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期::孔學一隅-孔門心法—中庸之道

孔門心法—中庸之道(四)

用中入世是時哉

不偏不倚待認知
善用因緣壞亦好
五濁原來是樂邦
 

中庸名相釋義

 
中庸名相釋義—和
一、和的定義
中是形而上看不見的部分,和是中在世間的運用,是能被看到的部分,如堯舜辦政治的內涵是中,辦政治呈現欣欣向榮的氣象就是和。
二、和的學問
孔子和的學問就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簡單來說,禮即禮儀,是做人的風格,是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樂即音樂;射是體育;御是利益別人,服務別人的技能;書是知識;數是科技。
三、和的要素
當你有利益別人的心態、能力、學問、技能時,就能夠真正幫助別人,能與別人和。形而下要講究的是很多的能力、學問,但總綱是六藝。
四、依禮最能和
在形而下的欣欣向榮中,最殊勝者為何?就是六藝中的禮。論語上說「禮之用,和為貴」,禮講究的是作學問、作事的先後次序,講究人際關係,進退應對,順逆境中的作法,都在禮中。用禮的人最能與人和,有和諧的心態,又講究和諧的作法,是最能夠與人和諧的。
 
中庸名相釋義—天命
一、天的含義:
1.自然的道理,就是吉凶禍福的道理。《書經》上說,「作善降至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些自然的道理,是聖人的觀察和發現,不是發明。
2.主宰,即上帝。中國與西洋的上帝是不同的,他們的是造物主,生殺大權由他,不論你作善或作惡,只要他高興或不高興,就可以任意的賞罰。中國的上帝只不過是天上神明的領導者,他也要懂得隨順趨吉避凶的道理,要加被善人,如果加被惡人,那是會被推翻的,如同人間的天子,如果倒行逆施,也會被推翻。
3.神靈,是指正直的,對國家有功的人,他們在上帝的領導下。人間和天上都有國家,兩者息息相關,因此儒家才談祭祀的道理。祭祀的道理是,在人事上懂得敦倫盡分,然後再求神加被,求作善能夠順暢,在辦政治時,福國利民的政策能夠推行無礙,求風調雨順,氣候祥和,五穀豐登。
二、命的含義:
1.使令。因為你作善,所以會得到上帝、神靈的保佑,讓你得到福報、快樂,讓你趨吉避凶,享受榮華富貴,如同你在公司表現很好,被老闆提拔。
2.稟賦。比如你前生是個讀書人,這一生就喜歡讀書。前生是善人,你這一生就樂善好施。再如曾子是個魯鈍之人,而顏回就是一個很有體悟之人(聞一知十),這就是稟賦。稟賦其實也是沒有自體性的,曾子這一生努力好學,人一己百,人十己千,最後變成一個傳承者,那曾子的來生,就可能是一個稟賦很好的人。
一個人上課都聽得懂,一定是來自前面有預習、練習、複習、切磋琢磨,所以今天的稟賦是來自昨天,同理今生的稟賦好,也是來自前生的用功。稟賦不好的人也不要氣餒,因為曾子就是稟賦不好的人,有些人稟賦不好就自暴自棄,其實他內心是不想進步的。所以人生成功與否端看個人如何經營。
 
中庸名相釋義—道
總標:道分世間道(形而下)和出世間道(形而上)。
別釋:世間道可以包括利益眾生的學問(六藝)、其他的利他技能和怡情養性之道(如茶道、書道、花道、商道等),這是依仁游藝。依仁就是以仁心來攝持以上種種學問、能力,游藝就是把這些學好,這樣既有利他的心,又有利他的作法,就能與他人和。
出世間道叫據於德,能夠證得形而上的智慧叫作德。「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是中華文化的總綱(雪公曾在九十六歲高齡時,特別為啟蒙班義工老師講授這段內容),「志於道」就是志於世間道和出世間道,要學好世間道就要「依於仁,游於藝」,要學好出世間道就要「據於德」,世間道學好就能和萬民,出世間道學好就能進入中、性。
結明:整個中華文化就包括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上的部分是中、內聖、聖人的內涵;形而下的部分是和、外王、君子的內涵,《論語》、〈大學〉、〈中庸〉、《易經》等經典的精華都是這些。如果不知這個總綱,如同珍珠散落在地,或者在古文中咬文嚼字,或者在世間道理中迷失方向,或者不知道道統在哪裡,講起文化支離破碎,如嚼甘蔗皮,越嚼越沒味。如何深入中華文化、涵泳其中、得其精華?中庸可以說是一部學習中華文化道統的典籍。
 
    總   結
 
中就是能夠證得形而上,證得性的智慧,用中就是進入世間時,懂得萬法沒有自體性。要懂得利他才能入世,才有出路。利他當中要有利他的心、學問、能力,這些要透過經典的學習才能達到。
除此之外,還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哈佛大學做了一個歷時七十五年,四代七百多人的實驗,擴及家人達兩千人,花費兩千萬美金,最後發現人生成功,讓自己不老化、快樂,身體健康,衝破逆境,享受順境的秘密,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國的禮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從夫婦、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五倫開始。因為沒有自體性,所以富貴之人也可能會沒有好下場,貧賤之人也可以經營出好命,入世要懂得趨吉避凶,下手之處在和,而具備利他的心和作法,又懂得依禮從五倫開始去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真正達到入世的和諧。
如果我們能夠真正了解「中」、「和」、「性」、「天命」、「天道」這些名相的含義,就好比有了一把鑰匙,進入了中庸的內涵,進而進入中國文化的內涵,打開中國文化的寶藏。
 
   問   答
 
問:如果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天命的話,為什麼孔子他五十才知天命呢?
答:了凡先生十五歲遇到孔先生就知道有天命,孔先生算他該考第幾名,某年當出貢都對,在三十七、八歲遇到雲谷大師,知道了斷惡修善才能改變命運。孔子的五十知天命,是說老天爺要推出他,是「天將以夫子為木鐸」的這種天命,不是我們那種天命。天命就是沒有天命,全在自己如何經營,如你在一個公司上班做普通職員,暫時看沒有當總經理的天命,可是當你很細心的去開會,體會別人的用心,瞭解公司的情況,好好的充實自己,最後被老板任命為總經理。所以,天命都是爭取來的,孔子就是透過不斷努力學習,五十歲時知道傳承的天命在他,這種天命是爭取來的。
 
問:假如說性體本空的話,那麼人生短暫,我們應該要及時行樂才對,不是嗎?
答:性體本空,是沒有本體,不是沒有現象和作用,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吉凶禍福都是有的。現象和作用會隨著你的造作而變,你要幸福和倒霉都要看你怎麼做,往往及時行樂的人,後面都很倒霉;往往努力學習的人,後面都很幸福,這與那些及時行樂的人的想法正好相反。
 
問:子貢曾說夫子的性與天道難聞,請問天道跟天命的關係是什麼?
答:孔子的性與天道是如何得到的,或許是魯國有高人,或許是俱生慧。天道,就是趨吉避凶的道理。天命,就是懂得天道的道理,懂得趨吉避凶,在自然界的運行中,把命運改變了。還有就是懂得斷惡修善,所以能得到天神的加被。並且透過不斷的努力學習聖道(人一己百),最後傳承在你。
趨吉避凶,一般人認為就是倒霉的事趕快跑,有利之事趨之若鶩;另外一種解釋是,斷惡修善就能得到好命;最好的解釋是懂得聖道門,懂得傳承,這才是真正的趨吉避凶。孔子就是最懂趨吉避凶的人,子孫一直傳承到八十代,沒有紈褲子弟。懂得趨吉避凶之道就有天命,上天賜予的好命,特別是傳承的天命。
 
問:孔子在《論語》中講到「志於道」,是否就是成就中和之道呢?
答:志于道包括:志於世間道(和),志於出世間道(中)。〈中庸〉就是《論語》最好的註解,《論語》也是〈中庸〉最好的註解,這些經學要互通。當子思的兒子拿其它書來問子思時,子思說,過去我的祖父只教經書。如果經書不能通達,世間學問也是抓不到竅門的。今日在世間追求很多的學問,可是經學才是指導世間的學問。
 
問:請深入解釋什麼是中華文化,以及與中和之道的關係? 
答:醒公曾在《明倫月刊》,有關於中華文化的釋題,中華文化的「中」就是中道的傳承,可惜後面斷掉了。民族有中道傳承就是中,華就是中道的運用,開花遍地,欣欣向榮,就是和。文就是典籍,化就是化導,用典籍來化導人心,歸向中和之道,這就是中華文化,所詮釋的就是中和之道。
 
問:請問〈大學〉裡頭的明明德和親民,與本章的中和之道有何關聯?
答:明德就是能夠證得本體的智慧,明明德就是把這個智慧顯明出來,明德就是能證的智慧。明明德的明是成就能證中的智慧,親民就是和,大學之道與中和之道相通。
 
問:中是能證的智慧還是所證的理體?至於性與中的關係為何?
答:中本來就是能證的智慧,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當我們有這個智慧時,就能對治喜怒哀樂,在形而上的意境時,喜怒哀樂不生,證得本體時現象界都不發生,哪來的喜怒哀樂?能證的智慧讓你喜怒哀樂都不生,中就是指能證的智慧,並且能證的智慧一定要有所證的理,所以中可以是這兩者合說。如果另外說的話,所證的理可以是性,能證的智慧可以是中。
 
問:據於德,這個德,它是否就是專指能證的智慧?
答:「德」是專指能證的智慧,不能包括二者。德,就是直心,就是直心正念真如,直接緣念到真理(性)。據於德就是明明德,德就是「明德」,據就是「明」,把明德顯明出來,就是通達形而上的智慧。
 
問:天命、天道、性和中,這四個概念跟心是怎樣的關聯,或者說與心不相關聯?
答:天道(趨吉避凶的道理)是被心所通達的道理;性也是被心所通達的真理;中是和心所相應的智慧;天命就是心裡面有這樣的體悟,所以在自然界當中懂得如何趨吉避凶,而且天神、老天爺會加被你。
問:在課堂有提到六經的學習,都是讓人可以通達引導到性與天道。關於性與天道的內容,在〈大學〉和〈中庸〉裡面,然而被彙編在《禮記》中,這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或者有其深刻的意涵?
答:漢朝劉向與劉歆的《目錄學》就有〈中庸〉的單行本,宋朝二程也是把中庸獨立出來,成為孔門的心法。當然也可以編在《禮記》當中,因為入世時,做人處世、進退應對當中,要有中道的智慧,才會懂得活用禮。有時候勇敢的人要被禮節制,變成不勇敢,不勇敢的人要被禮激蕩變成勇敢。禮不是死板板的,現代人把禮都講死了,這是因為沒有中道的智慧。用禮的時候或得罪人,或與人格格不入,或讓人覺得很彆扭,自己也覺得很不自在。有中道智慧的人,才會知道禮是變化的,所損益可知也,本質是五倫之道,但在時代中會有它的變化和做法,禮也是沒有自體性的,是隨人、場合、時代而變的。
 
問:今天講述的名相,是否可以體、相、用結合來看呢?
答:比如火的體就是燒熱性,用就是因為有燒熱性,所以可以發揮燒熱的功能,不管大火、小火、慢火、青色的火、紅色的火,只要有這樣的特徵統統叫作火,這就是相。真正的體相用是說,體就是本體的體性是空,相是緣起的道理,當中有苦樂的相,在苦樂當中如何發揮善的作用。就此章來說,中可以是體,和是它的用。
 
問: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率性,可不可以說是依循著空性的見地來趨吉避凶呢?
答:率性可以說是通達體性的見地,「易無體」就是懂得天下的事情都沒有體性。 雪廬老人曾說,「好人做壞事,壞事都成好;壞人做好事,好事都成壞」,關鍵在人不在事。
 
問:既然一切法的體性空,是否可以說它就有無限的可能,例如殺人它是惡法,但是孔子卻可以把它運用成善法,或者像冉求,可以運用軍事才能來保衛魯國,可否這樣理解呢?
答:善人做惡法,惡法都成善,惡人做善法,善法都成惡,善惡是沒有體性的,關鍵在你是怎樣看待善惡的,在於你的心態和做法,如死刑是惡還是善,這要看人,如孔子殺少正卯就是善。子思曾經問孔子,管仲用法與周公用禮不是一樣的強嗎?孔子回答說,用法如果不能精準足以把法滅亡。現代國家表面講法治,然而當玩弄法律時,會把國家的體制都破壞掉,禮義才是法的本質,唯有進德修業,反省己過,才真正是人的出路。
 
問:可否認為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而且是不能改變的真理?
答:宋儒就是這種解釋。天下的正道,有人說遵守法律就是正道,可以這樣淺解嗎?必須要講清楚中和庸的道理。庸是用中,懂得中道,然後用中。
 
問:可否用有為法跟無為法來理解中跟庸呢?
答:中是有為法與無為法的體性(不是無為法),庸是用中的那個人。
 
問:有關有一些宗教上的主張,說「性本善」是指「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善,不是指相對的善惡,而是指絕對的善,是指至善圓滿的真如本性,可不可以這樣去理解?
答:雪廬老人說,孟子講人性本善,雖然不是真正的道理,但在勸勉他人時是可以這樣說的。可是如果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為何又做眾生?性有不改義,火的燒熱性是不改的,沒有人見到過火是清涼的,人性本來善怎麼還會造惡?
 
問:空城計雖然是很經典的橋段,但它可能是杜撰的,不知道正史上是否有類似的例子?
答:空城計是杜撰還是正史,大家都沒有證據來證明,《孔叢子》也是如此。但仍可以從道理來推理,如杜甫的詩就說:「指揮若定失蕭曹」,杜甫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最能反映史實,就是諸葛亮在千軍萬馬當中的定力,蕭何與曹參都比不上,「伯仲之間見伊呂」,就是說伊尹和呂望加起來才相當於諸葛亮,可想而知,諸葛亮在杜甫心中的地位。(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