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期::共修研學-菩薩清淨的行持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三十二)

隨處指歸菩薩願

本質大悲潤澤心
安住正法除罪難
離苦得樂自與他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六、乞食道行時願(五十五願)
己一、遊涉道路(十二願)
己一、遊涉道路 路無塵
經文:見路無塵,當願眾生,常行大悲,其心潤澤。
在外行乞時,見到路上乾淨無塵埃時,希望眾生能發大悲心,使心地滋潤、有光澤。馬路上不是有塵就是無塵,下雨時可以將路上飛起的塵埃沉澱下來,君不見王維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大陸西北方下雨是很難得的,諺語中:「春雨三月貴似油,胡天八月即飛雪」,下雨像石油一樣貴,在阿拉伯的世界裡,礦泉水比石油還要貴。
小雨滋潤了土地,下了一點雨,塵土不飛揚,所以見到路上無塵時,回頭來就外相說內心,如何把外相導歸至心裡?此等內涵真的很重要,不管過程如何,到最後回歸於心,就全有看頭!只要導歸到心識時,那個詩句就變美、變得有內涵、變得可看。結合到佛法的觀修,路上見到乾淨無塵時,表示它經過水的滋潤,水可表徵菩薩的悲心,見到眾生的痛苦及可愛的面相,大悲心才能生起,尤其是可愛的面相這一分更重要,若以布施來說,見到別人痛苦會感同身受ㄧ下,可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可愛的面相),見到他痛苦可能會難過一輩子,這跟難過一下是兩回事,所以觀想眾生可愛的這ㄧ個面相是很重要ㄧ環。
此大悲心像水一樣能潤澤心田,使心田中的煩惱塵土不飛揚。南亭老和尚的《講義》中也開示,當行乞時見到路上無塵土堆積時,行人則無風塵撲身之苦,所以我願一切眾生常行大悲,其心潤澤。或菩薩以大悲甘露之水,潤澤眾生之心田,令心田中的菩提道種開花結果。
這些講經或實修佛法的大德都很了不起,他們來臺多半是孤苦無依,可是卻怡然自得,而我們這些後輩的日子都比他們好過,當我們在發牢騷的時候,有沒有認真想過他們的胸懷。 雪公來臺灣的時候,也是孤家寡人,年夜飯都是ㄧ個人吃,上課時很多本省學生聽不懂他在講什麼,老人感慨自己回不了家鄉,也感慨自己雖有使命感卻遇種種艱難,過程中只能忍住熬下去,老人常說:三賢十聖忍中行,自許忍之一字諸弟子未及他。
經文:常行大悲,其心潤澤。其心是指菩薩還是眾生?菩薩常行大悲,所以他的心由悲水潤澤,所以想要讓枯槁的心潤澤,一定得發大悲心。例如某人在閉關,叩關者可請教他功夫如何,可是此閉關者如果不知道如何引發大悲心,此人的成就大概就只有這樣而已,不必太羨慕他,因為修行的關鍵在大悲心,困難在大悲心有沒有生出來,那才是修行者人生的重點所在。
當願眾生,包括菩薩也是當願眾生之列。常行大悲,其心潤澤,首先要談的是,沒有大悲心,心是潤澤不了的,理由是什麼?為何枯槁的心要靠大悲心來潤澤?若無悲心,利益眾生的佛法根本不會去學與開演、發展,傳承這些利益眾生的佛法,如同心田裡有許多善種,若無杯水灌溉,是不會生苗開花結果。
世間講的愛心,儒家講的仁心,跟佛家講的悲心,這三者長的樣子有何不同?儒家的仁心是指有心要幫助眾生成聖成賢的那一分,愛心則只是幫助眾生在生活上脫困的那一分。悲心是幫助眾生解脫輪迴或是成佛的那一分,並由悲心去策動菩提心,沒有悲心是策動不了菩提心的,所以菩提心雖然是成佛的因,但是菩提心的因是大悲心,大悲心雖然不能說是成佛的因,可是大悲心可以說是根本的因,沒有大悲心此人無可觀!儒家的仁心就是君子之德,因為他會策動自己去成聖成賢。
《講義》中說「以大悲甘露之水潤澤眾生枯槁之心苗」,因為有大悲心,幫助眾生生起解脫的能力,如何讓有情生起解脫的能力,特別是說法的那一分。所以孔子一生只有兩種事業:一是為政、一是辦教育。為政不行就辦教育,為政會更有能力支持教育,然而這個時代,為政要看因緣,選舉未必使好人能出頭,但辦教育就很重要,能教出人才,改變時代的命運。
 
己一、遊涉道路  險道
經文:若見險道,當願眾生,住正法界,離諸罪難。
六十華嚴:「如見深坑見,當願眾生,向正法界,滅除諸難。」
若見險道,願所依有兩件事,一是願依靠在菩薩身上,一是願依靠在若見險道這件事上。當願眾生,說的是能願所願,能願的是菩薩,所願的是眾生,願菩薩自己都能夠成就前面三業離過成德的諸德利益,所願的眾生得住正法界,離諸罪難。所要觀修的是以下四種,第一是隨喜,若眾生都能住正法界,離諸罪難,該有多好。第二是發願,當願眾生都能住正法界,離諸罪難。第三是承擔,我要幫助眾生都能住正法界,離諸罪難。第四是祈求三寶,讓我有能力幫助眾生,住於正法界,離諸罪難。
會性法師開示:古時候在路上發生危險的機率遠高於現在。險道,簡單的說有兩類:第一是路上若是有土匪、強盜、猛獸。第二是狹隘羊腸小路或懸崖峭壁,上面是山,下面是深谷或大海。在佛法戒律中,不准初學菩薩道的人走向危險的道路上,《梵網經》菩薩戒有十條重戒,四十八條輕戒,其中輕戒第三十七條,戒條說到,如果在學菩薩道的人,莫入難處,包括前面說的羊腸小路,懸崖峭壁,或深山裡沒有路,雜草叢生,可能藏有惡獸,或有獅子、老虎、狼及毒蛇等,或者容易遇到天災等處都要注意,一切有險難的地方,初學菩薩道的佛弟子都不准去,惟恐生命會有危險。
《優婆塞戒經》的在家居士菩薩戒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其中輕戒第十一條,險難獨行戒,若優婆塞受了此戒,卻在險難之處,無伴獨行,那就算犯戒。蕅益大師對此條戒律又解釋,貿然遊行,非明哲保身之道,如懂明哲保身之人,危難之處是不會去的,但是如果是在路上走,本來沒有災難,到了那個地方卻突然發生災難,這樣是無過失的;或有伴一同,到了中途同伴發生問題分開了,此時自己又不得不去,這樣也不算是違犯;或者是為師長、父母的事情,不得不冒險犯難;還有像是救災、救難等等,又或是為三寶的事情不能不去,這樣都不算是犯戒。
會性法師說,或許有人會認為,菩薩本來就不要有我見,而這個身體都是臭皮囊,捨掉又有什麼關係呢?又為何不可以去冒然遊行呢?蓮池大師對此有一個解釋:「人身難得,堪為道器,借假修真。」沒有這個假的身體,不能修真的佛性,人身不易得,不要隨便犧牲掉,六道中只有人道是苦樂交參,也惟有人可以耐苦修道,只有人道可以真正修學佛法,故人身要愛惜。蓮池大師又說,要貴之要保之,要珍貴它、要保護它,但也不是要增長我執我見。
不入險道,佛家是如此說,儒家也如此說,儒家的開示中也說到,君子危城不入亂邦不居,也是要我們愛惜自己,有命才能行君子之道。可是如果為了三寶、為了父母師長,為了有情眾生,為了弘揚正法,此時入險道是許可的,這些都要講究,戒律不是一成不變,它有開、有遮,遮就是有些情況下不能做的,開就是有些情況下是可以做的,就看當時的情形如何。
住正法界,離諸罪難。會性法師開示,住正法界是安住在佛所開示的正法當中,依正法修學可以躍上菩提康莊大道。離諸眾難,是指在正法界中能對治煩惱惡業,自然離諸罪難。
法界是法的界限,每一法有其特徵,《百法明門論》其實就是法界論,將生理、心理和物質現象的各種特徵定義清楚,乃至定義有為法、無為法的特徵,這些合集就是法界。
《華嚴經》將法界開展如四種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和事事無礙法界,差別的事相是事法界;這些千差萬別的事相,有其不變的體性(空性);空性能在一切法顯現,也因自相空,所以在因緣聚合時,一切法生起謂之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是能互相含攝,所以佛能化長劫為一念,一念為多劫,將三千大千世界融入在一毛孔,在一毛孔中顯現十方諸佛土。
住在正法界,是對法有勝解,並不是有一個正法界可住,唯有對法的勝解、修學和現證,才能夠遠離罪、遠離難。
住正法界講到究竟處,《講義》:心本虛凝空寂,一無所住。住於無住,名住正法界。住於無住就是無自相(空性)可住,假名住空性上,此時能所雙亡,能住的心與所住的空性皆了不可得,謂之虛凝空寂。
能所雙亡是指現證空性的心識與空性如同以水就水,不分彼此,離諸罪難就是殊勝功效之一。所以有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