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 —孝經簡說(十)

聖人得位天下福

推展孝道國之根
宗祀郊祭不忘本
助祭諸公心悅服
 
 
孝是聖人之德也無以復加|〈聖治章第九之一〉
 
 
第九章且分為三次來說。 眾知,人生最高的修為是聖人,聖人代表出路;內在出路最殊勝的是聖人,外在出路最殊勝的是君子。內在出路中,本章特別指出以孝作為出路的發始,且聖人的功德亦不離開孝。何以聖人的功德不會離開孝呢?其意是,孝既為源頭,也是究竟處。又為何孝的功德這麼大呢?於本章中,可以見出一個大要,透過這章得以認知,孝原來如此的重要!
本章在《孝經》裡的架構,先總說孝的修學法及孝道的義理,其次,分別顯示修學法與義理的內涵。
首先說「孝的重要」,不論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及庶人皆須盡孝,唯人都能夠盡孝,人在天地之間始成為三才。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國家領導人,其須以孝來治天下。通說是領導人要以孝來治天下,那麼別說呢?更重要的是聖人,聖人也是以孝來治天下。
本章的經文是:「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架構分析 
 
《孝經》整體有個大架構,每章有它的小架構,而本章的架構是什麼呢?先總說孝是至德;再分別顯示,孝為什麼是至德的理由。
下一回要講的是,聖人辦政治、辦教育都是以孝為根本。孝為什麼是至德呢?舉周公而言,他以父親來配天,代表父母的恩德與天一般大,不僅如此且還以始祖后稷來配天,所以讚歎再也沒有比孝更為重要的。
其次,聖人之政教以孝為本,這可分為兩段。第一段說「聖人是教孝」,要怎麼教呢?因為懂得嚴,所以教子女重視尊重父母,因為懂得親,所以教子女親愛父母,所以聖人因為孩子們有這樣的天性,所以教愛、教敬。政教如果以孝作根本,一定能夠大治,政治辦的好,教育也辦的好。
要怎樣重視父母呢?須懂得父母有君臣之義,不但有親愛之義,還有君臣之義在裡面。反之,若是悖孝道而行呢?「不愛親」,即不愛自己的父母,而愛別人的父母,這叫作悖德;或是不敬自己的父母,而敬他人的父母,這叫作悖禮。這會有什麼過患呢?你若不能以身作則,百姓無從效法你的德教。若上位者,不從孝道來出發,即使有很多治國的德能,君子也不羡慕這種榮華富貴,以上是第九章的二次課程內容。
至於第九章的第三次課程,如果辦政治的人能夠依孝來行持,必定具有成效,即在言行上講究的是「利他」;在德義上講究的是「個人」,他的能力見地可讓百姓遵循,他的行事可讓百姓效法,他的容貌舉止可讓百姓觀摩,他的進退是依禮的。
合起來說,這樣的人來辦政治,一定能夠得到百姓的擁護,它的成效就是百姓對之既敬又愛,且當成是楷模,接受你的德教,遵行你的政令。最後舉出《詩經•曹風》之語,說到孝是君子治國最殊勝的行持。以上是這章整體的架構。
 
   消     文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總徵至德)首先「曾子曰」,可見《孝經》是曾子學生所集的,所以稱他的老師「曾子曰」,顯見這是傳承,《孝經》是一個傳承。
聖人的德,沒有超過孝的嗎?如實地說,所有利人的能力,一定要來自於孝道,若非來自於孝道,這種能力是很可怕的。所以儒家的《大學》講明德、《尚書》講昏德,這個「德」,雪廬老人解釋成「能力」。
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于嚴父。」(依父立孝)天地的特性是什麼呢?就是能生養萬物,且於中以人為貴。人的善行裡,最大的善是孝,而孝中最大者,是尊重自己的父親。雙親都是必須尊重的,此為何要特別說父親呢?前有言「愛敬之道」,愛是同時對父母而說,惟父親兼有教育之責,特有以身作則、引導的那一分「敬」義。所以君臣之義,特別是講父子這個關係;故而「孝莫大于嚴父」,就是要尊重自己的父親。
「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標)要怎麼尊重法呢?所謂「嚴父莫大于配天」,即是最高的尊重,是把父親當成天與上帝一樣的偉大看待。要怎麼與上帝一樣呢?又「配天」這個制度從哪裡來呀?此制度從周公而來。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郊祀)周公在郊外祭祀后稷(周朝的始祖)來配天,等於是將先祖當成上帝一般,使之接受後代子孫的祭拜。
「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宗祀)宗廟祭祀在於明堂,明堂是天子接受諸侯朝拜或頒佈政令的地方。《論語∙八佾》云:「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由見頒佈政令書,天子就在明堂。明堂是天子很重要的朝會處,在這個地方祭祀文王,來享配上帝。所謂「配上帝」者,是與上帝平起平坐,接受後代子孫的祭拜。由此,中國也有上帝,只是中國的上帝非西洋的上帝,這一點須要清楚明白。
周公表徵孝道,又以孝道來治國,他得到什麼樣的感應呢?這叫作「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感助祭)四海,是周朝所統領的諸侯。以其職,是說來者的職銜、地位及身分。來祭,指來祭時的心意,包括所帶的貢品、土產,這份禮或看他的封地大小,或取決於職位高低及稅收多寡,全是量力而為的。
接著孔子說;「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贊無以加孝)意即聖人的德,怎麼會超過孝呢?再者,聖人既然知道孝是這麼重要,就要以孝來作為辦政治、興教育的根本。要怎麼教育百姓呢?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因嚴親以教愛敬)故親生之膝下,膝下表示孩子尚小,身高在父母膝蓋以下,此時離不開父母,尤其是離不開媽媽,若見不著媽媽,就會哭著找媽媽,這就是愛父母親的開始,所以要教她愛。由此見出「承歡膝下」一語,原典出於《孝經》。
隨著「以養父母日嚴」,意即孩子慢慢長大,便懂得養父母是為他們做種種事,諸如倒茶、捶背等,其後再懂點道理時,了知要服務父母。但要怎麼愛敬呢?這還是有內涵及一些作法的。聖人因為懂得尊重父母,所以開始教他怎麼敬;因為愛父母,所以教他怎麼愛;就是「愛敬存心」。如此脈絡與〈天子章〉一樣,天子就是以「愛敬存心」,來自行化他。
「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政教有本而大治)這樣的教育叫作「聖人之教」,不必很嚴肅的,就能夠培養出人才。他辦理政治無須採行法家的嚴刑峻法,就能夠使國家大治。所以,往昔皋陶當大理之官(司法院長)的時候監獄長草,現在的監獄是人滿為患,不得不寬釋囚犯。刑獄辦成這樣子,文明愈多愈滋長人們的犯罪,顯見這個文明是有問題的,如此惡性循環令人不解。所以,此謂「其所因者本也」,國家能夠大治的原因是有所本的,於這「有所本」就是本於孝。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重在父母君臣)再者,家中可以培養兩種關係,一種是父子的關係,另一種是君臣的關係。第一、是「父子之道天性也」;父慈子孝乃與生俱來的天性,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雖生活忙碌痛苦,也能夠忘記憂愁,這好像是與生俱來的。孩子小的時候自然地會找父母,別人抱了都不行。其次,帶有「君臣之義」;慢慢長大後,父親會教導孩子們,此教又像「君臣之義」一樣。父母生養孩子,讓孩子的生命延續,這個恩德是非常大的。若沒有命還能做什麼?發展什麼?孩子能夠存命活著,是父母的恩德。再者,「君親臨之」呢?就是父母引導孩子走向正道,特別是父親以身作則,宛若君王;是故「君親臨之」,這個親當中兼有君的形象。「臨之」,之是指小孩,「臨」孩子當中,既有親又有君,這種教養恩澤是十分厚重的。所以,周公才會把他的父親拿來配天。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愛親-悖德)再者反說,若不愛自己的父母,而愛他人的父母親,這叫作「悖德」。什麼是「悖德」呢?就是你所發展的能力都很可怕;比如羅斯福說:許多大學畢業生,那麼高的學歷與好的能力,實際上到社會來都叫作未爆彈。社會有一大堆未爆彈,等著它爆炸,而我們來收拾後果。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不敬親-悖禮)因為禮的本質是敬,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去尊重他人的父母,這種禮節是虛偽的,禮節虛偽地發展,要幹什麼呢?所以《論語》中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禮呀!禮呀!難道只是你送玉、我送布嗎?難道只有這樣嗎?
「以順則逆,民無則焉。」(民無以取法)這樣做本可以順從百姓,讓百姓發展天性的,結果逆反了;因為自己不愛敬父母,百姓也不曉得該效法誰?「民無則焉」,即百姓沒有效法的標的。當推廣孝道的教育,不能以身作則時,百姓沒有效法的對象,叫作「以順則逆」。明明你是推廣孝道的順,但他要效法的卻是你的逆,他無從效法起。你嘴中說著孝道,本身不是孝順中人;你教百姓順,可是百姓效法的是逆,所以百姓無以擇從。這好比父親叫孩子讀書,自己卻從不看書。所以家庭教育,父母沒有以身作則,就會讓孩子無從效法,講一套做一套,這讓孩子怎麼效法呢?
「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不求無德之位)「不在於善」的善,是指孝道這個善法;「而皆在於凶德」,乃非孝道善法所發展出來的能力,都是凶德。所以,學歷越高、能力越強,越可怕。「雖得之」,是用這種手段得到高位,君子並不羡慕。往昔閔子騫居家讀書,書讀到透徹時,雖街坊鑼鼓喧天達官貴人出入,連一眼都不看。這是為什麼?乃「君子不貴也」,名利沒有什麼可貴的。孔門的氣象,如顏回、子路、閔子騫就是這種人,雖然費宰、費邑大夫這般的好職缺,也寧可不幹,此即「君子不貴也」。若只講究權謀凶德,表象吉利、內部凶惡,眼前快樂、未來痛苦,試問何須走此路呢?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約言行)君子有眼力,其言語是可以利人的話才說,尤其是以孝道為本質能利人的話;可以利於人的行持,我就樂於去做。
「德義可尊」。(約德義)「德」是指內涵,「義」是指見地;內涵與見地別人可以遵守,而非一些邪知邪見。
「作事可法。」(約作事)意即做事依規矩、循典章、有所本,這樣他人可以效法。
「容止可觀。」(約容止)意即容貌、舉止可以觀摩,禮儀的進退他人可以當作標準。
「以臨其民。」(合明)意即以這些內涵來命令百姓,作為領導統御的風範。現今許多人喜歡研修《領導統御學》,但若不就本質來論的時候,什麼是領導統御呢?僅講究外相、權謀、手段,那是不會長久的。
「是以其民畏而愛之。」(民畏愛)若以這樣的本質辦理政治,人民對你是既畏又愛。「畏」是打從內心的尊敬,進而真心地愛你、擁護你。
「則而象之。」(民效法)「則」是典範,「象」是效法,意即把你當成典範來效法。
「故能成其德教。」(受德教)意即這樣的德教推廣時,百姓才會接受,人始能成為孝子、成為人才,人的能力才具正面作用,而非一顆未爆彈。
「而行其政令。」(行政令)且會推行國君的政令。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贊孝行為君子行,舉《詩經∙曹風》)最後讚歎說:「啊!善人君子,他的行儀是不會出差錯的。」淑即是善,善人懂得孝道的內涵,懂得經營孝道的教法,懂得以孝道作本質來辦政治興教育,懂得領導的人,其特質所具就是淑人君子,而外相威儀所現是「不忒」,就是沒有差錯,因為是從本質生出來的。以上是這一章的大意,要分三次來細說,才知道它的重要性。第九章說聖人治理天下,其實是總結前八章的義理。
 
   釋義與析疑 
 
本章何以名為〈聖治章〉?醒公老師說:「〈聖治章〉就代表聖人治天下,聖人自有他的道德、修養與學問。」而他治理天下,究竟怎麼治呢?手段、方法如何呢?其高明處又在哪裡呢?原來他的高明處,是重在本質。換言之,此樹是有根本地向上發展,而非只圖外相的好看,風一吹就全部颳掉。若辦政治不從本質發展,初像綠油油的草地,實不堪旱災枯萎了,是經不起考驗的。然而那具深根的神木,幹粗枝茂意氣沖天,才是有真本質的。辦政治興教育亦如是,有本質地做去,便是歷久彌新;且根本上展所現的是繁榮昌盛,這就是聖人的治理。
此章與上章之關聯?上一章為〈孝治章〉,是以孝治天下;本章是聖人以孝治天下。意即,在位的領導者懂得以孝來治天下,用孝道與經學的見地來明白孝,用孝作本質來推廣政治與教育,那麼這個人等同就是聖人。須知,聖人是在見地上經營的。所以,凡夫莫要卑劣地說:「哎喲!我是凡夫,我非聖人。」凡聖的差別,關鍵在於見地上。 聖人治天下仍是以孝為本質,本章例舉誰為典範?典範指的是本章經文所說的周公,他將父親視若上帝一般偉大,接受後人的祭拜(周公其人也)。
周公為臣,何以他為明王典範?本章說聖人治天下,聖人有德有位,周公為臣,為什麼要以他作明王的典範呢?明王是指「堯舜禹湯」,為什麼周公變成明王了?昔時武王伐紂功成,兩年後五十四歲過世,武王遺命讓周公繼天子位,周公推辭。武王子姬誦(成王)年僅十三歲,周公任攝政王輔佐成王,代理天子七年。七年間,周公制禮作樂,開創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因此嚴格說來,周朝八百年基業是周公開創的。所以孔子才說:聖人當中,周公是他最值得尊敬的人。因為他不要天子之位,代理天子期間將禮樂制作完後,便功成身退。如此不是聖人嗎?這種德業不是聖人的德業嗎?
曾子何以有本章之問?因前一〈孝治章〉中說,以孝治天下時天下和諧,既無人為的禍患,也沒有自然的災害。那麼本章就接著說,孝原來是這個樣子,請問聖人的功德能不能超越孝?其意是〈孝治章〉之後,除了孝道這殊勝的行持外,有沒有更殊勝的聖人之行?
曾子的問題是說:前章說以孝治天下,顯見孝道是不能超越的,那麼聖人的功德,難道不能超越孝道嗎?試想這樣的提問,有什麼重要處?若沒有曾子的疑問發端,孔子就無法藉著曾子之問而解釋。換言之,懂得以經學的見地來經營孝道的人,這就是聖人的胸懷。有時聖人固然令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好似天上日月不可捉摸,但他的入門處竟然在見地。所以經學的見地,實際上就是成就聖人的內涵。要怎麼成就呢?須從凡夫通過對孝道的認知,進而懂得以孝來作為總綱,能攝持一切內涵的時候,通往聖人的階梯出現了,凡夫就可以進入聖人的內涵。
為什麼「天地是萬物之父母」?孔子說:天地的性就是生養萬物,人是萬物當中最尊貴的。而《尚書》中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乃因天下地上生長了許多植物,像穀類、菜類、花草、樹木等,且提供很多的資源,就像父母一樣養了萬物。
何以稱作「人為貴」呢?因為人是「萬物之靈」,此語出於《尚書》。而人為什麼是萬物之靈呢?靈在哪裡?靈在人有思維,懂得以孝來修身、齊家、治國與天下,以孝通往內聖外王,與天地達到最和諧的狀態。經營天地最和諧的內涵,惟有人才辦得到,其他的都不能,這稱作「人為萬物之靈」。
人之德能以孝為貴,何以莫大于嚴父?我們說,人的德能是以孝為貴,為什麼莫大于重視父母親呢?因為,尤其是重視父親。經文說:「嚴父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這是說重視父親的這一塊更為殊勝,父親是天,從周公開始,把父親當成天的那般敬重。
周公所嚴之父為誰?將其父配天(上帝)有何重要的意義?經文說:「宗祀文王於明堂」,文王就是他的父親。明堂是政府最重要的地方,在此祭祀他父親,且與上帝一起來接受祭拜。如此,文王在周公的心目中,等同就是上帝。明堂位在都城的南方,代表向陽,用來接待最主要的尊客。古人之牌位一定是向門的,譬若周公是主人,請客吃飯時,主客一定是向著門,而主人背門而坐;所以,上帝與文王的牌位一定是向著門的。很高興臺灣都還保留著這些古禮的見地,臺灣的老先生演了這些禮,幫助我們看懂古書。
既然父親像天一樣,那麼《曲禮》怎麼說呢?云:「父之仇弗與共戴天。」意即「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也是我不會與你共同頂上戴一片天,父親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是這樣的。
將父配天之禮,何以始自周公?蓋因往昔虞舜時,雖然重視德,但沒有在郊外祭祀,直到夏商之時,才在郊外祭祀祖先。到了周公的時候,不但在郊外祭祀祖先,還在明堂祭祀他的父親。如經文所說:「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周公在郊外祭祀后稷,與上帝一起接受後代的祭拜,這是周公延續夏商的禮。但是在宗廟祭祀上,於明堂祭祀文王,就是從周公開始。
周朝的始祖是誰?何能將之配天?周朝的始祖是后稷。江逸子老師畫《帝堯訪后稷圖》,見出帝堯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知道國家大治絕非個人之事,所以訪賢求才若渴。年老的時候,在意的就是接班人,所以他問四嶽說:你們來接我的班好不好?四嶽都說:不行。四嶽不行,那麼誰行?大家就共推舜。可知堯這個人的心胸就是「舉賢才」。舉辦農政的賢才中,后稷就是他要找的人才。后稷是帝嚳之子,生母為姜嫄。姜嫄在野外,見到一個巨人的足跡,踩了巨人的足跡後懷孕了。生下孩子以為不祥,就把孩子丟到山林裡,結果不死;再丟到巷道裡,牛馬經過也不踩踏;又丟到水溝裡,也沒溺死;只好把他帶回來,取名為棄。是故,周的始祖叫作棄,因為他生來就被丟棄,後來被堯封於邰。
為什麼稱作后稷呢?「稷」是官名,乃是農官。棄從小對植物有興趣,許多植物經他而種植起來,尤其是種五穀養萬民。  雪廬老人說:於辦政治中,以辦教育與農業的陰德特別大,辦教育養人慧命,辦農業養人身命。所以說農業辦得好,真的積陰德。現今農業之基因改造、農藥化肥色素之濫用,普讓食安出問題,導致許多人罹病。若了知這是積陰德的事,應該於培育植物養人中,不讓他人生病,在教育當中培養人的慧命,這種陰德最大。商朝的始祖辦教育,開了商朝六百年的天下;周朝的始祖辦農業,開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可知辦農業、辦教育有多的重要。
周公將文王與后稷配天,二者有何不同?又這些祭祀為什麼都是周公所為?乃因周公是攝政王、代理天子,所以可以製作祭拜禮儀以厚風俗,其衍生到後來,諸如:祠堂、牌位皆是始於周朝;再者,喪服的衣袖由黑布包起來也是。往昔武王伐紂時,其實帶著牌位打仗,因為他是護喪起兵。中國有許多習俗,可以溯自千年、兩千年、三千年,皆有歷史的源流。這個牌位放在家中、廟堂裡,接受後代子孫的供奉,且等同於上帝,後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呢?
其發展的樣子譬如臺灣客家人,祭祀先祖有祠堂。桃園新屋葉五美宗祠,先祖於一七三五年來臺,迄今已兩百八十多年,十幾代繁衍的子孫,每年近萬人回祠堂來祭拜。這就是宗族的團結,才有民族的延續,快要破金氏世紀錄了,真要為保存中華文化而驕傲。另有羅姓人家也來臺二十幾代,把祖先的牌位立在祠堂,接受後代的供奉。這些客家人的祠堂都像周公這樣,牌位放在明堂接受後代子孫供奉,向天一樣地接受後代的禮拜。祠堂中有來臺第一代祖先的像片,也有一套軍人的服裝,這代表先祖為國盡忠,理應在祠堂被表揚。這裡有教忠、教孝的概念,比學校教科書宣講都有用,這就是祠堂於教育中的功效。若無祠堂者,在家中擺個牌位,都與周公在明堂祭祀父親一樣。
這樣的概念會發生什麼效果呢?文說:「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感助祭)因為聖人之孝是所有善行的根本,是攝受諸侯的功德,能令天下太平、萬民歸附。試問還有什麼功德超過孝?還有什麼統治的方法能夠比這更好?由於孝的功德最大,所以稱作「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四海之內的諸侯,依什麼道理來助祭?〈天子章〉中說:你自己以身作則,懂得推廣教育,讓百姓能夠報本還恩,使民風善良;所以,四海之內的諸侯佩服你,這是第二章。再者,孝治第八章說:若懂得尊重小國之臣,更何況是大國的國君?所以,對待他人是禮賢下士。觀於周公正是這種形象,謂之「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一方面懂得以身作則推廣孝道的教義,另方面又懂得恭敬諸侯,邢昺《疏》中說:這是崇善孝道的經營。換言之,是用見地去經營推展孝道,是一種內心的情懷,一種對道德的最高尊重,而非盲目表面的活動,徒然搞個樣板戲。
然而要怎麼來助祭呢?前章說要拿土產來助祭,臺北故宮博物院曾推出朗世寧大展,就此說個有趣的事。第一、雪點鵰。此馬是科爾沁郡王諾們額爾龢圖於乾隆八年(一七四三)所進貢,為乾隆十駿之一,因其毛色帶白點如雪,又奔馳迅捷如鷹飛,所以命名為「雪點鵰」。朗世寧作《十駿圖》時,將此千里馬畫得十分安靜,謂之「靜若泰山,動如狡兔。」正如弘一大師所說:「有才而性緩者,必是大才。」其次,蒙古的準噶爾部也送了良駒,乾隆依其習性與毛色命名為「如意驄」。此馬毛色細白,白裡帶有黑斑,馬鬃黑白相間,跑起來就像天上飛一樣。以上例說「各以土產」之意。為什麼乾隆令朗世寧去畫進貢的駿馬?這表徵他對遠方部族的愛護。
郊祀后稷除了尊祖外,還有其他意義嗎?郊外祭另有三個意義。第一、冬至過後白天越來越長,所以有迎接光明的意思。第二、於秋末時大祭,代表收成了懂得感恩。今日可以收成,須感恩上帝天神的加被,使四季分明物種成熟;且感恩祖先的加被,有祖德流芳才有後代的受用。第三、春天驚蟄後祭拜,代表尊重農事。所以,郊祭除尊祖外還有這些意義。
如此觀之,聖人之德多矣,何以未能超過孝呢?前面曾子問說:聖人之德有沒有超過孝的?孔子說:沒有超過孝的。為什麼呢?第一、周公將他的功業,先去緬懷尊崇祖先與父親,這意謂你今日的才氣與出路,必要懂得去感激謝恩於人。若你是遺棄的孤兒,被拋到深山野外,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嗎?再者,你尊崇先祖與父親,會讓人更佩服,全因你是個會報本還恩的人,人家心甘情願地護持你。第三、諸侯也會佩服你以孝道來治國。這才是真正讓人心向善的方法,也是讓天下歸附致於太平的方法。如此,哪有什麼超過孝的,而是所有的善行都從孝道出發,以善行表徵不辱父母所生,來莊嚴孝道。那麼此人的人格可以說是完美的,聖人經營自身、家庭、國家與天下,也不過如此。
 
  總    結 
 
在此首先非常感謝學會的教學團隊,共同腦力激盪做出好的教案,才能將這章的經義呈現給大家。
其次,經典一定要好好地解它,從文字、義理到架構,必須要好好地深解,才會知道見地有多麼的重要。該如何有意義地過這一生呢?不要虛生浪死,不要盲目追求;要懂得給自己找出路,給自己過得有意義。
從本章可見出,孝道就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所在,是本質、是出路、是達到聖人的唯一方法。第四、若我們將孝作為人生的發起,感恩就在其中,這包括慧命的延續,對老師的尊重,對道統的傳承,乃至於個人修為的提升,以及為公發心來莊嚴孝道。
懂得去尋找這樣的善知識作事業的夥伴,所有成功的祕密都在其中,除此再也沒有了。即便算命兩數很高都沒有用,離此雖吉必凶;若具足這種見地,雖命再不好也逢凶化吉。真是如此,懂得這道理連命都不用算,命運就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中。(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