配的很好,天子與眾臣搭配成一個團隊,國家經營起來就是個泱泱大國,不僅很氣派、有水準,且具內涵、知禮節、尚文明,整體氣象就是這樣。江老師畫松代表的是氣象,雲則代表吉祥,是一種人和的氣象與產生的吉祥,如此相信這個國家定是欣欣向榮。 
  
     總  結
 
治國理天下,常人皆言日理萬機,會開了一大堆,問題都沒解決,看來很難治理。其實不難,其根本處在於:第一、領導者的「人格魅力」與「風氣經營」,懂得用和(親和力)去團結四周,這是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提的論點。第二、人才團隊。回顧江老師的畫,一位領導者有許多人去搭配他,成為一個知禮能辦事的團隊,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感應得到百姓對他的擁護,乃至於各國對他的尊重。
同樣的,還要佩服孔子對政治的看法,這其中全是孝道的經營,惟有用孝道來經營,才能夠創出這種氣象。這些豐功偉業,原來是對父母與先祖的尊崇,偉哉呀!孝道。孝哪裡是迂腐無用的呢?孝原來是可以把人培養成人才,成有內涵的領導者,且經營出一個氣象;這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怎麼都做不出那個味道來。所以,做個外表是容易的,做個氣象是很難的;將一個國家經營到有內涵、知禮節、守分寸、很和諧,這個真不簡單。是故《禮記∙經解》中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這全部都是經學的教育,如此國民的素質才能提高,官員的品性、領導者的氣象才能顯現,偉哉呀!經學。若拿掉了經學,全部都換個樣子,所剩的是經濟的競爭,呈現出來的不是真正強國的氣象。本章告訴我們成功的祕密,舉凡團隊、企業、國家的經營治理,祕密都說的很清楚。(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