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期::孔學一隅-三字經簡說
三字經簡說(五)
一生出路在求學
蒙以養正聖人功
蓬生麻中自然直
里仁為美文會友
經文: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凡是教導啟蒙階段的孩子讀書,必須講究方法、仔細講解字詞字義、明示文章的斷句法。求學者剛開始先讀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三者合稱小學。讀完小學再讀《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訓:教導。
蒙:草初生的樣子,假借為矇,有眸子而無見曰矇,說文解字:「童矇也。一曰不明也。」孩童未接受教育的啟迪時蒙昧不明的狀態稱為蒙。
訓詁:解釋字義、詞義。
句讀:文句中停頓處,語氣已完的稱「句」,未完的稱「讀」。一如今日使用的逗點(讀)、句點(句)
「蒙以養正,聖功也。」年幼的孩子純真無邪未染上惡習氣,因此在開蒙階段就必須由好的老師謹慎引領其在正道之上學習,以奠定學習的基礎,這就是聖人教化的功德。因此從初學起就必須講究學習的次第、方法乃至義理與考究事實。
文字為學習的根底,讀書作文都需要先通文字,讀古書尤甚。因此初學者要先認識字、詞,進而了解由字詞構成的句子,然後是解讀由幾個句子組成的文章。因此初學者的學習就必須「詳訓詁,明句讀」,也必須要先讀小學,弄懂文字聲韻訓詁學,打好基礎再進入四書的經典學習。
例如,孔子評論《詩經》說「思無邪」,若用今人的直接解讀必然解釋成「詩經三百篇的思想是沒有邪惡的」。然而,思是語助詞,邪的讀音同徐,意思同虛,也就是「詩經三百篇都是無虛的,是真情流露之作。」又例如《論語》:「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此章有六個知,第六個「是知也」,讀成知道的知和讀成智慧的智就會衍生不同的解釋。
且古人為文沒有標點符號,因此在閱讀時下對句讀極為重要,句讀往往會直接影響全文的意思,例如子貢問君子時,孔子回答「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還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還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不同的斷句法呈現出不同的理解,就連歷代大儒也要為此爭辯不休。
也就因著中國文字和寫作這樣的特性,學習者在進入識文時必須先學訓詁和句讀,弄清字形字音字義後再接續學習四書。所謂四書,是由宋儒朱熹所訂定,指《論語》、《孟子》和原收錄在《禮記》中的〈大學〉、〈中庸〉等四部儒學經典之作,以下將分別說明之。
經文: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論語》從學而到堯曰共計二十篇,是由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孔子和弟子所說的嘉言。
漢朝的《論語》有《魯論》、《齊論》和《古論》三種版本,前兩種是以漢朝當時流行的隸書,稱為今文所寫成。《古論》則是用戰國時六國所用的文字,稱為古文所寫。今、古文的《論語》不但字體不同,篇章、字句也有出入。《魯論》是魯國通行的版本,有二十篇。《齊論》多了《問王》、《知道》兩篇,共二十二篇。《古論》則是漢景帝時在孔子故居牆壁內發現的版本,有二十一篇。這三種傳本歷經漢代張禹、鄭玄及魏國何晏先後刪訂而成為今日的傳本。我們今日普遍通用的是何晏版的二十篇《魯論》。
漢代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論語》的內容包含孔子的言論、生活與習慣、孔子和弟子的對答、孔子對弟子人物言行的評論以及由再傳弟子所紀錄的孔子弟子的言論。因為是由多位弟子群集編篆而成就《論語》一書,因此稱為「群弟子,記善言」。
根據《論語講要》一書的開卷語寫道;「論語二十篇,為《魯論》篇數。其中章次,不相聯屬。」也就是其中的篇名和章節、次第並無聯繫關係。但「以道德仁藝為綱……-二十篇中,諸章經文,有說體者,有說相者,有說用者。學者以此四綱,繹其經義,綱舉目張,其庶乎學之有道矣。」雪廬老人認為《論語》二十篇可以以「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為儒學總綱,志據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學的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實學。以此四綱,提綱挈領,幾乎可以說是學習《論語》的方法,或可說是學不離道,道不離學。
經文: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孟子》一書只有七篇,內容都是為了彰顯道德仁義之事。
孟子身處於戰國時期,師承子思,一說師承子思的門人。在王道不存、群雄爭霸的戰國時期中,孟子極力倡導道德仁義以導正時弊,但孟子的思想與言論無法投合當時國君一心想要富國強兵爭霸的心意,晚年只好退隱授徒、著書立說,孟子一書應在此時所寫就,後由其弟子公孫丑、萬章等增添補錄而成書,書寫的體例為語錄體,多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論證、開展,全書雖然只有七篇但計有三萬五千餘字,是四書中最長篇幅的一部。
孟子的學術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顯著,直到宋神宗時首度將孟子一書列入科舉考試內容,南宋朱熹又將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並列在四書之列,後又列於十三經之一。元朝始封孟子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孟子主要的思想例如「性善說」、「重仁義、輕功利」、「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養心莫善於寡欲」等均頗廣為人知。
經文: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孔子的孫子子思寫下〈中庸〉,北宋程颐對中庸的解釋就是中不偏,庸不易。中是無過與不及,不偏於一端。庸是堅定不移、不改變,中道是不偏不倚也不改變的。
〈中庸〉的作者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孫,孔鯉之子,曾受業於曾子,明朝時被封為述聖。根據《史記 孔子世家》子思十六歲時曾在宋國受困,因而寫下足以傳承孔子性與天道內涵的〈中庸〉一書。共有三十三章,原本收錄在《禮記》中,據說在漢代時以有〈中庸〉單行本。
子思作〈中庸〉係一句孔子所說的「中庸」一辭而來,孔子的「中庸」則是源自於堯、舜二帝相禪讓時的言語紀錄。《論語》中記載堯命舜之辭有「允執其中」,子思又在〈中庸〉裡引用孔子所說「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此處的「中庸」即是「用中」之意。〈中庸〉全文的主旨,根據雪廬老人所說「在闡明人天之道相通,天道至誠無息,化育萬物。人道本亦如之,後為物慾所蔽,失其高明,故應法天,以復其本,始能並育不害,悠久無疆。」可見人道天道是相通的,關鍵在於用中,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也正是孔子、顏回、曾子到子思相傳的孔門心法。
經文: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曾子作〈大學〉,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小孔子四十六歲。孔子曾說他:「參也魯」,但資質魯鈍的曾子透過精進的學習,課後和師兄弟的切磋琢磨,勤能補拙而成為孔門心法的傳承者,後世尊其為宗聖。
〈大學〉出自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宋仁宗年間才出現單行本,但朱熹認為有錯簡,於是變更了原文的章次,目前所流通的單行本多為朱子版。〈大學〉之義,根據鄭康成的註解,是「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廣博地學習經學可以辦政治。而根據朱熹的解釋,「大學」指的是大人之學或是指學齡的次第:居官在位、能化導百姓稱大人之學,依學齡次第則有小學和大學之分,小學普遍指十五歲以前,學習的內容是禮樂射御書數和灑掃應對進退;大學則是指十五歲以上以明明德親民為宗,以修齊治平為事。
〈大學〉的內容以二綱統八目,二綱是明明德與親民,八目分別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總結在止於至善。格致誠正是內聖之道,修齊治平是外王之道,學習的方法就是知止定靜安慮得,可見《大學》的主旨就是在談內聖外王、自行化他之道,止於至善就是要能把心安住在二綱,始內聖外王至到能達到究竟處。
經文: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通達《孝經》也熟讀了四書,之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孝經》的完成咸認為是孔子向曾子講授孝道功行,曾子紀錄後又有再傳弟子參與整理而成。受秦代焚書之禍,漢朝時出現今文和古文孝經兩種版本,孔安國為《古文孝經》二十二章作注,鄭玄為十八章的《今文孝經》作注,後宋朝邢昺作疏而成今日所見的十八章通行本。
《孝經》全文十八章,一千七百九十九個字,開宗明義章即說道:「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修齊治平就是從小孝到大孝,在《孝經》中一一分別說明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盡孝之要,和各種行孝之道與孝的宗義,以各種面向完整地說明孝道。因此《孝經》受到歷朝帝王的重視,梁武帝、唐玄宗、雍正皇帝都曾為親自為之作注,不但科舉取士要考,多位皇帝也曾下詔鼓勵百姓讀誦《孝經》,因為《孝經》可以修身、可用以引導子弟、建立淳良風氣。孝是為人的根本,因此讀書先從孝經始,通達孝道後再進入四書,之後不論習誦哪一部經典,都能以孝道為學聖學賢的根基。
《六經》應為詩、書、易、禮、樂、春秋,但樂經早已失傳,從漢代以後,傳世的實則只有五經,但根據三字經的前後文,作者應是把《詩》、《書》、《易》、《周禮》、《禮記》和《春秋》列為六經,接下來將分別說明六經的內容。(下期待續)
參考資料:
一、明倫月刊中庸相關論文,作者:徐醒民老師。
二、孝經圖示。
三、讀易簡說,徐醒民撰,臺中蓮社印行。
四、尚書今註今譯,屈萬里註釋,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五、儒學簡說,臺中市佛教蓮社印行。
六、禮記今註今釋,王夢鷗註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七、春秋左傳今註今譯,李宗侗註譯,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八、春秋穀梁傳今註今譯, 薛安勤註譯,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